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态氮
氨基态氮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104547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现代食品科技、粮食与饲料工业、食品与发酵科技等;
氨基态氮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怀德、仇农学、何定芬等。
氨基态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4547篇
占比:99.92%
总计:104627篇
氨基态氮
-研究学者
- 徐怀德
- 仇农学
- 何定芬
- 余颖儿
- 冯滢滢
- 叶芬
- 司伟兰
- 吴克刚
- 寇晓康
- 尤晓娟
- 庄亚东
- 易建华
- 朱振宝
- 李海波
- 李磊
- 梁佳
- 梁瑞萍
- 段旭昌
- 段杉
- 沈晓晨
- 熊晓敏
- 石怀彬
- 蒋立文
- 谢超
- 辛绮婷
- 郑宝东
- 郑明初
- 陆志鸿
- 陈晶波
- 陈浩
- 陈鑫
- 黄敏
- Lee Si-Kyung
- 上官国莲
- 于有伟
- 于泓鹏
- 于海
- 代弟
- 伍素辉
- 何国庆
- 余开文
- 俞关松
- 俞益芹
- 倪康
- 冮洁
- 冯丹丹
- 冯金晓
- 刘伟
- 刘健辉
- 刘培芝
-
-
刘晓丽;
胡伊;
于泓鹏;
吴克刚
-
-
摘要: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牡丹籽粕酱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5.5°C 、发酵时间18 d、盐水浓度12%,此时籽粕酱油氨基态氮含量为0.616 g/100 mL.体外抗氧化性试验表明,高温高压灭菌下的牡丹籽粕酱油对DPPH· 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清除率可达94.19%.
-
-
李培旺;
赵梦瑞;
马江山;
黎继烈;
曹慧芳
-
-
摘要:
以发酵产物中氨基态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LYT-1、LYT-5和SZ1组合菌种的配比、接种量、油桐粕初始含水率、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5个因素对油桐粕发酵效果的影响,结合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获得油桐粕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最优条件为:菌种配比5:3:4,接种量38%,油桐粕初始含水率60%,发酵时间10.5 d,发酵温度40°C.以最优条件进行试验验证,发酵产物中氨基态氮含量为44.8 mg·g-1,与模型预测值的差异不显著,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
-
陶美洁;
孟粉;
董烨;
毛海萍;
秦求思;
戴志远
-
-
摘要:
为研究酶法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最佳条件,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研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4种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效果,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效果最好。以水解度和风味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优化风味蛋白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条件,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63%,温度51°C,时间3.26 h,pH 6.87。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13.98%。
-
-
-
-
俞益芹;
张焕新;
殷玲;
祁兴普;
董志俭
-
-
摘要:
以青鳞鱼鱼肉为原料,用风味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处理制取水解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底物浓度、pH值等不同因素对青鳞鱼蛋白质水解物中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和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青鳞鱼水解蛋白质的制备工艺.结果 表明:在水解温度50°CC、pH值6.5、底物∶水=1.0∶1.9(质量比)、加酶量2 200 U/g、酶解时间300 min条件下,青鳞鱼蛋白质的水解度为14.82%,与理论预测值之间误差仅为0.29%,游离氨基态氮含量为1.946 mg/ml,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青鳞鱼蛋白质酶解工艺参数准确可靠.酶解产物主要由3~ 19肽构成,占总酶解产物的71.63%,其中2~4肽占总酶解产物的48.86%.表明青鳞鱼鱼肉经风味蛋白酶水解时主要生成聚合度为2~4的小分子寡肽,风味蛋白酶对青鳞鱼蛋白质具有较强水解作用.
-
-
-
-
-
谭敬仪;
曹志勇;
黄伟;
熊思然;
郑跃;
余开文;
陶琳丽;
杨秀娟
-
-
摘要:
研究采用豆粕制备2~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为豆粕小肽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在110°C温度下对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对豆粕制备小肽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平均肽链长度和氮回收率,确定最佳的盐酸水解豆粕小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显著分析可以得出三种因素对氨基态氮、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等指标的影响是显著的(P<0.05),通过极差分析可以得出盐酸浓度是影响游离氮、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等指标的主要因素。豆粕水解小肽水解时间为5h、盐酸浓度为3mol/l、料液比为1..5时水解度在30%~50%,达到试验目的2~3个氨基酸残基的大豆小肽,氮回收率达到79.59%。
-
-
-
-
-
-
-
-
- 罗纳-布朗克罗尔药制品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1998-08-12
-
摘要:
式(Ⅰ)化合物具有有用的药理活性,因此掺入药物组合物中并用于治疗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更具体地,它们是凝血因子Xa活性的抑制剂。本发明涉及式(Ⅰ)化合物,含式(Ⅰ)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用于治疗患有可通过施用凝血因子Xa活性的抑制剂而改善的生理性疾病的患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