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岱海

岱海

岱海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地质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010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湖泊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2006年中德长江流域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国际研讨会等;岱海的相关文献由2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苏民、沈吉、蓝学恒等。

岱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2.0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7010 占比:97.93%

总计:7158篇

岱海—发文趋势图

岱海

-研究学者

  • 王苏民
  • 沈吉
  • 蓝学恒
  • 何江
  • 吕昌伟
  • 姜加虎
  • 曹建廷
  • 金章东
  • 黄群
  • 刘清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茹; 李青丰; 樊如月; 苏欢欢
    • 摘要: 岱海是内蒙古三大内陆湖之一,本研究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解析岱海流域的水域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分析和实地水系及土地利用调查等手段对水域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水域是岱海流域减少量最大的地类,草地是增加量最大的地类。(2)多年来岱海湖面面积、湖水位、蓄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湖泊面积由峰值年的160.93km^(2)萎缩至2020年的48.52km^(2)。(3)岱海入湖水系以季节性河流为主,超过半数以上干枯。岱海周边常年有水入湖的水系仅包含弓坝河、大河沿河、天成河(石门水库泄水沟)三条支流,其中弓坝河是由永兴河调水300万m^(3)·a的人为调水补给源。(4)对1955-2020年的气象数据分析显示,降水量在过去的66年间没有明显变化,气温略有升高,但不足以解释岱海湖区水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综上所述,岱海流域有效集水面积缩小,湖区周边土地截留天然降水入湖,入湖水系的减少是岱海湖水体萎缩的主要原因。气候对岱海湖水体变化略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子。
    • 王志超; 窦雅娇; 周鑫; 杨文焕; 姚植; 李卫平
    • 摘要: 为探究内陆湖冰封期冰盖中微塑料的污染情况及其潜在风险,在岱海冰封期进行取样,采用显微镜观察、冗余性分析和污染物风险指数评价等方法,分析冰封期冰盖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岱海冰盖中微塑料丰度为283~1055n/L,主要检出形态与颜色分别为纤维状与黑色,粒径以<0.5mm为主;垂直方向上,上层冰与下层冰的微塑料丰度高于中层冰.微塑料丰度与总氮、氨氮与盐度质量浓度呈显著相关,与其他环境因子关系并不显著.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冰封期岱海中微塑料污染程度已达中度污染,其潜在风险应引起重视.
    • 刘建军; 李凤娇; 王珏
    • 摘要: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也是凉城人民心目中的母亲湖。每逢春夏秋季节,举目望去,湖水碧绿,宛若银蛇舞动的河流,又似弧形围筑的水库。微风吹拂时,倒映着水光山色的湖面碧波荡漾。湖面周围芦苇丛生、杨柳茂密、绿草如茵。湖区内鱼儿畅游、飞鸟翱翔,犹如一幅用浓墨重彩描绘的绝妙风景图。历史上的岱海四周原为水草丰茂的游牧之地.
    • 马佳丽; 刘东伟; 王杰; 程英楠; 刘华民; 王立新
    • 摘要: 生态需水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维持着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内蒙古中部半干旱湖泊岱海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动态生态需水进行分析.本研究在遥感和气象数据的基础上,获得1975-2020年长时间序列高精度水文要素数据,分析岱海水文要素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天然生态水深分析法、水深经验频率分析法和湖泊形态分析法分析岱海的水深随面积变化的关键水深;构建基于生态耗水规律的湖泊生态需水模型,计算自然状态下岱海生态需水动态变化范围.研究结果如下:岱海地区6-9月为丰水期,10月至次年5月为枯水期;45 a以来岱海水面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近年来下降速率减缓;枯水期岱海适宜生态水深为8.72~9.92 m,丰水期为9.40~10.69 m,适宜生态需水量为5.62亿~7.71亿m^(3),适宜湖面面积为70.92~84.77 km^(2).本文构建了长时间序列气候水文数据库,确定岱海动态生态需水范围可以实现对湖泊生态健康的实时监测,为相关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可操作性指导,从而为岱海湖泊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 王芳; 青松; 刘楠; 郝艳玲; 包玉海
    • 摘要: 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焦点,是水环境领域面临的长期严峻挑战.为探明干旱半干旱区域湖泊营养状态,以典型岱海水体为例,利用20192020年6次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针对Sentinel_2A和Landsat_8 OLI遥感数据,基于营养状态指数TSI SDD与色度角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岱海水体营养状态评估模型,并利用19862020年遥感影像数据,得到了长时间序列的水体营养状态.结果表明:(1)本文建立的营养状态评估模型,根据精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精度较好,决定系数(R^(2))为0.74,均方根误差(RMSE)为3.6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4.84%.(2)将算法应用到时间序列MSI、TM、ETM+和OLI数据,得到了岱海水体19862020年的营养状态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岱海水体面积逐年减少,且多数时间处在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大体上从边缘逐渐向湖中心趋于缓和,离岸边越近富营养化现象越严重,通常趋向湖中心以中营养为主,整体上贫营养化现象极少.(3)岱海营养状态时空变化与气温、风速和降水量等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对其解释率为13%.气候因子对营养状态的月变化影响显著,对其解释率为93%.
    • 马倩; 王冉; 谭荣杰; 程洁; 王喆
    • 摘要: 岱海是中国重要的自治区级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岱海湖面严重萎缩,水量逐年减少。基于1977—2019年Landsat系列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提取岱海水域面积,结合湖泊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实测高程数据,利用逐像元法对岱海水量变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77—2019年岱海水域面积呈现萎缩趋势,43 a间共减少了91.86 km^(2),缩减比例达63.19%;1977—2019年岱海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库容量降低了9.03亿m^(3),年减少速率为0.22亿m^(3)/a;岱海水量与水域面积呈现明显相关性且逐年递减,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以当前的多年平均萎缩速率,自2019年起,岱海将会在7 a后即2026年消亡。
    • 张雨晴; 邵克强; 胡洋; 丁艳青; 张恩楼; 高光; 汤祥明
    • 摘要: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内蒙古岱海流域入湖河流、湖水及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结果显示,细菌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沉积物>河流>湖泊.聚类分析表明入湖河流、湖水和沉积物细菌群落可分为明显不同的3支,说明这3种生境中细菌群落结构有较大差异.物种注释结果表明,河流中优势细菌菌群为髌骨细菌(Patesci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湖水中优势细菌菌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而沉积物中优势细菌菌群为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典范对应分析及Monte Carlo检验表明,电导率和悬浮物含量对水体中(河流与湖泊)细菌群落影响显著,二者共解释了细菌群落变化的86.5%;而冗余分析及Monte Carlo检验表明,泥深、磁化率和总有机碳对沉积物中细菌群落影响显著,三者共解释了细菌群落变化的47.9%.近30年来,岱海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湖水咸化,沉积物碳氮指标显著增长.岱海水体及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差异及其主要驱动因子,反映了细菌对这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响应.
    • 杨文焕; 冯栋栋; 杨芳; 李卫平; 周鑫; 姚植; 王乐乐
    • 摘要: 冰封期湖泊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受冰盖阻碍,影响湖泊溶解氧含量,进而影响湖泊水质.为探究冰封期湖泊溶解氧和新陈代谢速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监测典型季节性冰封湖泊不同深度的溶解氧(DO)、水温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结合水质检测结果,分析冰封期湖泊DO变化及代谢速率影响因素,对湖泊日新陈代谢速率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估算冰封期湖泊新陈代谢速率.结果表明:2021年1—3月间,岱海DO浓度平均值为15.49 mg/L,并出现昼夜变化和分层现象.DO在冰封期变化趋势呈现出先逐渐升高,然后保持稳定,进入消融期(2021年3月2—11日)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规律.岱海冰封期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11和0.10 mg/(L·d),在水温未出现分层时净初级生产力呈现较高水平;之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出现分层,净初级生产力明显下降;当冰层融化后,PAR显著上升,净初级生产力又逐渐恢复至0.10 mg/(L·d).统计分析表明,岱海冰封期DO与水温、PAR、总氮等变化具有一定相关关系,且由于湖泊流域生态环境条件及冰封期物候特征不同,岱海与内蒙古其他湖泊相比,冰封期DO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
    • 杨腾腾; 吴挺峰; 嵇晓燕; 秦伯强; 栾承梅; 胡润涛; 何翔宇
    • 摘要: 湖泊水资源持续损失已经成为影响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由于缺少长期连续的湖泊动态监测数据,该地区湖泊水资源损失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详细的评估.针对此问题,本文以位于半干旱地区的岱海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从1986—2020年258景Landsat遥感影像中提取湖泊水体边界,结合湖泊水位数据,重建了近60a岱海水资源量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61—2019年期间,岱海急剧萎缩,湖泊水量共减少9.88×10^(8)m^(3).同时水量变化趋势分段函数拟合结果表明,岱海水量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61—1978年,水量损失速率为0.726×10^(7)m^(3)/a的缓慢损失阶段;1979—2004年,水量损失速率为2.10×10^(7)m^(3)/a的快速损失阶段;2005—2019年,水量损失速率为3.39×10^(7)m^(3)/a的加速损失阶段.相关分析表明:岱海水量损失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改革开放后流域农业开发利用规模和强度的提高是导致岱海水量损失的主要原因;“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工业经济的兴起则加速了岱海水量的损失.据此,本研究建议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应与其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
    • 刁瑞翔; 青松; 越亚嫘; 王芳; 刘楠; 郝艳玲; 包玉海
    • 摘要: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内蒙古岱海水体的透明度进行遥感估算。【方法】基于内蒙古岱海实测透明度和光谱数据(地面遥感反射率和卫星遥感得到的反射率),建立BP神经网络水体透明度反演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Sentinel-2 MSI和Landsat-8 OLI卫星数据,遥感反演岱海水体透明度。【结果】(1)本文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中,最优模型OLI_insitu_220模型的测试集决定系数R~2=0.66,均方根误差RMSE=0.23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21.56%。(2)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算法更适合岱海水体透明度的估算(R~2>0.81,RMSE<0.18 m,MAPE<14.97%),反演透明度值与实测值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实测与卫星匹配的独立验证进一步显示该算法的有效性,能够客观地反映湖泊水体透明度状况,证明了BP神经网络算法运用在内陆湖泊反演水体透明度的可行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