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转化

氮转化

氮转化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2220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等;氮转化的相关文献由5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凤娥、雷春生、董良飞等。

氮转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2220 占比:99.85%

总计:82342篇

氮转化—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聪敏; 陈漂; 韩小明; 王如海; 李九玉; 俞元春; 徐仁扣
    • 摘要: 针对目前农田土壤酸化严重,而酸性复合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施用,其本身的酸度特征及其对土壤酸化的促进作用程度不清的问题,本研究对目前市面上12种国内外生产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料进行了调查,发现11种复合肥料呈酸性,其中pH为4.0~5.0的肥料达58%以上,含酸量可高达1.95 mol/kg,这些酸性肥料施入土壤中1 d内可显著降低土壤pH和提高土壤交换性酸的含量,因此酸性复合肥本身的酸性可显著促进土壤酸化。酸性复合肥料施入红壤培养时,在培养的第5天时肥料本身输入质子与氮转化产生质子的比值可高达204.6%,培养到60 d时最大比值仅为4.4%,表明施用强酸性复合肥直接的质子输入量对土壤酸化的相对贡献在施肥初期较大,后期主要是氮的硝化产酸起作用,但长期大量施用酸性复合肥对土壤酸化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 杜子银; 蔡延江; 张斌; 洪江涛; 王小丹
    • 摘要: 牲畜排泄物返还被认为是对草地的一种天然的施肥措施,也是草地养分归还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维持土壤肥力和植被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论述了放牧牲畜粪便和尿液自身降解及其氮素变化、粪尿返还对草地土壤氮转化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指出排泄物氮输入使粪尿斑块成为草地土壤氮转化和N_(2)O排放的活跃点,且不同排泄物类型、土壤理化特性和气候条件等使土壤氮素矿化、固持、硝化及反硝化等关键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进而导致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N_(2)O排放对牲畜排泄物返还的响应不尽相同。建议未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加强草地牲畜排泄物⁃植被⁃土壤体系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加深天然草地关键氮素转化过程和N_(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机制方面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为优化放牧牲畜排泄物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土壤养分调控策略和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 朱宜平; 高佩玥; 赵一赢; 王菲菲; 黄鑫; 李怀正
    • 摘要: 通过对华东某水库进行现场水样采样,并结合沉积物氨氮释放试验,分析水库典型区域表层沉积物、上覆水和间隙水中总氮、氨氮含量,揭示氮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表层沉积物对上覆水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内氨氮和总氮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的质量浓度高于上覆水,沉积物氨氮扩散通量为0.18~0.53 mg/(m^(2)·d),低于污染严重水库一个数量级;底泥-间隙水-上覆水的氨氮热力学分配过程中,表层沉积物对氨氮具有吸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缓冲突发氨氮污染问题,但水流强扰动也能短时促进底泥中氨氮向水体扩散.
    • 张屿; 杜尚斌; 张文达; 赵义军; 孙绍增
    • 摘要: 加压O_(2)/CO_(2)燃烧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CO_(2)高效捕集的新型燃烧技术。为探究煤粉在加压O_(2)/CO_(2)气氛下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释放特性,采用加压沉降炉试验系统在0.9 MPa压力下对神华烟煤的加压燃烧(燃烧时间0.3 s)特性和N元素迁移释放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在线测量手段分析了O_(2)/CO_(2)气氛下,温度(1073~1273 K)对燃烧过程中气相产物CO、N_(2)O以及NO生成规律的影响。通过离线表征手段分析了温度对燃烧残炭物理化学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加压燃烧过程中,升高燃烧温度会导致煤中燃料N的气相NO_(x)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相比N_(2)O,升高燃烧温度对NO释放的影响较弱,煤中燃料N向气相NO_(x)转化主要由N_(2)O决定。煤粉加压O_(2)/CO_(2)燃烧过程中,CO和NO浓度随燃烧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和增大,而N_(2)O释放随燃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后减。燃烧温度1273 K时,CO、NO、N_(2)O体积分数分别达到363.5×10^(-6)、10.2×10^(-6)和6.8×10^(-6)。FTIR结果表明,煤粉颗粒表面O—C=O结构含氧官能团比C—OH结构含氧官能团具有更高的燃烧反应活性。燃烧温度从1073 K升至1273 K时,C—O相对含量变化较小,O—C=O、C=O、C—H相对含量分别减小了1%、1%和7%,而C=C/C—C相对含量增加了7%。表明加压燃烧过程中升高温度会促进C—H结构快速消耗,同时提升残炭的芳香程度。1273 K时,煤粉燃烧残炭表面以N-5、N^(-6)形式赋存的N元素相对含量分别减少7%以及增加5%。加压O_(2)/CO_(2)燃烧过程中释放的NO_(x)含氮前驱物主要来源于焦炭中固有的N-Q结构,其相对含量变化较小。
    • 曹小闯; 张均华; 金千瑜; 吴龙龙; 朱春权; 朱练峰; 孔亚丽; 陆若辉; 孔海民; 胡兆平; 戴锋
    • 摘要: [目的]阐明常规淹灌和干湿交替灌溉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关键生育期氮吸收转运、氮素利用率和稻田氮转化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以期为绿色高效稻田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连续进行2年,以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设常规淹灌(FⅠ)、干湿交替(AWD)2种灌溉模式以及空白对照(N0)、常规施氮(PUN100)、减氮20%(PUN80)、缓控释复合肥减氮20%+生物炭(CRFN80-BC)和稳定性复合肥减氮20%+生物炭(SFN80-BC)5种施肥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氮吸收利用及稻田氮转化特征.[结果](1)与FⅠ灌溉模式相比,AWD灌溉显著增加了各处理水稻产量(P<0.05),CRFN80-BC和SFN80-BC处理水稻产量分别达9721 kg·hm-2、10056 kg·hm-2(2018年)和9492 kg·hm-2、9907 kg·hm-2(2019年),且均显著高于PUN80和PUN100处理(P<0.05),这可能与水稻穗粒数、有效穗增加密切相关.(2)与N0、PUN100和PUN80处理相比,AWD灌溉显著提高了抽穗前CRFN80-BC和SFN80-BC处理水稻茎鞘和叶片氮累积量、抽穗至成熟期茎鞘和叶片氮转运量及其氮转运贡献率;同时,显著增加了成熟期0—30 cm剖面稻田可溶性总氮(dissloved total N,DTN)和NO3-含量,并有效降低稻田渗滤液中DTN、NH4+和NO3-质量浓度.(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营养生长期叶片和茎鞘氮累积量,抽穗后氮转运量和氮转运贡献率,成熟期水稻氮素利用率和稻田氮有效性显著正相关,表明适宜的水氮管理能协同促进氮素在水稻中的吸收和运转畅通,增加稻田氮素有效性,进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结论]综合2年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稻田氮素有效性特征,干湿交替灌溉下生物炭配施缓控释/稳定性复合肥能有效提高水稻高产群体构建、氮吸收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并降低稻田氮淋溶损失.
    • 刘曼霞; 邢志强; 张鑫; 付庆灵; 朱俊; 胡红青; 赵洪涛
    • 摘要: 以四川紫色土、湖北黄棕壤性水稻土和浙江青泥田水稻土为对象,通过向不同土壤中添加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和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单独或联合施用对普通尿素和聚天冬氨酸尿素(PASP尿素)在各地区土壤中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条件下,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土壤N2O排放总量呈现出湖北黄棕壤性水稻土>四川紫色土>浙江青泥田水稻土的趋势,且不添加抑制剂时,PASP尿素相比普通尿素能显著降低湖北黄棕壤性水稻土和浙江青泥田水稻土的N2O排放.与未添加抑制剂处理相比,含DMPP的处理(DMPP和DMPP+NBPT处理)均能降低普通尿素和PASP尿素在各地区土壤中N2O的排放,四川紫色土N2O累积释放量减少了70%~86%,湖北黄棕壤性水稻土减少了7%~53%,浙江青泥田水稻土减少了96%以上;NBPT的添加(NBPT和DMPP+NBPT处理)能降低碱性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其中四川紫色土N2O排放总量与未添加抑制剂处理相比减少了14%~22%,浙江青泥田水稻土减少了26%~60%.因此,DMPP可有效降低供试土壤N2O排放;但NBPT仅在四川和浙江供试土壤中表现出减少N2O排放的效果.综上,推荐四川紫色土和浙江水稻土施用氮肥时辅施DMPP,湖北水稻土施用氮肥时辅施DMPP或DMPP和NBPT联用可减少N2O排放,减少土壤氮损失及其潜在危害,为进一步探讨各地区氮转化调控提供参考.
    • 徐军山; 苏雪; 贾志鹏; 杜梅娜
    • 摘要: 探究增温对结皮土壤系统氮转化速率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的影响,从不同水平(功能基因→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揭示结皮土壤系统氮转化特征对增温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认知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藓类结皮在土壤氮循环中的生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藓类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培养原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温带荒漠生态系统藓类结皮土壤氮转化速率、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功能基因对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土壤净氮转化速率(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酶活性(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和脲酶)、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转化功能基因(gdh、hao和amoA)丰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者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此外,与对照相比,增温后藓类结皮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分别降低49.5%、63.2%和59.7%;土壤酶活性(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脲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显著降低;除gdh基因外,增温显著抑制了藓类结皮土壤ureC、hao和amoA丰度;相同处理下,藓类结皮土壤净氮转化速率、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无结皮土壤.综上,增温通过降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功能基因丰度来抑制土壤氮转化过程,而藓类结皮的退化丧失了对土壤微环境的调节作用,进而加速了该过程.
    • 沈晓忆; 夏围围; 张洁; 贾仲君
    • 摘要: 为明确施肥措施对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及微生物机理,采集典型麦田土壤进行室内微宇宙培养,研究了双氰胺(DCD)和烯丙基硫脲(ATU)分别与尿素配施对旱地土壤氮素转化及N2O、CO2和CH4排放的影响,同时监测了不同类型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氨氧化细菌(AOB)主导了施氮麦田土壤硝化过程及N2O排放.单施尿素促进AOB迅速繁殖,使N2O排放总量提高235%,同时促进了细菌生长,CO2排放量增加18.5%.DCD与尿素配施极大程度抑制了 AOB的生长,显著降低了 N2O排放(59.4%),但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并提高了 CO2的排放总量(50.6%).而ATU与尿素配施同时抑制了真菌、细菌和AOB的生长,对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则相反,使CO2和N2O排放分别下降28.4%和35.2%.与不施肥相比,氮肥及与两种硝化抑制剂配施均显著降低了 CH4的排放量.3种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在处理间差异显著:Urea+DCD>Urea>CK>Urea+ATU.CO2排放对综合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CO2和N2O的贡献之和大于98.4%.该研究为深刻理解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行为及生态学效应,合理使用硝化抑制剂以及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 卿叶; 李红芳; 张苗苗; 卢少勇; 吴金水; 刘锋
    • 摘要: 为探讨养殖废水中兽用抗生素对湿地系统中氮素转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的影响,以养殖废水中常见的抗生素SD(磺胺嘧啶)为例,设置0、10、100和1000μg∕L 4个添加浓度开展模拟试验.通过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湿地底泥中氨氧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了养殖废水中不同氮素形态与底泥中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与CK组比较,添加SD对湿地TN的最终去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4个处理组的TN去除率为75.4%~80.5%,但在培养前期(0~14 d),SD对水体NH4+-N和NO3--N转化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53.0%和99.5%,随着S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强,到培养后期(14~28 d),各处理水体中不同形态的氮浓度无显著差异.②由qPCR测试结果得出,湿地底泥中AOA(氨氧化古菌)的丰度比AOB(氨氧化细菌)高出1~2个数量级,表明AOA在氨氧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外在培养第7天,AOB发生显著抑制现象,对SD更敏感;与CK相比,在第7天和第14天,反硝化基因narG、nirS、nirK和nosZ丰度随SD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OA与ρ(NH4+-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OB与ρ(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irK与ρ(NO2--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显示,SD能抑制湿地底泥中氮转化微生物及相关氮转化过程,且SD浓度越大,抑制作用也越大,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会减弱.
    • 吴伟霞; 席北斗; 黄彩红; 李艳红; 李伟; 马彩云; 郭威; 唐朱睿
    • 摘要: 持续推进有机固废资源化安全处置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无废城市"发展路线的重要一环.堆肥是通过生物转化实现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组分复杂的恶臭气体,已成为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资源化技术瓶颈.对有机固废堆肥恶臭气体的主要组成、生成转化的途径及核心微生物、生物除臭技术进行综述,结果表明:①堆肥中以NH3、H2 S等含氮、硫类化合物为主要恶臭物质.②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硫酸盐还原菌在恶臭气体生成转化途径中发挥主导作用,由ureC、amoA、napA、nosZ及dsrA等多个功能基因驱动完成;pH、温度等环境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并作用于物质转化过程,最终影响到恶臭气体的产生.③原位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异位生物反应器处理中的微生物将恶臭物质作为营养组分进行吸收降解,是绿色减排的重要技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