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砷污染

砷污染

砷污染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812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7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73478篇;相关期刊246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36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暨2016年废硫酸/含硫废液再生制酸技术研讨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砷污染的相关文献由2244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廖晓勇、阎秀兰等。

砷污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7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73478 占比:99.43%

总计:73900篇

砷污染—发文趋势图

砷污染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廖晓勇
  • 阎秀兰
  • 王华伟
  • 吕正勇
  • 孙英杰
  • 陈同斌
  • 宁平
  • 张道勇
  • 王亚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国军; 刘慧; 张哲玮; 徐昊
    • 摘要: 通过介绍利用含铜渣富氧侧吹炉熔炼生产冰铜工艺原理和砷元素毒理性特性,分析冶炼工艺过程中砷元素流向,剖析可能引起砷污染的工艺环节及途径,提出含铜渣富氧侧吹炉熔炼生产冰铜工艺过程中的砷污染防治措施,为今后类似工艺提供参考。
    • 代小青; 郝秀明
    • 摘要: 为筛选适用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稻田砷污染修复技术,通过石灰、生物炭、贝壳粉、亩施铁矿矿粉200kg和常规施肥、亩施还原铁粉300kg和常规施肥五种钝化处理,采用田间小区比较试验研究砷污染农田土壤钝化修复技术,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这5种钝化处理均能降低土壤中有效态砷的含量,土壤有效态砷降低1.24%-7.4%,能增加土壤中总砷的含量,增加幅度为0.15%-3.18%,能降低水稻籽粒中砷含量,水稻籽粒中砷含量降低2.53%-24.05%,能增加水稻亩产量,增加幅度为0.34%-17%,五种处理中,亩施还原铁粉300kg和常规施肥的效果更好一些。
    • 龚正; 于琦; 汪娴; 史俊; 邓慧萍
    • 摘要: 随着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虽然前人对西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情况已有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较为宏观的概述和规律性的总结。因此,文中对西北地区各省市及自治区的各类型污染超标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详实的数据基础上,参照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阐述了各地区需注意的水质超标风险,分析了各地区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污染物的来源、需采取的治理措施。文章从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和农业灌溉、工业排放和超量开采等人为因素方面,总结了各类型超标风险的地区性规律,归纳了各类型污染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 李明; 张刘俊; 冯涛; 闫晶; 陈浩; 龚香宜; 杨国栋
    • 摘要: 为研究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砷(As)的运移规律,选取我国西南某机械制造厂污染场地为研究区,根据场地调查和污染物检测结果,利用GMS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分析了不确定性因素补给量、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抽水量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砷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场地中部地下水中砷污染羽呈辐射状递减分布;砷的运移分布范围与补给量、含水层渗透系数成正相关,但污染源处地下水中砷浓度随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增大而降低,而民用水井中砷浓度随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场地地下水中砷污染羽分布范围和浓度随着抽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本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场地调查中砷污染范围的厘定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 韩小宾; 熊超; 罗志开; 赵丙刚; 王硕
    • 摘要: 对某硫铁矿制硫酸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内土壤砷的最大超标倍数为25.5倍,土壤砷超标主要集中分布在硫酸车间、硫铁矿仓库和渣场,砷浓度总体上随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场地内地下水砷的最大超标倍数为27.1倍,空间上地下水砷高值区分布与土壤砷的高值区分布高度吻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土壤砷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
    • 邓天天; 李晗晟; 孙雪梅; 马超; 赵俊伟
    • 摘要: 针对土壤砷污染严重,修复难度大等问题,以砷模拟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乙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三种有机酸为增强剂,研究电动法在不同有机酸作用下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加入有机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对砷的吸附;土壤中砷的解吸量与加入柠檬酸和EDTA的浓度呈正比,其解吸能力为柠檬酸>EDTA>乙酸;当修复电压为40 V,修复时间为4 d,采用柠檬酸作为增强剂时,土壤中靠近阴极位置砷的质量浓度降低至初始质量浓度的38.9%.相对于传统电动法,加入有机酸可明显提高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 谢芸芸; 廖圣磊
    • 摘要: 本文采用提取法研究了我国黄土中砷的形态,并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砷脱附中的水化学功能。结果表明,黄土的砷含量较高且稳定,总砷含量为27.73 mg/kg,标准偏差为3.02 mg/kg;砷主要以特定吸附,其中,以与碳酸盐结合(38.69%)、与铁(氢)氧化物结合(36.63%)的形式存在,很少以水交换(0.19%)的形式存在;阴离子HPO_(4)^(2-)、HCO_(3)^(-)和SO_(4)^(2-)在pH值为7~9时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As释放的能力;在HPO_(4)^(2-)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的砷释放量,比无磷酸盐时的砷释放量,大一个数量级。
    • 王明东
    • 摘要: 砷在地壳最丰富元素中排名第20位,普遍存在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类金属特性的元素。砷是一种有毒金属,本身不溶于水,但砷的氧化物及一些盐类则表现出不同的形态,通过不同的渠道污染环境。全球已经连续发生多起重大砷污染事件,涉及到人口众多,造成触目惊心的危害。全球70%已探明的砷矿资源储量集中在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受砷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在最近几年就发生了十余起砷污染事件。砷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 郭家华; 周舜杰; 丘艳莹; 李钰; 夏俊涛; 邹佳慧; 江峰
    • 摘要: 矿区地下水As污染导致严重的环境与健康问题。矿区地下水As释放与迁移转化过程中,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关键作用,包括一系列S-As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硫循环对As污染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限制了As污染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因此,厘清生化硫循环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形成与As形态转化的影响是控制矿区地下水As污染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硫的还原、氧化以及歧化等多个硫转化过程组成的硫循环机制及其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形成与As形态转化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还原过程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的形成与转化作用具有两面性,既可导致As释放,亦可使As固定;硫氧化过程可把As(Ⅲ)转化为As(Ⅴ)从而被吸附固定,同时可介导As还原使As毒性及可移动性增强;此外,自养的硫歧化过程可改变矿区地下水中S的价态和形态,进而对As的迁移转化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S-As耦合循环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控制的意义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在矿区地下水As污染的形成、转化与控制研究中,应首先明晰地下水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网络并探明其对As形态转化的影响,进而构建S-As耦合转化数学模型,以助于研发更有效的矿区地下水As污染控制技术。本综述有助于增进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形成及As形态转化机制的认识,为矿区地下水As污染有效控制提供可行技术支撑。
    • 朱瑞欢; 黄泽坚; 林朝萍
    • 摘要: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污染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土壤的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以重金属污染为主的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重金属的来源一般源自工业、矿业和农业。复杂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导致土壤污染治理形势更加严峻。在国家倡导的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加强污染治理,大力研究和推广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有效预防土壤污染,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了其优缺点,旨在为我国土壤修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