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
汉字形体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316篇,主要集中在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书法、篆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5629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湖南教育(上旬刊)、辞书研究、汉字文化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全国博士生论坛——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比较文字学研究领域、“文字与信息”学术研讨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汉字形体的相关文献由287位作者贡献,包括韩伟、丁晓虹、李万福等。
汉字形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629篇
占比:98.04%
总计:15941篇
汉字形体
-研究学者
- 韩伟
- 丁晓虹
- 李万福
- 李运富
- 李恩江
- 王云霞
- 王宁
- 王珏
- 余延
- 全新
- 刘乐一
- 刘庆俄
- 周晓文
- 施燕祖
- 朱玉荣
- 朱良志
- 李克成
- 李向东
- 李奇瑞
- 段瑾瑜
- 沈开木
- 海萌辉
- 王亚丽
- 王文松
- 王梦华
- 王立军
- 王芳
- 祝鸿熹
- 禹晓妍
- 秦坚
- 罗会同
- 胡双宝
- 董琨
- 詹绪佐
- 邵怀领
- 黄德宽
- LIN Min
- Liu Xingjun
- 丁振芳
- 丁震峰
- 任绍伟
- 何婧
- 何彦兵1
- 何林英1
- 何瑞
- 佘欣慰
- 侯文慧
- 倪培森
- 傅憎享
- 傅永和
-
-
李运富
-
-
摘要:
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多种自源古文字,如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中国甲骨文等,唯有中国的甲骨文延续发展为今天的汉字。汉字的生命力如此绵长而旺盛,是因为它充满文化内涵,散发智慧之光。汉字的构造是有理据的,无论是根据客观事物描摹出来的原生形体,还是利用已有形体组合出来的孳生形体,都蕴涵着华夏先民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些认知固化在汉字形体中,就像基因一样会随着汉字的传承而传承,后人通过对古文字形体结构的理据分析,就可以推知古人创制汉字的思维过程及其依存的时代文化。
-
-
韩志梅
-
-
摘要:
汉字是世界上少有的象形文字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使用时间最长久也是最为稳定的一种文字,作为中华文化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汉字,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将难以保存至今。本文以汉字文化作为切入点展开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将服装和文字相结合,针对性地提出服装与文字进一步和谐运用行之有效的建议,以期为文字服装的国际化做出一定贡献。
-
-
刘晓杰;
郭勇(指导)
-
-
摘要:
我们在语文书《有趣的形声字》中,了解到汉字形体的产生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方法,统称为“六书”。前四种属于汉字的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属于汉字的用字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有趣的造字法吧!象形字,是根据事物的外部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在远古时期,先民运用图画来记录东西或事情,渐渐地,这些图形就成了文字。在我们常见的象形字中,关于天文地理的有“山”“水”“日”“月”等,关于人的有“子”“手”“目”“心”等。
-
-
-
-
摘要:
2020年1月,张素凤教授《古文字与语文教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古文字为依据,通过字形构意揭示汉字的语用规律,阐释了古文字服务现代字词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深入挖掘汉字形体蕴含的文化信息,探索识字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与途径;解析汉字形体蕴含的独特创造智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素材和依据,并探索了应用其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写作技巧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利用汉字构意揭示语词的隐含义,用以解析诗文,使诗文炼字之妙既可“意会”又可“言传”,开辟了诗文赏析新途径。该书从多角度研究古文字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使古老的汉字在语文教育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据悉,该书为国家语委“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甲骨文等古文字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功能开发”的最终成果。
-
-
遇旻;
朱美艳
-
-
摘要: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表意文字.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必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重视发掘与利用汉字形体结构中所隐含着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就可对学生相机渗透与有机融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在语文课程中实现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
王敏;
何瑞
-
-
摘要: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教育部、国家语委2020年11月23日发布《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GF0023-2020],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范是新时期现代汉字规范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范文本阐述了稳定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工作原则,依据现行通用规范汉字形体,即《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标准宋体字形,给出每个字的逐笔跟随和笔画序号式笔顺,提供ISO/IEC10646国际标准编码(UCS)和《通用规范汉字表》序号。
-
-
胡峪鸣
-
-
摘要:
汉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方形的形体构成了其独特的美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文明。汉字是世界文字中使用历史最久的文字,也是表意文字的代表。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但是我们从其形体构造中还是可以窥见先人造字时的本意及其蕴含的深层文化信息。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很多重要体现。本文通过一些相关字形的分析,就汉字文化与婚姻家庭的关系进行探析。
-
-
佘欣慰
-
-
摘要:
汉字的形体排序通常是抓住汉字形体上的某一特点对汉字进行分类和集中排列。通过汉字的形体排序可以寻找汉字的形体结构规律,科学的汉字排序方法既方便检索,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按照"以根归属,据形定部"的字根排检原则,对《新华字典》收录的8500多个汉字字头重新排序,并添加了少数《新华字典》没有收录的字根字,形成《中华字根字典》。在字根形序排检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种以汉字形体结构为中心、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识字方法——字根形链识字法。
-
-
姜修翔
-
-
摘要:
南越宫苑石刻文字多为"地名""职官""人名""编号"等题记内容,其文字数量不多,但是字体丰富,弥补了岭南地区西汉时期没有石刻的缺憾。对南越宫苑石刻释字问题的订正和探讨,有利于为汉字形体史具体字例进行拓展和补充,深化对南越宫苑用石情况的认识。
-
-
王亚丽;
禹晓妍
-
-
摘要: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两种方式.简化部分偏旁、繁化部分偏旁或整字简化繁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其认可度、适用范围等的不同而分别成为正体、通体、俗体等.其中有一类字体,在字书中较为少见,但在出土简牍、写本、碑铭及域外汉字中比较多见.它实际的使用状态是作为俗体,与见于字书的当时通行的正体、通体等并行使用.其中的简化部分偏旁类,可从中窥见由繁体到现代简化字演变的过渡形态.
-
-
李运富
-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有两个要点,一是"形声相益"如何理解,二是"文"与"字"是什么关系.在许慎看来,汉字形体的构造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象形”,即根据客观事物的类属特征(“依类”)描画出字形符号,这种原生符号叫做“文”;第二个阶段是“形声”,即把己有的“文”当作标音符号参与构字(包括形音合成、义音合成、音音合成、记音合成等),这就可以突破客观物象的限制而构造出更多的字符,用这种具有孽生性质的方法造出的符号就叫做“字”。因此,“文”与“字”反映的是不同汉字符号的创造问题,强调的是符号形体的构造方法和“初”“后”的逻辑顺序,这种初“文”后“字”的发展过程跟结构的“独体”“合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跟“六书”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
-
葛红丽
-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借助数据库详细调查东汉简牍中的1344个字样发现有162个与传统的正体字不同,这些字样可以分成六种情况,总体上看,很多形声字还没有产生或形体还不固定;东汉简牍中的字形表义度不如传统的正体字清晰;汉字在当时的发展变化,不管是繁化,简化,还是声符或义符的更换,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持汉字的表义性,形成新的形义统一的局面,传统正体字和东汉简牍用字对比,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总之,汉字形体的改变有时候是无理据可言的.
-
-
-
-
-
-
-
LIN Min;
林民
- 《“文字与信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在汉字笔段网格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研究基础上,对CJK汉字集20902个汉字的笔画端点、交点、折点、歧点、钩点、提点6种特征点自动提取建立了字形特征模板,并对特征点进行了细粒度的分类统计及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更加有效的汉字字形比对、辨析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也为其他汉字教学及研究提供服务.
-
-
LIN Min;
林民
- 《“文字与信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在汉字笔段网格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研究基础上,对CJK汉字集20902个汉字的笔画端点、交点、折点、歧点、钩点、提点6种特征点自动提取建立了字形特征模板,并对特征点进行了细粒度的分类统计及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更加有效的汉字字形比对、辨析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也为其他汉字教学及研究提供服务.
-
-
LIN Min;
林民
- 《“文字与信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在汉字笔段网格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研究基础上,对CJK汉字集20902个汉字的笔画端点、交点、折点、歧点、钩点、提点6种特征点自动提取建立了字形特征模板,并对特征点进行了细粒度的分类统计及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更加有效的汉字字形比对、辨析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也为其他汉字教学及研究提供服务.
-
-
-
-
-
-
-
-
-
-
- 李向东
- 公开公告日期:2001-10-31
-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汉字形体示意输入法及其键盘,其是采用设计在计算机通用键盘的英文字母键上,或置于能通过数码传媒的数字键上的汉字六种笔画示意编码符和十九种结构示意编码符对全体汉字、词、短语、常用句和标点符号乃至任何符号按规则进行编码;输入时,按编码输入规则以五个示意编码符为主、二个、三个、四个示意编码符为辅,个别使用六种示意编码符,根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及左右结构类中一边呈半包围或宝盖似宝盖的部分只里不外的原则,采用取首末笔,以笔画示意编码符加结构示意编码符的方法以实现汉字输入。本发明运用系统论和模糊数学的观点,走出了拼音、部首、字根、字义及传统结构代码输入法的困境,具有易学、易记、易操作的优点。
-
-
- 肖贞杰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1-03
-
摘要:
一种汉字形体结构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其特征是把汉字分为:左右、上下独体、四面包围、三面包围及二面包围六种形体结构,编码规则是四位制编码,第1、2码为一个字起笔结构的首尾笔划、第3、4码为余下结构的首、尾笔划、对于独体字,第1、2、3码为第1、2、3笔的顺序笔划,第4码为末尾笔划,输入键盘划分为左右区、上下区、独包区,每区都有基本笔划横、竖、撇、捺、折。本发明利用汉字自身特有结构形体进行编码,初学者易懂,易学,无记忆负担,是一种设计思想新颖的简便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