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国文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新世纪以来,汉字领域有一个现象虽然大家都耳闻目睹甚至熟视无睹,但如何解决,还没有引起主管部门特别是语言文字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引起广大民众和海内外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有关汉字问题的观点,几乎都由非业内人士提出,他们或者是娱乐明星或者是有话语权的社会名流或者是非语言文字专业的知名学者,这方面的文章和专著很受一些报刊和出版社的青睐,其社会影响力远远大于科学的学术著作,其结果可能是搅混了大众对汉字的科学认知,阻碍了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和推行.现行简化字是具有深远的历史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前,文化、教育、新闻等部门应加强对简化字的解释和宣传,消除误解和曲解,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进程。这是责无旁贷的,而且应该是理直气壮的。
  • 摘要:建国以来,国家对汉字部首法曾经有过3次整理,反映出国家对汉字部首法整理工作的重视.本文只是阐述第三次汉字部首法整理的情况,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背景下汉字部首法的研制,与前代相比有较高的要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汉字部首法研究的状况、修订《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研制归部原则和规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 摘要:通过对"漾陵公戈"铭文中的疑难字形进行隶定考释,确定了漾陵公"邵(鹿)"应该就是楚国重臣"昭雎",并考定战国"(都)"地的地望,最后对战国文字中的(后)和(罄)、(涉)字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后)"即是"冶"字,"(罄)"、"(涉)"即是"强"字.
  • 摘要:地名用字的书写规范和读音规范是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方面,而相关问题的研究十分薄弱,贯彻地名用字规范难寻明确具体的标准和依据,规范型辞书在处理地名用字时存在疑难,群众使用中遇到的地名用字的字形和读音的困惑,多年得不到准确答案.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公布以后,据此落实地名用字规范,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拟结合辞书工作,探讨地名用字规范的一些难点问题.总体上说,地名用字规范化的理想目标,应当符合“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大政方针,在这一总方针下,地名的定字和定音,应当充分考虑其区别性和稳定性,兼顾理据性。对于基本约定俗成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外的地名用字,应当在研究的基础上定形定音,予以认定,使之尽快进入地名专用字的通用领域。地名用字书写和读音的相对稳定牲,有利于社会交流中的区别,是实现地名用字规范化的基础,因此对于己有地名,保持其稳定性至关重要。
  • 摘要:清代的假借研究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朱骏声的假借学说,颇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特别要把朱氏的学说与前代以及同时代的假借观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认识朱氏假借学说的本质特点,为断代学术史的写作提供参考.
  • 摘要:古文字过去特指古汉字.但随着对国内民族文字和国外古文字的研究增多,逐渐用来指称世界各民族在历史上创制的各种古代书写符号系统.而传统的汉语古文字则称为古汉字.如此则将古汉字与其他民族(包括国内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使用过的古代文字置于宏观层面的古文字体系中.对古文字理据的认识存在一些分歧,即何为“古”,汉字研究一般以汉字字体角度将隶楷之前的阶段称为古文字阶段。而民族古文字研究习惯将古代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创造和使用的文字,统称为民族古文字。《中国大百全书》则将中国诸民族文字分成“现行文字”和“古文字及己不使用的文字”。共同特征是古文字与今文字或现行文字相对,目前不再使用(或语言集团内部全民使用)。如此则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同一语言集团曾经使用过的古文字与现行文字是否是同一文字系统?如何认定哪些情况是同一文字系统,哪些情况是不同的文字系统。
  • 摘要:《尚书·洛诰》中有"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一句,其中"朕子"当作何解,一直未有定说,本文对此进行考释.出土文献中"沖子"或写作"沈子"、"朕孳",而"朕子"与"朕孳"无疑是同一个词,故《洛诰》中的"朕子"亦当读为"沖子".
  • 摘要:《史蒥问于夫子》是《上海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的第六篇,发表之后笔者多次以youren之名在武汉大学简帛论坛提供心得,然而意见分散各处,不利学界参考,故今将各条意见汇整于此.针对编联、释读提出不成熟的几点意见,若犹须补充申论者,统一于"谨案"之下说明.
  • 摘要:段玉裁"六书假借"内涵并不单纯,包括"本无其字"的引申假借、"本有其字"的"古文假借"以及经文假借.将段玉裁相关论述、术语和“六书假借”条目相结合,在清理段玉裁的假借理论、术语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段玉裁考察汉字职能不同视角。
  • 摘要:域外俗字是指流播于中国疆域之外的变体汉字,包括中国历代使用的传承俗字,也包括主要流行于域外的国别俗体.从汉字圈视角,考察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域外俗字,展示其传承变异现象,探求传播历史及规律,对于近代汉字研究、域外汉籍整理、汉字辞书编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9》共收入竹书七篇:<成王为城濮之行(甲、乙本)>、<灵王遂申>、<陈公治兵>、<举治王天下(五篇)>、<邦人不称>、<史蒥问于夫子>及<卜书>.其中<陈公治兵>一篇述及楚王陈公之问的对话,内容更论及当时的行伍兵阵的问题.本论文拟就「夷((鹳))(务)(兔)」、「罙(遵)」、「乃(罄)(逝)整(整)币(师)徒」、「(吕)(以)(盈)币=徒=(师徒,师徒)(唐)(皆)惧」、「行(米戈)不成」、「币(师)不(幽)」等六则目前在学术界热烈讨论的文句,整理诸家学者的看法,并尝试从构形、音韵、构词、语法以及语义方面进行较为切适的考释.
  • 摘要:东巴文地契作为东巴文献的特殊类型,不仅是研究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东巴文字词关系、用字制度等的重要材料.本文在对民国时期云南香格里拉县白地波湾村"古舒里地契"字释的基础上,就其格式、语言文字特征等作出分析.
  • 摘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收录的《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的"洀"字,研究者有不同的释读意见.根据对"洀"字构形的分析以及简文的辞例,以为此字当释读为"偷"字,在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简文中用作偷盗、窃取之义.
  • 摘要:类偏旁是一个伴随着汉字的形体演变而产生的字形书写组合单位,与偏旁类似却又不具备偏旁构形功能,具有组合性、平面性、变异性、过渡性、符号性等特征.类偏旁是在字体演变、追求书写效率、追求美观规整、误解构形等众多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并受到文字形体结构优化和社会规约性两大机制的制约.类偏旁概念的确立,在理解汉字形义关系的变迁、认识汉字符号系统的性质、推动汉字教学与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用价值.
  • 摘要:甲骨文"(个)行东至河"卜辞中的"(个)"字,旧不识.笔者释"朕".理由如下,此字上部偏旁"(口)"是"舟"字;下部偏旁"人",是"(爽)"之省.甲骨文"(朕)(朕)"少量作"(须)(朕)".卜辞偏旁位置每变动不居,既可写作左右并列,也可写作上下相叠.因此,左右并列的"(你)(朕)"也可写作上下相叠的"(多)(朕)".这条卜辞的字体属师组肥笔类,其时代属于武丁早期.这是一条时代最早的记载黄河的史料,弥足珍贵.卜辞记载商王说,我要东行到黄河去.
  • 摘要:燕国兵器铭文中习见"萃"字,楚国兵器铭文中有"(粹)"字.从辞例来看,"萃"、"(驿)"二字用法相近,多用在兵器名词的前面;从字形分析,"(粹)"字可能是为明确"萃"字表示"兵车"的字义添加意符而成的字.即出现了楚文字用"(粹)",而燕国兵器铭刻中却保留了"萃"字的现象.这或可认为是战国时燕、楚两国"萃"与"(粹)"字"文字异形"的一种解释.
  • 摘要:人们说到一个"字"时,所指是不明确的,包含几种不同层次的文字单位:字形、字种、字位.字形是人们阅读时看到的一个个具体的文字形式;字种是对没有字源和构形差异的不同字形的概括归类;字位是对没有区别音义功能的字种的概括归类.区分这些文字单位,可以更好的对历史上的各种字际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做出统一解释.
  • 摘要:马叙伦(1885-1970)《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简称作《疏证》)利用甲骨文材料纠正、发展和补充前人的观点.后人研究古文字问题引用马氏的说法,并加以补正.当然马氏使用古文字资料不严谨,出现常识性错误.有些古文字字形分析自成"一家之言",后人提出不同见解.马氏从多年的研究实践中深切地发现,在研究甲金文字和《说文》篆文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能解的地方,就可以采取互勘的方法.《疏证》征引甲金文字,因此马氏其他金石研究论作经常提到"详《疏证》".
  • 摘要:1974年,山东邹城市文物局在独山村西北发掘了一座砖室墓(ZGJM1),本文主要对其中陶四系罐铭文进行考释,并指出其在书法史、音韵学、名物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价值。
  • 摘要:《说文》中或有构件全同而构形不同之同形异构字,如果依照文字为求其统觉性,构件位置容有不必拘泥而可易置之弹性而言,凡有文字构件全同而构形不同者,其音义应当无别,譬如:「秋」,《说文》小篆作「(火火)」,《玉篇》、《正字通》并作「秌」,《字汇补》作「(委)」,音义并同.又如「峰」,《说文》小篆作「(蕊)」,隶定作「峯」.《集韵》或书作「峰」.《正字通》则以为:「峰,俗峯字.」音义亦燕别.又如「里」,《说文》小篆作「(寒).」隶定作「里」.《字汇补》、《字辨》皆以「里」为「里」之俗字.「秋」、「峰」、「里」三字,今皆以俗字为正字,但就异体字观点而言,各字虽有异写,以其音义无别,视为异体而可互相替代,应无疑义.然而《说文》中,构件全同而构形不同诸字,却非尽皆如此,本文试列学论述之.查考之余,可知,《说文》同形异构八组之中,除「栊、(龙木)」二字义有交错,后世字、韵书亦相承而有淆乱之外,其余皆分别井然.且依《说文》说解,「栊」、「(龙木)」二字意有可通之处,学者或依《说文》体例分立为二,或以实际运用以及《说文》收字安排,定为重出或后起,皆有可说.至于就异体字收录之观点与标准而言,分属两个正字而以部分异体形式收录另字,反应字书渊源,自无不可;若为配合正字理念,以通行之「栊」字为正字,下收「(龙木)」字为异体,亦无不可.
  • 摘要:1998年7月,陕西阳陵出土西汉"东织寝官"玺印,通过分析秦汉时期“染”字形体,认为应改释为"东织染官"。"东织染官"属少府职掌汉宫染事,其地位疑在"东织丞"之下.此印可补典籍所载官制之遗佚.
  • 摘要:《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日书》"嫁女"篇简177壹原释文作:[癸巳]取(娶)妇,2其夫不出三岁死.本简上端和左半部有缺损,仔细查看图版,原释文所谓"取"恐应是"出"字.在《孔家坡》附录"未编联残片"中找到残32,其上存"壬辰癸"三字,其中"癸"字残去右半.将残32下与简177相拼,茬口大体吻合,正好合成一个基本完整的"癸"字.这样,残32与简177可以缀合成一枚大体完整的简,该简第壹栏释文当作:"壬辰、癸巳出妇,其夫不出三岁死".《孔家坡》附录“未编联残片”残35应下与残38缀合。残38上端茬口处的笔画,正好是残35下端茬口处“己”字的末笔,两者基本合成一个完整的“己”字。缀合后的简文作“乙巳、丑,丁酉、卯,己未,辛巳、丑,癸亥、未口”。此外,《孔家坡·日书》中“求”、“来”两字多见,且字形相近,原简172中“来妻”应解释为“求妻”,文意更加顺畅。
  • 摘要:各家对于形声字产生方式研究可以归纳出来源、方法和表词功能三个不同的角度,有的研究者兼谈几个角度,有的则各有侧重.应该以分析方法为主,于其他角度则采用分级划分的方法,以此能够完整地概括出形声字的各个产生方式.一般认为形声字产生的方法有增益、拼合与改造三条.增益包括增加声符和增加形符,拼合即是"形声相益"的音义合成,改造则分改造声符、改造形符和全部改造三类.文字在"词符化"过程中,合体象形形体的字形结构被迫重新解释,由此转换产生了新的形声字,因此,"转换"是一种尚未被提及和重视的新的形声字产生方式.
  • 摘要:《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有两个要点,一是"形声相益"如何理解,二是"文"与"字"是什么关系.在许慎看来,汉字形体的构造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象形”,即根据客观事物的类属特征(“依类”)描画出字形符号,这种原生符号叫做“文”;第二个阶段是“形声”,即把己有的“文”当作标音符号参与构字(包括形音合成、义音合成、音音合成、记音合成等),这就可以突破客观物象的限制而构造出更多的字符,用这种具有孽生性质的方法造出的符号就叫做“字”。因此,“文”与“字”反映的是不同汉字符号的创造问题,强调的是符号形体的构造方法和“初”“后”的逻辑顺序,这种初“文”后“字”的发展过程跟结构的“独体”“合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跟“六书”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 摘要:字书中的一部分疑难字是承传抄古文而来,往往字形或音义错讹严重,考释难度较大.利用传抄古文字形与之进行比对,往往可以发现线索,找到考释的突破口.本文采用这种方法,试对大型字典中的11个疑难字加以考释.
  • 摘要:在广东潮阳(今汕头市潮阳区)白牛岩卓锡古寺外的石壁上题有两个篆字,各类地方志及相关论著多将二字释为"飞云",这是不正确的.这两个篆字当为"垂云",矛盾主要集中在首字的释读上.本文首先从字形出发进行讨论,证明此首字与"飞"字差异较大,而与"垂"字相同,并对"垂"字的形体来源做了深入讨论.同时本文也进一步考证了王翰在此题写"垂云"二字原因.总之,将这两个篆这释为"垂云"无疑是正确的,这可以纠正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错误.
  • 摘要:新近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完整公布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全部简帛资料的图版.图版质量的提高,对于竹简帛书中残损字形的辨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新公布的图版,对马王堆古医书中的几处残损文字提出了新的释读意见:改释"揾"为"揗"、新释"去"、"入醯"、"挐"、"利"等字.
  • 摘要:2011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征集到战国时期有铭铜鼎1件.鼎自铭"苏公鼎",故以自铭名之.此鼎为洛阳出土,未见着录.今不揣鄙陋,就铭文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略作考述,以求教于方家.铭文“安居”:吉语。安,静也、宁也。安居,即安然或安宁之意。战国时期,印章上常出现吉语。鼎上出现吉语,就己公布的资料而言,是极为少见的。铭文“苏公鼎”:“苏”为姓、“公”为爵称,即战国时期某位高居“公”位的苏姓人氏所用之鼎。这件铜鼎可能是战国晚期苏秦所使用的礼器。苏秦为战国时期纵横家杰出代表,该鼎若真是苏秦鼎,则是所发现的唯一苏秦所使用过的遗物,由此可见其重要价值。苏秦为合纵之计奔走于各国之间,四处游说,一生奔波;鼎铭“安居”或许寄托其平定安宁的希望。
  • 摘要:《通用规范汉字表》已经国务院批准并发布实施,它是目前用字的规范,应该贯彻应用.字表根据社会语文生活的变化,吸收了汉字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原有的规范作出了必要的调整,满足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需求,较之以前的规范有很大的进步.《通用规范汉字表》并非仅用于印刷领域的规范,提出不应以宋体为标准字形,而以楷体为标准字形,对于提高书写能力大有好处,对于将来制订行书标准也有好处。对于现有字形标准存在内部不统一的问题,理应趁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机会加以调整。此外,类推简化问题也不宜久拖。
  • 摘要:甲骨卜辞有合文"二牝牡",其字词关系比较费解,前人做过一些研究,本文拟联系汉语方言的"两夫妻"式和纳西东巴文中的"四脚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新的探索.笔者认为,从文字看,甲骨文“二牝牡”和东巴文“四脚手”文字形式相同,只是甲骨文“二牝牡”二字共用“牛”旁而己;从语言看,汉语方言的“两夫妻”、纳西语的“四脚手”与甲骨文“二牝牡”的表达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将两两对立的词直接相连并加“二”或“两”,这是语言中表示成对事物数量的一种方式。因此,“二牝牡”就是一牝一牡之意,文字和语词是对应的,不应看作“文字排列不合语序”的例子。
  • 摘要:由时当中国唐代的日僧释空海撰写的《篆隶万象名义》是一部重要的汉语中古字书。《名义》日部云:“旵,昌字。”根据这条注释,“旵”应理解为“昌”之异。但由于此说本身没有提供坚实的证据,故其多不为后世字书取信,专门研究《名义》的学者也多将其视作误书。笔者认为,《名义》所谓“旵,昌字”之说,可能并非空海杜撰,而是原本《玉篇》的本来记录。通过查核地下出土的写本文字资料,可以为这种记录提供切实佐证。“旵”,《说文》未收,宋本《玉篇》谓:“丑减切,日光照也。”上下切字或有更换,但整体读音未变。后世关于“旵”字音义的解释,基本上都是沿袭《玉篇》诸书的说法。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旵”的产生时代应该不会很早。另外《玉篇》山部还有一个“(山日)”字,从写法上看,“旵”、“(山日)”二字关系密切,一个从“日”在“山”上,一个“日”在“山”下,前者义为“日光照”,后者为“日欲夜”,皆为会意字。
  • 摘要: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古文字学界争议颇多,文章透过金文"妻"的异构,结合婚姻形态的演进,从形声字声符示源、古籍记载、中外婚俗、语言民俗学等多方面探讨了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文章认为,甲骨文"妻"字的构形植根的文化背景是在从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过程中盛行一时的抢婚习俗.由于最初的娶妻方式是在日落西山后去抢夺,因此,甲骨文"妻"字在字形上写作"(木有)",象有人用手去抓一女子的头发以表抢夺,而字音上则和西同音,以表示"日落西山后抢来的女人"就是妻.
  • 摘要:耳尊中有一字「(寂)」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笔者以为,从声韵、字形、与传世文献通假、出土文献之例证等讨论下,可以得出,「(寂)」字应从「兔」声,读作「度」,训为「宅」。
  • 摘要:本文是笔者学习楚简秦简的一些零碎收获,对其中“身”字、“思”字、“柧”等字做出考释,缀集成文,谨向同行师友请教.
  • 摘要:本文研究对象是见于商周金文中的所有"旅"字,采用穷尽统计所有字形和文例,字形和辞例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方法,分析"旅"字的各种结体和用法,梳理其字形或用法的时代特征或地域特点,从构件数量、构件或线条的形态特征、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形态照应、文字形体结构布局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探索古文字资料中异体字研究的新视角,为断代文字构形系统的研究夯实材料基础,并服务于铭文的释读和青铜器的分期断代.
  • 摘要: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买和卖是一对最为基本的概念.相应地,语言中的{买}和{卖}也是有关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语词.本文准备对早期汉语中{买}和{卖}及其书写形式做一个简单的叙述,以期增进对这一对基本语词的了解.指出“卖”字的创制很可能在秦代,而“买”、“卖”的分化也应可作为写本断代的一个依据。“卖”字的产生,以及“买”、“卖”的分用,使得原来“买”字的职务得到分化,字形记词功能更加明确,便于阅读和交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摘要:明朝的韵书发展中,出现了「古今韵」韵书的体制.所谓「古今韵」韵书,即将「古韵」与「诗韵」作一整体结合.明人张之象(1496-1577)编辑的《韵经》,为至今见到最早的一部成书时间确切的「古今韵」韵书,该书影响后世「古今韵」韵书的体制发展.《韵经》全书共为五卷,分一百十六韵,每韵目底下或有「通转」注解,并设「转注」纲目.本文以为《韵经》的「通转」注解,呈现当时古音「韵缓」的观念.「转注」纲目的设立,则受到明人杨慎古音学研究的影响.杨慎古音学基础为「转注古音」,研究方式乃以搜罗古今异音为其目的.张之象《韵经》,在「韵缓」的观念下,以「通转」注解,建立其古韵纲目.而其下的古韵字例,则参考引据杨慎《转注古音略》的资料.但透过与《转注古音略》的比较可知,张之象除直引《转注古音略》的字例外,亦有包含己身的判断于其中,故使得二者的古韵字例有所差异.《韵经》在明朝「古今韵」韵书发展中,占有着一席之地,或许由于时、空的局限,导致其古音观念仍有不足之处,但其中内容却可见学术史的承袭与发展,对於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 摘要:《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比初版有很多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在释义方面,由于没有弄清古注的来源,有很多依据古注设立的义项是错误的.本文考辨了其中若干误设的义项,初步总结出误设义项的一些原因.总之,古注的情况很复杂,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不少古注的来源和确切含义还不清楚。对此,学界应该加强研究,以便促进辞书编纂质量的不断提高。
  • 摘要: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六支简内容与考绩课吏有关,是秦时对"良吏"和"恶吏"行为表现的一般性说明,对于了解当时对官吏的基本要求有重要意义.这些简文自刊布以来,研究者甚众,解决了不少释读方面的疑难,但仍有一些字词未能确释.在研读诸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中一段描写"恶吏"的文字试做疏释.
  • 摘要:通过对《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再补充极少数字而得到的字集的全部字,在单字层次和字集层次这两个层次上,进行穷尽式的形音义系统分析,笔者获得了关于现代汉字的一些新的认识,其中包括汉字音节与字的音旁之间的具体的对应关系。一个汉字音节可能由不同的音旁提示;一个字作音旁参与构成别的合体字时,在不同的字中提示的音可能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字作音旁可能提示多个音.汉字音节与字的音旁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多多对应的.本文建立了汉字音节与字的音旁之间的具体的对应关系.
  • 摘要:借助数据库详细调查东汉简牍中的1344个字样发现有162个与传统的正体字不同,这些字样可以分成六种情况,总体上看,很多形声字还没有产生或形体还不固定;东汉简牍中的字形表义度不如传统的正体字清晰;汉字在当时的发展变化,不管是繁化,简化,还是声符或义符的更换,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持汉字的表义性,形成新的形义统一的局面,传统正体字和东汉简牍用字对比,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总之,汉字形体的改变有时候是无理据可言的.
  • 摘要:本文从《说文释例》所述分别文着手,剖析分别文的基本性质.进而依据当今分化字概念的相关表述,讨论分化字与分别文概念的相承关系.王筠所谓"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分化字相对普遍的构成形式,而汉字历时分化的手段不是单一的.今人所论分化字涵盖了汉字孳乳分化的主要途径,反映出对汉字分化规律的新认识.
  • 摘要:《汉语大字典》所收难字众多,有些繁难字释义不够清晰.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照录故训,释义未明;二是字际关系揭示不清.文章选取"(攸)"、"庉"、"筩"、"(果)"、"亍"、"(辰)"、"(麽)"、"(亥)"、"(殛)"、"侗"、"(军)"、"(赵)、"、"(竹)"、"(人人)"、"(青)"等15例繁难字予以考释,以图小补于该辞书,并对相关词语的训释解读提供点滴帮助。
  • 摘要: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进师以战"一段话可以与今本对读.传本“进师以近过,非婴所知也。”“非…所知也”在句式上是一个表否定的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作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在“非一所知也”句式中,“非”字后面是主谓结构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而这个主谓结构短语是由【主语+所字结构】组成的。根据检索,发现无一例类似简本【祸+非婴所知也】这样的结构。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简本“祸非婴之所知也”之“祸”属下读是不符合古代的阅读习惯的。如此,简文所谓的“战”字显然就需要重新考虑了。读为今本的“近”字,则非常顺畅。总之,简文"祸"字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今本"进师以近过"之"过(過)"读为"祸"是可信的.简本"进师以战"之"战"字应该依照今本读为"近","祸"字连上读.
  • 摘要:传抄刊刻对《说文》古文的影响主要是形体和数量两个方面.传抄刊刻对《说文》古文的影响,大多集中在字形方面。可以通过自校、他校、对校等方式匡正讹误。主要可以从笔画断连伸缩、构件脱落增添与互作替换等角度判定之.不同版本的《说文》对古文的认定也偶有不同.据许书体例,"隶"字头为籀文,篆文下脱古文重文一体,或为传抄刊刻过程中夺佚.
  • 摘要:方块壮字是目前仍然在壮族民间流传使用的一种仿汉文字,笔画是其书写的基础.研究表明,方块壮字的笔画规律符合汉字的笔画规律,两者在笔画数、笔形分布、笔画排序及笔顺同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从笔画数来看,方块壮字的书写并不算复杂,且反映出使用频率越高越倾向于简化的趋势.根据笔画特点和编码规则,本文还提出一种以笔画为编码的方块壮字输入法方案.
  • 摘要:2012年底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以下简称「清华叁」)有三篇〈傅说之命〉.现存《尚书》中有三篇〈说命〉,清儒以来便认为这是伪古文,故清华叁的〈傅说之命〉意义十分重大.清华叁整理者已经做了十分详尽的释文考释,公布后纲路讨论、研讨会、期刊等也分别有对其中个别词字做出讨论.然笔者认为其中还有未尽之处,针对一些字词做出了考释。
  • 摘要: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多次出现“偏”和“颇”,其中“偏”字凡4见,整理者均读为“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偏"分为两类进行释读,并就此展开讨论.讨论"偏捕"时,涉及简2"其坐谋反者"之"坐"字、简70之文义、作为刑名或罪名的"隶臣妾"等问题;讨论"偏告"时,涉及古书中的"遍告"、《五帝本纪》中的"徧告以言"、汉简中常见的"以……律辨告"等问题.凡此,本文均给出了令人满意的解释.
  • 摘要:本文从字形分析、字构分析以及字素和部件、偏旁的关系以及概念的整合等方面来分析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结构,以此来验证这种分析方法较以往分析的清楚、方便与更加合理之处。
  • 摘要:甲骨文有"不"、"帝"二字,关于字形的解说,长时间无定论.今结合字形字音及古人训诂相推求,"不"应为"本"之象形初文,象草木之根,而"帝"则为"柢"之表义初文,指树木的主根.甲骨文"(喻)、(弈)、(套)、(食)"等字形为"舞"字异体,刻辞假作"母".又甲骨文"(酱)"若"(尚)"字,罗振玉释"洗",李孝定释"歬".《说文》虽有"歬"、"洗"二篆,实则"歬"、"洗"本当一字,其初义皆当指洗足,后语音演变,方分为二形二音,再后"歬"借作前进字,以致形音义皆异.
  •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9个市34所县城、乡镇初中的44名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城镇初中生错别字情况比较严重;教师逐渐开始认识到教师态度上的不重视、教学中汉字学知识的缺失是学生错别字多的重要原因;初中语文教师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利用汉字学知识进行汉字教学的能力都不理想.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教师对汉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对城镇初中教师进行专业再培训,编纂适合初中语文教师的汉字分析工具书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 摘要:由于古文字一字多音的现象比后代普遍,一个汉字或许可以表示若干个声母相远的词,不能机械地认为用同一个汉字所表示的词,声母一定相同或相近.因此,分析文字通假现象,不仅要分析同一个汉字可以表示哪些词,还应当分析同一个词可以用哪些汉字来记录,这些汉字读音有什么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判断一个词是否从上古到中古声母发生了变化。换句括说,只有找到表示门遮、酒闌、妄入宫幃之义的闌字有非来母读音的证据,才能为该词的上古音构拟复声母。
  • 摘要:文章通过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即《系年》中异源字的整理与研究,考察了《系年》中异源字的来源及其楚化过程,并分析了异源字的成因.
  • 摘要:教育部《异体字字典》引用古今字书62种,实际用例参考文献1242种,收录正字29892字,异体字76338字,全书总讨106230字,堪称是一部大型的中文字形汇典.用现代「流行」的语言来说,这部字典可以说是大型的汉字字形资料库.《异体字字典》的编纂,采层级纂辑方式,以正字引领与之具有正异关系的文献异体文字.所探正字则为教育部颁行的《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罕用字体表》等三个标准字体表的29528个标准正字,以及在纂辑过程中,因应实际需求并比对正异体关系之后新增的364个正字.本文旨在论述有关《异体字字典》正字典其所引领的异体字间之关连,同时探讨《异体字字典》的正字纲领未能彻底实践的现象与缘由.
  • 摘要:以往学者对唐代《启颜录》"酒肆"条中"无豆"的释义值得商榷.其实"豆"通"逗",义即"逗漏""透漏"之义,"无豆"即"无逗",意思是说第三人嘲讽之语隐晦,且起初保密工作做得最好,没有透露半点消息.中古、近代汉语中,漏、逗(豆)叠韵,组合成词,缓言之为"漏逗",急言之,可以合音为"漏";反过来,缓言之为"逗漏",急言之则合音为"豆(逗)",皆可表示透漏、泄露之义,常用以表示语言表达中透露、泄露了某些信息的含义.
  • 摘要:己故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汉字学、甲骨学、金文学、中国商周史、中国商周文化史、《诗经》等.著述丰硕,构思宏伟,见解独特,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学术体系,世称"白川学".白川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基础性、支柱性的学科是其"白川文字学".白川文字学的一大发明是“神圣文字”说。这种学说认为,中国战国以前的汉字是一种“神圣”文字。然而,考诸史实,按诸逻辑,白氏对所谓“神圣文字”大多数字的解说是靠不住的。白氏认为,在文字形成的时期,人们仍被神话性的世界观支配着。其实,商周时代的中国人,固然仍然具有神话性的世界观,但更多的是现实性的世界观。此外,他的研究方法存在着缺陷,主要包括:以观念范围事实,以假设作为论据,以部分代替全部,以日本推论中国。他对汉字的认识,前提有误,方法有误,而其结果的失误自然在所难免。为了坚持真理,抵制谬误,有必要对包括白川汉字学在内的白川学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介,以消减其流弊,发挥其正面作用。
  • 摘要:本文以无穷会本《大般若经音义》为资料,探讨日本早期佛经音义与异体字研究.异体字现象,自古即广受汉字文化圈学者重视,多有研究,日本江户时代更是达以鼎盛.而以无穷会本《大般若经音义》为代表的一批"专经异体字书"的出现,对江户时期异体字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引起重视.
  • 摘要:闽籍学者的文字学研究,自宋代至民国有郑樵、黄伯思、谢章铤、林尚葵、李根、林庆炳、吕世宜、林义光等人,宋代的郑樵和民国的林义光,可以作为代表人物.本文对闽籍学者的文字学研究进行通览考察,概括其内容,总结其特点,为汉字学史的研究提供具体案例.闽籍学者的文字学研究,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重视理论的探索和创新,重视古文字材料的运用,有些学者之间,在学术上存在着传承的关系,特别是林义光的研究与郑樵的研究,有比较明显的源流关系,这是区域性学术应有的特点。总之,把闽籍学者的文字学研究作为一个区域性案例来考察,不仅考虑空间上的共同点,也考虑学术研究的共性特点和学术传承的密切关系。
  • 摘要:古文字中存在一形表示多词的现象,其中一种情况是既表示具体的事物,又表示跟事物相关的抽象概念,后来才采用改变笔画或加区别符号的方式把它们分化开来.本文据此指出,"壴"象鼓形,也是一形表示多词,表示具体的事物是"壴(鼓)",表示抽象的概念是"豈(凱)",后来采用略改变笔画的方式分化出"壴(鼓)"、"豈(凱)"二字.《说文》"難"字古文"(难)"、"艱"字籀文"囏"所从之"壴"、"喜"都是"豈"之异体,在二字中都做声符."(难)"所从之"(立)"是未分化的"壴(豈)"字."囏"之"喜"旁所从之"口"既可能是羡符,也可能是区别符号,如果是前者,则是未分化的"壴(豈)"字;如果是后者,则是已分化的"喜(豈)"字.
  • 摘要:《北大珍藏甲骨文字》一书出版于2008年,七年多的时间里,不乏专门的整理文章及散见的相关论述,笔者在制作此书摹本的过程中,又有一些整理,主要体现在《北京大学所藏甲骨文字着录重见表》纠误与补充、甲骨形态分析与释文勘误等方面,对北京大学所藏的这批甲骨做了进一步整理与研究,以使学者更好地利用这批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选行相关研究。
  • 摘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楚居》涉及楚王世系.学者对其做过很好的讨论,争议比较大的是“酓只”和“酓(朝)”。“酓(朝)”之“(朝)”释“(朝)”,不确,应该分析为从“月”,“屰”声,释为“朔”。简文中的“朔”应该读为“翔”。因此,《楚居》中的“酓(朝)”可读为“熊翔”,是熊渠的长子康。
  • 摘要:西周免簠、元年师(旋)簋铭文中的"還"不是西周"师"具体驻屯在各地的卫戍分区.考释"還"字古训,其于铭文中或应读"營",经營、營治之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