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50404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中国校外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论坛、科教文汇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第4届研讨会、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第十届全国生物化工学术会议等;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文献由19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嫦、施季森、刘慧丽等。
植物细胞工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0404篇
占比:99.97%
总计:450541篇
植物细胞工程
-研究学者
- 周嫦
- 施季森
- 刘慧丽
- 刘琼光
- 孙日飞
- 张小红
- 张春荣
- 徐虹
- 曹颖
- 朱至清
- 李玲
- 李琳琳
- 杨弘远
- 武君咏
- 王泽琼
- 胡尚连
- 胥育玉
- 葛亚明
- 辛翠花
- 邵景侠
- 郭江波
- 金华
- 钱迎倩
- 陈利萍
- 陈金慧
- 鲍雅静
- 黄亚亚
- 于娅
- 代建丽
- 何南扬
- 何晓梅
- 余倩花
- 侯岁稳
- 修宇
- 傅幼英
- 刘凤琪
- 刘岭
- 刘录祥
- 刘月香
- 刘正旺
- 刘清波
- 刘进平
- 卢学琴
- 卢毓璁
- 吴丽芳
- 吴伯骥
- 吴大利
- 吴新莉
- 吴春福
- 吴田
-
-
宋程;
何晓梅;
刘凤琪;
杨洋;
戴军;
邓辉
-
-
摘要:
植物细胞工程是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依托地方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课程。皖西学院“植物细胞工程”课程组成员针对植物细胞工程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概况、师资配置、教学方法和思政教育等方面,提出该课程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做法,以期为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及与细胞工程有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
武君咏
-
-
摘要:
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使得生物制药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细胞工程制药前景广阔.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概述了细胞工程制药领域相关技术及其在生物制药工业中应用的意义与展望.
-
-
武君咏
-
-
摘要:
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使得生物制药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细胞工程制药前景广阔。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概述了细胞工程制药领域相关技术及其在生物制药工业中应用的意义与展望。
-
-
王永刚;
张旭;
张鹏;
马鸿翔
-
-
摘要:
小麦赤霉病是全球性小麦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赤霉菌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威胁人畜安全,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危害的根本途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创造新的遗传变异、加快育种进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概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花药培养、小麦与玉米杂交培育加倍单倍体以及幼胚培养一年多代快速成苗等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在抗小麦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植物细胞工程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将在小麦抗赤霉病品种培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
黄春花;
刘正旺
-
-
摘要:
在当前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更加受到重视,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为例,通过创设前后连贯的体系化问题情境,有效落实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
-
王丽敏;
唐辉武;
梁雪莲;
周玲艳
-
-
摘要:
植物细胞工程课程主要面向生物、农学和园艺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侧重于基本理论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该文根据植物细胞工程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从课程理念、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实施方式出发,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设计与探索,为植物细胞工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
-
-
李娜
-
-
摘要:
为了使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更好的落实,本文明确了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等相关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能够在生活中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高效完成课堂任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以“植物细胞工程”为例进行教学,探究如何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
-
-
-
谈重芳;
庞会利;
张淼;
马若男;
王雁萍;
焦浈
-
-
摘要:
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是植物类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繁多且系统性较差.由于学科发展很快,该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越来越深,新技术和新方法越来越多,原有的课程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相关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从教材、教学手段以及考核几个方面探讨植物细胞工程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引入学科最新国际研究进展,以提高研究生学习兴趣、参与精神、科研创新意识和解决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主动地了解本学科领域国际前沿动态,掌握最新研究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本课程研究生教学质量的目的.
-
-
-
-
李雪生;
肖尊安
- 《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本文总结了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中关于植物细胞工程模块的建设、实践经验及成果,主要介绍了实验目标、内容设计及其实施效果与成果。该实验模块注重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并分析了在本科生阶段开设生物技术大实验这类综合性研究型实验课所面临的问题。
-
-
-
孙日飞
- 《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 2002年
-
摘要:
细胞育种,即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是在细胞水平对离体培养的细胞或组织进行遗传操作,实现植物的品种改良.由于高等植物是多细胞的有机体,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即每人细胞都包含形成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基因.因此,在无菌条件下种子、器官、组织、细胞都可以培养成为植株.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品种改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潜力巨大,本文将重点讨论植物细胞工程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
-
-
陈书安;
王晓东;
赵兵;
王玉春
- 《第十届全国生物化工学术会议》
| 2002年
-
摘要:
本文以青蒿A201和A202为材料初步研究了青蒿的快速繁殖,为用植物细胞工程大规模生产青蒿素,打下了一定基础.青蒿A201和A202无菌芽获得的培养基是0.5mg/1 6-BA,0.05mg/1 NAA MS固体培养基.青蒿A201和A202芽的增殖培养基分别是0.5mg16-BA MS固体培养基和0.3mg/16-BA MS固体培养基.青蒿A201和A202芽的生根培养基分别是MS固体培养基和0.2mg/l NAA MS固体培养基.青蒿小植株的移栽土壤的成活率可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