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航行
海上航行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621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中国文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2381篇;相关期刊399种,包括世界博览、海洋世界、当代海军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2011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发展论坛、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会等;海上航行的相关文献由628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刘少才、于大鹏等。
海上航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381篇
占比:97.45%
总计:22967篇
海上航行
-研究学者
- 佚名
- 刘少才
- 于大鹏
- 余厚焱
- 卢桂桥
- 夏菁
- 孙琳
- 常宗瑜
- 张广斌
- 徐世侠
- 徐晶晶
- 方亚明
- 李玉梅
- 李靖
- 杜光超
- 杨刚强
- 田华
- 费宇行
- 东方晓
- 倪蕴韬
- 傅毅能
- 刘胜
- 刘银泉
- 吕晓静
- 吴迪
- 孙建勇
- 孙文建
- 孟凡宁
- 孟育伟
- 宋文昊
- 常绪成
- 张世普
- 张倩
- 张宪丞
- 张富旭
- 张振宇
- 张松
- 张苗
- 张鹏
- 徐光宏
- 徐峰
- 徐志凯
- 木建一
- 朱坤
- 李冰
- 李培正
- 李小李
- 李成贵
- 李春生
- 李有观
-
-
-
-
摘要:
近日,英国宣布将致力于使海事更加环保,并创新技术,使海上航行像数百年前一样绿色。据英国政府称,作为政府造船战略的一部分,英国政府将投资2.06亿英镑用于支持航运零排放和绿色海事技术,数千艘船舶、游轮和船舶将变得更加环保和清洁。更具体地说,政府将创建其第一个专门办公室,致力于使海事更加环保。
-
-
郭影强
-
-
摘要:
有一天,我把忒修斯之船问题抛给学生,不过这并不是为了讨论哲学悖论问题,而是为了讨论系统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讨论技术系统的概念。先改编一下百度百科的介绍:忒修斯之船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可以得到不间断维修;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那么,全部部件更新之后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忒修斯之船,还是另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
-
张汉英
-
-
摘要:
随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各个行业都在不断的快速成长与发展着,尤其特别是在我国的造船行业,我国的造船航运团队随着其发展的不断扩大,每天有非常多的船只在海上航行,但是随着船只的变多、航行的频率增加,航海事故发生的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有效减少航海事故的发生概率,需要对船舶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加强对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力度,对驾驶台面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
-
田大春
-
-
摘要: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船舶碰撞,规定船舶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时船舶应悬挂的号灯,包括位置、颜色、角度、可见距离等,以表示自身动态位置,便于互相避让、识别。航行灯的正常工作和正确显示是船舶之间互相辨别航行动态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采取避让行动的重要依据。考虑到航行灯目的是识别船舶和通知其海上航行的意图,船舶值班驾驶员(OOW)应掌握本船航行灯工作状态。
-
-
童孟侯
-
-
摘要:
大海航行到底靠什么20世纪70年代,人们都喜欢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从字面上解释,这个舵手显然就是掌舵的人了,就是决定船舶方向的人。但是,从航海常识来解释,这种说法不通,大海航行应该靠的是船长,而不是舵手!船在大海上航行,舵手也好,舵工也好,水手也好,虽然他们都是经过考核拿到证书才上岗的,但是不能随随便便转动和拨动驾驶室的那个舵轮,必须听从船长的指挥。
-
-
冯书桓;
岳宏
-
-
摘要:
近年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使海事工业相关方看到未来发展的全新可能。海事监管机构希望更加全面和及时地掌握海上航行船只的实时信息,提升船舶安全和环保性能;船东希望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航线优化、能效管理等功能,从而降低运营成本;船员希望通过智能设备系统的应用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
-
-
薛飞;
唐明
-
-
摘要:
本文智能仿真平台依据HLA联邦设计思路设计,以时间运行框架(RTI)为基础,利用海洋环境成员、船舶属性模型解算成员、船舶自动识别成员等获取船舶航行时的海浪、风向以及船舶自身航行参数等基础数据,并将该基础数据保存至仿真数据库成员内;仿真导演台调取仿真数据库成员内的船舶基础数据,使用该仿真导演台内的管理控制模块和三维态势显示模块构建船体数学三维模型、三维实体模型和海洋环境三维场景后,使用三维视景显示成员为用户呈现船舶海上航行仿真三维仿真场景。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具备较强鲁棒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模拟船舶在海上航行状况和升沉运动情况,应用效果显著。
-
-
娄可雷
-
-
摘要:
海上航行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对航行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传统海上航行安全评估方法评估精度较低、局限性较强,且无法根据海洋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安全评估的问题,对传统安全评估方法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安全综合评估体系,并开展应用研究。依据安全综合评估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体系构建中的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消除安全判别矩阵中存在的不利影响;依据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设计海上航行风.险评估流程。通过应用分析可知,新的安全综合评估体系,其评估结果误差率较低,均在124%以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
-
-
摘要:
197起近日,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和三沙永暑、渚碧、美济海事处及南沙海上搜救中心进驻南沙岛礁,承担南沙海域海上应急救助任务,履行南沙海域海上交通安全监管和防治船舶污染等职责,为船舶航行安全和沿岸国人民海上正常生产活动提供有力保障。近10年来,我国在南海海域共组织开展海上搜救行动197起,成功救助中外遇险人员1 721人,海上搜救成功率95.56%,为海区人命财产安全、海上航行和运输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
-
飞羽(文/图)
-
-
摘要:
你见过大海发威吗?狂风呼啸,掀起滔天巨浪,想把海面上的一切都掀翻。那些在海上航行的小船往往经受不住太大的风浪,即使是巨轮,在大风大浪面前也有可能会翻船。不过爱尔兰的一家船舶制造商偏不信邪,他们设计出了一艘号称“永不会翻船”的小艇,并且为这个小艇取名为“雷神之子”。“雷神之子”真有这么神吗?
-
-
刘立洁;
杨文志;
郝小礼
- 《第十一届军事海洋战略与发展论坛》
| 2014年
-
摘要:
介绍了国外海军现役风帆训练舰船情况,指出风帆训练舰可以弥补舢板和大型训练舰功能差异,在组织海军院校学员、院校中青年教员、士官学员和学兵等人员进行海上航行实习方面具有效费比高、节能环保、弘扬海洋文化等众多优点.提出了建造风帆训练舰的数量规模、船体结构、吨位等技术指标,指明了编制体制和隶属关系.
-
-
王勤;
郭敬
- 《第二届浙江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利用建国以来浙江及其周边海域发生的重大海损事故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近岸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海损事故发生时的天气状况.结果表明:海损事故的发生与天气系统活动有密切关系,其中导致海损事故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空气、出海气旋和台风.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三种天气系统发生和发展对海洋状况、海上船舶的影响,其中强冷空气和寒潮引起的海上大风对海上航行和作业的船舶影响最大.
-
-
徐吉军
- 《中国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随着造船业的进步和航海业的发展,宋代的海外交通也比以前更加发达,不仅与东亚、东南亚诸国建立了联系,而且与红海沿海的西亚和非洲北部地区也有贸易往来.同时,在长期的航行过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前代的海神信仰和祈舶趠风、以物厌胜等与航海相关的海洋风俗.
-
-
-
-
王骁;
石爱国;
尹进勇;
吴明;
应荣镕
- 《首届中国航海类院校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09年
-
摘要:
船舶在风浪中航行时所承受的风险,可细化为五类子风险。这五类子风险与13项船舶耐波性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是:6种摇荡响应、4种动力响应、稳性损失、强度损失和保向舵角。本文在预测大风浪对舰船13项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具有若干层次的FSA方法,预报了舰船大风浪航行的风险,并说明了预报风险等级的内涵。本文还以“普陀岛”号(排水量10151吨)滚装船为预报对象,选取适用于黄、渤海海区的海浪谱进行风险评估,证明了本预报系统的可信性及可行性。
-
-
江衍煊;
陈福金;
张诗永
- 《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海上船舶发生碰撞事故会造成大量的财产和生命的损失,为了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利用数据库将碰撞规则结合航海实例推算出合理的避碰方案。通过分析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利用船舶航行记录仪具有回放数据的特点,把船舶海上航行知识分为规则类知识与实例知识。为了便于检索避碰数据库,设计避碰规则数据库、实例数据库和信号数据库并推算出船舶避让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同时增加专家数据库来核对该推算是否需要修正。该设计方法对年轻船员处于航行紧急状态下,能够快速地查询到最利于本船的避碰方案,对减少船舶避碰事故的发生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
-
-
田华;
李玉梅
- 《2011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发展论坛》
| 2011年
-
摘要:
为通过绘算的方法迅速地求出真风,提出将Excel软件运用于教学中,实现了随机出题、实时绘算和绘制矢量图等功能,减小了工作量,而且提高了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方法也可在航海工作中使用.
-
-
田华;
李玉梅
- 《2011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发展论坛》
| 2011年
-
摘要:
为通过绘算的方法迅速地求出真风,提出将Excel软件运用于教学中,实现了随机出题、实时绘算和绘制矢量图等功能,减小了工作量,而且提高了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方法也可在航海工作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