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刻文字

石刻文字

石刻文字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信息与知识传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728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方文物、文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甘肃秦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第八届出土文献研究与比较文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等;石刻文字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国庆、季振涛、张颖慧等。

石刻文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1.6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728 占比:98.32%

总计:6843篇

石刻文字—发文趋势图

石刻文字

-研究学者

  • 张国庆
  • 季振涛
  • 张颖慧
  • 施蛰存
  • 刘志
  • 吴晓军
  • 孙勐
  • 张国庆1
  • 李家和
  • 林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作
    • 摘要: 石质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大部分为露天存放并且历史久远,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如何更好地保护石质文物,最小干预地延长寿命,需要文物工作者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下文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进行浅析。石质文物概述一、石质文物的概念石质文物是指各级文博单位收藏或保存的,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以天然石材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遗物。主要包括石刻文字、石雕(刻)艺术品与石器时代的石制用具三大类别,以及各类文博单位收藏的建筑石构件、摩崖题刻等。
    • 张国庆
    • 摘要: 钩沉历史文献及石刻文字发现,契丹辽地寺院有程度不同的“官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在寺院建设上的“官化”因素,诸如存在由契丹皇帝皇后所建、有某种“官化”成分之寺院;或是存在由契丹皇帝赐额并敕修的“官化”特色明显之寺院。二是寺院功能中融入某种特殊的“官化”成分,譬如,因行香饭僧,寺院成为国喜国忌佛教法事活动之场所;因镌石刻经,寺院成为官藏佛教石经制作瘗埋之场所;因僧官挂锡,寺院成为地方佛教管理机构之所在;以及因“奉安”御容、勒石纪功、皇帝驻跸、官客食宿、外使观游、赈灾施钱、囚禁罪臣,等等,佛教寺院成为诸种涉“官事”活动之场所。契丹辽地寺院“官化”现象的出现,是契丹皇帝信佛、崇佛甚至佞佛的一种结果。但契丹辽地寺院的“官化”只涉及部分寺院,所以,寺院的“官化”现象并没有对整体的寺院宗教功能造成太大影响,多数寺院的宗教自主性和发展的独立性依然存在。
    • 摘要: 金石萃编(全五册)(清)王昶撰(清)吴荣光(清)翁方纲等批校精装16开定价:3000元《金石萃编》为清代王昶所辑的金石学著作,是一部石刻文字和铜器铭文的汇编。此批校本《金石萃编》汇集吴荣光、翁方纲、黄本骥、何昆玉、何瑗玉等金石名家手笔,其中补正《金石萃编》阙文舛误,不胜缕举,学术参考价值甚高。
    • 摘要: 《诅楚文》指刻于战国秦惠文王年间(公元前三三七年-公元前三一一年)的湫渊(又称“大沈厥湫”)、亚驼、巫咸三块石刻文字。所谓诅楚,即诅咒楚国。古代将祈求鬼神加祸于敌对者的活动称为“诅祝”。三石所刻文字即为秦、楚两国争霸时,秦人祈求天神克制楚军,复秦边城的祝文。
    • 姜修翔
    • 摘要: 南越宫苑石刻文字多为"地名""职官""人名""编号"等题记内容,其文字数量不多,但是字体丰富,弥补了岭南地区西汉时期没有石刻的缺憾。对南越宫苑石刻释字问题的订正和探讨,有利于为汉字形体史具体字例进行拓展和补充,深化对南越宫苑用石情况的认识。
    • 刘征; 安兰朋; 郑振峰
    • 摘要: 北齐响堂山石窟文字刻于楷书通行的时代,而石窟文字却主要以隶书书写,并夹杂篆文的结构与笔形,刻意书写古形的同时也有大量顺应时代演变的俗字,展现了古俗并存的面貌.存古形体由于认知差异而写法多样,俗字以简化而造成的异写字为主,异构的变化则主要强化了构件的功能.此外还有古今糅合、识别不清、分布不均、继承差异等因素,加剧了文字的异体面貌.
    • 王子今
    • 摘要: 秦国石刻文字所谓《诅楚文》者,多有学者以为作于秦楚相攻伐时。关于《诅楚文》真伪,学界讨论,异见纷呈。其版本考订,亦各有认真精审之说。以为原石文字不伪的判断,大致可以信从。《诅楚文》的主题为谴责楚王背盟,祈求神灵帮助秦人战胜入侵秦国的楚师。《诅楚文》既有战争史与外交史的重要信息,也透露了秦社会意识形态巫文化基因的深刻影响。
    • 相宇剑
    • 摘要: 敦煌《诗经》与传世本《诗经》相比,存在大量异文.本文考察了敦煌《诗经》中《江有汜》《小星》《汝坟》《汉广》等篇目,对其中的若干异文现象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其字际关系.
    • 徐磊; 刘国庆
    • 摘要: 孝堂山自汉代以来就倍受世人关注,原因有二,一是它承载的儒家孝道精神传之百世而不衰.二是郭氏墓石祠的重要文物价值,其建筑、画像、题记是研究汉代历史和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堪称国之瑰宝.近些年,学界除对画像内容解读以外,其余研究并没有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孝堂山,本文以石祠东汉题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新发现阳嘉、本初、建宁三处有纪年题记,和三处无纪年题记,并对前人收录的二目早期题记进行了断代和订正.因而,理清了现有汉代题记的整体面貌,剖析了孝堂山汉代题记的艺术特征和书法价值,为深入综合研究孝堂山增添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 YUE Lingli; SHU Shaoxiong
    • 摘要: 石刻文献不易毁损,保存时间长,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俗字的存在给研究带来了困难.文章以常用构件"手""禾""示"为中心辐射展开,利用大量的相关石刻文字图片,分别列举它们的俗变情况,并通过分析辐射范围内各构件之间的俗变联系,总结俗变规律,分析俗变原因及俗变后的影响.由构件的俗变可推知其所构成字的俗变情况,以减少人们释读石刻文献时的阻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