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化学

水化学

水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8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8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106201篇;相关期刊535种,包括地下水、中国岩溶、地球学报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水化学的相关文献由392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训、刘再华、何师意等。

水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8 占比:1.16%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06201 占比:98.79%

总计:107505篇

水化学—发文趋势图

水化学

-研究学者

  • 周训
  • 刘再华
  • 何师意
  • 李强
  • 汪进良
  • 章程
  • 胡绍伟
  • 陈建生
  • 陈陆望
  • 唐常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春来
    • 摘要: 为了提高水资源开发水平,掌握更为全面的地下水循环特征信息,选取水化学方法作为研究工具。以伊犁河谷作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地区岩层分布特点,选择2个典型剖面作为采集点布设位置,分别在不同地下水埋深处布点。测试结果显示,1^(#)剖面地下水中Na与Ca交换频率较高,2^(#)剖面地下水水质较好,可以作为饮用水开发对象。
    • 赵庆令; 李清彩; 陈洪年; 安茂国; 高翔; 张莹莹; 黄鹤湾; 史瑞; 满伟慧; 王娜
    • 摘要: 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R型因子分析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对2018年10月在山东梁山县采集的35件浅层孔隙水和19件裂隙岩溶水进行分析,研究其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在浅层孔隙水向裂隙岩溶水的径流过程中,地下水的阴离子倾向于由HCO_(3)型向HCO_(3)·SO_(4)型和HCO_(3)·SO_(4)·Cl型转变,而阳离子倾向于由Na·Mg型、Na·Ca·Mg型向Na型、Na·Ca型转变。(2)浅层孔隙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萤石平衡控制作用、植物根系及根际微生物菌群的代谢作用等3种因素的影响,可解释梁山县浅层孔隙水水化学特征74.5%的成因。(3)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浅层孔隙水的渗透补给作用、水-岩石沉积物相互作用、岩溶碳汇作用等3种因素的影响,可解释梁山县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特征78.4%的成因。
    • 彭红明; 袁有靖; 李铜邦; 董高峰; 刘毅; 巴瑞寿
    • 摘要: 涌排水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行安全,查明隧道涌排水的来源,是隧道防水止水重要科学依据。青海天峻新关角隧道南北洞口处的地下水排水量分别为10021,60877 m^(3)/d,两者存在近50000 m^(3)/d的差异,涌排水量大,且来源不明。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分别采集了新关角隧道隧址区内大气降水、不同类型地下水和隧道出口涌排水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样品。样品测试结果显示:新关角隧道北出口涌排水ρ(TDS)为0.44 g/L,^(2)H和^(18)O均值为-52.7‰,-8.3‰;南出口涌排水ρ(TDS)为0.85 g/L,^(2)H和^(18)O均值为-54.8‰,-8.5‰,隧址区基岩裂隙水ρ(TDS)为0.32~1.22 g/L,^(2)H和^(18)O均值为-55.77‰,-8.61‰;岩溶水ρ(TDS)为0.28~0.43 g/L,^(2)H和^(18)O均值为-50.92‰,-8.13‰,冻结层上水ρ(TDS)为0.26~0.48 g/L,^(2)H和^(18)O均值为-45.5‰,-7.6‰。对比分析认为:新关角隧道北出口涌排水主要来源于岩溶水,岩溶水占比为63%~80%,基岩裂隙水占20%~37%;新关角隧道南出口涌排水主要源于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占72%~88%,岩溶水占比12%~28%。涌水来源识别与水量,可为后期监测站点优化设置及隧道运行期止水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侯国华; 高茂生; 叶思源; 赵广明
    •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咸化已成为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识别地下水补给及盐分来源是有效控制和改善地下水咸化问题的关键。本研究采集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水等不同类型水样,利用离子比、Piper三线图、吉布斯图等方法对八大离子浓度、δD和δ^(18)O组成、Br和Sr浓度等进行地下水补给研究与盐分来源辨析。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以总溶解性固体(TDS)为3~38 g/L的咸水为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为Cl-Na型。(2)三角洲区域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并且在补给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的影响,黄河现行流路区域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侧渗补给,但浅层地下水含水层水平渗透性较差限制了黄河侧渗补给范围。(3)海洋是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盐分的主要来源,黄河现行流路区域及近岸地下水盐分来源于海水混合,三角洲北部刁口河等古河道区域地下水盐分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盐淋滤溶解。
    • 孟令群; 聂振龙; 王哲; 刘学全
    • 摘要: 为解决石羊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发挥地下水对地表生态的支撑作用,通过采集流域泉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研究其水化学和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的组成和来源,揭示流域地下水演化规律,支撑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各类水体^(δ34)S_(SO_(4))与^(δ18)O_(SO_(4))整体偏低,大部分分布在大气降水和硫化物区域,离蒸发岩溶解端元较远,指示出武威盆地和民勤盆地地下水主要受到大气降水和硫化物氧化溶解控制,SO_(4)^(2-)主要来源于二者,蒸发岩的溶解对下水影响较小,为判识SO_(4)^(2-)的来源、迁移和转化提供线索,为分析地下水循环规律提供有力帮助。
    • 李洪亮; 雷水雄; 蒲代伟
    • 摘要: 秦山基地核电机组逐步长燃料循环后,一回路冷却剂水化学环境改变,影响了机组燃料可靠性的计算,也对堆芯构件及一回路设备的防腐有不利影响,继而影响了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环境。文章通过理论支持和运行经验,对长燃料循环后水化学环境发生的改变,采用化学手段进行干预、控制,消除机组运行期间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通过使用接近天然10B丰度的硼酸修正冷却剂中的10B丰度,以满足反应性控制需求;通过对冷却剂硼、锂浓度进行优化控制,减少堆芯及一回路材料的腐蚀,从而降低一回路放射性环境。
    • 高小雲(编译); 李慧(编译)
    • 摘要: 研究了阿尔卑斯山以南地区COVID-19疫情封控对大气沉降和地表水水化学的影响。监测网络的长期数据显示:大约自2010年起,该地区硫氮化合物沉降已趋于稳定,而2020年S0_(4)^(2-)和NO_(3)^(-)的浓度和沉降量都显著低于前10 a的平均值。
    • 李舒; 杨佳雪; 李小倩; 张俊; 潘国芳
    • 摘要: 水文地球化学是识别地下水流系统的重要方法,然而区域尺度上多级嵌套地下水流系统的复杂性使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分析和解释难度增加。以鄂尔多斯北部盆地湖泊集中区典型的胡同察汗淖地下水流系统为例,基于丰水期和枯水期3个期次不同深度地下水样品的物理化学数据,应用时空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地下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分析水化学时空聚类结果对多级嵌套地下水流系统划分的可行性。该聚类结果将地下水样品分为3类,其中C1为以Na-HCO_(3)型为主的深层地下水,具有偏负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D-70‰,δ^(18)O>-9‰)和高浓度的NO_(3)^(-);而C3呈无优势阳离子、δD和δ^(18)O变化范围大且显著线性相关等深、浅地下水混合特征。呈南北条带分布在苏贝淖-胡同察汗淖排泄区的C2和部分C3水化学组成有一定的季节变化。研究验证了研究区受地形和湖泊排泄控制的浅层局部和深层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空间分布,识别了苏贝淖-胡同察汗淖排泄区受浅循环和深循环共同影响的强烈作用带,证明了水化学时空聚类方法识别多级嵌套地下水流系统的可行性。
    • 张晓旭; 周爱国; 刘运德; 张俊
    • 摘要: 水资源短缺的鄂尔多斯盆地内地下水遭受硝酸盐(NO_(3)^(-))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识别盆地不同地下水流系统的NO_(3)^(-)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区白垩系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化学和聚类-主成分分析划分地下水流系统级次,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级次地下水流系统中NO_(3)^(-)分布特征,综合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分析识别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中NO_(3)^(-)来源及其潜在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ρ(NO_(3)^(-))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标准的地下水样品集中在局部-中间地下水流系统,其超标率达到28%;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中ρ(NO_(3)^(-))均值约为1 mg/L。研究区不同级次地下水流系统中ρ(NO_(3)^(-))分布特征主要与人类活动影响程度有关,而地下水蒸发富集和反硝化衰减作用对ρ(NO_(3)^(-))的影响可以忽略。其中,局部-中间地下水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影响显著,其NO_(3)^(-)污染主要来源于无机铵肥和粪便污水等;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可能尚未受到人类活动污染,其NO_(3)^(-)来源于天然有机氮矿化。
    • 冯建伟; 李林; 李辰舟
    • 摘要: 为研究西非凯凯水电站地下水水化学特性,通过采集多组样品,分别在当地实验室和中国实验室开展水质分析,通过水化学碳酸平衡理论、电中性原理、电导率与总溶解固体经验关系等方法,校验并获取可靠的水质分析试验结果。通过检验后的试验数据研究工程区在不同的埋深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代表性矿物离子演化特性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埋深的增大,具氧化特征的离子(Fe^(3+),SO_(4)^(2-))浓度逐渐减小,而具还原特征的离子(HCO_(3)^(-))浓度则逐渐增大;在一定深度以下,各离子浓度将趋于恒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