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形态

氮形态

氮形态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5091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湖泊科学、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3第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等;氮形态的相关文献由773位作者贡献,包括夏运生、姜霞、张乃明等。

氮形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5091 占比:99.73%

总计:65269篇

氮形态—发文趋势图

氮形态

-研究学者

  • 夏运生
  • 姜霞
  • 张乃明
  • 束良佐
  • 王书航
  • 金相灿
  • 刘文科
  • 杨其长
  • 王圣瑞
  • 王海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付晓玲; 王继丰; 刘赢男; 王建波; 倪红伟
    • 摘要: 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氮素有效性是调控全球变化反馈机制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小叶章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示踪技术,通过野外原位控制实验,研究不同形态及浓度氮素,植物—土壤系统中氮素形态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不同氮形态及浓度处理对小叶章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叶和茎生物量硝态氮处理高于铵态氮处理,且两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两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CK)(P<0.01).(4)小叶章叶15N含量最多,根中15N含量最少,且铵态氮处理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P<0.05),两处理还极显著高于对照(CK)(P<0.01).
    • 孟凡非; 付雨; 杨成; 袁华冠; 彭艳; 刘涛泽; 罗绪强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稻田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差异,揭示不同肥料施用对稻田土壤氮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氮素分级浸提分离法分析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和化肥施用后稻田土壤氮形态差异。【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OM)含量;施用有机肥可提高酸性土壤的pH,显著提高土壤总氮(TN)含量。施肥后土壤总氮含量为牛粪(1.90 g/kg)>鸡粪(1.27 g/kg)>猪粪(1.25 g/kg)>化肥(1.06 g/kg)>CK(0.93 g/kg),土壤可转化态氮(TF-N)含量为鸡粪(171.67 mg/kg)>化肥(117.12 mg/kg)>猪粪(98.20 mg/kg)>牛粪(95.30 mg/kg)。除鸡粪外,施用猪粪、牛粪和化肥土壤的铁锰氧化态氮(IMOF-N)、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占TF-N比例较高,分别为35.71%~40.23%和33.11%~44.10%。【结论】不同肥料的施用对土壤氮形态相互转化产生较大影响,施肥均可提高土壤离子交换态氮(IEF-N)含量;施用鸡粪可显著提高IEF-N含量,土壤中TF-N含量升高,IMOF-N、OSF-N含量降低;施用牛粪与猪粪可降低TF-N、IMOF-N和OSF-N含量;施用化肥可提高土壤IEF-N含量,降低OSF-N含量。
    • 刘佳佳; 李文润; 顾珉嘉
    • 摘要: 由于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氮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十分必要。在阐述水体中氮来源、氮危害、氮迁移转化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分布及其迁移转化过程,对比总结了氮迁移转化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模拟实验法、化学分析实验法和野外采样测定法。由于氮元素迁移行径与转化过程的复杂性,单一研究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便捷化、精准化、交叉融合等是研究氮迁移转化方法的主要方向。
    • 程铁涵; 周昕彦; 曹玉成; 俞佳铭
    • 摘要: 本文探究了在不同氮形态下沉水植物的氮磷去除效果及沉积微生物群落结构。以15 d为周期,进行4个周期的采样,分析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苦草,马来眼子菜,仿生水草均在NH_(4)^(+)-N:NO_(3)^(-)-N为2:0的处理中对于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5.6%,82.1%,91.3%。(2)3种沉水植物在不同处理中对于总磷的去除率相差不大,但是苦草和马来眼子菜对于总磷的去除效果远优于仿生水草。(3)不同氮形态配比会对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造成影响,不同处理组中沉积物的微生物OTU数目、多样性、及微生物种类都有差异,沉积物中的主要菌门如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等均在NH_(4)^(+)-N:NO_(3)^(-)-N为2:0的处理中丰度更高,且NH_(4)^(+)-N:NO_(3)^(-)-N为2:0的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生长更好。
    • 顾鋆鋆; 黎睿; 吴兴熠; 汤显强; 胡艳平
    • 摘要: 孔隙水是底泥氮素污染的主要载体和释放源头,对富含氮素的孔隙水予以分离和脱除是控制内源氮释放的潜在方案。以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底泥孔隙水电动导排装置,在上覆水深度为20 cm的条件下进行底泥孔隙水电动导排,共设置对照、重力排水(0 V/cm电压梯度)和间歇通电(0.5 V/cm电压梯度,4 h On/4 h Off)3组实验,分析了泥-水界面氮浓度及释放通量的变化特征,监测了孔隙水及底泥中氮形态、pH等理化参数,评估了电动导排孔隙水对泥-水界面氮释放通量的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动导排孔隙水可有效降低泥-水界面的氮释放通量,实验进行632 h后,通电实验组泥-水界面累计DTN释放通量为282.28 mg N/m^(2),与对照组相比氮释放通量削减95.61%。电动导排孔隙水使阳极孔隙水呈酸性,阴极孔隙水呈碱性,pH的改变促进了底泥中可转化态氮(TTN)的活化,与重力排水相比,电动导排孔隙水后底泥离子交换态氮(IEF-N)去除率由11.11%~12.97%提升至12.59%~22.31%。电动导排孔隙水后底泥总氮脱除量为47015.72 mg/m^(3),累计能耗为162.38 kWh/m^(3)。
    • 唐梦园; 邱春生; 田丰; 白金超; 王晨晨; 王少坡; 孙力平
    • 摘要: 采用分级浸提法分析调节池不同采样点春、夏季表层沉积物氮形态,并分析氮形态分布与表层沉积物pH、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和粒径分布等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夏季总磷均值分别为342.93、363.90 mg/kg,以无机磷为主,春、夏季有机质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11.53%和8.48%;同时春季表层沉积物粒径较大,以砂为主,夏季以粉砂为主。调节池春、夏季表层沉积物总氮(TN)均值分别为5504.48、2689.16 mg/kg,且春季进水口采样点表层沉积物TN含量高于其他采样点;表层沉积物TN中可转化态氮以离子交换态氮(IEF-N)为主,夏季表层沉积物IEF-N占比高于春季;整体上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含量为IEF-N>强碱可浸取态氮>弱酸可浸取态氮>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有机质含量和粒径分布是调节池表层沉积物中氮形态的影响因素。
    • 黎振兴; 马腾; 韩佳伟; 雷琨; 陈钰; 郑波林
    • 摘要: 为研究氧化塘停用及清淤后底泥中氮的赋存,以严家湖1号氧化塘为对象,研究人工堆积区(原氧化塘底泥清淤堆积区域)和氧化塘沉积区(原氧化塘水域)氮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工堆积区和氧化塘沉积区表层(0~5 cm)沉积物总氮(TN)分别为2245.22、1193.20 mg/kg;各形态氮占可转化态氮的比例分别为强氧化剂提取态氮(SOEF-N)43.17%、强碱提取态氮25.91%、弱酸提取态氮18.35%、离子交换态氮12.57%;人工堆积区堆积的清淤底泥(40~140 cm)T N为1845.53 mg/kg,上覆土(0~40 cm)TN为1713.17 mg/kg,深层沉积物(140~290 cm)TN为1419.73 mg/kg;SOEF-N为主要赋存形态;总有机碳、pH、含水率对氮赋存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赵宝刚; 张夏彬; 昝逢宇; 胡晓康; 潘婷; 刘敏
    • 摘要: 为了揭示东部平原骆马湖、高邮湖、滆湖和阳澄湖四个湖泊沉积物中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分级浸取法研究了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这四种可转化态氮(TTN)和非转化态氮(NTN)的赋存特征,并结合沉积物粒度、pH值、总有机碳(TOC)和总磷(TP)含量等理化性质,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了影响各形态氮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四个湖中氮均以TTN为主,且四个湖泊中TTN含量组成均表现为SOEF-N最高,EF-N最低.沉积物中IEF-N、SOEF-N和NTN的空间分布趋势均与总氮(TN)一致;四种形态TTN的含量均表现为滆湖、阳澄湖高于骆马湖、高邮湖,其中骆马湖中各氮形态空间变化最大,主要与该湖中水生植物分布不均和大量采砂活动有关.IEF-N与TN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IEF-N的变化趋势与TN类似,TN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湖泊内源污染释放的高低.pH值、粒径对氮形态的影响较小,而C/N、磷输入、TOC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氮形态的含量及分布,尤其以P和TOC最为明显.
    • 龚云辉; 刘云根; 王妍; 杨思林; 刘鹏; 张晋龙
    • 摘要: 山地农村沟渠底泥中氮释放污染已成为影响农村沟渠水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上覆水pH变化对沟渠底泥中氨氮释放和氮形态转化具有潜在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未灭菌和灭菌处理,上覆水pH分别为5.5、7.5、9.5和11.5的环境条件,分析滇池上游典型高原山地农村沟渠底泥中氮形态转化规律,估算底泥-水界面氨氮释放通量.结果 表明:(1)底泥中各形态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强氧化剂浸取态氮(SOEF-N)>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浸取态氮(WAEF-N)>强碱浸取态氮(SAEF-N),其中IEF-N、SAEF-N和SOEF-N含量均随pH增加呈减小趋势,而WAEF-N含量则随pH增加而增加,同一pH条件下灭菌和未灭菌处理对农村沟渠底泥中氮形态转化无显著影响.(2)酸性(pH=5.5)和强碱性(pH=11.5)条件下上覆水氨氮浓度和释放通量均显著高于pH=7.5和9.5条件,酸性和强碱条件下未灭菌处理氨氮释放通量分别为pH=7.5条件下的8和6倍,而灭菌处理均为2倍.(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H与IEF-N呈正相关,而与SAEF-N、SOEF-N和WAEF-N呈负相关;pH=7.5时pH与IEF-N、SOEF-N和SAEF-N相关性较差;偏碱性(pH≥9.5)条件下pH与TN、WAEF-N呈正相关,与SAEF-N、SOEF-N和IEF-N呈负相关,而DO和Eh与TN和IEF-N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偏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高原山地农村沟渠底泥中氮释放能力最强,pH=7.5条件下氮释放最弱;而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微生物会促进上覆水氨氮浓度和氨氮释放通量增加,pH=7.5和9.5条件下氨氮浓度则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农村沟渠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李婷; 张丽; 刘大会; 张乃明; 宁东卫; 岳献荣; 夏运生
    • 摘要: 揭示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对紫色土-水界面各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应,可为保护水环境、减缓紫色土坡耕地氮流失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模拟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玉米、玉米/大豆间作、单作大豆)和不同菌根处理(抑菌、未抑菌),在雨季不同时间采集7次径流和侧渗水样,分析比较各不同处理下径流及侧渗各氮形态变化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侧渗即壤中流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硝态氮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随取样时间后延,径流总氮、硝态氮浓度均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而铵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侧渗总氮浓度趋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硝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铵态氮浓度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缓的趋势.所有复合处理中,未抑菌—间作处理的径流、侧渗及总流失量中总氮、铵态氮浓度均最低,且其径流、总流失量中硝态氮浓度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在未抑菌处理下,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处理相比,间作处理使径流和侧渗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13.4%、20.3%和56.5%、48.7%,总流失量中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50.1%和43.5%;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的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约10.0%、16.7%和51.3%、42.9%;并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铵态氮浓度分别显著降低约10.5%、26.0%和21.7%、30.2%,侧渗铵态氮浓度也相应降低约29.6%和33.7%.可见土著菌根真菌与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协同削减紫色土-水界面氮素的流失表现出了较大的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