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贾樟柯

贾樟柯

贾樟柯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5篇,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艺术、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653篇;相关期刊471种,包括中国新闻周刊、电影评介、电影文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国际高峰论坛、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影视青年论坛等;贾樟柯的相关文献由1092位作者贡献,包括贾樟柯、陈丹青、周华等。

贾樟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8 占比:33.1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2653 占比:66.69%

总计:3978篇

贾樟柯—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宋菲; 赵柏宇
    • 摘要: 我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和韩国导演奉俊昊的电影均以关注底层群体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为主,他们的作品往往聚焦底层小人物、边缘人,并对当下的某些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但两位导演的影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美学创作风格,贾樟柯的作品擅长使用长镜头,偏向纪实风格;而奉俊昊则对好莱坞类型化美学进行了本土改造。此外,同样是对底层人物的塑造,两位导演在弱势人物身上呈现出来的人性善恶、价值选择也不同。
    • 陈茜
    • 摘要: 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贾樟柯以其真实的电影题材关注着社会底层人物的日常生活,反映着当下的社会语境。“真实”是贾樟柯电影不变的中心思想,而电影中呈现的普通人是永恒不变的主体。文章基于电影美学理论,从“视觉形象的真实”“视听语言的真实”“纪实风格的真实”三个角度阐释贾樟柯电影中“普通的真实”,进而对其电影的纪实风格进行研究,剖析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现实意义。
    • 李燕凌
    • 摘要: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2021)是贾樟柯继《上海传奇》(贾樟柯,2010)之后,再次选择纪录片的方式,向观众表达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他将“乡愁”这一中国人集体性情感,具化成贾平凹、余华、梁鸿几位作家的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用文学的技法讲述关于文人、文学和时代的故事。尽管如此,影片上映后的票房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过于松散的叙事结构,过于文学化的画面表达等,都考验着观众的接受程度。作为一部文艺色彩浓厚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更像是通俗小说围城里的哲理诗,深刻却略显晦涩,松散却中心明确。
    • 李园媛
    • 摘要: 贾樟柯在电影中摒弃了传统的“起承转合”戏剧结构,转而使用断块叙事,使影片呈现出生活化、碎片化倾向。首先,贾樟柯并不苛求情节间严密的因果逻辑,并有意淡化影片中的戏剧冲突,回避扣人心弦的悬念。在其有意放缓的叙事节奏中,观众很难看到前因后果的编织痕迹。其次,贾樟柯在电影中插入闲笔式符号,设置开放式结局等,以此来观照社会现实并引发观众思考。这种断块叙事手法也就促成了移情效应,观众与银幕中人及导演有了某种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的体验。
    • 韦亮节; 何云燕
    • 摘要: 2021年上映的贾樟柯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人物访谈作为影像语言,讲述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同时,影片以文学作为描摹乡村的影像主题,探讨作家的生活经验、作品的文学想象如何与不同时空的乡村互相关涉。电影还在延续纪实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诗性的叙事结构、视角与诗文引用,充分展现了中国乡村真实的发展历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影片通过回顾历史可为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提供诸多思考。
    • 侯丹丹
    • 摘要: 自处女作伊始,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的贾樟柯便有意持续关注同一社会群体,聚焦有着鲜明区域特色的地域空间,敏锐捕捉当下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叙事母题,逐渐形成了明晰的贾氏电影美学。贾樟柯在作品中有意拼贴、挪用和重组其他媒介信息产生巨大“互文”能量的同时,更是拼贴、挪用和重组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时空以及情节主题,这一创作上的自觉在电影《江湖儿女》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至此“贾樟柯导演作品”系列得以建构起了贾樟柯的“电影宇宙”。
    • 武兆; 胡红草
    • 摘要: 贾樟柯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打通了生活和艺术的通道,借助个体讲述的真实影像以点带面地勾勒出七十年中当代文学与故乡的故事。在内容上与非虚构文学进行融合,延展了“套层”文本间的真实性和文献意义;在结构上融入篇章目录契合主题现代性,插入诗文朗读构建想象共同体;在意象上运用比兴手法隐喻理想生活,探索诗化意象的现实书写。通过三个维度的跨媒介建构,实现了多媒体融合语境下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形成了一次有意义的艺术探索。
    • 李从睿
    • 摘要: 人文关怀是贾式电影的鲜明特征,影片在特定时代语境中审视底层、边缘人物时,深刻思考了人们的生存现状及出路。文章采用冰山理论视角,以精神分析方法为基点,凸显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情感表达,通过对话、反抗、妥协三个层面深入研究贾式人物意识及人格的构成,展现出其中的“绝望和反抗”,在解构人物生存困境与个体独立意识的思路下,形成对贾式电影的深入探讨与补充。
    • 安莉莉; 廖方舟(校对)
    • 摘要: 剧情梗概导演贾樟柯认为,“文学有电影做不到的东西,电影也有文学无法企及的优势”。于是,他捕捉到文人谈话的重要意义,用18个章节,分别邀请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四位作家:马烽(已故,由其女儿回忆)、贾平凹、余华、梁鸿自述生命历程和创作经历,以此重新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书写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 程小意
    • 摘要: 贾樟柯,从“地下”到如今享誉国际的导演,有效地运用纪录片和剧情片的手法,并超越两者的界限,通过不自觉的安排与连通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在拍摄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了二十多年,记录着当今世界的重大变迁——中国十四亿人口经历的巨变。他的电影以时代变迁为背景,镜头始终聚焦在时代变革浪潮下个体小人物命运的变化。本文以电影《三峡好人》《山河故人》为例,释读这个时代的变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