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形成演化

形成演化

形成演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6115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等;形成演化的相关文献由696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晓飞、冯军、冯子辉等。

形成演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6115 占比:99.81%

总计:106312篇

形成演化—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文采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闽浙火山岩带形成的洋陆转换作用。洋陆转换作用涉及整个上地幔物质运动,研究的主要根据来自对地幔调查的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表明,闽浙火山岩带形成的根源在其下方的伊佐奈崎板块,它反映为上地幔底部的高波速异常体。它向上方释放基性的熔体,使软流圈底部变为玄武质低黏度物质,并且向上继续蠕动。向上的继续蠕动在岩石圈地幔形成英安质岩浆房。由于闽浙地壳比较冷硬的克拉通性质,英安质岩浆房上涌速度缓慢,混染了大量上地壳物质,转变成为酸性的枝叉状岩浆囊。在125 Ma太平洋板块发生旋转后,由于地壳逐渐放松俯冲造成的挤压,岩浆释放造成大规模酸性火山爆发,形成闽浙火山岩带。可见,大陆增生的主要方式不仅有俯冲带大量英安质和玄武质幔源岩浆上涌的模式,还有混染了大量上地壳物质的流纹质岩浆活动。
    • 王毅; 赵国华; 王成功
    • 摘要: 四川盆地是中国主要的红层分布区,在川西北盆缘泥岩—砂岩—砾岩互层岩性分布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发。梓潼县某拟建场地的地表、冲沟及坡体内分布大量砂岩与砾岩孤石,还发育两处滑坡。为查明孤石来源及崩滑体成因,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及场地勘探资料,采用地质反演分析和工程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地质地貌演化入手,初步揭示崩滑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模式。结果表明,崩滑体的形成演化与川西北红层地区特殊的地层结构和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在龙门山前缘扩展和隆升作用下,硬质岩(砂岩、砾岩)中发育陡倾共轭剪节理和软质岩(泥岩)中发育层间错动是内因;地壳抬升、河流溯源侵蚀、卸荷回弹等导致硬质岩节理张开并向临空方向崩塌和滑坡是外因。提出伴随地貌溯源发展,斜坡地带逐步形成一级或多级崩滑体的演化模式。研究成果对红层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和工程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 陈靓; 刘时桥; 辛卓; 邢子浩; 张经纬; 刘亮; 靳佳澎; 李伟; 陈万利
    • 摘要: 远海孤立碳酸盐台地周缘发育了碳酸盐岩峡谷,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碳酸盐碎屑沉积物的“源-汇”体系及深水油气成藏等方面。文章利用多波束测深、高分辨率二维多道地震等数据,精细刻画南海西沙海域永乐海底峡谷的地貌形态及内部充填特征,揭示该峡谷沉积演化过程,分析峡谷成因控制因素及稳定性。永乐海底峡谷形成演化可分为萌芽、汇聚和拓展3个阶段,随着演化过程的发展,峡谷规模及对沉积物输运作用增加。永乐海底峡谷形成及演化主要受古地貌隆起形成的负地形和沉积物重力流侵蚀作用影响。峡谷在第四纪以后仍有较明显的活动迹象。分析显示永乐海底峡谷是西北次海盆的重要物质输送通道,其沉积演化过程及稳定性对研究碳酸盐台地沉积物输运等深水沉积过程及岛礁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贾承造; 赵文智; 何登发; 吕修祥
    • 摘要: 沉积盆地是石油、天然气、煤、盐、铀等能源矿产资源赋存的基本地质单元,研究沉积盆地的结构构造、形成演化与能源富集机理始终是地质学家与勘探家的核心任务,中国的地质学家与勘探家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 李智; 黎腾; 朱颜; 何登发; 李岩
    • 摘要: 唐河低凸起是南襄盆地内分隔泌阳凹陷与南阳凹陷的次级正向构造单元,其地质结构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和分析泌阳、南阳两富油凹陷的构造沉积充填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地震、钻测井及地化资料为基础,分析唐河低凸起的地层充填、构造特征、形成演化和成因机制,并探讨其油气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唐河低凸起自下而上发育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核桃园组、凤凰镇组及平原组。构造东西分块,为受桐河街断层分隔的南阳、泌阳两凹陷斜坡带组成的“类地垒”形态;南北分带,呈多个半地堑形态。构造演化分析将该区演化阶段划分为统一沉降期、差异沉降期、挤压定型期和拗陷期4个阶段,低凸起的成因机制与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换下边界断层的差异活动密切相关。唐河低凸起具有多凹陷烃源岩供烃、多层系有效储层发育、长期高效输导体系及多类型圈闭垂向叠加的有利条件,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 汪新伟; 王婷灏; 李海泉; 张瑄; 罗璐; 刘慧盈; 王嗣敏; 向才富
    • 摘要: 【研究目的】太原盆地作为优质岩溶热储分布与城市供暖需求匹配良好的地区之一,其岩溶地热系统的形成演化与成因要素的研究对本区地热资源的整体开发以及断陷盆地型地热资源展布规律的认识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最新54口地热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太原盆地岩溶地热系统的热源、热储展布和水热动力学特征,并分8个单元评价了地热资源量。【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岩溶热储发育的层位主要为华北板块广泛分布的下古生界奥陶系,经历了早古生代末的表生岩溶、晚古生代的直接盖层沉积、中生代岩溶地热系统初始形成、新近纪的改造与第四纪最终定型等5个阶段。该地热系统的热源来自于新生代裂谷盆地产生的高大地热流(最高达79.12 mW/m^(2)),热传递方式可分为强烈对流型(盆地边缘)和热传导型(盆地内部)截然不同的两类。热储储集性能具纵向分层、平面分带特征。在纵向上识别出15~20层有效储集段,累计厚度160~180 m,可划分为3~4层主力含水段;在平面上有利储集带主要受NE向隐伏构造的控制,且主力含水层在运移过程中易发生“越流”现象。盆地中段的奥陶系热储因埋藏适中(约400~1900 m)、且储层温度较高(30~75°C),是最有利的勘探开发区。依据热储体积法评价出太原盆地岩溶地热系统可利用的静态地热资源量为83.03×10^(8)GJ,折合标煤2.83×10^(8)t。【结论】年开采地热资源量可满足1502万m^(2)的供暖面积。鉴于目前已开发资源仅占可开发的23.3%,开发潜力巨大。
    • 赵圣贤; 夏自强; 刘文平; 张成林; 张鉴; 文莉; 何沅翰; 王重善
    • 摘要: 四川盆地南部泸州深层页岩气是现阶段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天然裂缝发育对页岩气富集、压裂开发及天然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岩心、测井分析等地质手段,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对泸203井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期次及形成演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为主,发育少量水平滑脱缝及直立张性缝。裂缝充填程度高,充填物复杂,以直立缝及水平缝共同发育、延伸距离短为特点,纵向上裂缝在五峰组—龙一段Ⅰ亚段2小层及4小层中上部集中发育,底部直立缝及水平缝均较为发育,向上以水平缝发育为主。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形成于3期构造运动:第1期形成于印支运动期(距今253.4~250.0 Ma),裂缝被方解石及黄铁矿高度充填,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0.4~150.6°C,构造应力方位为NNW—SSE向(335°±5°),形成近NS向及NWW向平面剪切缝与NEE向剖面剪切缝。第2期形成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距今70.58~42.64 Ma),裂缝被方解石全充填,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4.8~210°C,构造应力方位为SEE—NWW向(110°±5°),形成NW向与NEE向平面剪切缝及NNE向剖面剪切缝,并对早期裂缝进行加强改造。第3期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晚期(距今42.64~0 Ma),主要为半充填-未充填缝,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3.3~190°C,构造应力方位为NEE向(75°±5°),形成NNE向及WE向平面缝与NW向剖面缝,为构造定型期,对早期构造进行叠加改造。
    • 张国伟; 鲁如魁; 姚安平; VCG(图)
    • 摘要: 我国大陆上有众多山地山脉,秦岭就是其中之一。秦岭是寻常的,它具有全球山脉(造山带)共有的基本特征与作用;秦岭又是不寻常的,它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山脉所没有的独特性,尤其对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及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意义与重要贡献。同时,秦岭又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代表性区域。
    • 王家柱; 高延超; 冉涛; 铁永波; 张凡
    • 摘要: 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古滑坡复活问题是威胁川藏铁路建设和运营的严重隐患之一.位于四川康定市的某古滑坡体,距原规划的川藏铁路大桥仅100 m,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钻孔勘探,分析该古滑坡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并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对古滑坡可能的失稳模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古滑坡边界清晰,滑坡体积约118万m3,主要沿基覆界面滑动,局部变形破坏强烈;发育多级拉张裂缝;天然工况与降雨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潜在破坏部位为边坡中部碎石土堆积体后缘,滑动面即沿着碎石土与全风化岩体的接触面,一旦复活将严重威胁铁路大桥的运营与安全.
    • 贾屾; 何登发; 韩文明; 胡滨
    • 摘要: 东非裂谷东支肯尼亚裂谷包括5个重点凹陷,除South Lokichar凹陷外,其余凹陷均无发现.肯尼亚裂谷的形成演化及动力机制认识不清是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通过系统分析肯尼亚裂谷不同凹陷形成年代、裂谷类型和动力机制、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过程,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South Lokichar凹陷形成时间早,地层年代老.South Lokichar凹陷主要发育晚渐新世-中中新世地层;Turkana、Kerio及North Lokichar凹陷以中中新世-全新世地层为主;Kerio Valley凹陷主要发育中-晚中新世地层;②阿法尔地幔柱和肯尼亚地幔柱的隆升控制肯尼亚裂谷的形成演化.South Lokichar凹陷的形成演化主要受阿法尔地幔柱控制;其余4个凹陷主要受肯尼亚地幔柱控制;③不同类型的凹陷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差异较大.South Lokichar凹陷与Kerio Valley凹陷为被动型裂谷,构造演化经历初始裂陷期、主裂陷期和裂陷后期三个阶段,在主裂陷期发育优质烃源岩;Turkana、Kerio及North Lokichar凹陷为主动型裂谷,构造演化包括火山事件活动期和间歇期,以厚层火山岩和粗碎屑沉积为主;④肯尼亚裂谷演化分为三期:Ⅰ期裂谷为晚渐新世—中中新世;Ⅱ期裂谷为中—晚中新世;Ⅲ期裂谷为上新世—现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