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853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29篇、会议论文367篇、专利文献2199篇;相关期刊2451种,包括长江论坛、中国水土保持、渔业致富指南等; 相关会议201种,包括2015(第三届)中国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技术论坛、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长江流域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研讨会等;长江流域的相关文献由9336位作者贡献,包括长江、陈进、姜彤等。

长江流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29 占比:76.01%

会议论文>

论文:367 占比:3.43%

专利文献>

论文:2199 占比:20.56%

总计:10695篇

长江流域—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亚卿; 李春; 石剑
    • 摘要: 本文基于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60—2016年夏季(6—8月)长江流域的极端高温(Extreme High Temperature,EHT)事件的强度、暖昼、暖夜发生日数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对应大气环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EHT事件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夏季长江流域的极端高温事件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1960—1970年和2002—2016年为暖时期,1971—2001年为冷时期.相较于冷时期,暖时期在高温强度、暖昼和暖夜的发生日数方面均明显偏暖.针对于该极端高温年代际特征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暖时期位于长江流域北部的对流层中高层异常反气旋和偏北偏西的西太平洋副高有利于该地区下沉运动的增强,进而有利于极端高温的出现.同时,在对流层低层,位于中国东部的异常反气旋将低纬地区的暖湿气流携带至长江流域,这也有利于长江流域EHT事件的发生.此外,进一步分析表明,AMO与长江流域夏季EHT事件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关系,AMO超前中国夏季长江流域的EHT事件6~8 a,这对预测中国长江流域极端高温事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蔡武进; 刘媛
    • 摘要: 加强对长江流域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当前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也正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和挑战.在此情势下,厘清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从文化权利的代际公平、文化认同、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层面明确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进而从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共识之提升、创造创新理路之明确、融合发展方式之推动、协同治理机制之建构等多维度着手,针对性地找寻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便成为拯救、保护与活化富有长江流域人民集体记忆、具有中华文化标识意义的文化遗产,促进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的必由之路.
    • 王妍
    • 摘要: 通过SWAT模型将长江流域划分为13个子流域,分析氮磷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关键源区识别。实证研究表明,氮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和化肥施用,在总排放量中占比分别为32.19%和30.32%;磷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在总排放量中占比为34.7%;氮污染物与产流属于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产沙呈不显著相关,说明流域中氮污染物负荷的形态主要为溶解态;磷与产流、产沙均属于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该流域中磷污染物负荷的形态主要为吸附态;丰水期是形成氮磷污染物的主要时期,决定氮磷污染的严重程度,降雨量多的月份会导致土壤侵蚀情况加剧,提高了氮磷污染物的负荷量。
    • 阳小凤; 黄山; 唐文军; 李小红; 姜玲; 马淑梅
    • 摘要: 为鉴定近年新育成的大豆品系在长江流域大豆产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并从中筛选出优良的新品系参加国家级大豆品种试验,对参加2016—2020年度长江流域大豆育种协作网国家联合鉴定试验(长沙点)的55个春大豆品系进行分析,研究各参试品系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产量等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5个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中有效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单株粒数的变异幅度次之,生育期的变异幅度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底荚高度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极显著正相关。利用系统聚类法将55份大豆品系分为4大类,第Ⅱ类品系的基因型特征性状表现为株高较其它类型高,单株粒重大,生育期适中,适宜在长沙种植。
    • 冯秀萍
    • 摘要: 长江流域生态治理关键在于协同推进。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流域开展协同治理的先行样本,长江流域生态协同治理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障碍和壁垒,提出需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措施等多维度入手,优化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合力。
    • 季永月; 陈吉龙; 唐青青; 吴胜军; 晏黎明; 谭大明
    • 摘要: 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将长江流域范围内地表蒸散研究与国内外地表蒸散研究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了计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2—2020年,国内外共发表地表蒸散为主题的文章5216篇,其中长江流域范围内179篇,2016年前中英文文章数量皆呈增加趋势;长江流域内地表蒸散研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海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量在研究机构中名列前三,这些研究机构主要依靠所属试验站提供实测蒸散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蒸散模拟与验证研究;研究内容以蒸散获取和数值模拟为重点,其次为地表蒸散变化机制与时空演变过程分析,而关于地表蒸散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相对较少;从高引用趋势可以发现,在地表蒸散估算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学者们也逐渐关注蒸散组分、变化机制的研究,环境因子对长江流域内地表蒸散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土地利用、地表覆被、植被类型等下垫面性质及变化对蒸散的影响研究较少;蒸散变化效应分析则主要集中在地表蒸散对水平衡、湿地处理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夏勇; 范煜
    • 摘要: 《长江保护法》的出台是立法层面贯彻和落实“最严”生态法治观的体现,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要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最严”保护,还需要刑法提供相应的保障。《刑法》与《长江保护法》的对接应坚持“最严”生态法治观,在范围上实现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在设定对接标准时,应强化其明确性并注重不同刑法条文之间的协调性;同时还应坚守“最严”的取向,全面及时地为司法实践提供依据。
    • 陈进
    • 摘要: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补偿作为一项重要机制在研究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根据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案例及实践,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内涵、对象、标准和模式进行初步分析,对几种急需开展的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及难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分析表明:无论是块状的自然保护地,还是跨行政区的水流及水生态的生态补偿,都需要考虑流域多要素和多利益主体的综合补偿,才能实现全流域的生态补偿;补偿标准的确定需要根据保护地类型和重要性,在生态服务价值与保护成本加发展机会成本或者环境质量改进增量之间选择;在补偿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补偿要素和考核指标,才能使流域生态补偿持续推进。
    • 李晓蕾; 王卫光; 张淑林
    • 摘要: 伴随全球气候持续增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极易受到影响,对该地区的未来降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偏差校正后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13个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的降水数据以及观测降水数据,评估了1995-2014年气候模式在长江流域的降水模拟能力,并且对4个SSP情景(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下长江流域2021-2040年(近期)、2041-2070年(中期)以及2071-2100年(末期)的降水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偏差校正后的模式数据在时空尺度上能很好地模拟出长江流域降水的特点,与观测值较为接近;(2)未来情景下长江流域年降水量随着辐射强迫水平的上升,增加趋势越大。相对于历史时期(1995-2014年),各情景下流域年降水在近期的增长都比较平缓,在末期降水增幅最大。季节降水总体表现为冬季变化率最大,春夏季降水增幅较平缓,秋季除了SSP3-7.0情景下前期的降水变化率为负值,其他情景和时段下都以较低的变化率缓慢增长。(3)空间上,年降水变化率较大的区域集中在降水相对较少的长江源区和中上游地区;春季降水变化率高值中心在源头区和中上游北部地区,而在流域的南部地区降水变化率较低;夏季和秋季的降水增量偏低,在中上游北部地区近期和中期降水量都较历史时期的有所下降;在冬季,全流域的降水都有增加,表现为长江流域北部地区降水变化率最大,南部地区变化率偏小。
    • 李立辉; 刘依阳
    • 摘要: 从伏季休渔到“十年禁渔”,从河湖区域性禁渔到长江主干全面禁渔,多年来大量针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政策的研究逐渐积累。本文基于现有文献,以长江流域禁渔政策的历史演进为研究脉络,对国内外禁渔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研究展望,为推动长江大保护及其他流域生态保护的常态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