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藻类

藻类

藻类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537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3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2955篇;相关期刊1002种,包括湖泊科学、海洋科学、水生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藻类的相关文献由1067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行安、刘耀谦、刘永定等。

藻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3 占比:43.56%

会议论文>

论文:81 占比:1.51%

专利文献>

论文:2955 占比:54.94%

总计:5379篇

藻类—发文趋势图

藻类

-研究学者

  • 王行安
  • 刘耀谦
  • 刘永定
  • 孙省利
  • 张才学
  • 李伟
  • 王英才
  • 胡洪营
  • 况琪军
  • 张嘉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王愿珠; 张春梅; 毕永红; 朱宇轩; 宋高飞; 王树磊; 梁建奎; 米武娟
    • 摘要: 为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异味物质的时空动态,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对干渠沿线9个样点开展了6种异味物质、藻类群落及理化因子的逐月同步调查;结果显示:二甲基异莰醇含量平均值为(7.431±9.631)ng/L,夏季略超出嗅阈值;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平均值分别为(12.371±12.800)和(11.973±20.643)ng/L,β-紫罗兰酮含量在秋季超标;二甲基三硫醚平均值为(173.014±302.047)ng/L,冬季和春季未检出;土臭素和甲硫醚含量全年全程未超出嗅阈值;6种异味物质的季节差异大于空间差异(P<0.05)。RDA冗余分析表明,COD_(Mn)与甲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异莰醇与硝态氮显著相关(P<0.05),叶绿素a与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硝态氮、COD_(Mn)和叶绿素a是预测异味物质动态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与金藻和假鱼腥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微囊藻对β-紫罗兰酮含量具有13.8%的解释权重,甲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与甲藻细胞密度和藻类总细胞密度具有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异味问题总体上尚不严重,藻类是该水体异味物质的重要贡献者,为防止水质异味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夏秋季藻类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变化。
    • 张麋鸣; 颜金培; 叶旺旺; 张超; 高众勇; 徐长安; 李玉红; 张介霞; 赵淑惠; 孙恒; 詹力扬
    • 摘要: 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是海洋渔业碳汇的重要组成,开展其碳汇研究对服务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积极的作用。福建省的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居于全国前列,对其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及潜力评估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了2015至2020年度《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海水贝藻类养殖数据,估算了2014年至2019年全国及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强度,并评估了福建省贝藻类养殖碳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在全国贝藻类养殖碳汇强度占比较大,且逐年递增,在2019年估算的碳汇强度高达211.3万吨(占全国估算总值的31.16%)。与全国海水贝藻类碳汇增速17.3万吨/年相比,福建省的年增速数据(10.7万吨/年)表明福建省具有较强的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潜力,并可带来可观的减排经济效益,为我国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 杨海燕
    • 摘要: 藻类个体大小悬殊,其中,微藻是一类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形态的微小藻类。借助微生物培养技术,通过人为控制培养条件,可以在培养皿上对微藻进行人工培养,使其在培养过程中呈现类似“画”的图案,这种现象被称为“微藻画”。
    • 田虹; 刘学平; 吴银梅; 桑正林
    • 摘要: 通过对云南省镇雄县尖山乡鱼塘水体的连续采样记录,对藻类植物进行显微镜活体观察、拍照,对鱼塘水样中的藻类种类初步分类、鉴定、整理;分析得出该鱼塘中有蓝藻门13属17种,裸藻门7属19种,硅藻门7属13种,黄藻门1属1种,绿藻门58属127种和金藻门1属1种;对其优势种分析发现主要为蓝藻、绿藻和裸藻;鱼塘水质为极富营养型,影响塘中鱼类的生长,建议饲养滤食性鱼类。
    • 刘宗涵
    • 摘要: 以北方某山丘水库为例,总结了该水库近10年的水质检测数据,分析了该水库藻类生长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库藻类爆发总数和频次均有增加,优势种从中营养型湖泊中针杆藻等硅藻为主,向富营养型湖泊色球藻和伪鱼腥藻等蓝藻为主转变。水库总氮、总磷等营养盐含量高,处于中富营养水平,富营养化水平逐年增强。通过对营养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到,水库藻类与水温、氨氮、pH、耗氧量、叶绿素a和综合得分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方程; 张建禄; 黄吉芹; 王开锋
    • 摘要: 近年来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滤食性鱼类为主要放养对象的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效果明显,但在清除浮游藻类的同时也会带来其他问题。本文分析了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中几种滤食性鱼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角度分析,将滤食性鱼类与其他水生动、植物混养协同优化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增强对水体的修复效果,维护生态平衡。
    • 刘琼; 储德胜; 王泽; 王政; 张洪涛; 王学佩
    • 摘要: 藻类含有丰富的多酚、多糖、脂肪和氨基酸等成分,是一种新营养来源。通过对藻类分类、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家禽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藻类在家禽饲养中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借鉴。
    • 黄红妍
    • 摘要: 本文针对广西某市水源地因季节性藻类暴发而导致原水出现一定程度异味的问题,调整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通过前加氯-活性炭联用,投加二氧化碳调节原水pH,控制铝含量。经测试:前加氯-活性炭联用投加二氧化碳调节原水pH的控铝效果非常稳定,出厂水铝含量可稳定在0.1 mg/L以下,有效降低了水厂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调节原水pH控铝的运行费用,达到出厂水无异味的效果,保证供水水质安全。
    • 程毅; 林显增; 黄剑明; 梁劲
    • 摘要: 藻类暴发会导致水体的pH值升高到8.0以上,造成投加聚合氯化铝的水厂出厂水中余铝含量升高,甚至超标。试验发现余铝含量与混凝沉淀后水体的pH值密切相关,为了将出厂水中余铝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建议把混凝沉淀后的pH值控制在7.5左右。硫酸溶液、二氧化碳、硫酸铝都能有效调节北江原水pH值,均可用于发生藻类污染时应对高pH原水的应急投加。
    • 摘要: 01动物也能光合作用会光合作用不只是植物与藻类的特权,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光合作用,比如绿叶海蛞蝓。绿叶海蛞蝓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原因是体内含有叶绿体。绿叶海蛞蝓通过吃藻类来掠夺它们的叶绿体,它们一生只要进食一次(吃2周的藻类)。这些叶绿体不会被绿叶海蛞蝓分解,而是一直在绿叶海蛞蝓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化学能被绿叶海蛞蝓所用。所以,虽然绿叶海蛞蝓是动物,但是只要有阳光,便能饱食终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