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译介

译介

译介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常用外国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3篇、相关期刊760种,包括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版广角、海外英语(上)等; 译介的相关文献由1582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文艺、许钧、孙立春等。

译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3 占比:100.00%

总计:1583篇

译介—发文趋势图

译介

-研究学者

  • 林文艺
  • 许钧
  • 孙立春
  • 季淑凤
  • 李海军
  • 何泠静
  • 刘堃
  • 曹文刚
  • 朱振武
  • 梁云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柳
    • 摘要: 残雪作品首次进入英语世界是在1986年而非通常以为的1987年。残雪既有稳定合作的译者,也不乏在美国文学界具有较大话语权的伙伴积极推动她在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过去三十多年来,残雪有大量作品在美国英译出版,且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评论界的青睐,在海外获得的关注与日俱增。但是客观说来,目前残雪在美国仍属小众作家,她的知名度、对她的阅读和研究与国内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残雪虽然比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在海外更有影响力,但以“墙内开花墙外香”来描述她在海内外接受状况的反差并不准确。
    • 周丽红; 成昭伟
    • 摘要: “东北作家群”的诸多力作,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文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为例,阐述海外学界特别是美国汉学界对“东北作家群”的译介情况及文化影响,以期揭示这一领域的海外研究概貌,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借鉴。
    • 邓高胜; 唐静
    • 摘要: 7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文献种类繁多、研究成果丰硕,但现有研究多从中国本土译介当代文学角度探讨,对海外译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关注不足。本文拟对海外译介中国当代文学文献(期刊刊载文献和发表单行本)进行梳理,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传播渠道与效果研究)进行反思,探讨汉学期刊、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意义以及优先宣传如通俗文学等海外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的思想转变。助力当前文学外译政策调整,为中国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向海外贡献绵薄之力。
    • 李国磊
    • 摘要: 司马辽太郎历史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已有40余年,译介的作品数量渐多,研究多有推进,但尚有不足。在译介方面,存在译介数量偏少,译介范围有限等问题,需加强小说、随笔等多种类型作品的译介。在研究方面,多集中于对司马辽太郎历史文学战争观、民族主义的批判,还需从拓宽研究对象的范围、明晰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开掘其他研究视角的空间等方面推进研究。
    • 原琳; 戴平安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清末留日学生群体具有同时代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能量。他们抱着救国图强的目的浮海东渡,出于对西学的渴求,在日本创办译书团体、译介书籍、发行期刊,向国内引介了大量的法律概念、术语,初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基本原理。清末留日学生以其贯通中西的学术阅历和积极主动的传播意识,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开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曾衍文
    • 摘要: 粤剧自清朝开始走出国门,随粤侨扎根海外。粤剧译介主要以文本、表演、教育等形式在全球进行文化生态适应性传播。在文本译介方面,主要由粤侨学者撰写粤剧相关文章或著作进行传播;在演出译介方面,粤剧在演出时间、演出方式、演出内容、演出唱词等方面进行了选择适应性变化;在教育译介方面,主要以业余粤剧社团到学校、社区、民间社团间举办公益性教学活动来传播。
    • 弋睿仙; 王孟娟
    • 摘要: 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格萨尔》史诗英译本共12个,在美国出版、再版和翻译的英译本有11个,美国在《格萨尔》史诗的英译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梳理《格萨尔》在美国的译介历程,发现其主要译介特点为:《格萨尔》的美国之旅始于单纯的文学翻译,后来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北美藏传佛教的推动,使《格萨尔》的英译本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宗教色彩。这些英译本客观上促进了《格萨尔》史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从空间上拓展了史诗的生命,为国内的格萨尔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 宋丽娟; 侯梦琰
    • 摘要: 中国笑话集在19世纪已传入欧美,《马礼逊手稿书目》等西人所编藏书书目已著录有《笑得好》《笑林广记》等笑话集。这些笑话集在欧美的流布与著录,无疑为中国笑话在西方的翻译提供了文本支持,儒莲、卫三畏等汉学家曾先后涉足中国笑话的翻译。笑话不仅受到汉学家的青睐,而且被视作一种独立的文体,写入翟理斯之《中国文学史》,这又进一步推动了西方人对中国笑话的认识和接受。而中国笑话在欧美的流布又与其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互有异同。
    • 刘怡
    • 摘要: 拜伦作为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由国内译者翻译传入中国,他的作品与呈现的勇于抗争、追求自由的精神使其声名远播。本文从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拜伦作品的译介出发,探讨拜伦在中国翻译的现代性与想象的现代性,同时通过翻译形成全新的文学形式,完成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但是由于文学现代性与中国社会实际进程中现代性之间的“断裂”,导致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 庄雅妗
    • 摘要: 闽籍译者黄嘉谟译介美国文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译学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启发了外国文学的地域传播路径。基于文本分析和个案研究方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黄嘉谟的“闽式”解读进行探讨。在译介美国文学的过程中,黄嘉谟综合考量句式和修辞变换、顺应时代流变、再现情感语气等因素,其译文既还原了原文的精神面貌,又充分体现了译者在美国文学译介过程中对闽南方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适应了闽南翻译生态环境,产生了“闽韵缭绕”的翻译效果,推动了美国文学在闽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