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覆水

上覆水

上覆水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35725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泊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等;上覆水的相关文献由74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圣瑞、金相灿、何江等。

上覆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5725 占比:99.97%

总计:435876篇

上覆水—发文趋势图

上覆水

-研究学者

  • 王圣瑞
  • 金相灿
  • 何江
  • 余德光
  • 吕昌伟
  • 孙刚
  • 房岩
  • 王广军
  • 王敏
  • 王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小梅
    • 摘要: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是保障城市环境及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富氧曝气作为一种新兴处理技术,其曝气方式对黑臭河道上覆水富氧元素去除效果研究较少。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系统地探讨水体曝气和淤泥曝气两种方式对上覆水的COD浓度、pH值、氨氮浓度、总氮和总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曝气方式均能有效降低上覆水的COD浓度和提高上覆水的pH值,对上覆水中的NH^(+)_(4)-N去除率均在83%以上,同时能有效降低上覆水中的总氮和总磷浓度,且水体曝气方式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能为富氧曝气技术在黑臭河道上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朱翔; 徐志鹏; 罗一单; 彭福全; 庞晴晴; 谢磊; 马玉珅; 汪龙眠
    • 摘要: 通过模拟沙湖沉积物-水系统,以沙湖原水氟离子(F^(-))浓度为1倍浓度(0.69 mg/L),设置0.5倍浓度、1倍浓度、1倍浓度灭菌、2倍浓度和4倍浓度共5个实验组,探究不同上覆水F^(-)浓度背景下沙湖沉积物中F^(-)的迁移.结果表明,沉积物F^(-)的释放量随上覆水F^(-)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其中2倍和4倍浓度组的沉积物由释放F^(-)转变为吸附F^(-).碱性水体有利于沉积物F^(-)的释放,即随着pH增大,F^(-)释放量也会增加.微生物的Beta多样性层次聚类分析表明,F^(-)会抑制Paenisporosarcina与Thiobacillus的相对丰度,但对Fusibacter的生命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根据各浓度组间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可得,Acinetobacter、Thiobacillus相对丰度与pH呈负相关;Fusibacter相对丰度与F^(-)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Thi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则与F^(-)表现出弱负相关.通过对各浓度组中重要离子的分析发现,0.5倍组和4倍组中F^(-)的迁移受Ca^(2+)、HCO_(3)^(-)和SO_(4)^(2-)浓度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0.5倍浓度组的Ca^(2+)、HCO_(3)^(-)浓度与F^(-)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4倍组中F^(-)浓度和Ca^(2+)、HCO_(3)^(-)浓度呈负相关,SO_(4)^(2-)浓度和F^(-)浓度的相关性则是0.5倍组呈负相关,4倍组呈极显著正相关.本文在不同上覆水F^(-)浓度背景下全面探究了沙湖沉积物中F^(-)释放和迁移机理,为沙湖及其他含氟地表水的氟污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 李震; 李云凯; 刘永虎; 程前; 张硕
    • 摘要: 为了探究可转化态氮(transformable total nitrogen,TTN)的影响因素及其释放潜力,本文采用分级浸取的方法将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氮分为离子交换态氮(ion exchange nitrogen,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eak acid extractable nitrogen,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trong alkali extractable nitrogen,SAEF-N)、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trong oxidizer extractable nitrogen,SOEF-N)和非转化态氮(non-transformable nitrogen,NTN),研究了沉积物粒径和有机质等对释放氮量的影响,探讨了沉积物中TTN的释放对上覆水中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和叶绿素a(Chl a)的影响。结果表明,各TTN的含量顺序为SOEF-N>SAEF-N>IEF-N>WAEF-N,释放量为IEF-N>SAEF-N>SOEF-N>WAEF-N,释放比例为IEF-N>WAEF-N>SAEF-N>SOEF-N,分别有69.83%的IEF-N、64.93%的WAEF-N、56.27%的SAEF-N、29.56%的SOEF-N将再次释放。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SOEF-N的释放量与粉砂含量呈负相关,而与砂含量呈正相关;SOEF-N的释放量与上覆水中的Chl a和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均呈负相关,说明SOEF-N的释放对上覆水中Chl a和DIN的影响较小,而表层和底层水的Chl a和DIN分别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r=0.803,P<0.01;r=0.831,P<0.01),这可能意味着研究区域内的水柱没有出现明显的分层。
    • 朱宜平; 高佩玥; 赵一赢; 王菲菲; 黄鑫; 李怀正
    • 摘要: 通过对华东某水库进行现场水样采样,并结合沉积物氨氮释放试验,分析水库典型区域表层沉积物、上覆水和间隙水中总氮、氨氮含量,揭示氮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表层沉积物对上覆水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内氨氮和总氮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的质量浓度高于上覆水,沉积物氨氮扩散通量为0.18~0.53 mg/(m^(2)·d),低于污染严重水库一个数量级;底泥-间隙水-上覆水的氨氮热力学分配过程中,表层沉积物对氨氮具有吸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缓冲突发氨氮污染问题,但水流强扰动也能短时促进底泥中氨氮向水体扩散.
    • 蔡梅; 钱旭; 王元元; 陆志华; 张玮
    •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及环境因子对太湖磷污染的贡献,揭示磷在太湖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本文以太湖主要入湖湖区竺山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主要出湖湖区东太湖为对象,调查了表层水、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总磷(TP)分布的概况,分析了不同介质中磷的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水和上覆水TP浓度基本相当,平均值均为0.10 mg/L,上覆水和间隙水TP差异较大,间隙水平均浓度约为上覆水的7倍,表层沉积物TP含量为474~2160 mg/kg.在本研究水域中,TP具有较强的沉积物吸附特性,沉积物作为“汇”的特征明显强于其“源”的特征,且磷的留存能力高度依赖于铁浓度.空间分布上,入湖湖区磷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出湖湖区,竺山湖和西部沿岸区存在较大的底泥污染释放风险,但竺山湖外源污染影响较内源污染更加突出,应列为当前太湖磷治理重点关注的区域,建议以控源截污作为竺山湖周边区域的治理重点.西部沿岸区需注重外源和内源污染同步控制.南部沿岸区周边区域需妥善处理好未来经济发展与废水排放负荷的关系.
    • 孙清轩; 张莉; 杨嘉春
    • 摘要: 利用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FT-ICR-MS)及分析手段综合表征了北运河上覆水中DOM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揭示了DOM分子组成的迁移转化规律,并评估了DOM分子组成的潜在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北运河上覆水DOM分子化合物主要由木质素(63.19%)和蛋白质(12.96%)组成.上覆水中稳定DOM分子公式主要由难降解木质素和不断循环且再生的基本代谢物及分泌物组成,独特DOM分子公式的多样性与人为活动强度有关,优先被转化或降解的相同DOM分子公式主要为携带高化学活性羧基和羟基的木质素和不稳定的脂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北运河具有外源废水输入量高的特点,致使上覆水具有大量不稳定DOM化合物,增加了河流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
    • 肖梦琦; 倪兆奎; 赵海超; 王圣瑞
    • 摘要: 为揭示水华高风险期水体氮磷变化对洱海的指示意义,结合洱海2009年、2013年和2018年采样检测数据及三维荧光、紫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洱海上覆水氮磷组成和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ρ(TN)和ρ(TP)均先降后升,由2009年氮磷以DON(0.231 mg∕L,占36.90%)和DOP(0.016 mg∕L,占42.05%)为主,转变为2018年以NH4+-N(0.197 mg∕L,占32.89%)和PP(0.033 mg∕L,占70.00%)为主,NH4+-N和溶解性有机氮磷质量浓度变化是引起氮磷变化的主要因子.各形态氮磷质量浓度空间变化差异较大,北部和中部湖区ρ(TN)、ρ(TP)及其增幅均大于南部湖区;ρ(DON)在北部和南部湖区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中部湖区ρ(DON)先降后升,增幅为3.32%;ρ(DOP)在北部和中部呈递减,南部湖区则先升后降,总体增加了70.21%;ρ(NH4+-N)在中部和南部湖区显著增加,北部湖区先降后升.②上覆水氮磷质量浓度及形态时空变化受外源负荷、内源释放和藻类生长共同影响,其中入湖河流是影响氮磷质量浓度变化的主因,且农村生活污染和农田面源污染影响也较大;有机氮磷变化主要受外源输入和湖泊微生物代谢影响,而ρ(NH4+-N)变化则主要受沉积物释放和藻类生长影响.③洱海水华高风险期上覆水腐殖化程度明显降低,有机氮磷分子量减小,而活性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藻类生长.研究显示,近10年洱海氮磷质量浓度有增加趋势,有机氮磷质量浓度虽有所下降,但其活性较高,藻类水华风险并未降低,除进一步加强外源负荷控制,关注TN和TP的同时,洱海保护治理还应关注有机氮磷输入以及中部和南部湖区沉积物氮磷释放的水质影响.
    • 张晨玥; 韩超南; 胡美嘉; 杨伟; 陈天力
    • 摘要: 为研究藻体消亡分解过程对水环境铁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浓缩绿藻和太湖沉积物样品为试材进行室内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室内柱培养环境中藻体在0~15 d内基本消亡至尽,且厌氧培养条件下上覆水的溶解氧(DO)含量、pH明显下降,主要因藻体消亡分解过程中不断耗氧、释放小分子有机酸所引起;培养后期(10~20 d),"空白-厌氧"组上覆水总铁(T-Fe)、可过滤铁(TD-Fe)和亚铁(Fe2+)含量相比其他组较高,原因是厌氧或缺氧环境下沉积物铁氧化物/氢氧化物还原为溶解态Fe2+释放入水体;然而,培养后期"加藻-好氧"和"加藻-厌氧"组Fe2+、T-Fe含量却波动下降,这可能由藻体分解释放的硫化物(S2-)与上覆水Fe2+反应生成硫化铁沉淀所致.研究表明,藻体分解过程通过改变上覆水pH、DO环境,释放S2-而影响铁氧化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硫化固定作用,从而驱动Fe元素在上覆水与沉积物间的迁移转化.
    • 蔡婕; 韩超南; 孙宁宁; 严格
    • 摘要: 以太湖沉积物样品和浓缩绿藻等为试材进行室内柱培养实验,研究绿藻消亡分解条件下上覆水pH、溶解氧(DO)、总磷(TP)、总溶解态磷(TDP)和活性磷酸盐(PO3-)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表明,厌氧培养下绿藻等死亡速率相比4好氧培养更快,且藻体消亡过程中耗O2产CO2、释放小分子有机酸作用使之上覆水DO、pH明显下降."空白-好氧"组上覆水PO3-4、TDP含量在1~20 d内明显上升,说明好氧条件下沉积物仍会释放部分磷进入上覆水;"加藻-好氧"组PO3-4含量在10 ~20 d内才升高,主要因培养后期绿藻死亡分解释放磷而引起;"加藻-厌氧"组PO3-4、TDP含量变化较小,可能与后期藻体残渣、悬浮物质吸附PO-4-作用有关,后续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绿藻分解能明显降低水体DO、pH,且能释放磷进入水体,但不同培养条件绿藻分解释放磷的时期有一定差异.
    • 姚莹雷; 唐翔宇; 耿春女; 关卓; 任美
    • 摘要: 以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为对象,通过60 d的室内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毒死蜱在水稻土-上覆水系统中的消解与转化规律.加药后,15、25°C和40°C条件下上覆水中毒死蜱均在前期快速消解,后期消解速率逐渐降低,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3种温度处理下上覆水中毒死蜱的半衰期DT50(0.70~1.01 d)和消解速率常数(0.6888~0.9852 d-1)差异较小.毒死蜱投加之后,易转化成3,5,6-三氯-2-吡啶醇(TCP),在上覆水中发生累积.转化受温度影响显著,经过60 d的培养,40°C时17.3%~25.5%的毒死蜱转化为TCP.表层(0~3 cm)土壤中毒死蜱的积累受温度影响显著,未灭菌处理在15、25°C和40°C下,表层土壤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分别为163.66、80.29μmol·kg-1和34.95μmol·kg-1,约为其初始投加含量的57.38%、28.15%和12.25%.总之,土壤-上覆水系统中,在第60 d时,投加的毒死蜱中仅0.39%~2.24%滞留在上覆水中,10.18%~58.32%迁移到土壤中,0.47%~25.53%降解为TCP存在于上覆水中.总体而言,毒死蜱在上覆水中的残留率较低,在土壤中残留率较高且主要为表层土壤所吸附,温度与微生物对毒死蜱的消解具有协同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