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09970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学前缘、地质论评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不整合面的相关文献由1198位作者贡献,包括何登发、查明、樊太亮等。

不整合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7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9970 占比:99.64%

总计:110364篇

不整合面—发文趋势图

不整合面

-研究学者

  • 何登发
  • 查明
  • 樊太亮
  • 朱筱敏
  • 陈中红
  • 高志前
  • 付广
  • 吴智平
  • 余佳
  • 孟宪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伍新明; 杨佳润; 朱振宇; 丁继才; 王清振
    • 摘要: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与建模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步骤之一,随着三维地震数据体的规模不断增大,大量依赖于人工的传统方法在效率、精度和分辨率方面均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同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自动化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与建模是必然趋势,并且近10年来该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介绍并讨论了一整套全自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与建模的计算机实现技术流程及其在多个实际数据中的成功应用案例。该流程主要包括:①三维地震断层检测、断层面构建、断距场估计和断层恢复等一系列断层解释功能的实现;②盐丘、火成岩和溶洞等各类地质体的识别与三维建模;③不整合面、层序界面检测与提取;④基于断层、地质体和不整合面等边界信息约束的层位体解释和Wheeler体构建;⑤融合所有构造和层位解释结果的构造建模和井震联合物性参数建模。对相关方法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将其与相应的实际地震数据应用情况相结合展开讨论,以呈现整个自动化地震构造解释与建模过程中所面临的计算机技术问题及其实现情况。其中,断层检测、地质体识别和层位提取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自动化实现,而断层面组合、构造恢复、精细层序解释和构造建模等方面依然高度依赖人工参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所有这些任务的自动化实现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需要更好地解决训练样本缺乏的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引入地质、物理先验信息约束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对结果的合理评价、质控和使用的友好度,自动化方法可能会面临在实际场景应用中未被合理使用或获得不合理结果的风险。但是,在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驱使下,计算构造解释与建模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 樊丹; 李涤; 何登发; 侯烁钦; 孙天鸽; 杨浩; 甄宇
    • 摘要: 东天山博格达地区经历了古生代长期俯冲增生与中—新生代多期陆内变形改造作用,但对于博格达山石炭纪构造属性与演化阶段等问题始终存在争议,制约了对北疆晚古生代构造格局的认识。利用博格达山露头及其两侧盆地钻井、地震资料,运用盆地构造分析思路与方法从盆-山尺度开展了石炭系地层格架及岩浆活动特征综合对比研究,划分博格达地区石炭系构造-地层单元并分析石炭纪构造背景。研究结果显示:博格达山相邻的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发育下石炭统与下伏地层(C_(1)/AnC)不整合,而上、下石炭统之间(C_(2)/C_(1))、二叠系与上石炭统(P/C_(2))不整合在博格达山及相邻盆地普遍存在,由此将博格达地区石炭系划分为下石炭统和上石炭统2个主要构造层,揭示研究区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进一步结合构造变形演化、盆地构造沉降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结果,认为博格达山石炭纪为俯冲相关伸展背景下的弧后盆地,经历了早、晚石炭世两阶段伸展裂陷作用,并在裂陷晚期均明显遭受了周缘块体碰撞拼贴事件的影响。
    • 王伟平; 姚永坚; 蔡周荣; 殷征欣; 朱荣伟; 尉建功; 鞠东
    • 摘要: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一个走滑拉张型盆地,具有南海北部张裂和西部走滑的双重构造特征,盆地发育新生界多个区域不整合面,对于研究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史、油气资源以及南海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越南钻井约束,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解译,标定南海扩张结束后(中中新世以来)T_(5)和T_(3)两个区域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分析,认为:T_(5)不整合面形成于南海海底扩张停止时期的碰撞不整合面,对应于红河-南海西缘断裂带从左旋运动到右旋运动的过渡期,时代为15 Ma,地震剖面揭示该界面总体的构造活动不强烈,推测沙巴造山运动在中建南盆地的响应已大幅减弱。T_(3)不整合面对应于区域性重要板块重组事件和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的构造转换面,与红河-南海西缘断裂带右旋走滑密切相关,时代为11.6 Ma,地震剖面显示该界面具有明显的剥蚀削截特征,同时是南海西部大规模碳酸盐岩、水道和扇体开始发育的重要时期,推测为南沙运动或万安运动在盆地内强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南海后扩张期表现出强烈构造活动及沉积响应的差异,通过未来大洋钻探,可明确南海西部T_(5)、T_(3)两个区域不整合面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动力学环境,为认识南海西缘断裂带对西部沉积盆地群成因机制以及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提供依据。
    • 熊加贝; 何登发
    • 摘要: 加里东期不整合面是早古生代华北板块内一个重要的盆地性质转换界面。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型油气藏和二叠系本溪组、太原组铝土质泥岩气藏的发现,促进了地质学家对该地区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性质的探讨。基于大量的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对加里东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志、不整合类型及其空间分布、不整合结构和时间变量进行深入解析。研究表明:(1)加里东运动后,鄂尔多斯盆地的古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鄂托克旗—定边一带的高地貌区、神木—靖边—富县以及吴忠地貌过渡区、中东部地势低缓东倾区;(2)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相邻地层呈角度各异的接触关系,具有“削截(下)—整一(上)”、“削截(下)—超覆(上)”的结构,整体表现为盆地边缘为具削截和褶皱的高角度不整合、盆缘向盆内过渡地区的低角度不整合及盆内大范围分布的平行不整合;(3)不整合面也是上、下古生界之间形成的主要风化壳界面,长期的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为该区铝土质泥岩发育奠定了环境背景,而铝土岩不仅可作为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的理想盖层,同时也是陇东勘探新区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的有利场所。
    • 陈杰; 王文训; 牛林林; 童明胜; 黎江
    • 摘要: 阿曼盆地发育多套成藏组合,油气资源丰富.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地内古生界和中生界成藏组合,对新生界成藏组合研究较少.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烃源岩分布、埋藏史等资料,以原油组分、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对阿曼盆地北部古近系Umm Er Radhuma组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研究,分析其储层特征、生烃来源、运移途径、成藏特征,建立成藏模式,探讨其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阿曼盆地北部古近系Umm Er Radhuma组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浅、压实作用弱、孔隙发育,上部Rus组石膏层为其盖层,储盖条件优越;烃源为白垩系Natih组富含有机质的泥灰岩,生烃中心位于工区东部法胡德盐盆内.岩心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工区内烃源并未成熟,Umm Er Radhuma组油藏原油是法胡德盐盆烃源生烃后沿断层和不整合面向上、向西运移而来;白垩系顶部不整合面、溶蚀断裂塌陷通道及局部微构造是阿曼盆地北部古近系Umm Er Radhuma组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具有断裂沟通、沿不整合面运移、局部微构造控藏的特征.
    • 牛宏图
    • 摘要: 主要介绍了层序界面的几种常用的识别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首先主要阐述了层序界面的相关概率及其形成,然后详细介绍了层序界面识别的4种常用方法,最后系统分析了层序界面对于油气勘探的意义,目的是推动我国油气勘探的发展.
    • 陈欢庆; 朱筱敏; 张功成; 张亚雄; 张琴; 刘长利
    • 摘要: 以琼东南盆地古近系陵水组为例,针对海相断陷盆地钻井资料少、地震资料复杂、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有利勘探目标预测难度大等问题.在Vail经典的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基于浅水区钻井资料和深水区地震资料,井震资料紧密结合建立研究区目的层三维等时地层格架,将目的层划分为层序I、层序Ⅱ、层序Ⅲ和层序Ⅳ4个三级层序.岩石类型、沉积构造、自生矿物和生物化石4方面证据表明,研究区目的层为海相沉积.在等时地层格架内,通过沉积学分析、断裂体系解释和不整合面刻画等工作,对每一种地质成因输导体开展单要素分析.从成因角度将研究区目的层输导体系划分为储集体、断裂和不整合面3种主要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发育特征进行精细刻画.低位体系域的斜坡扇、盆底扇,海侵体系域的扇三角洲、滩坝和滨岸砂,高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等是储集体输导体系的主要对应沉积相类型.北东向展布的控凹大断裂可以成为油气运移输导的有利通道.根据成因和输导效果将不整合划分为平行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削蚀不整合和超覆-削蚀不整合共4大类.层序界面上广泛发育的不整合面可以成为油气运移输导的有利通道,在油气运移输导过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分析不同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将研究区目的层输导体系模式总结为断层+不整合面(储集体)"T"型输导、断层+不整合面(储集体)梳状型输导、断层+储集体网格型输导、断层+不整合面阶梯型输导、裂隙型输导(裂缝+层理面+孔隙)5种类型,指出不同输导体系模式在盆地内分布的位置和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油气疏导体系模型.结合盆地温度场、压力场、流体势等石油地质特征及烃源岩、盖层等成藏要素分析,预测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区域上有利的勘探区带主要包括崖南凹陷北缘、松西凹陷、松南凹陷北缘、北礁凹陷周缘、陵水南斜坡、长昌凹陷北缘和南缘.4个层序中,层序Ⅰ最有利,层序Ⅲ和层序Ⅳ次之,层序Ⅱ最差.
    • 李智; 张志业; 杨云飞; 郭文建; 李岩; 黎腾; 熊健
    • 摘要: 南阳凹陷属南襄盆地次级构造单元,是发育在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之上的富油气断陷.研究其地质结构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对凹陷油气勘探和认识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隆升剥蚀作用的盆地构造-沉积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凹陷内2/3D地震、钻井、测录井资料,识别区域性不整合面,划分构造-地层层序,刻画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及凹陷平、剖面形态;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南阳凹陷晚白垩世以来的形成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南阳凹陷发育胡岗组底部(Tg)、玉皇顶组底部(T7)、核桃园组底部(T5)、上寺组底部(T1)4个区域性不整合面,将凹陷地层划分为基底构造层、胡岗组构造层、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构造层、核桃园组-廖庄组构造层、上寺组-平原组构造层共5套构造-地层层序.受新野断层、禹桐断层、师岗断层等基底断层控制,南阳凹陷表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经历了初始断陷期、持续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共5期构造演化阶段.基底结构复杂、边界断层形态差异及分段差异沉降是凹陷地质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
    • 陈槚俊; 何登发; 孙方源; 田方磊
    • 摘要: 塔北隆起奥陶系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促进了地质学家对该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格局的探讨.早古生代不整合的地理、几何和时间变量解析有助于认识塔北古隆起的形成过程.基于大量的钻井和地震资料,解析了塔北隆起地区志留系底、顶部不整合,厘定了古隆起在晚奥陶世末和中泥盆世末的形态和展布范围,最终探讨了古构造应力场的演变.研究表明,塔北隆起地区志留系底、顶部不整合面都具有"下削上超"不整合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被削截,而年轻地层超覆于不整合面之上.隆起范围在晚奥陶世末期近东西向展布,而中泥盆世末期在南部斜坡上转变为3个古凸起(英买力低凸起、轮南低凸起、库尔勒鼻状凸起),整体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晚奥陶世末近东西向的古隆起在中泥盆世末叠加了北东-南西向的构造,表明挤压应力场由晚奥陶世的南北向逐渐转变为北西-南东向.为已取得的关于塔北晚加里东期古隆起格局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给予了详细的论证.
    • 韩品龙; 肖敦清; 王居峰
    • 摘要: 应用"地层尺度"方法,通过在区域地层框架下的岩性组合和电测曲线特征,将大港探区奥陶系峰峰组划分为若干小层,并在全区开展小层对比,研究不同小层经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在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的出露情况,以期还原加里东运动后的古地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加里东期不整合面是小层(十~几十米)级别的低角度不整合,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貌形态,峰峰组小层出露具有由低向高逐渐变老的特点;该低角度不整合的存在改变了以往的认识,还原了加里东运动对奥陶系地层的影响,同时在峰峰组小层框架下,揭示了受第5小层控制,上、下碳酸盐储层在纵向上具有不同的发育规律,其上发育岩溶喀斯特及团块状白云岩储层,其下发育层状白云岩储层,在黄骅坳陷中南部地区连续分布,具备较好的储集性能.上覆煤系地层沉积覆盖后与下伏奥陶系储层形成多类型的源-储配置关系,具有捕获后期生成油气的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