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污染修复

污染修复

污染修复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115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140695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法制博览、地下水、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6年湖北地质科技论坛、2014年湖南科技论坛等;污染修复的相关文献由3113位作者贡献,包括席北斗、不公告发明人、姜永海等。

污染修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40695 占比:99.85%

总计:140908篇

污染修复—发文趋势图

污染修复

-研究学者

  • 席北斗
  • 不公告发明人
  • 姜永海
  • 杨昱
  • 马志飞
  • 廉新颖
  • 安达
  • 李智
  • 李翔
  • 丁贞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鑫; 张艳莉
    • 摘要: 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对我国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专利进行计量学统计,并探讨该领域技术的研究布局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于2013年后开始快速发展,发展潜力巨大;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研发申请专利较少,产学研一体化程度较低;分类号C02F的专利申请相对较为活跃,解决的问题大多集中在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复杂性降低和便利性提高等方面;相关领域专利质量不高,需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 黄占斌; 郝文静; 冯泽珅; 孔令健; 马倩; 赵鹏
    • 摘要: [目的]总结腐植酸在土壤改良和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成效,为腐植酸的应用研究和产品研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长期对腐植酸资源的特性及其实践应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大量关于腐植酸研究的学术文献,综合分析了腐植酸改良土壤和修复土壤污染的原理、技术和应用情况。[结果]腐植酸可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维持土壤酸碱平衡和促进土壤生物活性,在退化土壤、盐碱地改良,废弃地复垦,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土壤改良和污染修复应用研究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腐植酸来源和分级分类不清,基础性研究不足。②腐植酸新材料和技术研发缓慢,行业整体技术有待提升。③腐植酸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与应用发展不相匹配,限制推广速度。[结论]未来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下几方面:①煤基和生物腐植酸资源分类、组分分离和互作效应等基础研究。②腐植酸在土壤改良和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基础研究。③腐植酸检测方法研究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④腐植酸新产品应用研发与示范园建设。
    • 罗红洁; 强毅; 郝健松
    • 摘要: 通过田间原位试验研究腐殖酸和过磷酸钙在偏碱性棕壤中的重金属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效果,复合使用过磷酸钙和腐殖酸修复率最佳,总镉含量降低率为44.2%~57.46%,有效态镉含量降低率为42.23%~57.52%,腐殖酸能提高磷的有效性,提高磷对重金属镉的作用。过磷酸钙通过离子交换和沉淀等反应机制,使得重金属总镉以及有效态含量降低。腐殖酸自身大分子内多种活性官能团与重金属有多种不同形式的结合,进而影响重金属的形态或活性,增强土壤的吸附能力,同时腐殖酸与镉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 吴颖琳; 杨愿愿; 熊倩; 王犇; 刘芳; 应光国
    • 摘要: 浮萍是世界上最小的开花植物,其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性繁殖快、富含淀粉和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生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基于上述优势特征,浮萍常用于生物能源开发、环境监测和水体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浮萍在水体污染修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浮萍对氮磷营养盐、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的吸收积累研究概况,并对浮萍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未来在浮萍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机制方面还需要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技术、环境友好和经济竞争力等方面提高其性能,并扩大其在大规模环境中的应用,以期为浮萍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许庆华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上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社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开采出来的石油、交通运输的速度和效率、通过特殊技术冶炼金属等都会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排放出来的重金属以及污染物严重超标,会对周围的土地产生非常严重的伤害和影响。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最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质量,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动物粪便等来帮助农作物可以更好地生长和结果,其中所含有的镉、铅、汞等是具有很大毒性的重金属,将其排放到土地中可能会被植物所吸收,最终被人们所食用,可能会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社会要想保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证农业方面的生产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作为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一点,民以食为天,国家的繁荣富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是离不开粮食的,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的发展,一些土地出现严重的被污染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土地污染的严重性并重视起来,找到合理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土地污染修复技术无非是一种好的解决方式和手段,可以针对土壤的被污染情况进行不同程度上的修复,保证我国土地资源和农业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使社会的发展速度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也能维持在非常良好的状态。
    • 江建斌; 鞠振宇; 梅皓天
    • 摘要: 以上海市某建设用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和污染特征进行分析,通过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经过不同淋洗剂淋洗后土壤中镍铜铅等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镍的含量显著超标,铜和铅的含量均未超标;在形态分布上,均以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为主。土壤中的镍元素经过柠檬酸淋洗后打破了各个形态的平衡,使土壤中的镍从残渣态解析并向铁锰氧化态迁移;土壤中的铜在盐酸淋洗后残渣态含量降低,迁移性能提高,而经过柠檬酸淋洗后碳酸盐结合态含量降低,使土壤中的铜元素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与铜和镍相比,土壤中的铅更容易发生迁移,且在柠檬酸淋洗后铁锰氧化态含量有所降低。该研究为今后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上官宇先; 尹宏亮; 徐懿; 钟红梅; 何明江; 秦鱼生; 郭松; 喻华
    • 摘要: 在土壤镉污染日趋加重的背景下,镉污染农田生产安全性备受关注,进行土壤镉污染修复和降低农产品镉污染风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不同钝化剂处理(海泡石、秸秆生物炭、石灰、石灰+腐殖酸、石灰+海泡石、石灰+偏硅酸钠+硫酸镁)对土壤镉及小麦和水稻吸收镉的影响,并比较钝化剂对降低小麦和水稻镉污染风险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石灰+腐殖酸(施用质量比为2:1)能使小麦田土壤p H提升16.8%,单施石灰使水稻田土壤p H提升3.7%;石灰+偏硅酸钠+硫酸镁(施用质量比为20:4:1)使小麦籽粒镉含量降低25.8%;单施秸秆生物炭能够使小麦秸秆镉含量降低18.3%;石灰+海泡石(施用质量比为2:15)能使水稻籽粒镉含量降低72.8%,水稻秸秆镉含量降低28.0%。从不同钝化材料对小麦和水稻镉转移系数的影响来看,石灰+腐殖酸(施用质量比为2:1)能够同时降低小麦和水稻对镉的转移系数,降幅分别为39.7%和28.0%,对两种作物而言是降低镉转移系数的最佳钝化材料。经过对小麦、水稻籽粒和秸秆镉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小麦籽粒镉含量与秸秆镉含量呈幂函数关系,籽粒镉含量随秸秆镉含量的升高而缓慢增加;水稻籽粒镉含量与秸秆镉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选用适当的钝化材料并进行适当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小麦与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降低污染风险,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起到修复受污染土壤的作用。
    • 张运超; 任路遥
    • 摘要: 以某化工企业为例,阐述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估过程,场地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表明,土壤中砷和苯并(a)芘浓度超过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水平需要进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淋洗技术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选用化学氧化技术修复,依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 25.5-2018)对修复过程评估,土壤样品监测结果均低于验收标准值,修复效果满足场地修复要求及后续安全开发利用。
    • 靳马超; 任慧文; 于洋; 胡守魁; 魏军政
    • 摘要: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岩土工程深基坑等基础建设,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环境污染修复,为此,文章提出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方法。根据AHP多指标评价系统计算出环境污染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依据权重指数对各个污染源进行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的主要部分是土壤污染,最有效的且最根本的修复是将其中的污染源进行降解,并控制污染源的扩散,通过权重计算可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保证污染源的降解时间,最突出的优点是可高效的降低污染源浓度对降解能力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