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N2O排放

N2O排放

N2O排放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3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53921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燃烧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辽宁省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等;N2O排放的相关文献由1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华、蔡祖聪、黄耀等。

N2O排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4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3921 占比:99.93%

总计:454253篇

N2O排放—发文趋势图

N2O排放

-研究学者

  • 徐华
  • 蔡祖聪
  • 黄耀
  • 巨晓棠
  • 王立刚
  • 李虎
  • 蒋静艳
  • 熊正琴
  • 朱波
  • 邢光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国胜; 李伏生; 农梦玲
    • 摘要: 为得到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研究等氮量下不同滴灌施肥比例对宿根蔗产量以及不同生育期蔗田土壤氧化亚氮(N_(2)O)通量和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并分析蔗田土壤N_(2)O通量与无机氮含量之间的关系。该文以自然降雨W_(0)为对照,设置2种滴灌灌水量水平W_(1)(田间持水量的75%)和W_(2)(田间持水量的85%),等量氮肥(N 300 kg·hm^(-2))下设4种滴灌施肥比例F_(10)(100%基肥)、F_(55)(50%基肥,50%滴灌追肥)、F_(37)(30%基肥,70%滴灌追肥)、F_(19)(10%基肥,90%滴灌追肥),测定不同处理宿根蔗产量、农艺性状(单茎重、株高、蔗茎直径、公顷有效茎数)、3个生育期蔗田土壤N_(2)O通量以及土壤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1)W_(1)F_(55)和W_(2)F_(55)处理甘蔗产量较高,分别为102.4 t·hm^(-2)和97.8 t·hm^(-2);相同灌水量下F_(55)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较低。(2)蔗田土壤N_(2)O通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7(P<0.05,n=24);合理的滴灌施肥比例能有效提高甘蔗产量并减少土壤N_(2)O的排放。因此认为,等氮条件下滴灌施肥比例为5∶5的处理,不仅宿根蔗相对高产,而且能减少蔗田土壤N_(2)O的排放。
    • 王树会; 陶雯; 梁硕; 张旭博; 孙楠; 徐明岗
    • 摘要: 【目的】研究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固碳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点观测数据,利用验证后的机理过程模型——SPACSYS,结合区域数据库及ArcGIS,模拟2010-2050年华北平原旱地3种施肥情景(等氮量)即单施化肥情景(NPK)、50%化肥配施50%有机肥情景(NPKM(5﹕5))和30%化肥配施70%有机肥情景(NPKM(3﹕7))下,土壤年均固碳速率(SOC_(SR))、土壤N_(2)O年均排放量和年均净全球增温潜势(NGWP)的空间格局。【结果】华北平原旱地SOC_(SR)表现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较高的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和山东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OC_(SR)与初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初始土壤有机碳含量、年均温和土壤pH是影响SOC_(SR)的3个重要因子,共解释其变异的24%。土壤N_(2)O年均排放量表现为中部较高、北部和南部较低,较高的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部分地区和江苏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_(2)O年均排放量与初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体来看,与NPK情景相比,NPKM(5﹕5)和NPKM(3﹕7)两种情景均增加华北平原旱地SOC_(SR)、降低土壤N_(2)O年均排放量,其中SOC_(SR)(233和236 kg C·hm^(-2)·a^(-1))分别增加了79%和82%,土壤N_(2)O年均排放量(15.8和14.4 kg N·hm^(-2)·a^(-1))分别降低了21%和28%,NGWP(6.6和5.9 t CO_(2)-eq·hm^(-2)·a^(-1))分别降低了26%和34%。【结论】长期来看,相比传统的单施化肥模式,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利于华北平原旱地土壤固碳、土壤N_(2)O减排和减缓温室效应。
    • 张婷; 周金蓉; 冯廉洁; 陈玲; 蒋静艳
    • 摘要: 中国东南地区是高氮沉降区,氮沉降对不同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不同.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哪些土壤生化因子在氮输入对土壤呼吸及N_(2)O排放影响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采集江苏省1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征差异,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在恒温(25°C)恒湿(土壤水分0.30 g·g^(-1),模拟旱地条件)条件下,同步研究了不同土壤内源和外加氮源(NH_(4) NO_(3))条件下的土壤呼吸和N_(2)O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促进CO_(2)排放的土壤具有较低的黏粒成分、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碳氮比,较高的土壤基础呼吸、土壤有效氮、细菌和真菌数量等特性;氮添加显著促进N_(2)O排放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土壤基础呼吸,较低的内源N_(2)O排放和较低的土壤总氮、有效氮、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等特性.无论是否添加氮源,土壤呼吸主要驱动因子均为土壤细菌和pH.未添加氮源条件下,N_(2)O排放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壤细菌和铵态氮;添加氮源条件下,N_(2)O排放主要驱动因子仅为土壤细菌.土壤内源N_(2)O排放和土壤基础呼吸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添加外源氮后,N_(2)O排放和土壤呼吸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外源单位氮的CO_(2)排放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真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微生物碳氮比(MC/MN)呈显著负相关(P<0.05);外源单位氮的N_(2)O转化率与土壤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外源单位氮的CO_(2)排放量主要取决于MC/MN;外源单位氮的N_(2)O转化率主要取决于土壤细菌数量.MC/MN和土壤细菌数量分别是旱地条件下土壤呼吸和N_(2)O排放对模拟氮沉降响应的决定因子.
    • 卢九斤; 聂易丰; 魏娇娇; 盛海彦; 华明秀; 许米聪; 王永亮
    • 摘要: 为明确适宜氮肥用量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柴达木枸杞园土壤NH_(3)挥发和N_(2)O排放的影响,在柴达木地区枸杞园开展研究,共设置9个处理:N667、N534、N400、N267、N133、N0处理分别表示施用纯氮667、534、400、267、133、0 kg·hm^(-2),N400I2.00、N267I1.33、N133I0.67处理分别表示在N400、N267、N133处理基础上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2.00、1.33、0.67 kg·hm^(-2),采用通气法和静态暗箱法采集NH_(3)和NO_(2),连续流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测定气体含量。结果表明:NH_(3)挥发速率与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量下配施硝化抑制剂对NH_(3)挥发无显著影响。N667处理2019年及2020年的NH_(3)挥发速率峰值分别为0.48 kg·hm^(-2)·d^(-1)和0.57 kg·hm^(-2)·d^(-1),NH_(3)挥发累积量分别为34.49 kg·hm^(-2)和35.11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两年相同施氮量处理下配施与未配施硝化抑制剂处理的NH_(3)挥发累积量均无显著差异;N400I2.00、N267I1.33、N133I0.67处理较农民习惯施氮(N667)处理显著降低了N_(2)O排放。2019年和2020年N667处理的N_(2)O累积排放量较N400处理分别增加了43.10%、16.11%,N400I2.00、N267I1.33、N133I0.67处理的N_(2)O累积排放量较N400、N267、N133处理降低了28.52%~41.37%。2019年和2020年N400I2.00处理的产量较N667处理显著提高了9.26%及6.67%,且净收益提高了9.80%、7.10%。研究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量相比,减施氮肥且配施硝化抑制剂可显著降低NH_(3)挥发和N_(2)O排放,同时可提高枸杞产量与经济效益。施氮量为400 kg·hm^(-2)且配施nitrapyrin 2.00 kg·hm^(-2)为柴达木高肥力枸杞园较优的施氮组合。
    • 杜子银; 蔡延江; 张斌; 洪江涛; 王小丹
    • 摘要: 牲畜排泄物返还被认为是对草地的一种天然的施肥措施,也是草地养分归还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维持土壤肥力和植被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论述了放牧牲畜粪便和尿液自身降解及其氮素变化、粪尿返还对草地土壤氮转化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指出排泄物氮输入使粪尿斑块成为草地土壤氮转化和N_(2)O排放的活跃点,且不同排泄物类型、土壤理化特性和气候条件等使土壤氮素矿化、固持、硝化及反硝化等关键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进而导致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N_(2)O排放对牲畜排泄物返还的响应不尽相同。建议未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加强草地牲畜排泄物⁃植被⁃土壤体系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加深天然草地关键氮素转化过程和N_(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机制方面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为优化放牧牲畜排泄物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土壤养分调控策略和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 吴俊男; 鲍婷; 王梦杰; 李凤博; 冯金飞; 方福平
    • 摘要: 为探讨稻鱼共作模式中投喂率对N_(2)O、NH_(3)排放以及饲料氮利用率的影响,采用模拟试验,设置不同投喂率(0、2%、4%、6%和8%)稻-黄颡鱼共作处理以及黄颡鱼单养处理(投喂率4%),研究投喂率对稻-黄颡鱼共作系统中N_(2)O和NH_(3)排放特征、水体和底泥氮含量、黄颡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黄颡鱼共作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和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随投喂率增加而增加,分别从未投喂处理的-0.01 kg·hm^(-2)和0.60、0.22、0.25、0.02 mg∙L^(-1)增加到8%投喂率处理的0.72 kg·hm^(-2)和4.61、1.75、2.50、0.16 mg∙L^(-1)。在相同投喂率下,稻-黄颡鱼共作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分别比黄颡鱼单养处理降低32.10%、48.63%、31.43%、69.13%和69.23%。增加投喂率会削弱稻-黄颡鱼共作模式对N_(2)O排放和水体氮污染的抑制效应。投喂率对稻-黄颡鱼共作处理NH_(3)挥发无显著影响。黄颡鱼对饲料氮的利用率随投喂率增加呈下降趋势;特定生长率、粗蛋白含量和蛋白增加量随投喂率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稻-黄颡鱼共作处理中最大特定生长率、最高蛋白增加量和最低单位产量N_(2)O排放量对应投喂率分别是5.49%、5.16%和1.00%。相同投喂率条件下,稻-黄颡鱼共作有利于促进黄颡鱼粗蛋白累积、降低N_(2)O和NH_(3)排放量以及水体和底泥氮养分含量。研究表明,稻-黄颡鱼共作系统中,水体氮含量和N_(2)O排放量随投喂率的提高而增加,综合黄颡鱼生长和N_(2)O排放情况,建议稻-黄颡鱼共作模式的投喂率不超过5.49%。
    • 刘鑫军; 魏洪杰
    • 摘要: 土壤氮(N)的有效性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因子。为探索N添加对樟子松人工林氮素转化及N功能基因(NFGs)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文以塞罕坝千层板林场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2年的氮添加处理,设置4个不同氮添加水平0、1、5、10 g N·m^(-2)·a^(-1),分别记作N0、N1、N5、N10,采用功能基因微阵GeoChip 5.0系统及室内土壤培养法,探讨了土壤NFGs对氮添加的反应及其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N0相比,中低N添加处理(N1、N5)促进了氨化(ureC、nirA、nrfA)、硝化(amoA)和反硝化(norB)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高N处理(N10)则抑制了所有NFGs的表达。(2)相关分析表明,N1、N5的促进作用与土壤有机碳(SOC)、硝态氮(NO_(3)^(-)-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显著相关,N10处理显著降低了所有氮转化过程NFGs的相对丰度,这种负面影响与溶解性有机碳(DOC)、MBC含量的减少有关。(3)与氮转化基因丰度规律趋势相似,N1和N5处理显著增加了净N硝化、净N矿化以及N_(2)O的排放速率,但N10促进作用不明显,表明氮添加对氮转化的促进作用存在阈值。(4)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amoA-AOB和MBC是影响净N硝化的关键因素,ureC、nirK和MBC是影响净氮矿化的关键因素,narG、nirS是影响N_(2)O排放的关键因素。综上,N添加可提高促进樟子松人工林的氮转化及提高部分特定酶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但氮添加水平存在阈值,当施用10 g N·m^(-2)·a^(-1)时,氮转化受到抑制,添加5 g N·m^(-2)·a^(-1)是促进樟子松人工林土壤N转化的较佳水平。
    • 乔丹; 张树清; 陈延华; 吕春玲; 刘建斌; 肖强; 王学霞
    • 摘要: 【目的】控制土壤氮素气态损失是提升菜地氮肥利用和环境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滴灌条件下,研究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和减少氮肥投入对华北地区大白菜土壤NH_(3)和N_(2)O排放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华北地区大白菜生产提供最优氮肥管理方案。【方法】在河北赵县设置田间小区试验,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常规施氮(施用尿素,总施氮量为N 400 kg/hm^(2),基施氮∶追肥氮=4∶6,U);优化施氮(在常规施氮的基础上减氮10%,总施氮量为N 360 kg/hm^(2),基施氮∶追肥氮=4∶6,90U);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减氮10%,总施氮量为N 360 kg/hm^(2),90CRU)。采用通气法和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土壤NH_(3)和N_(2)O排放动态变化及大白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差异。【结果】U、90U处理基肥期土壤NH_(3)排放峰出现在基施后3~6天,追肥后峰值出现在施肥后3~5天,而90CRU处理峰值延迟到基施后9~11天出现,且其峰值显著降低。与U处理相比,整个生育期90U处理土壤NH_(3)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降低了11.0%和10.4%,而90CRU处理其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6.9%和27.6%(P<0.05)。U、90U处理基肥期土壤N_(2)O排放峰值出现在基施后7~9天,追肥后峰值出现在4~6天,而90CRU处理峰值出现在基施后14~17天,其峰值显著降低。施氮处理基肥期NH_(3)和N_(2)O排放峰值均高于追肥后。与U处理相比,90U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降低了11.1%和8.8%,90CRU处理其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0.5%和23.2%(P<0.05)。与U处理相比,90CRU处理大白菜氮素利用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产量和净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7.8%和8.0%,但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和湿度与NH_(3)和N_(2)O排放通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由于基肥期土壤温度和湿度高于追肥期,因此基肥期NH_(3)和N_(2)O排放通量高于追肥期。土壤脲酶活性与NH_(3)排放通量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90CRU处理通过降低其活性而显著降低了NH_(3)排放通量;土壤NO3–^(-)N含量和功能基因AOB-amoA和nirK数量与N_(2)O排放通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90CRU处理通过降低上述指标而显著降低了N_(2)O排放通量。【结论】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在减少氮肥和劳动力投入、提高大白菜产量、经济效益与降低土壤NH_(3)和N_(2)O排放通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华北地区秋季大白菜种植提供了有效的氮肥管理方式。
    • 王梦杰; 吴俊男; 刘耀斌; 徐春春; 冯金飞; 李凤博; 方福平
    • 摘要: 【目的】明确饲料蛋白含量对稻-黄颡鱼共作模式下N_(2)O和NH_(3)挥发特征及黄颡鱼生长的影响,有利于稻-黄颡鱼综合种养的高效、绿色发展。【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以常规单养黄颡鱼模式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对稻-黄颡鱼共作模式下N_(2)O和NH_(3)的排放特征、水体和底泥的氮含量以及黄颡鱼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蛋白含量下,稻-黄颡鱼共作模式的N_(2)O和NH_(3)挥发分别比单养黄颡鱼模式降低18.3%和76.20%,水体总氮和无机氮含量降低41.30%和48.85%,黄颡鱼蛋白累积量增加20.00%,氮利用率增加171.50%。在稻-黄颡鱼共作模式下,提高饲料蛋白含量会显著增加N_(2)O排放量和水体残留氮含量,但对NH_(3)挥发无显著影响;黄颡鱼特定生长率和蛋白累积量与饲料蛋白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饲料氮利用效率随饲料蛋白含量增加呈线性降低趋势。【结论】综合考虑黄颡鱼生长和N_(2)O排放以及养殖水体氮残留等因素,确定稻-黄颡鱼共作模式饲料蛋白含量不宜超过43.04%。
    • 商帅帅; 宋明华; 王春梅; 邱景琮; 王鑫晴; 王诗淇; 崔佳一
    • 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可利用氮的浓度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对于控制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区域碳源汇评估的准确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文以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11年)野外氮添加控制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3种氮素添加水平(对照、低水平:50 kg/(hm^(2)·a)、高水平:150 kg/(hm^(2)·a))和3种氮素化学形态(硝态氮:NaNO_(3);铵态氮:(NH_(4))_(2)SO_(4)和混合态氮:NH_(4)NO_(3))对温带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1)氮素形态和氮添加水平引起土壤NH_(4)^(+)-N和NO_(3)^(−)-N的显著累积,且NO_(3)^(−)-N的累积效应远远高于NH_(4)^(+)-N;(2)不同水平和形态的氮添加均促进了N_(2)O排放。低水平和高水平NaNO_(3)、(NH_(4))_(2)SO_(4)、NH_(4)NO_(3)添加分别使土壤N_(2)O年累积排放量增加了87.39%和146.79%、86.13%和74.91%、98.67%和50.50%。长期氮添加对土壤N_(2)O排放的促进态势有所改变,高水平NH_(4)^(+)-N和NH_(4)NO_(3)对土壤N_(2)O排放的促进效应低于低水平添加;(3)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硝化反应是温带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的主导过程,NH_(4)^(+)-N比NO_(3)^(−)-N转化为N_(2)O的效率更高。【结论】本研究强调了长期野外监测的重要性,氮添加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如果试验时间短,氮添加对温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的促进效应可能会被高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