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力
张拉力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1931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科技致富向导、起重运输机械、安徽建筑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建筑2015年技术交流会、2013中国钢结构行业大会、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等;张拉力的相关文献由714位作者贡献,包括钟新谷、张峰、彭雄等。
张拉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931篇
占比:99.48%
总计:42149篇
张拉力
-研究学者
- 钟新谷
- 张峰
- 彭雄
- 张天予
- 全萍
- 凤若成
- 周敬
- 崔好林
- 徐向锋
- 李轩直
- 李雄彦
- 王东利
- 肖汝诚
- 薛素铎
- 邓年春
- 钱骥
- 陈晓鹏
- 高磊
- 任更锋
- 何红霞
- 刘凯辉
- 叶剑波
- 吴玉树
- 周帅
- 张焕涛
- 朱勇更
- 李整
- 李银鑫
- 杨涛
- 池静
- 沈明燕
- 王建华
- 王成岩
- 王钟俊
- 秦锦辉
- 秦顺全
- 罗金刚
- 许世展
- 许四法
- 贾利强
- 陈代海
- 陈峰
- 齐广志
- 万田保
- 于金波
- 余江滔
- 傅睿智
- 冯宝珍
- 刘洋
- 刘立鹏
-
-
赵秀义
-
-
摘要:
为有效解决桥梁工程预应力技术实践中波纹管堵塞、预应力张拉等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中的质量通病展开分析,随后提出一系列预应力技术的实践方法,以此解决桥梁工程预应力技术应用中的问题。经研究,加强波纹管安装规范管理和加强预应力张拉控制措施,对优化桥梁工程预应力技术,完善预应力施工流程有着重要作用,可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
-
邢云;
周炜;
沈毅凯
-
-
摘要:
为研究影响非对称组合梁斜拉桥转体施工结果的具体因素,以某非对称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重点研究施工支架刚度、斜拉索初始张拉力以及平衡配重对结构施工过程内力和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支架刚度对斜拉桥落架后的主梁内力影响很小;二是增大初始张拉力能够减小主梁跨中处的弯矩,但同时会增大塔根处主梁的弯矩,适当调整初始张拉力可以减小主梁脱离支架后的位移以及两侧中跨悬臂端位移差;三是过大的配重线集度会增大边跨负弯矩,可能成为控制设计的因素,但适度的配重重量可以减小主梁跨中悬臂端的下挠。
-
-
杨晓燕;
伊建军;
荆国强;
卢小伟
-
-
摘要:
为改善悬索桥索夹螺杆分组张拉工艺的紧固质量并提高施工效率,以宜都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000 m的公路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选取实桥测试索夹,开展1对张拉器和3对张拉器的分组张拉工艺紧固测试,分析后张拉工序对先张拉螺杆轴力重分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分组张拉工艺并进行实桥测试和应用.实桥测试与应用结果表明:1对张拉器轮循张拉或3对张拉器分组施工时,索夹螺杆轴力损失较大;采用优化后的分组张拉工艺,索夹螺杆轴力普遍达到设计张拉力的80%以上,提高了索夹螺杆的紧固质量与施工效率.
-
-
林野;
杨全宁
-
-
摘要:
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工程,全线长9.8Km,其中盖梁结构采用半倒"T"大悬臂、隐形盖梁,设计新颖,施工难度较大,为青岛地区首次使用.结合工程实际经验,阐述了盖梁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通过文中采取的张拉施工技术,最后使张拉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实际伸长量与计算理论伸长量误差均在6%范围以内,实际工程质量优良,可为同行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
-
张旭飞;
刘欣超;
李凯;
权龙
-
-
摘要:
为改善CRTSⅢ型高铁轨道板张拉成形工艺效率,可采用预紧力筋独立设置张拉杆的多通道同步张拉设备,但该设备张拉时依然存在螺纹连接滑移、锁紧空隙及液压系统特性参数不一致等问题,使多通道张拉力产生波动,导致预紧力筋内应力分布不均匀,影响轨道板张拉成形质量.为此,在多通道张拉设备液压系统运行原理分析基础上,进行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提出基于模糊PID的多通道张拉力波动控制方法,与传统PID控制策略对比仿真分析.结果 表明,模糊PID算法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等控制性能,可实现不同负载干扰力和液压缸泄漏系数作用下的多通道张拉设备输出,将张拉力波动误差控制在1%以内,进而对轨道板内多路预紧力筋同步施加一致内应力,提高张拉成形质量.
-
-
周伟;
李修坤;
罗明
-
-
摘要:
悬索桥索股架设在散索鞍自立之前,温度变化导致的锚跨和边跨张拉力的变化幅度不一致,易使索股在散索鞍的固定变得困难.文中以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分析温度变化对锚跨和边跨张拉力的影响,计算索股在散索鞍压力下产生的摩擦力及在温差下需要的最小摩擦力.结果表明,在锚跨张拉时,不仅需要超张拉以满足温度升高对锚跨力的损失,还需通过增加张拉力验证防滑措施能否清除温度荷载的影响.
-
-
张朝文;
王凯;
陈晓飞;
邢朝阳
-
-
摘要:
预压应力用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钢绞线束张拉应力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力测试钢绞线张拉过程中的预压应力并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并为此类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力施工控制及测试提供参考依据。
-
-
-
贾瑞琦
-
-
摘要:
路桥建设中,许多环节都会使用到预应力技术,工作人员应当重视预应力技术的操作要点,保证路桥建造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基于预应力技术基本特征,依靠实际工程概况,详细阐述了路桥施工过程预应力技术的使用.
-
-
张媛媛
-
-
摘要:
依托公路桥梁施工项目,分析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与施工方法,并检测分析压浆质量.计算理论伸长量和张拉力,为张拉施工提供参考.采用冲击回波法对孔道压浆质量进行检测,并分析确定孔道压浆密实度.
-
-
戴小松;
秦建刚;
周强新
- 《中国建筑2015年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江汉六桥主桥为(48+57+110+252+110+57+48)m自锚式叠合梁悬索桥,全桥共设61对吊杆,同一吊点设置纵向双吊杆.在第1轮吊杆张拉时,给予双吊杆相同的张拉力,张拉后发现同一吊点的双吊杆的吊杆力极不均匀.为保证同一吊点的双吊杆受力均匀,提出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单吊杆及双吊杆正装模型,从单吊杆模型计算得到各阶段各吊杆的吊杆力;在双吊杆模型中,以单吊杆模型中吊杆力的均分力建立某根吊杆最大吊杆力阶段的一次成形的施工阶段,得到各吊杆的无应力长度,以无应力状态法控制,得到各施工阶段双吊杆各自的张拉力.此控制方法实桥应用后双吊杆的索力较均匀,可以省去成桥后由于索力不均带来的大量而繁琐的调索工作,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
-
谭谨林;
黄文锋;
张延
- 《第十八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 2017年
-
摘要:
风荷载是输电塔塔-线体系结构所承受的主要外部动力荷载之一.由于风的作用极为频繁,且具有很高的不可预知性,对于这类跨度大、柔度高的结构,其振动频率较低,十分接近风的卓越频率,因此在脉动风的激励作用下,动力响应十分敏感.故风荷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设计荷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目前中国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一般是将输电塔和输电线分开独立设计,最后进行拼接组合建造,这样的设计模式忽略了塔线之间的耦合作用.在实际工程中,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导线会随之产生变化的张拉力,并通过绝缘子传递到输电塔上产生相应的响应,与输电塔在风荷载下产生的响应叠加;反之输电塔的振动又会导致输电线内产生相应的张拉力变化.同时,工程上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就需要从中选择合理可靠且较为经济的计算模型.
-
-
-
王小宁;
李红波;
李林元;
杨国松;
朱树成;
支欢页
- 《2016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
| 2016年
-
摘要: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下部由二层混凝土结构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上部分成13个独立的展馆,展馆钢结构屋盖坐落在第3层混凝土结构的排架上,为箱形张弦梁结构体系.针对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难点,介绍了大跨度张弦梁结构累积滑移的施工技术,模拟分析拉索初始张拉力的大小对结构滑移施工的影响,通过施工仿真模拟分析,确保屋盖结构施工安全可靠.
-
-
-
赵奕程;
尚仁杰;
张利军;
张强;
李俊安
- 《2013中国钢结构行业大会》
| 2013年
-
摘要:
预应力拉索结构是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新型结构.在这些结构中,拉索对于整个结构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某具体预应力拉索工程,提出直接以张拉力模拟预应力拉索端部千斤顶的张拉,既保证了与实际张拉施工过程的相符,同时还能够计算很多张拉施工过程中的参数,从而保证张拉过程与理论计算的吻合.
-
-
-
-
-
张文福;
陈克珊;
高明;
计静;
刘迎春;
谭英昕;
邓云;
李明亮
- 《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根据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的结构型式和施工工艺,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吊杆与预应力筋的张拉分析与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逆序法和影响矩阵法是比较简单实用的计算吊杆初张力的方法,预应力钢束的张拉要根据施工过程分批次逐步张拉,吊杆张拉顺序在横桥向先张拉两边的两根吊杆,再张拉中间的两根吊杆,这些结论可用于指导大桥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