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性

文学性

文学性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25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4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437014篇;相关期刊1475种,包括青春岁月、文学教育、宜宾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10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外国文论的当代形态:实绩与问题”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会年会、“文艺学新问题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等;文学性的相关文献由304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薇、董馨、冯全功等。

文学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4 占比:0.7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7014 占比:99.26%

总计:440266篇

文学性—发文趋势图

文学性

-研究学者

  • 李薇
  • 董馨
  • 冯全功
  • 梁多亮
  • 江飞
  • 王伟
  • 蒋子丹
  • 马汉广
  • 丁晓原
  • 刘淮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梅龙; 王金安
    • 摘要: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与视界融合理论的同构性,选取《诗经》爱情诗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以亚瑟·韦利和汪榕培英译本作为参照向度,整合例证分析与数据统计,对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文学性传递效果和读者接受效度进行分析,探寻保留和复现《诗经》诗学与艺术价值的英译路径,以丰富和发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学创作视域。研究发现:在语言维度的时态创化填补上,亚瑟·韦利译本耽于过度诠释与强行比附而使接受效度不如汪榕培译本;在文化维度,接受效度因译者对于三类文化意象所采取的不同译介策略而有所变化;在交际维度,汪榕培综合"我者"与"他者"思维传递逻辑关联,相较于亚瑟·韦利过度倾向译语生态的译介策略,读者的文学性接受效度更为理想。
    • 贾玲
    • 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不仅具有文学性,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思想、思维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需要文学作品的熏陶,更需要思想文化的浸染,《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能引导学生品味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奥义,感悟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百味人生。因此,做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特别是导读课,由此开启这部鸿篇巨制的阅读之旅,很有意义!
    • 李春青
    • 摘要: “文学阐释学”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或方法,迄今为止它一直处于探索和建构过程之中。无论是从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功能的角度看,文学阐释学都既不属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那种文学研究范式,也不同于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社会学。文学阐释学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以文本分析为出发点,但并不停留于此,而是进而追问文学性、审美性背后发挥决定作用的意义生成模式。文学阐释学把文学的“虚拟空间”、“意义世界”、“关系网络”均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层次的意义建构将方法论和本体论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向。
    • 陈世龙
    • 摘要: ◆说明设计思路:采用主任务建构之“聚焦”之法,聚焦“四维度”,突破对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的鉴赏难关。本单元阅读总任务: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剧本,从哪些方面,运用怎样的方法去鉴赏和评价戏剧,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如何将剧本搬上舞台,如何演绎经典戏剧,感受戏剧的舞台性。
    • 贺绍俊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一大批有志于革命的青年奔赴延安,他们后来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骨干力量。冯牧是其中一员,他的革命理念和文学理想基本上是在延安时期塑形而成的,冯牧的延安时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考察冯牧的延安时代,特别是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有助于我们理解冯牧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也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冯牧这一代革命文学家的整体性。
    • 王帆英
    • 摘要: 近年来,耽美小说在中国发展迅速,一些好的作品已经突破了网络小说的窠臼,向严肃文学迈进。本文试图以耽美小说的优秀作品《杀破狼》为例,从该小说的选题、人物、情节、爱情、漫画感等视角探讨耽美小说在文学层面的特点和成功之处。
    • 崔晓璇
    • 摘要: 《第十一回》是陈建斌作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有着非常浓厚的东方文学意味。电影将舞台喜剧与电影故事交织在一起,用古典文学的章回体形式塑造新颖的电影样式,同时红色色彩的数次复现让观众从视觉上体悟角色的情绪和意识。通过将电影与生活的内外映照、剧本前后的内容呼应以及红色的色彩积累,导演让每个人物都饱满而有血肉,大家围绕着对艺术与生活异同的讨论,带领观众从这十回的故事中走向自己第十一回的人生中去,实现了电影的文学性表达。
    • 罗崇宏
    • 摘要: 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且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后文化研究时代,有关文学理论的讨论涉及文本转向、文学性、文学理论服务的对象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性等问题。相比文学实践,后文化研究时代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凸显出特有的“独立性”,即文学理论知识并不完全源于文学实践,而是具有不同于文学实践的“先验性”。而且,文学理论的“独立性”又是伴随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这一话语逻辑的流变过程呈现出来的。
    • 王娟
    • 摘要: 在2021年的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曾经从事编剧工作、后来转行为导演的高启盛以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一江春水》(高启盛,2022)带给观众对现实生活的重新感受。这部影片来自于高启盛长期对武汉市民生活的观察与反思,凝结了他丰富的创作经验与深刻的生活感悟,但在叙事上却力图隐匿作者的主观意图与创作者身份,在不经意间达成对女性的多重社会身份进行的思考和图解。2022年1月7日,《一江春水》正式登陆全国电影院线。
    • 张文馨; 周敏; 谷安琪
    • 摘要: 汉籍经典英译研究一直被专家学者看重,其中不乏中医典籍的英译。但文学性这一问题却在典籍翻译中被长期忽略。文学性不限于文学作品,在其他文类也有体现,譬如中医典籍。此次项目旨在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以《伤寒杂病论》为例的中医典籍的原本及各家英文流通译本(罗希文版、阮继源版和李照国版)进行对比阅读,并通过实例从语言形式、修辞、思想文风和故事性四个方面,分析翻译中文学性的体现和缺失的情况,进而阐述文学性在中医典籍英译中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医古籍经典的翻译事业和中医药海外市场发展提供较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便中医药文化能够更好地向海外传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