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沙胂
洛克沙胂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160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广东饲料、广东畜牧兽医科技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委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毒理学分会中国毒理学分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洛克沙胂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杖榴、孙永学、宋曙辉等。
洛克沙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160篇
占比:99.41%
总计:17261篇
洛克沙胂
-研究学者
- 陈杖榴
- 孙永学
- 宋曙辉
- 张雨梅
- 李蕊
- 李银生
- 王錾彧
- 计峰
- 邱江平
- 金慧然
- 陶娅
- 何兆桓
- 周昌敏
- 姚丽贤
- 曾振灵
- 梁曦
- 江淼
- 许晓玲
- 陈葵
- 黄建国
- 黄连喜
- 刘志昌
- 周宇鹏
- 常向彩
- 张高奎
- 施华升
- 杨建文
- 杨海翠
- 王宗楠
- 章菲菲
- 袁瑞
- 贺利民
- 陈军
- 陈国炜
- 万熙卿
- 倪利晓
- 兰尊海
- 刘宗平
- 刘燕凯
- 刘雅红
- 卓家珍
- 司想
- 吴峰
- 吴金龙
- 周守标
- 周景明
- 周艳明
- 国彬
- 夏军
- 奚功芳
-
-
郑胜兰;
耿士伟;
贾书静;
尹原妍;
吴琼
-
-
摘要:
为建立配合饲料中洛克沙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的测定方法,将样品经甲醇振荡提取后,离心取上清液5mL,经0.5mL氨水调节pH值后上MA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15%甲酸甲醇溶液洗脱,氮气吹干后,以含有0.1%甲酸的10%甲醇水溶液复溶后上机测定。在优化后的质谱条件下上机测试,目标物在5.0~200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kg^(-1),定量限为0.05mg·kg^(-1);在3种饲料基质中,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在65.9%~75.2%;日内测定的RSD_(intra)(n=6)在3.5%~6.3%,日间测定的RSD_(inter)(n=3)在4.3%~8.6%。本方法检测的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前处理过程中增加了调节上柱液pH值的过程,对不同基质的饲料有了更好的适用性,能够完全满足日常检测的需求。
-
-
桑林凤;
苏珊珊;
高紫崴;
金伟;
赵雅萍
-
-
摘要:
采用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IL-101(Fe))在模拟太阳光下活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ROX—吸附去除生成的砷酸根.结果表明,光助MIL-101(Fe)(250mg/L)活化氧化剂H_(2)O_(2)(1.0mmol/L)体系可在120min内实现95.27%的ROX去除率,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砷酸盐(As(V))会吸附在MIL-101(Fe)的表面,最终从溶液中实现84.14%的总砷去除率,主要活性氧形态·OH和O_(2)^(·-)自由基攻击ROX的As-C键,生成As(V)和邻硝基苯酚,环境实际水体基质对ROX在该系统中的去除有显著促进提升作用.
-
-
臧淑艳;
罗笑尘;
周华锋;
王娟;
李波;
董译;
李文龙
-
-
摘要:
以复合污染废水中有机砷〔洛克沙胂(ROX)〕及其降解产物无机砷〔As(Ⅲ)/As(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功能处理剂高铁酸钾去除砷类复合污染废水的技术与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去除条件:pH为4,温度为30°C,铁砷质量比为10:1,反应时间为8 h,调节pH的碱性物质为Ca(OH)2,此条件下,无机总砷去除率达到96.66%,ROX去除率达到66.38%.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00018,相关系数为0.90603.
-
-
李蕊;
李韶聪;
金慧然;
王錾彧;
宋丽;
陶娅
-
-
摘要: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饲料中洛克沙胂、阿散酸和硝苯砷酸的方法.样品用1%甲酸水-乙腈(25:75,V:V)溶液提取两次,上清液经旋转蒸发浓缩后,用10%甲醇水溶液定容,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洛克沙胂和阿散酸在5~200 pg/k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在3个添加浓度上的平均回收率在62.7%~81.7%之间,RSD≤15%,检出限为5.0 p.g/kg,定量限为10.0 μg/kg;硝苯砷酸在50~2 000 pg/k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在3个添加浓度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2.5%~83.3%,RSD≤15%,检出限为50.0 pg/kg,定量限为100.0 pg/kg.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饲料样品中洛克沙胂、阿散酸和硝苯砷酸的检测.
-
-
雷鸣;
丁丹;
蒋金凤;
李冰玉;
谭迪;
邓思涵
-
-
摘要:
通过对超声提取法中提取剂、固相萃取中淋洗液和洗脱剂、高效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筛选,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水稻中洛克沙胂的方法.所建方法为:样品先经0.05 mol/L NaOH+20 g/L K2HPO4超声提取;再利用活化后的固相萃取小柱,依次采用1.5 mL 0.05 mol/L乙酸钠–甲醇溶液(pH=7)和1.5 mL甲醇淋洗及体积分数为13%的甲酸–甲醇溶液洗脱;最后利用以含0.3%甲酸的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和甲醇(体积比80:20)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在洛克沙胂质量浓度为0.01~10.00 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0、67 ng/kg;洛克沙胂在水稻根、茎、叶、壳、米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0%~87.2%、74.0%~80.6%、80.0%~83.7%、81.0%~90.0%和83.2%~92.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5.9%、2.4%~4.6%、2.0%~2.6%、3.6%~5.7%和3.2%~5.5%.
-
-
窦容妮;
邓辅财;
黄子灵;
牛显春
-
-
摘要:
针对广东汕头地区农田土壤中氨苯胂酸、洛克沙胂和喹乙醇3种常用饲料添加剂污染情况进行环境风险剖析,发现样品中检测出氨苯胂酸和洛克沙胂,未检测出喹乙醇;氨苯胂酸检出率为83%,最高为59.43μg/kg,而最低为23.25μg/kg,平均含量为43.63μg/kg;洛克沙胂检出率为100%,最高为130.08μg/kg,而最低为20.33μg/kg,平均含量为54.60μg/kg.
-
-
郑胜兰;
耿士伟;
尹原妍;
贾书静
-
-
摘要:
本文基于GB/T 22146-2008中洛克沙胂的测定方法,对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洛克沙胂的测定进行了优化.样品经20 g/L磷酸氢二钾溶液振荡提取后,离心取上清液5mL,经0.5 mL 10%磷酸水溶液调节pH值后上MA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15%甲酸甲醇溶液洗脱,氮气吹干后,以含有0.1%甲酸的10%甲醇水溶液复溶后上液相色谱仪测定.优化实验条件后,目标物的出峰时间提前且与杂质峰分离良好,在0.5μg/mL-2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三种饲料基质中,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范围在85.9%~93.4%.日内测定的标准偏差在3.6%~7.6%之间,日间测定的标准偏差在4.3%~8.6%之间.
-
-
常向彩;
祖大平;
方福平;
张海玲;
马明;
朱文海;
王华荣
-
-
摘要:
为进一步制备洛克沙胂新型人工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将4-羟基苯胂酸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利用紫外扫描法、质谱法对偶联产物进行鉴定并计算偶联比,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洛克沙胂的人工抗原,4-羟基苯胂酸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的偶联比分别为4.2∶1和12.6∶1,包被抗原和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6×10^(4)、8.0×10^(3),以此建立了洛克沙胂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1.81±0.68)ng/mL,在鸡蛋中的空白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2.5%~91.4%%,变异系数(RSD)<10.07%。交叉反应试验表明,除3-氨基-4羟基苯胂酸(16.15%)外,与2-氨基苯胂酸(9.59%)、4-羟基苯胂酸(0.43%)、阿散酸(1.63%)和苯胂酸(0.95%)只存在微弱的交叉反应。本研究为洛克沙胂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
朱濛;
程楠楠;
杨如意;
周守标;
张菊琴;
张梦云
-
-
摘要:
近年来,洛克沙胂(Roxarsone,ROX)、阿散酸(p-Arsanilic acid,p-AsA)、二苯砷酸(Diphenylarsinic acid,DPAA)和苯砷酸(Phenylarsonic acid,PAA)引起的土壤-水环境砷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去除苯砷酸类化合物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苯砷酸类化合物的吸附、(光)化学氧化和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结论为,(1)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都是苯砷酸类化合物的有效吸附剂,主要吸附机制包括配位交换、氢键、离子交换、静电引力、π-π 电子供体-受体和 π-π 堆积作用,且吸附过程受铁氧化物的结晶度、苯砷酸类化合物的取代基以及pH、PO43-、离子强度、有机质和无机砷等环境因子影响.(2)化学氧化、光降解以及光催化氧化法能够将苯砷酸类化合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甚至是无机砷,且降解效率受温度、pH、溶解氧、离子种类和强度以及天然有机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3)微生物降解也能有效去除ROX和DPAA,已经报道的降解菌有 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肠杆菌(Enterobacter)、希瓦氏菌(Shewanella)、嗜碱菌(Alkaliphilus)、梭状菌(Clostridium)、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不动盖球菌(Kytococcus sedentarius)和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其中,ROX和DPAA的微生物降解分别从硝基还原和苯环的羟基化开始,继而发生芳环裂解并释放出无机砷.未来应深化认识吸附机制,开发天然材料和生物材料,加强复合材料和改性材料的研究;探明(光)化学反应机理,发展(光)化学耦合微生物降解的处理技术;多途径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在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揭示微生物降解机制,为土壤-水环境中苯砷酸类化合物污染的修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
-
-
计峰;
王海宏;
宋曙辉
- 《第五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北京畜牧兽医学会“瑞普杯”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演讲会》
| 2016年
-
摘要:
洛克沙胂在动物消化道内很难被降解,主要以原形排出体外,环境中的洛克沙胂最终降解为毒性很强的亚砷酸盐和砷酸盐,产生严重的砷污染.发酵床作为一种节水和环保的养殖模式,并且在北方凉爽的气候环境下发酵床的使用效果更为显著,但垫料中累积的砷等重金属对畜产品品质和环境的危害限制了该养殖模式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由于砷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垫料中累积的洛克沙胂对动物和环境的影响与其转化产物的形态密切相关,但目前对洛克沙胂在发酵床垫料中的蓄积和转化情况尚缺乏研究.故首先需比较发酵床养殖模式下不同批次养殖肉鸡肌肉等组织中的砷含量,了解垫料中蓄积砷对动物的影响;然后建立洛克沙胂在不同深度垫料中的蓄积曲线,分析洛克沙胂在发酵床养殖方式下的蓄积规律;最后建立洛克沙胂转化产物在不同深度垫料中的含量、形态和价态的分布模型,分析洛克沙胂在发酵床养殖方式下的转化机制,为后续研究确定垫料中砷的固化措施提供依据.
-
-
刘耀川;
宋淑英;
丁娜;
闫明;
朱江巍;
李旭;
刘明春
- 《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有机胂类作为畜禽促生长添加剂,自1996年在中国获批准使用以来,已被广泛使用.其中阿散酸(p-Arsanilic acid,对氨基苯胂酸)和洛克沙胂(Roxarsone,3-硝基-4-羟基苯胂酸)为最常用的两种有机砷类药物.其中洛克沙胂在禽类饲养中,特别是在规模化养鸡场中已广泛使用.该类药物能对鸡肠道内寄生虫起到有效抑制,并对消化道内病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促生长、抗菌、抗寄生虫等多种功效.但其能够通过畜禽排泄物进入环境,不仅能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本试验对经口染毒洛克沙胂90d后的大鼠抗氧化酶活性及脏器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全面分析洛克沙胂的对大鼠肝脏、肺脏、肾脏的亚慢性毒性,为其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
-
-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洛克沙胂代谢物主要包括洛克沙胂(ROX)原形、As(Ⅴ)、As(Ⅲ)、一甲基胂(MMA)和二甲基胂(DMA).以0、2%和4%比例施入含ROX代谢物鸡粪进行萝卜盆栽试验,用HPLC-ICP-MS技术测定植株ROX、As(Ⅴ)、As(Ⅲ)、MMA和DMA含量,研究萝卜对砷化合物对吸收、转移和分配.结果显示,施用鸡粪提高萝卜生物量和总砷含量,而且总砷含量随鸡粪用量增加而提高.不施鸡粪处理萝卜砷主要为As(Ⅲ)(51.6%~59.2%)和As(Ⅴ)(40.8%~48.4%),施用鸡粪处理萝卜不能直接吸收ROX,也难以累积MMA.除萝卜块根As(Ⅴ)和As(Ⅲ)含量外,块根DMA含量和冠部3种砷化合物含量随鸡粪用量增加而提高.而且,提高鸡粪用量显著促进3种砷化合物向上转移能力.DMA是施用鸡粪处理植株中砷的主要形态,块根中占42.9%~61.4%,冠部中占38.1%~76.3%,As(Ⅲ)次之.植株中DMA分配比例随鸡粪用量增加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