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梁拱组合桥

梁拱组合桥

梁拱组合桥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816278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四川建筑、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现场技术交流会、2011大跨径桥梁和组合结构桥梁创新论坛、2010城市道桥与防洪第五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等;梁拱组合桥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建渊、李涛、周帅等。

梁拱组合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16278 占比:99.99%

总计:816379篇

梁拱组合桥—发文趋势图

梁拱组合桥

-研究学者

  • 孙建渊
  • 李涛
  • 周帅
  • 刘忠平
  • 戴公连
  • 桂婞
  • 于鹏
  • 何昌杰
  • 刘信斌
  • 刘安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方芳; 杨轩; 武时宇; 刘钊
    • 摘要: 将三跨连续梁桥的中跨采用梁拱组合结构进行替代,可以增大结构刚度、降低梁高、增强跨越能力。以一座钢结构的三跨连续梁拱组合桥为背景,提出了针对结构总体力学性能的优化策略,分析了边中跨比、矢跨比和拱梁刚度比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边中跨比取值宜为0.4~0.6,在小于0.25时边支座会出现负反力;矢跨比对拱肋弯矩和轴力影响较大,宜取1/5~1/6.5;在采用整体钢箱作为系梁时,因拱梁刚度比取值范围远小于1而对结构受力影响不大。在确定吊杆内力时,提出基于“一期恒载+0.5×中跨活载”工况并考虑边中跨弯矩均衡的修正刚性吊杆法,以此得到的成桥内力状态较为合理。
    • 胡安别克·祖巴依尔
    • 摘要: 以某跨河梁拱组合体系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实桥模型,对梁拱组合体系桥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拉索和横撑布置方式、拱肋刚度、矢跨比等因素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相比于风荷载,桥梁受人群荷载和车道荷载影响更大;拉索着力点桥梁两拱肋相交处方向移动时,桥梁整体稳定性呈现增大趋势,反之减小;减小桥梁拉索间距可以增大桥梁稳定性,但同时应考虑拉索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单一横撑设置在桥梁拱顶略偏向两拱相交一侧时桥梁稳定性最好,设置在拱脚时桥梁稳定性最差,采用三支撑时,设置在编号7、8和9时能使全桥稳定性最高,且不能再通过增加横撑的方式提高桥梁的稳定性;桥梁稳定系数随拱肋刚度增大而增大,呈现出类似线性增长关系;通过合理的设计桥梁矢跨比,可以使其稳定性达到最优。
    • 唐涛
    • 摘要: 文章以主跨172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梁-拱组合桥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工程背景,提出“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为确保桥梁结构的施工安全与成桥质量,对施工中支座的临时锚固、箱梁的浇筑、梁体的体系转换、钢管拱肋的制造、钢管拱肋的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技术研究,同时还对梁-拱组合桥的线性、应力监控方法和内容进行说明,可对同类型组合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价值。
    • 黄玮
    • 摘要: 以某连续梁-复合拱组合桥为对象,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计算,结合外观检查、桥梁静载试验和动力特性测试,综合分析了桥梁运营期的实际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边跨与系梁结合处是受力最为复杂且病害较密集的部位,荷载作用下构件强度具有一定安全储备,桥梁运营多年整体刚度较竣工时未发生明显变化,该桥型具有推广价值。
    • 龚子松
    • 摘要: 连续梁拱组合桥兼顾了梁桥与拱桥的特点,结构体系新颖,受力复杂,造型优美,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现详细介绍徐海路沭河大桥和城南大桥的总体布置、主要构造、施工方法、可为同类桥设计、研究、施工提供有益参考.并对两座桥的设计参数及受力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边中跨比、拱梁刚度比、拱梁荷载比、拱梁弯矩比及结构体系的界定等.根据拱梁的抗弯刚度比,连续梁拱组合桥可分为刚拱柔梁、刚拱刚梁和柔拱刚梁3种组合体系,不同组合体系结构设计方法不同,主梁、拱肋可根据不同体系的传力特点和拱梁荷载分配比进行优化设计.连续梁拱组合桥边中跨比变化范围较大,设计灵活,可适应不同环境、景观需求.
    • 田振中
    • 摘要: 梁拱组合桥构造相对复杂,施工过程不确定因素对桥梁线形及受力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精细化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研究预应力张拉误差和混凝土荷载等力学参数变化对结构应力及桥梁线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主梁混凝土自重比设计值大时,主梁顶板压应力减小,底板压应力增大,跨中合龙段附近主梁向上挠度减小;在梁拱组合桥成桥阶段,预应力张拉误差对主梁跨中挠度影响较为突出,梁拱组合桥在最大悬臂阶段预应力误差对桥墩附近主梁的挠度影响相对较小,越靠近悬臂端预应力误差对主梁的挠度影响越大.研究成果可为梁拱组合桥的设计及施工过程提供技术参考.
    • 胡晓东
    • 摘要: 景洪澜沧江大桥梁拱组合桥工程采用了"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针对该桥特殊的地理情况,提出挂篮一体化工装.对边、中跨合龙段提出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对钢管拱安装过程提出了方案,对钢管混凝土灌注提出了关键施工技术.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证明所提方案满足安全规范,可供类似桥梁施工管理人员借鉴.
    • 彭凤强; 冉汶民; 李立威; 张宇; 王庆滨; 郭振锋; 彭坚
    • 摘要: 以深圳空港新城启动区一体化工程展览大道跨截流河特大桥(展云桥)为工程背景,简述了桥梁设计及施工全过程的设计思路及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利用BIM技术解决在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工厂加工下料、现场安装阶段遇到的各类问题.主要分享景观桥梁的设计思路和BIM在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经验,可为今后其他类似桥梁在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 彭小阳; 黄友帮
    • 摘要: 梁拱组合桥梁拱脚节点受力复杂,拱脚裂缝较为常见.以某在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为实例,对该桥裂缝分布、主梁及拱肋线形以及相关实体参数进行了检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拱脚细部模型,分别考虑了设计流程状态工况与实际施工工况,将计算结果与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内力分布与裂缝开展情况相符,由此得出拱脚裂缝产生的原因.
    • 魏良军; 张翼飞; 刘旭政
    • 摘要: 为研究铺装现浇层刚度对梁拱组合桥结构性能及荷载试验评定影响,采用Midas Civil建立某梁拱组合体系桥,对比分析不同铺装现浇层刚度贡献下梁拱组合桥的内力、变形、动力特性以及荷载试验校验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现浇层刚度使得主梁的惯性矩提升显著,改变了主拱与主梁刚度比,进而影响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整体受力特性.考虑现浇层刚度贡献后,主拱的轴力和挠度均有一定减小;主梁的弯矩有小幅增加,主梁的挠度值有所减少.随着现浇层刚度贡献率的增加,各吊杆的轴力也随之线性增加.随着现浇层刚度贡献率的提高,主梁刚度随之增大,使得以主梁振动为主的振型频率变化较大,其他以主拱振动为主的振型频率变化较小.忽略现浇层刚度使得各工况下的校验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高估了实际桥梁的结构性能,影响梁拱组合体系桥荷载试验评定结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