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HPLC-UV法同时测定赤松茸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

基于HPLC-UV法同时测定赤松茸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法同时测定赤松茸干品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通过HPLC‑UV联用检测技术,建立了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方法,实现了仅采用其中一种嘌呤标准品,确定该嘌呤标品与赤松茸供试样品中其它三种嘌呤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通过计算便捷地对赤松茸供试样品中的四个嘌呤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降低了标准品成本,简化了实验步骤,能够准确地评价赤松茸产品的品质。目前还赤松茸及其相关产品还没有检测标准,本发明可以用于赤松茸的质量控制,对赤松茸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赤松茸中嘌呤类成分含量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PLC-UV法同 时测定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松茸(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大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 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因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 国家推荐的菇种之一,该菇种1980年在我国成功人工引种栽培,目前已成为国际菇类交易 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现有文献报道,赤松茸中含有多糖、甾醇、黄酮、酚类物质、凝集 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抑制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嘌呤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是构成生命密码-核酸的重要物质。许多食用菌类含 有嘌呤类化学成分,但不同品种的菌类含有的嘌呤含量差别比较大。尿酸(Uricacid,结构 见图1),作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一种三氧基嘌呤,微溶于水,易形成晶体。如果体内 产生的尿酸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 大于7毫克/分升时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另外,血液中尿酸 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还有可能引起痛风肾病。所以高嘌呤饮 食,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尤其对痛风患者,更应该控制饮食中嘌呤的摄入。常见的嘌呤有 四种,即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结构见图1)。但赤松茸中是否含嘌呤类成 分还未见诸报道。因此,随着赤松茸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赤松茸作为食材进入越来越多家 庭的餐桌,甚至被用于商业食品的原材料,测定嘌呤的含量对赤松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这四种嘌呤结构式相近,极性都 很大,且在赤松茸中的含量很低,常规的色谱方法很难实现四者的基线分离。目前还没有针 对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嘌呤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见诸报道。其它食用菌虽然有 嘌呤含量的检测方法,但多存在样品前处理方法繁琐、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等缺陷。同时针对 每一种嘌呤都需要与其相同的高纯度标准品,而符合含量测定的高纯度标准品很难获得,因 此检测成本很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法同时测定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黄嘌呤、鸟 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定性定量检测的技术方法,通过HPLC-UV联用检测技术,建立了 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方法,实现了仅采用其中一种嘌呤标准品,便捷地同时对赤松茸及其衍 生物供试样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嘌呤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操作 简单,灵敏度高,只需要一种标准品,降低了标准品成本,简化了实验步骤,能够准确地评 价赤松茸产品的品质。针对目前还没有定性定量检测赤松茸及其相关产品中嘌呤类物质的方 法的现状,本发明可以用于赤松茸的鉴别与质量控制,对赤松茸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针对目前还没有针对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嘌呤类 成分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现状,提供一种仅需要一种标准品同时定性定量测定赤松 茸干品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等四种嘌呤的方法,该方法基于HPLC-UV联 用检测技术,建立了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仅采用其中一种嘌呤标准品,得到该嘌 呤标准品与赤松茸或其衍生物供试样品中其它三种嘌呤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 时间,最后通过计算便捷地同时对赤松茸供试样品中的四个嘌呤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种基于HPLC-UV法同时测定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 呤含量的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照品标准溶液的配制:以甲醇为溶剂,分别配制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黄嘌呤、 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对照品标准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0.2g经烘干、粉碎、过筛的赤松茸或其衍生物样品,置于50ml圆瓶烧瓶中,加入8- 12ml、60-70%的强氧化性酸,90-110℃水浴加热回流水解20-40min,迅速置于冰水浴中冷 却,再用碱液调至中性,过滤,滤液调pH至3.8-4.2,离心,取上清液,用纯化水定容至50ml 棕色容量瓶中,即得供试品溶液,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3)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的计算:

精密吸取步骤1)制备所得不同浓度的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对照品溶液 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获得HPLC-UV色谱图,测量并记录各嘌呤色谱峰的峰面积,以腺嘌呤 作为标准品,分别计算黄嘌呤、鸟嘌呤、和次黄嘌呤对腺嘌呤的相对校正因子(f

所述相对校正因子(f

式中:f

所述相对保留时间(t

式中:

4)供试品中嘌呤的检测:

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腺嘌呤对照品标准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获 得HPLC-UV色谱图,测量并记录腺嘌呤色谱峰的峰面积,采用外标法以腺嘌呤的峰面积为 纵坐标,以腺嘌呤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获得腺嘌呤的线性方程;

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供试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获得HPLC-UV色谱图,测量并记录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及次黄嘌呤色谱峰的峰面积,将腺嘌呤的峰面积代入腺嘌呤的线性方程,计算获得供试品中的腺嘌呤含量;

其中,鸟嘌呤、黄嘌呤及次黄嘌呤的含量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进一步的,测定过程中,所用液相色谱测定条件为:

反相C18填料色谱柱;流动相由98-100%流动相A和0-2%流动相B组成,以0.02±0.001 mol/L的KH

键合不同基团的反相C18填料色谱柱,对嘌呤类成分的分离效果影响非常显著。鉴于嘌 呤类成分极性比较大、呈弱碱性的理化特性,优选使用对低pH且低浓度有机相有一定耐受 性的反相C18填料色谱柱:Waters Sunfire C18;Waters Atlantis T3,WatersSunfier C18色谱 柱。

进一步的,步骤1)中,配制获得0.05、0.50、5.00、20.00、30.00μg/ml不同浓度的黄嘌 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对照品标准溶液。具体的,可以先分别取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毫升含100μg的溶液,作为标准品 储备液。精密量取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标准品储备液适量,以甲醇稀释,制 得每毫升含0.05、0.50、5.00、20.00、30.00μg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对照品 溶液。

具体的,步骤2)中,所述强氧化稀酸优选为硝酸、高氯酸或浓硫酸等。

具体的,步骤2)中,所述碱液优选为浓度8-12mol/L的氢氧钾或氢氧化钠水溶液。

具体的,步骤2)中,滤液中优选加入1mol/L的磷酸调pH至3.8-4.2。

本发明采用腺嘌呤为对照品进行赤松茸或其衍生物供试样品中嘌呤成分的一测多评方法 的构建,因为腺嘌呤是核酸和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DNA和RNA的合成,为维持 生物体代谢功能的必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命体中,其结构稳定,且与黄嘌呤、鸟 嘌呤、次黄嘌呤相似,标准品价格相对低廉易得,因此最终优选腺嘌呤作为对照品。

针对所测定的嘌呤生物碱类成分结式极其相似、呈弱碱性、极性与水溶性极强且性质 相近,常规色谱条件很难有效分离,本发明优选出以0.02±0.001mol/L KH

本发明针对嘌呤类成分为赤松茸及其衍生物的负营养性成分,尤其对痛风和尿酸高的 食用人群,采用一测多评同时定性定量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四种具有代表性嘌呤类成分黄嘌 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通过HPLC-UV联用检测技术,建立了一测多评的含量测 定方法,实现了仅采用其中一种嘌呤标准品,确定该嘌呤标品与赤松茸供试样品中其它三种 嘌呤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通过计算便捷地对赤松茸供试样品中的四个 嘌呤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且不同套色谱系统(岛津LC-20AT,Agilent1260)及不同色谱 柱(Waters Atlantis T3 C18,4.6mm×250mm,5μm;Waters SunfireC18,4.6mm×250 mm,5μm;Waters X-Bridge C18,4.6mm×150mm,3.5μm)对本发明所提出的相对校正因 子(f,RSD<3%)和相对保留时间(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项基于一测多评针对赤松茸及其衍生物同时定性定量四种具有代表性 嘌呤类成分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技术方法,该检测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 高,只需要一种标准品,降低了标准品成本,简化了实验步骤,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赤松 茸产品的品质。本发明可以用于赤松茸的鉴别与质量控制,可解决赤松茸及其衍生物目前尚 无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的瓶颈,对赤松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尿酸及嘌呤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结构式;

图2为实施例1中嘌呤标准品(A)及赤松茸完整菌株(B)的液相色谱图;图中,1.鸟嘌 呤;2.次黄嘌呤;3.腺嘌呤;4.黄嘌呤;

图3为实施例1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标准曲线;

图4为实施例2中赤松茸菌盖供试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

图5为实施例3中赤松茸菌柄供试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供试样品及材料包括:

赤松茸购自博爱赤松茸种植基地;

黄嘌呤(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wkq20080411)、

次黄嘌呤(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wkq20072809)、

鸟嘌呤(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wkq20080610)、

腺嘌呤(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wkq20061907);

高氯酸、磷酸(分析纯,购自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氢氧化钾(分析纯,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

乙腈(色谱级,购自Fisher公司);娃哈哈纯净水。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仪器包括:

高速中药粉碎机(瑞安市永历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型号:111B,400w,220V/50Hz,25000r/m);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ME204万分之一天平 (METTLERTOLEDO);AUW220D十万分之一天平(SHIMADZU);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4.6mm×250mm,5μm;Waters X-Bridge C18,4.6mm×150mm,3.5μm; Waters Atlantis T3 C18,4.6mm×250mm,5μm;;离心机(Cence湘仪TDZ5-WS);XMTD-7000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光明医疗仪器公司);KQ-500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 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GX-9143B干燥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基于HPLC-UV法同时测定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 呤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对照品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毫升含100 μg的溶液,作为标准品储备液。精密量取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标准品储备 液适量,用甲醇稀释,分别制得一系列0.05、0.50、5.00、20.00、30.00μg/ml的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对照品标准溶液。

1.2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赤松茸3批,烘干后,分别取完整菌株、菌盖、菌柄,适量,粉碎,过4号筛。称取赤 松茸的完整菌株0.2g,置于50ml圆瓶烧瓶中,加入10ml 70%高氯酸,采用100℃水浴加热回流的方法水解30min后,迅速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再用10ml/L的KOH水溶液调至中性,滤纸真空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1mol/L的磷酸调pH至3.8,36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纯化水定容至50ml棕色溶量瓶中,即得供试品溶液,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1.3色谱条件

反相C18填料色谱柱:Waters Sunfire C18,4.6mm×250mm,5μm;Waters X-BridgeC18,4.6mm×150mm,3.5μm;Waters Atlantis T3 C18,4.6mm×250mm,5μm;中的一 种;

流动相:以0.02mol/L KH

1.4系统适应性实验

取对照品标准溶液、供试品溶液进样分析,按照步骤1.3所示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各待测组分分离效果良好(分离度>1.5),拖尾因子在0.96-1.17,理论塔板数以各色谱峰计均在5000以上。

1.5.方法学考察

1.5.1校准曲线及其线性回归

色谱条件同步骤1.3,以各嘌呤对照品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为纵坐 标,绘制标准曲线,拟合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线性相关系数(r),结果见表1。

1.5.2精密度试验

所有批次赤松茸完整菌株干品样品,按照1.2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1.3的色谱条 件,分别重复测定6次,对检测方法的精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

1.5..3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8、12、24h进样,按照1.3的色谱条件,进行 HPLC含量测定,并分别计算四种嘌呤色谱峰面积的RSD值。

1.5.4加样回收率试验

赤松茸完整菌株粉末(过四号筛)约0.20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分别添加四 种嘌呤的0.50mg/ml对照品标准溶液0.1、0.2、0.3mL,按照1.3的色谱条件,每组进行5个平 行试验,分别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3。

1.6.结果与分析

1.6.1线性方程

结果显示,在0.05-30.00μg/mL线性范围(标准曲线见图3)内,四种嘌呤得到完全分 离(四种嘌呤的液相色谱图见图2),线性最低浓度信噪比(S/N)均大于10,线性关系详细结果见表1。

表1四种嘌呤的线性关系

1.6.2精密度试验

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同一样品平行测定6次,RSD%值均<3.0%,说明精密度良好。

表2.赤松茸完整菌株嘌呤测定精密度试验结果

1.6.3稳定性试验

结果显示: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色谱峰面积RSD分别为1.11%、1.43%、1.341%、1.03%、0.96%、2.55%(n=6),以腺嘌呤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参照,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均<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

1.6.4加样回收率试验

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四种嘌呤的平均回收率在98.91%—101.23%之间,表明本方法 的准确度良好。

表3.赤松茸完整菌株嘌呤测定精密度试验结果单位:%

1.7一测多评法测定四种嘌呤的含量

1.7.1相对校正因子(f

精密吸取10μL步骤1.1制备所得不同浓度的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对照品 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条件同1.3所示),获得HPLC-UV色谱图,测量并记录各嘌呤色 谱峰的峰面积,以腺嘌呤作为标准品,分别计算黄嘌呤、鸟嘌呤、和次黄嘌呤的相对校正因 子(f

所述相对校正因子(f

式中:f

1.7.2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色谱柱耐用性考察

考察了两套色谱系统(岛津LC-20AT,Agilent 1260)及不同色谱柱(WatersSunfire C18,4.6mm×250mm,5μm;Waters X-Bridge C18,4.6mm×150mm,3.5μm;WatersAtlantis T3 C18,4.6mm×250mm,5μm)对校正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RSD均小于3%, 表明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色谱系统和不同色谱柱下耐用性良好,见表4。

表4应用不同色谱柱和色谱仪器所测定嘌呤成分的f

1.7.3嘌呤色谱峰的定位

参照1.8.1,按下述公式计算在两套色谱系统(岛津LC-20AT,Agilent 1260)以及三 种不同色谱柱中黄嘌呤、鸟嘌呤和次黄嘌呤成分色谱峰与腺嘌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对 各待测成分进行定位。结果(见表5)表明:相对保留时间的波动较小,其RSD均小于3%。

所述相对保留时间(t

式中:

表5应用不同色谱柱和色谱仪器所测定嘌呤成分的t

1.7.4本发明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

按照1.3所示的色谱条件,采用一测多评和外标法分别对步骤1.2所述3批赤松茸菌株 样品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进行测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见表6。

本发明一测多评法具体如下:

取步骤1.1制备得到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腺嘌呤对照品标准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获 得HPLC-UV色谱图,测量并记录腺嘌呤色谱峰的峰面积,采用外标法以腺嘌呤的峰面积为 纵坐标,以腺嘌呤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获得腺嘌呤的线性方程(见图3和 表1);

取步骤1.2制备得到的供试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获得HPLC-UV色谱图,测量并记 录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及次黄嘌呤色谱峰的峰面积,将腺嘌呤的峰面积代入腺嘌呤的线 性方程,计算获得供试品中的腺嘌呤含量;

其中,鸟嘌呤、黄嘌呤及次黄嘌呤的含量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将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t检验,P大于0.05,说明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不存在显 著性差异,且本发明一测多评法较外标法更为简便、易操作、低成本,在赤松茸样品中嘌呤 的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见表6。

表6两种方法对不同批次赤松茸菌株中四种嘌呤含量测定结果(n=3)(%)

注:a.外标法;b.一测多评法;RSD<2%。

实施例2

一种基于HPLC-UV法同时测定赤松茸菌盖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 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不同之处在于:供试样品为赤松茸的菌盖部位(赤松茸菌盖供 试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见图4),步骤1.3所示的色谱条件不同,色谱条件具体如下:

色谱柱:Waters Atlantis T3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0.02mol/LKH

结果见表7,说明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一测多评法较外标法 更为简便、易操作、低成本,在赤松茸的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

表7两种方法对不同批次赤松茸菌盖中四种嘌呤含量测定结果(n=3)(%)

注:a.外标法;b.一测多评法;RSD<2%。

实施例3

一种基于HPLC-UV法同时测定赤松茸菌盖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 的方法,按照实施例2的步骤,不同之处在于:供试样品为赤松茸的菌柄部位(赤松茸菌柄 供试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见图5)。

表8两种方法对不同批次赤松茸菌柄中四种嘌呤含量测定结果(n=3)(%)

注:a.外标法;b.一测多评法;RSD<2%。

结果见表8,说明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一测多评法较外标法 更为简便、易操作、低成本,在赤松茸菌盖的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