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44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09篇、会议论文250篇、专利文献13367篇;相关期刊1072种,包括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癌变·畸变·突变等; 相关会议179种,包括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急性毒性的相关文献由1328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蓉、赵学平、吴声敢等。

急性毒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09 占比:23.18%

会议论文>

论文:250 占比:1.41%

专利文献>

论文:13367 占比:75.41%

总计:17726篇

急性毒性—发文趋势图

急性毒性

-研究学者

  • 孙蓉
  • 赵学平
  • 吴声敢
  • 吴长兴
  • 陈丽萍
  • 黄伟
  • 苍涛
  • 俞瑞鲜
  • 王志铮
  • 李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亚男; 石少敏; 付姿; 刘汉福; 姜北; 沈磊
    • 摘要: 目的:研究鞍叶羊蹄甲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给小鼠灌胃鞍叶羊蹄甲提取物后,连续观察14 d。期间称量小鼠体质量;采用自主活动实验、平衡木实验和疲劳转棒实验评估小鼠的行为学。给药后第14天处死小鼠,测定脏器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鞍叶羊蹄甲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给药后第1天,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而其余时间点无显著差异;小鼠的平衡木实验评分和在疲劳转棒仪上停留的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小鼠的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无显著变化。结论:鞍叶羊蹄甲以最大给药量(20 g/kg)灌胃小鼠基本没有急性毒性,安全性高,但要注意给药初期其对自主活动有一定抑制作用。
    • 陶荣品; 姚文慧; 丁选胜
    • 摘要: 目的对淫羊藿苷(ICA)灌胃给药及静脉给药的急性毒性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淫羊藿苷灌胃给药急性毒性试验将试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灌胃给药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54 g/kg)灌胃给药。淫羊藿苷静脉给药急性毒性试验通过预试验确定最大非致死剂量(LD_(0))与绝对致死剂量(LD_(100)),通过LD_(0)与LD_(100)计算正式试验中各组别剂量,最后根据孙氏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_(50))。死亡小鼠及时解剖,存活小鼠连续观察14 d后解剖,观察脏器状态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淫羊藿苷最大给药法灌胃给药后14 d内,小鼠未出现死亡,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与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淫羊藿苷灌胃给药无法测出LD_(50)。淫羊藿苷静脉给药急性毒性试验通过孙氏改良寇氏法计算得出LD_(50)为97 mg/kg,95%可信区间范围为83.80~112.28 mg/kg。结论淫羊藿苷静脉给药LD_(50)为97 mg/kg,而最大给药法灌胃给药未能测出LD_(50),表明在淫羊藿苷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中,灌胃给药更安全。
    • 母红霞; 李蕾
    • 摘要: 为研究重金属镉、锌、铬对重要经济鱼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在水温为(22±1)°C的条件下,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分别进行Cd^(2+)、Zn^(2+)和Cr ^(6+)对翘嘴鲌幼鱼的单一急性毒性试验及两两联合毒性试验,运用水生毒理联合效应Marking指数相加法评价三种重金属的两两联合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d^(2+)、Zn^(2+)和Cr ^(6+)对翘嘴鲌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2.29、9.56、7.41、6.05 mg/L,41.92、34.43、27.37、22.23 mg/L,39.47、32.68、27.25、25.72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605、2.223、2.572 mg/L。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各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和重金属胁迫时间的不断推进,每二者组合对翘嘴鲌幼鱼的联合毒性逐渐增强;Cd^(2+)/Zn^(2+)、Zn^(2+)/Cr ^(6+)、Cd^(2+)/Cr ^(6+)在24 h、48 h、72 h、96 h的加和指数(AI)值均大于0,不同组合的联合毒性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即两种金属共存时毒性明显加强,其中Zn^(2+)/Cr ^(6+)对翘嘴鲌的联合毒性最为强烈。
    • 谭正莹; 龚会琴; 尹君静; 廖朝选; 包娜
    • 摘要: 为评价乙螨唑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静态试验法研究了96%乙螨唑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96%乙螨唑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96 h-LC_(50)=1.55 mg/L,在0.0155 mg/L和0.155 mg/L质量浓度下,乙螨唑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系数BCF_(8d)分别为4425 L/kg和3305 L/kg。根据GB/T31270-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进行毒性等级划分,96%乙螨唑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为“中毒”,生物富集表征为“高富集性”。研究数据可用于乙螨唑对环境的风险评价,指导田间安全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 安雪花; 李冬雪; 代德茂; 余世锋; 赵美芹; 吴声敢; 赵学平
    • 摘要: 为评价丁氟螨酯及其代谢物[A-2、AB-1 dimer、AB-1、AB-11、B-1、B-3、Target 1(B-2)、Met-1]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丁氟螨酯及其8种代谢物对大型溞48 h暴露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丁氟螨酯对大型溞的21 d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丁氟螨酯、Target 1(B-2)和Met-1对大型溞的48 h-EC_(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115、>0.0315、>0.0328 mg·L^(-1),在溶解度范围内对大型溞的活动无影响;B-1和B-3对大型溞的48 h-EC_(50)均大于133 mg·L^(-1),属于低毒;A-2、AB-1 dimer、AB-1、AB-11的48 h-EC_(50)分别为7.20、0.000127、1.71、0.316 mg·L^(-1),分别属于中毒、剧毒、中毒和高毒。丁氟螨酯对大型溞的21 d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大于0.0178 mg·L^(-1),说明其在溶解度范围内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无显著抑制效应。基于48 h-EC_(10)(10%抑制浓度)和48 h-EC_(50)计算急慢性毒性比(ACR),A-2、AB-1 dimer、AB-1、AB-11的ACR值范围为0.235~1.60,远小于推荐值(100)。综上,丁氟螨酯在溶解度范围内对大型溞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但代谢物中的A-2、AB-1 dimer、AB-1和AB-11会抑制大型溞急性活动,其环境风险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可为丁氟螨酯的水生态风险评价和该类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基础数据。
    • 周铭涛; 冯莉萍; 赵春梅; 吴德松; 郭琰
    • 摘要: 目的: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药理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单次灌胃给药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采用小鼠肠推进实验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促消化和润肠通便作用;采用S180和H22小鼠抑瘤实验考察魔芋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急性毒性试验,魔芋醇提物24 h内小鼠灌胃给药LD_(50)为19.18 g·kg^(-1)(相当于生药165.34 g·kg^(-1));小鼠肠推进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魔芋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小肠的墨汁推进百分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抗肿瘤作用研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魔芋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小鼠瘤重(P<0.05或P<0.01);魔芋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H22移植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魔芋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促消化,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抑制S180和H22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一定的毒性。
    • 杨航; 程少文; 黄凌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飞机草叶、茎、全草3个部位12种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进行飞机草毒理学观察与评价。方法:采用半数致死剂量法(LD_(50))与最大给药量法,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连续7d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急性毒性症状,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的血液学改变,并处死小鼠,对肝、肺、肾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通过CCK-8试剂检测飞机草各部位提取组分对Ver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飞机草叶甲醇提取物、叶乙醇提取物、叶丙酮提取物、叶水提取物、茎甲醇提取物、茎乙醇提取物、茎水提取物、全草甲醇提取物、全草乙醇提取物、全草水提取物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值分别为35.2 g/kg、48.4 g/kg、25.44 g/kg、73.2 g/kg、34.8 g/kg、41.2 g/kg、58.8 g/kg、32.4 g/kg、44 g/kg、64 g/kg;飞机草茎丙酮的LD_(50)为25.29 g/kg,95%的可信限为(22.54~28.38),飞机草全草丙酮的LD_(50)为23.96 g/kg,95%的可信限为(21.35-26.88)。飞机草的12种提取物可造成小鼠的飞机草叶、茎、全草各提取组分对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根据我国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飞机草各部位提取组分对小鼠实际无毒,但大剂量给药后,可造成小鼠的血液学变化及肝、肺、肾的病理损伤。此外,飞机草叶水提取物、茎水提取物、全草水提取物对细胞毒性最小。
    • 郑小娟
    • 摘要: 目的:玫瑰花复合煎剂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对小鼠免疫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以15000 mg/(kg·BW)剂量玫瑰花复合煎剂给予小鼠灌胃,观察动物在一周内的活动及中毒情况,考察小鼠是否有死亡现象,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病理改变;在加S9与不加S9混合液的条件下进行Ames试验,以2.5、5.0、10.0 g/(kg·BW)玫瑰花复合煎剂灌胃小鼠,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保健功能试验:以300、600、1200 mg/(kg·BW)剂量组连续灌胃小鼠30天,另设玫瑰花组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组,测定脏器/体重比值,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耳肿胀法),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Jerne改良玻片法)以及NK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测定法),以考察其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结果:急性经口毒性实验中,小鼠一般表现和行为均未见异常且无死亡;三项遗传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遗传毒性;增强免疫力实验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玫瑰花复合煎剂300、600、1200 mg/(kg·BW)各剂量组的小鼠左右耳片重量差值、溶血空斑数有显著性差异(P <0.05);600、1200 mg/(kg·BW)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玫瑰花组小鼠左右耳片重量差值、溶血空斑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玫瑰花复合煎剂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属无毒级,且无遗传毒性;玫瑰花与黄精组成配伍联合应用其增强免疫功能较玫瑰花单方更加显著。
    • 马晓雁; 杨帆; 李青松; 杨庆云; 陈国元; 李国新
    • 摘要: 采用UV/NaClO和UV/过碳酸钠(SPC)工艺降解水中水杨酸(SA),对比考察了氧化剂种类和投加量对SA去除的影响,采用淬灭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鉴定识别了2种工艺中的自由基,通过竞争动力学的方法计算了SA与•OH、CO_(3)^(•-)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体系中不同组分的贡献,从环境水样模拟、急性毒性和经济效益等角度比较了SA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UV/NaClO工艺和UV/SPC工艺降解SA的拟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4378,0.3794min^(-1).UV/NaClO和UV/SPC体系中分别存在•OH、Cl•和O_(2)^(•-)、•OH及CO_(3)^(•-)等自由基.SA与•OH、CO_(3)^(•-)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3.97×10^(9),8×10^(7)L/(mol⋅s).UV/NaClO工艺中活性氯自由基(RCS)(79.91%)对SA去除起主导作用;而UV/SPC工艺中O_(2)^(•-)(51.75%)与•OH(41.42%)起主导作用.环境水样中SA在UV/NaClO和UV/SPC工艺中的降解受到抑制,其反应速率分别平均降低了67%和74%.UV/SPC工艺反应溶液的抑制率(25%)较UV/NaClO工艺反应溶液(63%)低38%.SA降解率达到97.5%以上时UV/SPC工艺的成本[37.1$/(m^(3)⋅order)]是UV/NaClO工艺成本[4.0$/(m^(3)⋅order)]的9.3倍,UV/NaClO工艺较UV/SPC工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王亚凤; 梁蒙; 谢桃结; 阳丙媛; 彭京; 何瑞杰; 朱鸿杰; 黄永林
    • 摘要: 为评价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花的营养价值和急性毒性作用,本研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法对3种花色洋紫荆花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洋紫荆花乙醇浸膏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以期为洋紫荆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3种花色洋紫荆花的氨基酸种类一致,同种氨基酸在3种花色洋紫荆花中含量差别不大;粉花洋紫荆中Fe的含量极显著低于红花和白花洋紫荆,Mn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花和白花洋紫荆;粉花洋紫荆中维生素C的含量极显著高于红花和白花洋紫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红花洋紫荆乙醇浸膏的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_(50))为30.34 g/kg,95%平均可信限为27.97-32.91 g/kg;粉花洋紫荆乙醇浸膏的LD_(50)值为33.79 g/kg,95%平均可信限为30.43-37.53 g/kg;白花洋紫荆乙醇浸膏的LD_(50)值为30.24 g/kg,95%平均可信限为27.11-33.73 g/kg。根据WHO外源化合物经口急性毒性分级标准,3种花色洋紫荆花乙醇浸膏灌胃小鼠一次经口LD_(50)值均大于15 g/kg,毒性分级为无毒,为洋紫荆花可食用性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