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崩塌

崩塌

崩塌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219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灾害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6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410篇;相关期刊707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下水、山地学报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 第四届探矿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5年煤田地质学术交流会等;崩塌的相关文献由429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学良、黄帅、佴磊等。

崩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6 占比:78.32%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2.97%

专利文献>

论文:410 占比:18.71%

总计:2191篇

崩塌—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泳霖
    • 摘要: 矿业开发会强烈影响和改变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引发地质灾害,如固体废弃物堆积引起的崩塌、泥(渣)石流、不稳定边坡等。本文通过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实例,阐述矿山崩塌、泥(渣)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危害和治理措施,希望能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 郭江龙
    • 摘要: 危岩隐患点分布于靖西市同德乡朋怀村弄零屯东北侧的山体上,亟需查明危岩隐患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规模、稳定性等,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勘查区存在危岩体4处,总方量约697.3 m^(3),属于小型高位危岩;危岩宏观稳定性较差,在风化、降雨、震动、植物根劈作用等因素影响下易产生崩塌;岩体在暴雨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有发生崩塌失稳的可能;危岩崩塌地质灾害威胁着山体坡脚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李娟; 何亮; 荀晓慧
    • 摘要: 强震触发崩塌滚石冲击耗能损伤是防护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为探索冲击过程中滚石耗能损伤演化过程,采用热力学定律分析了冲击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耗散,通过定义冲击耗能损伤因子D、D_(max),建立了滚石冲击耗能损伤理论模型与适用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反算极限冲击力对模型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模型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滚石冲击耗能损伤过程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主要贡献于防护工程弹塑性势能的积聚,D_(max)受滚石质量、弹性模量、抛射初速度、最大冲击力、有效作用面积等的影响;最大冲击力持续增加,极限冲击耗能损伤因子增大,达到线性函数与抛物线函数图像交点C(1031 kN,0.9965)时曲线出现拐点。模型推广得到广义范围下的冲击耗能损伤演化函数曲线,冲击耗能损伤全过程在损伤响应、损伤线性、损伤渐进三个阶段的临界位置出现2次损伤拐点;随滚石质量增加,最大冲击力增大,极限冲击耗能损伤因子曲线先呈抛物线减小,再呈线性增加,最后呈抛物线逐渐增加直到无限趋近于1。从能量角度定量分析其损伤本质,对探究滚石运动过程能量耗散机制及防护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刘伟旭; 吴亮
    • 摘要: 分析武江区形成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的重要条件,以便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控制与减少灾害带来的威胁。
    • 刘丽红; 王翱宇; 陈宁生; 翟毅飞; 肖淼元
    • 摘要: 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地区的遥感影像解译和滑坡、崩塌点实地调查,得出研究区内滑坡崩塌总计454处,集中分布于帕隆藏布通麦至拉月曲汇口段、培龙沟至帕隆藏布入汇口段以及雅鲁藏布江干流大拐弯段。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滑坡崩塌分布与坡度、岩性、断层密度、构造隆升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表明:(1)滑坡的坡度在30°-40°之间,崩塌的坡度在40°-50°之间最为发育,而两者均在片岩、片麻岩、花岗岩和大理岩中集中发育。超过70%的滑坡、崩塌分布在断层密度高的区域,且超60%的滑坡崩塌处于地壳隆升区。(2)滑坡崩塌发育的主控因素为强烈的构造隆升和高密度的断层。喜马拉雅造山带强烈的构造隆升使得地势陡峭,坡度大、势能大;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的高密度断层导致岩体破碎、稳定性差,在强降水或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滑动。
    • 王连平
    • 摘要: 通过对遂平县花庄乡小丁山砂岩矿修复工程措施的实施,主要是崩塌、危岩体治理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打造矿区青山绿水,使矿山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并为治理工程施工与施工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黎尤; 何坤; 胡卸文; 刘波; 周瑞宸; 文强
    • 摘要: 三官庙村震裂山体位于汶川强震区,又于2018年7月20日和2019年8月22日发生了两次震后崩塌灾害,严重威胁坡脚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震裂山体危岩现场地质调查、无人机航测和室内三维数值模拟,阐述了震裂山体-崩塌发生的成因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并对潜在危岩区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认为,此类崩塌形成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潜在危岩体坡体早期构造及卸荷裂隙发育、震裂山体(危岩体)形成、崩塌失稳。崩塌源区岩体在岷江下切过程中形成卸荷裂隙,受“5·12”强震及其余震作用下形成震动拉裂缝,单薄山脊发生变形形成震裂山体,在雨季强降雨触发下发生崩塌。运用三维模拟软件RocPro3D模拟已发生崩塌块石堆积位置、优势运动路径,并与既有崩塌堆积区进行对比验证,综合得出岩土体表面特征参数。根据所得参数进一步模拟预测了危岩区可能发生崩塌的运动特征,对其优势运动路径、运动速度、运动能量和弹跳高度进行分析,得出崩塌危害影响范围和程度。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强震区震裂山体灾害隐患点的减灾防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白奇玉; 王斌
    • 摘要: 独库公路巩乃斯至库车段(K774~K1080)沿途崩塌灾害频发,对公路和行车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现场详查以及资料收集,统计出沿途路段的典型崩塌分布,并从岩性、坡度、结构和气候四个方向作为研究区崩塌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沿途276处崩塌点进行风险分级,其中:一级(重大)的风险点共有13段,约占总数的4.7%;二级(较大)的风险点共有40段,约占总数的14.5%;三级(一般)的风险点共有208段,约占总数的75.4%;四级(低)的风险点共有15段,约占总数的5.4%。
    • 杨建华; 赵东雷; 邓杰文; 张俊建; 甘小迎
    • 摘要: 基于迈达斯/岩土与隧道分析系统(Midas/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Midas/GTS)软件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岩质边坡进行数值建模分析,讨论了边坡的破坏模式及变形发展趋势,对不同工况下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并对格构锚杆的支护方案进行数值建模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边坡横向位移最大值分布在裂缝外侧坡体中上部位置,可能形成倾倒式崩塌;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需要进行支护处理;采用格构锚杆的支护方案可使横向位移得到明显控制,支护效果良好。研究结果验证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岩质陡边坡崩塌灾害评价及支护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
    • 邓鸿丙; 向俊兴; 姜庆钱; 陈策; 赵正友
    • 摘要: 毛坪铅锌矿属构造侵蚀、溶蚀相间的高山峡谷地貌,矿区经过多年开采,形成许多形状复杂和空间分布不确定的古采空区,曾诱发塌陷、山体开裂、崩塌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威胁矿区周边居民及矿山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毛坪铅锌矿古采空区与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两者空间分布的规律,古采空区是诱发矿区地质灾害链形成的主要原因,两者在空间位置上关系密不可分。矿山通过采取对古采空区上部塌陷区充填、钻孔注浆固结、充填山体裂缝等治理措施,有效治理了矿山因古采空区诱发的一系列地质灾害,保障了矿山安全生产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矿山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