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7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610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中成药、海峡药学、药物分析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五届中国药师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2008年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等;次黄嘌呤的相关文献由98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立、时乐、陈勇等。

次黄嘌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4 占比:8.8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2610 占比:90.78%

总计:2875篇

次黄嘌呤—发文趋势图

次黄嘌呤

-研究学者

  • 徐立
  • 时乐
  • 陈勇
  • 代亚庄
  • 林克江
  • 王存
  • A·格拉斯基
  • H·R·米勒
  • 刘敏
  • 吴菁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华强
    • 摘要: 目的:本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发酵菌种,考察发酵液中次黄嘌呤前体物质的质量浓度与发酵产率的关系、次黄嘌呤前体物质加入方式与腺苷产量的关系,以研究提高腺苷发酵水平的补料发酵工艺。方法:利用摇瓶、50 L发酵罐、10 m³发酵中试罐,整合补料与溶解氧的发酵过程调控,进行逐级放大试验。结果:在10 m^(3)中试发酵罐进行补料工艺放大,流加补糖含9 g·L^(-1)的次黄嘌呤,并通过阶段控制溶氧条件,腺苷产量达到35.06 g·L^(-1)。结论:次黄嘌呤的添加对腺苷的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分阶段溶氧控制连续流加次黄嘌呤工艺腺苷产量有明显的优势,腺苷补料发酵工艺的研究为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 冯熙瑞; 马岩石; 武晓玲; 孔祥丽; 张天阳; LOKHOV Dmitrii; SERKOVA Olga; 许晓曦
    • 摘要: 众多植物多糖中,阿拉伯半乳聚糖对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模式菌株(DSM22959)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为进一步探究阿拉伯半乳聚糖对Akk代谢物的影响,本研究将阿拉伯半乳聚糖作为部分碳源对Akk进行体外发酵培养,确定了阿拉伯半乳聚糖的补充量以便于Akk发酵液样本的后续分析,采用高分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Akk发酵液样本中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检测及分析。研究发现,菌株发酵液中呈显著变化(VIP>1,P<0.05)的差异代谢物共85种,差异代谢通路共32条。结果表明,阿拉伯半乳聚糖可通过影响新陈代谢通路、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2-氧代羧酸代谢通路、ABC转运蛋白通路等代谢途径,促使Akk产生更多具有特殊功效的代谢产物如次黄嘌呤、罗汉松酯酚、丙酸等,分别具有减肥、抗癌及降血压的潜能。本研究结果为未来将阿拉伯半乳聚糖作为Akk的益生元或与Akk联合作为合生元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爱华; 杨宝华; 李琳; 施致雄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下研究了无水催化、水催化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曲线图。计算结果表明:(1)无水催化时次黄嘌呤经过四元环的过渡态,发生分子内氢迁移反应,实现烯醇式向酮式的转变;(2)1分子水催化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过渡态的结构为六元环;(3)2分子水催化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过渡态的结构为八元环,催化剂存在时发生的是分子间氢迁移反应。能量计算表明,水分子催化下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的活化能垒小于无水催化直接H迁移过程的活化能垒,另外,氢键在增大次黄嘌呤水合物稳定性、降低氢迁移反应活化能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杨子明; 张利; 刘金磊; 李典鹏
    • 摘要: 为研究番茄总皂苷对尿酸的调节作用,该文以番茄水提物为试材,利用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以及尿酸和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模型小鼠,考察番茄总皂苷对正常小鼠及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排泄量、血尿酸、尿素氮、肌酐、黄嘌呤氧化酶以及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总皂苷不影响正常小鼠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及番茄低、中、高剂量组血尿酸值分别为(170.4±36.7)、(178.3±69.7)、(175.5±42.1)、(185.3±72.6)μmol·L^(-1);番茄总皂苷对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联合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正常组、模型组及番茄高剂量组血尿酸值分别为(140.4±36.7)、(378.3±69.7)、(278.3±62.6)μmol·L^(-1),正常组、模型组及番茄低、中、高剂量组黄嘌呤氧化酶值分别为(1.2±0.3)、(1.8±0.2)、(1.6±0.2)、(1.5±0.3)、(1.3±0.4)U·g^(-1) liver;对尿酸和氧嗪酸钾联合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可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正常组、模型组及番茄高剂量组血尿酸值分别为(98.8±21.8)、(455.6±78.8)、(333.7±68.7)μmol·L^(-1),正常组、模型组及番茄高剂量组黄嘌呤氧化酶值分别为(2.1±0.3)、(2.5±0.2)、(2.3±0.2)U·g^(-1) liver。综上结果表明,番茄总皂苷不影响正常小鼠血尿酸水平,但能降低高尿酸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关。
    • 曹子岳; 董永贞; 彭雪雯; 陈瑞; 江丰; 范志勇; 俞晓平; 陈翊平
    • 摘要: 构建一种新型的顺磁离子价态转换介导的磁弛豫生物传感方法,用于鱼肉中次黄嘌呤和组胺的快速检测,进而评定鱼肉的新鲜度和品质。通过利用次黄嘌呤和组胺被酶催化分解产生的过氧化氢的还原性和氧化性,诱导不同价态顺磁离子(Mn(VII)/Mn(II)和Fe(II)/Fe(III))的转化,使磁信号发生变化,实现次黄嘌呤和组胺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顺磁离子介导的磁弛豫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次黄嘌呤和组胺的高灵敏检测,次黄嘌呤和组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5~1 050μmol/L和5~1 000μmol/L,检出限分别为0.17μmol/L和2.34μmol/L,且在鱼肉样本检测中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性良好。该传感器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在鱼肉及相关产品新鲜度评定和品质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梁映兰; 柯颖川; 陈锡培; 冯玉琴
    •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广地龙次黄嘌呤和肌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岭南道地中药材广地龙,按照最佳采收季节到广东省地理标志产品养殖基地采收,进行品种鉴定,及时预处理,再根据不同炮制要求进行规范炮制,得到炮制好的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进行3批平行含量测定试验,得到检测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示,采取不同方式所炮制的广地龙,其次黄嘌呤、肌苷的含量也明显不同,具体高低顺序为,次黄嘌呤含量中,滑石粉制广地龙>酒制广地龙>甘草泡广地龙>广地龙干;肌苷含量中,广地龙干>酒制广地龙>甘草泡广地龙>滑石粉制广地龙。结论:采取不同方式所炮制的广地龙,其次黄嘌呤、肌苷的含量也会发生改变,可为临床选择炮制品提供参考。
    • 何曦萌; 徐黎青; 朱春霖; 潘小红; 何梅; 吴丽辉; 孙军刚
    •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的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PO)灌胃构建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筛选造模的最佳灌胃剂量.方法:选取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4个模型组(A、B、C、D),模型组分别采用次黄嘌呤300mg/kg+氧嗪酸钾250mg/kg(A组)、次黄嘌呤300mg/kg+氧嗪酸钾750mg/kg(B组)、次黄嘌呤500mg/kg+氧嗪酸钾1000mg/kg(C组)、氧嗪酸钾1500mg/kg(D组)4种剂量连续灌胃7d,比较各组体重变化及血尿酸.结果: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次黄嘌呤500mg/kg+氧嗪酸钾1000mg/kg灌胃组(C组)体重增长缓慢,造模后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黄嘌呤500mg/kg联合氧嗪酸钾1000mg/kg连续灌胃给药7d,可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
    • 孙立丽; 霍秦秦; 王婉婷
    • 摘要: 目的 研究地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炒制方法及炒制目的,建立地龙与炒地龙中次黄嘌呤与肌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 甲醇溶液(80:20),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次黄嘌呤的检测浓度在128-640n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肌苷的检测浓度在258.75-1293.75n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次黄嘌呤平均回收率为95.9%,RSD=5.6%,肌苷平均回收率为93.0%,RSD=4.8%,n=6.结论 该检验方法简便、专属、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地龙中次黄嘌呤与肌苷的含量测定.
    • 韩铨; 王昱植; 付国峰; 郭璐; 胡柳; 吴妍; 沈妍
    • 摘要: 目的 探讨氧嗪酸钾联合不同造模剂对小鼠高尿酸血症(HUA)尿酸值的影响,为早期HUA的防治和药物筛选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300 mg/kg氧嗪酸钾、500 mg/kg尿酸、500 mg/kg次黄嘌呤、250 mg/kg乙胺丁醇多个造模剂,对ICR小鼠进行HUA造模,通过不同时间段取血测定尿酸值,比较不同造模因素对血尿酸的影响.结果 给予300 mg/kg氧嗪酸钾能使小鼠尿酸水平升高,但是不能维持尿酸的高水平状态;给予300 mg/kg氧嗪酸钾联合500 mg/kg尿酸溶液能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且上升幅度较大(上升幅度为207.2%),但同样不能维持尿酸的高水平状态;给予300 mg/kg氧嗪酸钾联合500 mg/kg次黄嘌呤溶液能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且上升幅度较大(上升幅度为384.4%),但同样不能维持尿酸的高水平状态;给予300 mg/kg氧嗪酸钾联合250 mg/kg乙胺丁醇溶液能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上升幅度较大(上升幅度为320.8%),且能稳定维持尿酸在高水平的状态.结论 氧嗪酸钾联合乙胺丁醇可成功使ICR小鼠尿酸值升高,并稳定维持尿酸的水平,造模效果优于单独的氧嗪酸钾、氧嗪酸钾联合尿酸、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
    • 戴伦
    • 摘要: 别嘌醇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因使用历史悠久、价格便宜、疗效肯定,是全球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线降尿酸药物。其作用机制在于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向尿酸转化,使尿酸合成减少,血中及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至溶解度以下,从而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别嘌醇亦有助于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此外,通过对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酸转换酶的作用,别嘌醇可抑制体内新的嘌呤合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