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93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9篇、会议论文267篇、专利文献189625篇;相关期刊692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41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届海峡两岸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整治研讨会等;植物修复的相关文献由769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启星、骆永明、丁德馨等。

植物修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9 占比:1.13%

会议论文>

论文:267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89625 占比:98.73%

总计:192061篇

植物修复—发文趋势图

植物修复

-研究学者

  • 周启星
  • 骆永明
  • 丁德馨
  • 吴龙华
  • 杨肖娥
  • 胡南
  • 魏树和
  • 李广悦
  • 王永东
  • 刘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熊娟; 王依涵; 陈畅; 侯静涛; 许运; 汪明霞; 谭文峰
    • 摘要: 我国土壤镉污染区与水稻种植区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吻合,这严重威胁了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是亟需解决的土壤环境问题。伴矿景天是我国近年发现的镉超富集植物,是修复土壤镉污染的理想植物。本文以“伴矿景天”和“Sedum plumbizincicola”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收集文献280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从伴矿景天对镉的吸收转运和富集机制、解毒机理、田间修复现状、修复效果强化措施和产后处理技术5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伴矿景天田间修复推广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研究应集中探索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提升和实际推广应用。
    • 王思扬; 梁欢; 刘勇; 曹源飞
    • 摘要: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环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7年,对某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详查,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镉超标率为67.60%(Pi>1),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57.30%的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N≥1.0);2018年,分别选取钝化修复和植物修复进行中试试验,经钝化修复后土壤有效镉和总镉含量分别平均降低32.73%和5.64%。经超富集植物籽粒笕种植一季修复后,土壤总镉含量降低15%以上。本次中试试验修复效果良好,能为下一阶段的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 方忆刚
    • 摘要: 为了恢复矿山地区绿色植被生长,促进环境友好型发展,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改善矿山地区的重金属污染。通过了解矿山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在极端环境下选取一株菌株,测定其耐受性和促生长等特点。提取菌株的生长优势后,将菌株与放线菌结合,生成链霉菌后进一步对链霉菌的修复效果以及强化机理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培养的链霉菌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同时有效增强土壤修复能力。菌株经过修复技术处理后,可以减少菌株对铅、镉两种重金属的吸收,使菌株内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减少。
    • 时健; 龙新宪; 徐祚荣; 蔡伟海; 左锐
    • 摘要: 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是一种典型的Zn、Cd、Pb的超积累植物,也是一种极佳植物修复材料.本文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东南景天组培苗在几种不同Zn、Cd污染土壤上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土壤Zn、Cd的去除效果.预期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利用东南景天组培苗治理Zn、Cd污染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1)东南景天组培苗完整地保留了扦插苗对于重金属的耐受性,并且对于高质量分数的Zn、Cd的环境适应性更强.在3#污染土壤(w(Zn)约2000 mg·kg^(−1))中,组培苗地上部分生物量是对照组的2.3倍;在4#污染土壤(w(Cd)约1344 mg·kg^(−1))中,组培苗地上部分生物量相比于对照组的生物量增加了16.4%.2)东南景天组培苗对复合污染土壤中的Zn、Cd有很强的吸收积累能力.在1#和2#复合污染土壤中,组培苗对Zn的富集系数分别达到9.69和11.09,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达到12.67和85.36.3)复合污染土壤中的Zn、Cd会发生一定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东南景天组培苗对Zn、Cd的吸收和富集.土壤中低质量分数的Cd会促进植物对Zn的吸收,但Zn却会抑制植物对Cd的吸收富集.此外,生长在复合污染土壤中的东南景天组培苗体内Zn、Cd重金属的分布也会受到影响.
    • 冯敬云; 聂新星; 刘波; 段小丽; 张志毅; 杨利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应中轻度重金属镉(Cd)污染农田的富集植物,以生物质高粱、甜高粱(Sorghum bicolor‘Dochna’)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这3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质高粱地上部生物量为22.5748 t/hm^(2),是甜高粱和蓖麻地上部生物量的1.2、5.1倍。3种富集植物各器官中Cd的富集含量均表现为茎秆>叶片>穗,生物质高粱和甜高粱茎秆和叶片中Cd的富集系数均超过1。生物质高粱、甜高粱和蓖麻当季地上部可移除Cd的总量分别为24.66、17.72、1.57 g/hm^(2)。在3种富集植物中,生物质高粱生物量最大,对Cd富集能力强,是一种潜在的Cd污染修复植物资源。
    • 黄骏东; 柯伟倩; 陈广欣; 古晓倩; 张启雷; 彭长连
    • 摘要: 为了解植物对镉的吸收和迁移特性,用200μmol/L镉处理蟛蜞菊(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南美蟛蜞菊(S.trilobata)及其杂交种,研究了其对镉的吸收、迁移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茎和叶中的镉含量逐渐上升,叶片的镉含量逐渐与茎相当,而根部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整株水平上,杂交种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恢复生长后,3种植物根中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杂交种(50.4%)>蟛蜞菊(35.8%)>南美蟛蜞菊(33.7%)。镉在3种植物的叶位分布模式在去镉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杂交种更偏向将重金属镉积累于幼叶和成熟叶中。3种植物从叶脉、叶脉间隙到叶片边缘的镉含量逐渐下降,南美蟛蜞菊叶脉的镉含量(2766.3μg/kg)最高。可见,杂交种对镉的吸收和转运转移能力高于双亲,预示其在未来应用于植物修复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 程薛霖; 贾丽萍; 常粟淮; 黄旭光
    • 摘要: 在铬(Cr)、镍(Ni)复合污染小型地块种植狼尾草,分别测定修复前后不同污染程度地块土壤中Cr、Ni的含量,以及修复后狼尾草的生长量和体内重金属含量,探究狼尾草对Cr、Ni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r、Ni复合污染会显著抑制狼尾草的生长,Cr浓度较高的2号小区(596.00 mg/kg)其生物量(干重)为19.20 m^(2)/kg,比污染较轻的1号小区(Cr浓度为296.43 mg/kg)低23.20%;狼尾草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r和Ni均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且主要累积在植物根部;狼尾草对土壤中Cr和Ni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15~0.51,1.83~2.41.可见,狼尾草能有效增强Cr、Ni复合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去除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阮可瑾; 谢宝玥; 邓应生; 冯嘉仪; 庄玉婷; 吴道铭; 曾曙才
    • 摘要: 【目的】研究铁冬青Ilex rotunda在铅(Pb)、镉(Cd)污染土壤上生长的耐受性及其对Pb、Cd的吸收累积能力,为Pb、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单一Pb污染(500、1000和1500 mg·kg^(−1))和单一Cd污染(10、25和50 mg·kg^(−1))对铁冬青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养分及Pb或Cd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无污染土壤)相比,500 mg·kg^(−1)的Pb处理显著增加铁冬青根生物量和根表面积,500和1000 mg·kg^(−1)的Pb处理均显著增加地径和质量指数;1500 mg·kg^(−1)的Pb处理显著降低铁冬青生物量、质量指数和全株N累积量,抑制根系生长,但显著提高根、地上部P含量和地上部K含量;Pb污染处理均显著增加铁冬青全株Pb含量以及根、全株Pb累积量,1500 mg·kg^(−1)的Pb处理的铁冬青各部位及全株的Pb含量和累积量最大。与对照相比,单一Cd污染对铁冬青生长、根系形态、养分累积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地上部K含量;各Cd污染处理均显著增加铁冬青各部位和全株的Cd含量及累积量,根Cd含量随着Cd污染程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在50 mg·kg^(−1)的Cd处理时达到最大值(6.40 mg·kg^(−1))。铁冬青根Pb含量及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地上部;根Cd含量在不同Cd污染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地上部,根Cd累积量在50 mg·kg^(−1)的Cd处理时显著高于地上部。【结论】铁冬青对单一Pb、Cd污染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Pb、Cd有较强的吸收累积能力,可作为Pb、Cd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树种。
    • 李瑞丰; 兰贵红; 鲁莹纯; 张吉红; 徐倩霞; 张名; 邱海燕; 徐波; 邓春萍
    • 摘要: 由于植物修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处理时间长,易受重金属浓度影响,其在突发重金属污染土壤事件中的应用依然面临挑战。研究提供一种树脂-植物联合修复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树脂抑制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保护植物初期生长,然后重金属缓慢释放,被修复植物吸收,最终重金属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结果发现,加入0.5%的树脂后,土壤中可溶态Cu^(2+)和Zn^(2+)的浓度分别降低了50.02%和83.41%,同时对保持土壤水分和改善土壤孔隙结构均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树脂投加15 d时,雍菜根系部位Cu、Zn的浓度只有未投加树脂时的39.48%和31.53%,此时雍菜的生长情况明显较未施加树脂的空白组更好。研究旨在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 于乐; 袁艳平
    • 摘要: 通过动态熏蒸实验研究了三种绿墙模块在不同流量梯度下对不同浓度梯度的甲醛气体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主动绿墙对甲醛有较好的净化能力;单程净化率随流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净化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净化速率与甲醛负荷呈线性正相关。植物种类间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吊兰净化表现最好,鹅掌柴次之,袖珍椰子最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