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铁离子
三价铁离子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76999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学化学、电镀与环保、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17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2014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等;三价铁离子的相关文献由61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丹、刘伟、刘金巍等。
三价铁离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6999篇
占比:99.98%
总计:677122篇
三价铁离子
-研究学者
- 吴丹
- 刘伟
- 刘金巍
- 吕永高
- 庞雪辉
- 张勇
- 张涛
- 李敬杰
- 杜斌
- 杨骊
- 王婷
- 胡丽华
- 范大伟
- 蔡五田
- 覃文庆
- 边超
- 邱冠周
- 闫涛
- 马洪敏
- 魏琴
- A·R·D·格拉斯
- G.Gusmano
- J·托玛拉
- K·斯泰恩达尔
- O·罗塔
- R.Cigna
- R.Tonelli
- R·D·洛达堡
- S·佳福斯卓姆
- S·约克因
- T·凯纳卡拉
- V·N·马蒂
- 于世超
- 于伟平
- 付立凤
- 任丽霞
- 何刘明慧
- 何振峰
- 何汉平
- 何洋
- 倪常凯
- 兰胜
- 关伟
- 冯焕然
- 冯燕
- 凌君
- 刘一萍
- 刘仕统
- 刘力维
- 刘富强
-
-
郑琼华;
盛依伦;
张善彪;
黄种南;
陈伟;
彭花萍
-
-
摘要:
采用简单的组装-裂变法和透析后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超小尺寸聚焦的荧光硫量子点(S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X)、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SQD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2.2 nm的SQDs在水溶液中具有非激发波长依赖特性和光学稳定性。并且Fe^(3+)会显著猝灭SQDs的荧光,推测其猝灭机制为内滤效应(IFE)。基于Fe^(3+)对该SQDs产生的荧光猝灭效应,成功构建了一种简便、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Fe^(3+)的荧光分析平台。该方法检测Fe^(3+)的线性范围为5~600μmol/L,检出限(LOD)为1.19μmol/L,并成功实现了血清样本中Fe^(3+)的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为SQDs及其相关探针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段钎;
付佳鑫
-
-
摘要:
荧光检测具有操作简单、选择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金属离子检测方法。本文基于喹啉合成了新型荧光传感器,实现了对三价铁离子(Fe^(3+))和氟离子(F^(-))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传感器D1可与Fe^(3+)络合,引起荧光猝灭;当存在F~-时,猝灭作用减弱,D1荧光恢复,由此可进行Fe^(3+)和F~-的连续识别。D1对Fe^(3+)和F~-的检出限分别为0.07μM和0.13μM,是Fe^(3+)和F~-分析检测的有力工具。
-
-
毕文强
-
-
摘要:
铁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蔬菜、水果等作物植物和生物中,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元素,在生物体生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高效检测Fe^(3+)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荧光检测具有方便、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特点,是一种检测Fe^(3+)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2,6-二甲基吡啶合成了荧光化学传感器B1,传感器B1可与Fe^(3+)络合引起其荧光猝灭,并且不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检出限为0.04μM。
-
-
杜佳慧;
阚伟;
赵冰;
尹浩纯;
王丽艳;
宋波;
孙立
-
-
摘要:
以2-(3-氨基苯基)-1 H-菲并[9,10-d]咪唑和呋喃-2-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由亚胺键链接的菲并咪唑-呋喃荧光化合物(PIPF),该化合物作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增强识别Fe3+.在水相体系中,探针PIPF随含水量的增加聚集状态逐渐增强,荧光强度先增强后淬灭.低荧光状态下,探针PIPF通过荧光增强选择性识别Fe3+,并与Fe3+形成1:1的金属络合物.Fe3+浓度滴定实验表明,探针PIPF识别Fe3+表现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3.05 nmol/L.探针PIPF成功应用于水样中Fe3+的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
田祖源;
李浩东;
魏茜;
焦芬;
覃文庆;
杨聪仁
-
-
摘要:
在50°C、pH 1.6的条件下,研究了Fe2+、Fe3+和Cu2+对中等嗜热混合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质量浓度Fe2+时,在浸出前期能够促进黄铜矿的浸出;而添加较高质量浓度Fe2+时,铜的浸出率反而降低;当添加不同质量浓度Fe3+时,由于形成黄钾铁矾而导致总铁质量浓度降低,但铜的浸出率并没有明显变化;添加不同质量浓度Cu2+对黄铜矿的浸出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添加Fe2+和Cu2+与单独添加Fe2+对黄铜矿的浸出影响是相似的.因此,在生物浸出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浸矿微生物组成降低微生物的亚铁氧化活性,提高硫氧化能力来控制溶液电位,从而强化黄铜矿的生物浸出.
-
-
李健;
柳少伟;
张元广
-
-
摘要:
以硝酸铽和均苯三甲酸为主要原料,室温下合成了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s),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考察了其荧光性能.产物的最大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为255 nm和544 nm,在靶标Fe3+存在下,会使产物Tb-MOFs的荧光猝灭,在一定范围内,Fe3+浓度与Tb-MOFs的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检测Fe3+的方法.Fe3+的检测范围是1~50 μM,检出限0.57 μM,且对Fe3+有着非常良好的检测效果和较好的特异性,具有简单快捷,准确度较高等优点.
-
-
-
-
摘要:
砖是由黏土烧制的,黏土中所含有的铁元素在烧制过程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即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中的三价铁离子是红色的,因此会让铁锈和砖呈现为橘红色,而青灰色的青砖则含有更多的四氧化三铁和氧化亚铁。不同的原料和烧制方法都会影响砖的最终颜色。
-
-
张淑敏;
金智银;
金东日
-
-
摘要:
以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花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蓝色荧光水溶性兴安杜鹃花碳点(Rhododendron carbon dots,R-CDs),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光谱(FL)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表征显示:合成的R-CDs表面存在氨基、羟基、羰基等官能团;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5 nm和414 nm,具有典型的激发波长依赖性;R-CDs的荧光可被Fe3+离子有效猝灭,同时可对Fe3+离子实现"裸眼"识别.基于R-CDs与Fe3+离子的显色反应特性,制备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水中Fe3+离子的试纸,测试结果显示该试纸对Fe3+离子的检测范围为0.5~10 mmol/L,检出限为2.5 nmol,因此本文方法制备的Fe3+离子试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安国策
-
-
摘要:
三价铁离子在环境及人体内广泛存在,对三价铁离子进行有效检测对环境美化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罗丹明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 消光系数大、 吸收和发射波长等优点,被广泛研究用于制备荧光探针用以检测三价铁离子.此文以罗丹明染料的存在形式将探针分子分为三类,综述了近几年来基于罗丹明的三价铁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
-
章越;
陆正胜;
吴李旭;
季叶彤;
郑优雅;
刘颖;
王聪
-
-
摘要:
在本文中,选取廉价的无烟煤作为实验碳源,通过在90°C恒温下用双氧水进行氧化处理,经离心分离、过滤后得到荧光碳点.经纳米粒度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等手段表征表明,该荧光碳点的平均粒径为2.6 nm,表面有着丰富的-OH、C=O、-NH-等官能团,分散性、稳定性良好.Fe3+与荧光碳点结合产生CDs/Fe(Ⅲ)复合体,使得荧光碳点的荧光强度降低,因此通过构建以荧光碳点为探针来检测Fe3+,在0~200 μmol/L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42),其检出限D=0.62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