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学
本土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93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社会科学家、东北之窗、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等;本土文学的相关文献由108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胡阿祥、黄发有等。
本土文学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胡阿祥
- 黄发有
- 仝艳艳
- 任伟
- 任美衡
- 何伟霞
- 何林超
- 余平
- 冯望岳
- 凡子
- 刘再复
- 刘广远
- 刘思思
- 刘文良
- 刘水云
- 区洁怡
- 叶立文
- 周伦佑
- 周剑波
- 周永俊
- 夏宗凤
- 尤莉
- 常峻
- 张倩
- 张华
- 张启范
- 张国培
- 张坤
- 张慧诚
- 张旻昉
- 张晓平
- 张海彬
- 张福贵
- 张颐武
- 徐振亚
- 徐潋
- 徐红
- 徐艳萍
- 戴静蓉
- 方平
- 方彦
- 时长日黑
- 曹静
- 曾大兴
- 曾宪瑞
- 朱振武
- 朱枫
- 权宇
- 李丹
-
-
杜鸣
-
-
摘要:
《三江潮》创刊于2004年,2013年由季刊变为双月刊。是全市连续出刊时间最长、出刊量最多的刊物,在全市文学界极具影响力。《三江潮》以文学性、思想性见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色。作品保持了批判性的风格,在乐山开展本土文学批评,特开设相关栏目"三江争鸣",多次策划的"文学争鸣"专题在乐山文化界引起巨大反响,这在地方性的刊物是少见的。
-
-
何伟霞
-
-
摘要:
《中岩文艺》创刊于2008年,至今已出刊近40期,走过整整13个春秋。作为本土文学,《中岩文艺》既是青神文艺工作者、爱好者交流的平台,也是提升青神文化品位、宣传青神和联络外部的阵地,通过《中岩文艺》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青神,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青神、爱上青神。
-
-
徐艳萍
-
-
摘要:
生前备受推崇的美国19世纪诗人亨利·朗费罗曾在英语世界拥有最多的读者群,他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仅把他视为一位蜚声世界、受人敬仰的诗人,而且把他视为驱动他们文化的核心力量和各种文化的标志和符号.他是美国第一位赢得世界级声誉和第一位取得巨大商业利润的诗人.19世纪声誉达到极致的朗费罗却在20世纪以来惨遭冷遇.在当今的美国,朗费罗其名大多数美国人知道,但其作品鲜有人读了.劳伦斯·比尔在《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诗选》的序言中写道:“不了解朗费罗的作品,就不可能完全认知美国19世纪的文学.”[1]
-
-
闻雪
-
-
摘要:
第二届吕梁文学季启动中国导演贾樟柯发起的2020第二届吕梁文学季日前正式启动筹备及荣誉评选工作,除依旧保持上一届华语文坛星光阵容外,本季也将增设两项本土荣誉奖项。为扶持、鼓励吕梁本土文学作家,促进吕梁文学发展,进一步完善评选体系,第二届吕梁文学季将增设两项面对吕梁本土作者的荣誉"吕梁文学奖-年度吕梁作家"及"马烽文学奖-吕梁作家奖"。
-
-
魏策策
-
-
摘要:
尽管乡土文学研究的论著不胜枚举,但以往的乡土文学研究重点往往在其概念界定、思想内容、审美风格,忽视了乡土文学这个概念何以横空出世并为何被迅速征用,乡土文学和外来文学、中国本土文学之间的影响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百年乡土文学中的民族文艺理论和美学经验的提炼也嫌不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尤其在研究乡土小说的生发时,文学作为社会思潮的一脉必有其诞生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动因,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概念之产生有自己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原因。
-
-
王春林
-
-
摘要:
面对陈应松的长篇小说《森林沉默》(载《钟山》2019年第3期),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为这部作品作出恰切的艺术定位。很多读者,甚至包括作者陈应松在内,在谈到《森林沉默》的艺术方式的时候,都极有可能仍然把它简单地归之于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这样的一种说法,当然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1980年代那场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突出代表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新时期的小说创作。陈应松,自然也不可能置身其外。但在承认陈应松的小说创作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同时,我想,我们却更不能忽视作家与中国本土文学传统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
-
-
王亚文
-
-
摘要:
中国本土文学的"出海"不仅需要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翻译、出版等多个领域的参与和帮助,更需要从原本走出去就好的意识形态转变为"走进"目的语读者心中、"走进"世界文学界的思想理念.在此概念框架下,提升中国本土文学的译介能力可避免"译"完即"走"的"唯我"模式,达到关注目的语接受能力的多元化、多途径"走进"之旅,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
-
-
-
-
曹静
-
-
摘要: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核心观点是: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师可尝试将本土文学的资源巧妙地运用于幼儿园课程,遵循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从收集民间文学素材生活化、游戏化,组织民间文学活动丰富化、多样化,促进幼儿能力发展全面化、个性化.
-
-
黄发有
- 《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创作联姻的产物,研究者向来重视网络技术对文学写作方式、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影响.由于网络技术起源于欧美,从BBS到博客,从Facebook到微博,中国网络文化的繁荣在借鉴外来技术的前提下,其价值导向和时尚趣味也不能不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在文学写作方面,超文本写作的崛起打破了传统文本的封闭结构,其开放性、自主性、互文性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除此之外,外来的网络游戏尤其是暴雪公司开发的《魔兽世界》在中国的风行,使得越来越多以改编网络游戏为目标的玄幻小说写作,在情节模式、叙述结构、怪物系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基于此,研究网络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学术取向,而网络文学与本土文学传统的关系往往被忽略.
-
-
-
胡阿祥
- 《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
| 2000年
-
摘要: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含东汉建安时代)地位非凡.一方面,正是在魏晋时期,文学逐渐脱离儒学,由附庸蔚为大国;此期文学家之多,文学作品之富,也是周秦两汉远不能侔的.另一方面,魏晋时期所逐渐形成的本土文学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本土文学风格的地域特征,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南北朝及其以后的文学发展史.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魏晋时期河淮地区本土文学的发展程度作出阐述:一、优越的自然条件与良好的经济基础。二、显要的政治地位。三、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土壤及其所培植出来的众多文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