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0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西准噶尔位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板块的交汇处(何国琦等,2007;张弛等,1995),发育古生代大洋岛弧和增生杂岩(肖文交等,2006;Seng(o)r and Natal'in,1996),并在晚古生代经历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造成大量内生金属矿产堆积与油气资源富集,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该区野鸭沟褶皱冲断带构造演化和意义。西准噶尔地区出露良好的褶皱冲断构造,其指向多被认为是南东方向。通过近2年来的野外地质填图,笔者在该区东部野鸭沟褶皱冲断带中识别出了一套构造指向为北西的褶皱。野鸭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早石炭世凝灰岩、复理石和混杂岩,根据它们的构造特征划分为三部分,自北西向南东分别为:(I)由凝灰岩与复理石组成的褶皱冲断带、(II)由玄武岩、硅质岩、凝灰岩和复理石等构成的混杂岩和(III)复理石中发育的褶皱冲断带。
  • 摘要:尼雄超大型富磁铁矿田位于冈底斯地块的北带,隆格尔-工布江达隆块的中段,南为冈底斯南缘火山-岩浆弧.尼雄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构造—地层—岩浆组合,特别有利于接触带矽卡岩型和层控矽卡岩型金属矿床的形成.尼雄矿田二叠纪中统下拉组和上统敌布错组是磁铁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富磁铁矿矿体基本上沿着下拉组和敌布错组之间的拆离断层面及其有尼雄花岗岩体侵入的接触界带分布.本文介绍了成矿地质背景、矿田的基本特征,对控矿构造以及成矿构造演化进行分析,通过尼雄富铁矿田的控矿构造解析,说明尼雄富磁铁矿体主要受伸展拆离断层和岩体接触带构造控制.
  • 摘要:红河断裂带概述红河断裂带位于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南部,展布于点苍山、无量山、哀牢山的东侧.沿断裂带发育许多新生代沉积盆地,他们多呈长条状展布.新近纪砂岩、砂砾岩中发育有柔皱变形带和剪切陡立断层,从片劈理与主断层走向可看出为右旋剪切变形.红河断裂带中南段的西南侧为一套经韧性剪切形成的糜棱岩.糜棱岩中擦痕、不对称褶皱、S-C组构和不对称碎斑系均表明他们是断层左旋走滑逆冲形成的.在研究区共采集糜棱岩、碎裂岩和砂砾岩以及定向样品48件,同时对上述部分典型样品作FT测年.本文对岩石类型及其变形特征和FT测年及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 摘要:南海是新生代以来经过多次扩张形成的小洋盆,也是西太平洋一个特殊的边缘海,其中发育深海盆、大陆坡和大陆架等典型洋底地貌单元.西沙海区位于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交接过渡带,包括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珠江口盆地的西南部,永乐隆起带、南海西北海盆等构造单元.西沙群岛自中新世随着南海中央海盆的扩张而发生沉降形成有利于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的发育.由于远离北部陆架,西沙群岛碳酸盐岩台地为孤立的台地,在后期的发育演化过程中持续生长、成礁并在局部地区连片形成大规模的环礁.该地区自中新世以来生物礁即开始大规模发育并且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期规模逐渐变小.西沙海域东部的岛礁区中新世以来除部分时间发生暴露外,一直处于生物礁发育时期,而西部盆地区生物礁发育情况与东部岛礁区明显不同,出现多期生物礁发育和淹没事件,生物礁发育期主要有: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上中新世和上新世. 综合前人研究及地震资料的解释,笔者认为西沙群岛西部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主要发育于中新世且规模逐渐减小,全新世时期仅在少数高部位生物礁继续发育。分析表明,西沙碳酸盐岩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其上从中新世开始延续到现在为碳酸盐岩沉积。
  • 摘要:辽南区太古界变质基底和元古-古生界盖层的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变形引起人们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的早期研究注重构造的缩短性,采用滑脱和“滞后”的理念解释该区地壳总体缩短和“局部伸展”,低估了该区伸展组分.1996年开始运用变质核杂岩和后造山隆升的理念.进入本世纪的研究,研究焦点转移到伸展构造,却忽略了早期的缩短构造.本文对辽南中生代造山作用和晚造山伸展垮塌作用进行了探讨。
  • 摘要:南黄海盆地基底性质多年来人们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南黄海盆地中部是隆起区还是坳陷区,是隆起又是什么时代隆起,是太古界、元古界直接呈隆起形态还是中生代隆起?是坳陷又充填的什么时代的物质,区别在于是古生代坳陷还是中、新生代坳陷?经过多年的争论目前对一些主要问题取得了比一定进展,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本文根据南黄海及周围地区航空磁测等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基底性质、基底时代及埋藏深度,通过油气资源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南黄海油气资源分布主要集中于南黄海中部坳陷区,区内由于构造条件的不同,北部坳陷是以中新生代油气为主的含油气远景区,中部坳陷、南部坳陷及东部坳陷则是以中古生界海相油气为主的远景区.
  • 摘要: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位于南岭花岗岩带西段的湘桂两省交界处,主体位于广西贺州市境内.岩基由东部的姑婆山花岗岩体和西部的花山花岗岩体组成,出露面积近1,300 km2.其中,姑婆山花岗岩体出露面积近700 km2,主体在平面上呈浑圆的倒梯形;花山花岗岩体出露面积约600 km2,主体在平面上近圆形.两岩体各伸出一楔形的“拖尾”在两者之间相连成整体上的哑铃形状.本文讨论了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的应变类型方面、应变强度方面、压缩率方面、应变型式方面的问题.
  • 摘要:造山后脉岩组合具有近同时侵位、宽成分谱系和小体积的特点。从物理学角度考虑问题,小体积意味着岩浆的快速侵位与冷却固结,暗示脉岩岩浆大多为原生一近原生岩浆:因而宽成分谱系的形成要求不同成分的源区发生低度部分熔融,而不是分离结晶、岩浆混合或同化混染;而近同时侵位则要求所有这些源区近同时发生部分熔融,因而需要有一种特殊的构造岩浆热体制—岩石圈拆沉作用条件下的软流圈上涌,同时伴随着大规模流体活动,因而也伴随着大规模成矿作用。本文探讨了造山后脉岩组合形成的物理过程;岩浆起源的深部约束以及造山后脉岩组合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 摘要:什么是地球系统?怎么持续地发展地球系统?本文分三部分,简要介绍作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收集到的部分文献资料,构建能够被计算机辨识和操作的地球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进一少计论地学数据集成与地球系统持续发展的关系.
  • 摘要: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类地行星,它有着类似月球的外表和类似地球的内部,其重要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全球线性构造(格子构造)体系;(2)叶片状悬崖; (3)与Caloris盆地相关的构造; (4)局部的拉张构造.本文介绍了水星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下几方面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肿缩石香肠构造应变计和流变计研究、线应变折射流变计、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此外,在石香肠构造分类以及复合石香肠构造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 摘要:位于四川盆地与雪峰隆起带之间的川东构造带是扬子板块西部的重要板内变形带,其中震旦系至上侏罗统形成了北北东—北东走向的板内“侏罗山式”弧形褶皱带.笔者近期研究表明该褶皱带形成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初期间.以齐岳山断裂为界,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西带呈现为隔档式褶皱,而东带为隔槽式褶皱. 笔者采用有限差分法FLAC ( Itasca,1998 )对川东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对比研究发现,互层单元的粘聚力差异与上覆压力是控制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
  • 摘要:燕山东段马兰峪复背斜地区的地质研究工作已经开展得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及构造等都有研究,研究程度较高,然而这些研究多以岩体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岩体边缘围岩构造和变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再加上复杂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岩体周边复杂的构造和野外工作条件所限,难以将岩体周围构造与区域构造分开,影响了人们对岩体及其周边构造全面深入的认识.本文根据研究,初步提出以下演化:(1)在印支或晚海西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卷入基底岩系的东西向宽缓褶皱和蓟县逆冲断裂,以及发育在褶皱翼部的北北西向断层:(2)之后盘山岩体岩浆沿着北北西向断层上侵,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断裂扩展;(3)同时岩体周缘形成环形向斜;(4)中生代晚期之后,发生隆升、剥蚀以及向南的新生代高角度正断作用.
  • 摘要:冀北丰宁—隆化断裂带以及大庙—娘娘庙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晚石炭世岩体,以前的资料将其划分为元古代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或弧岩浆岩.实际上岩性为一套花岗闪长岩,与周围太古-古元古宇变质岩呈侵入接触关系.露头上花岗闪长岩具有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暗色矿物南北向定向排列,呈条带状;发育一系列轴面北倾的无根褶皱,褶皱枢纽近E-W走向.岩体中捕虏体定向排列,与“片麻理”走向一致,岩浆流动的矿物线理和拉长的显微花岗质包体向着捕虏体偏斜. 本文选取花岗闪长岩岩体中部和边部两个样品中的镌石进行年代测定.根据岩石中铅石晶形特征以及Th/U比等,表明钻石为典型的岩浆错石. 对岩体中小褶皱轴面产状的统计,得出其轴面向北倾,几何形态显示其为挤压作用下形成的摺皱,说明岩浆在流动过程中的构造背景为南北向的挤压作用.
  • 摘要:本文探讨了构造地质学中的几个容易被误用的基本力学概念,分析了对刚体适用的力的可传性原理在构造地质研究中的适用性,阐述了热应力的发生条件;提出了热内力及热应力在构造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摘要:龙门山构造带处于松潘-甘孜褶皱带与扬子地台的过渡带,主体构造为自北西向南东推掩的逆冲推覆构造.其中汶川-茂汶断裂(后山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中央断裂)、彭灌断裂(前山断裂)为龙门山构造带主干断裂.以中央断裂为界,北西部称后龙门山,主要由古生代变质地层及晚元古代基底杂岩构成强变形褶皱推覆系统;南东部称为前龙门山,主要为中生代沉积地层构成,变形构造以冲断推覆为主;彭灌断裂南东则是龙门山中-新生代前陆盆地.而在中央断裂南东侧叠置了大量以古生代海相地层为主的外来岩块——飞来峰,其展布纵贯整个龙门山,长达数百千米,单个飞来峰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构成巨型飞来峰体系.成为龙门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演化的重要纪录.本文介绍了飞来峰内部的主体构造形态,以及龙门山构造活动性.
  • 摘要: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和模拟资料表明,大陆岩石圈存在分层注变,下地壳是最重要的热软流层,这正是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的突破口.目前,国际上关于大陆下地壳流动的认识主要建立在渠流(channel flow)模式之上.Bird(1991)提出大陆下地壳渠流的理论模型,认为地壳加厚的造山带或高原下地壳非线性变形物质在地貌负荷的侧向压力梯度作用下从山根向外侧向扩张.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渠流与造山带构造地貌、断层作用、地震活动、变质岩剥露、岩浆活动、前陆盆地边缘沉积、热结构、低速高导层等的关系,并应用于青藏高原.其形成机制为重力势能和剥蚀作用.Beaumont等(2001)通过热力学数值模认为地壳的温度和压力梯度是中、下地壳渠流的边界条件,强调渠流的剥蚀机制.本文现就此对大陆岩石圈分层流变、下地壳流动与盆山成因问题进行研究.
  • 摘要: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中国四川西部汶川发生Ms 8级地震,其震级之大、余震之多、破裂之长(>300 km),破坏至极,令人震撼.造成6万余人死亡,近30万人受伤.根据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http://www.cenc.ac.cn)和美国地质调查局(http:.//earthquake.usgs.gov)公布的震中分布位置、震源机制解和余震震中分布等资料,汶川地震的震中位于映秀镇西南侧,滑动面西倾,倾角59°,属于高角度逆冲断裂型地震.主震之后记录了>20000次余震,沿整个龙门山中段和北段分布,指示这次川地震产生的破裂带长度超过300 km,震源深度19 km,属于典型的大陆浅震,地震破裂类型为单震单向扩展型.本文对汶川2008.5.12,Ms 8.0地震地表破裂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对其发震机制进行了初探。
  • 摘要:岩石的脆-韧性转变是具有特定组分、结构和构造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既非脆性亦非韧性的流变学表现.对于岩石的脆-韧性转变,尽管在构造物理学中以岩石遭受3%-5%的应变而出现应力降的表现为岩石的脆-韧性转变.实际上,此时岩石或晶体内部的变形表现却主要以脆性破裂-微破裂为主.构造地质学中对于岩石脆-韧性转变的限定,则更多地考虑了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以破裂-微破裂作用作为岩石脆变形的证据,而大量出现的晶质塑性变形为岩石韧性变形表现.综合构造物理学和构造地质学对于岩石脆-韧性转变的研究,可以将岩石的脆-韧性转变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低温脆-韧性转变与高温脆-韧性转变.本文应用临界分解剪切应力定律充分地解释了天然变形岩石具有不同取向的残斑之间的变形差异,合理地解释了岩石变形过程中同种矿物存在的不同表现导致的脆一韧性转变变形表现。
  • 摘要:滇西景谷县澜沧江东缘出露着下古生界澜沧群的一套构造片岩,空间上呈NNW向展布,岩性多以绢云母石英构造片岩为主,其形成过程与古特提斯洋由西向东的俯冲消减活动密切相关.笔者等发现这套构造片岩中大量分泌有透镜状、脉状的石英集合体,并发育了丰富的同构造剪切变形,与赵靖提出的小黑江—西定混杂带有着相似的变形特征.石英原生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反映出石英脉形成的变质程度达到了低绿片岩相,其形成过程受韧性剪切带环境下原岩物质分解、压溶、迁移、沉淀机制控制.
  • 摘要:高压—超高压变质流体的研究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和前沿领域,也一直是大陆造山带动力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大陆板块深俯冲到一定深度后(>100km),即使没有含水矿物的存在,超高压岩石中的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仍然可以携带一定量的水,成为俯冲板块中水的重要载体.研究超高压榴辉岩矿物中的水,可以为建立超高压变质岩俯冲和折返动力学模型提供重要的限定条件. 本文以大别-苏鲁地区典型超高压榴辉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21个分别采自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碧溪岭、双河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毛北、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的榴辉岩.主要通过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研究榴辉岩中名义上无水矿物石榴石、绿辉石的结构水含量变化趋势及分布特性;利用电子探针分析(EMPA)方法获得矿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利用透射电镜方法研究已测得结构水含量分布均匀的矿物的缺陷等超微结构.探讨石榴石、绿辉石的结构水含量与其超微构造的相关性.
  • 摘要:海南省昌江县城南面的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石碌铁矿已有五十多年地质勘探和开采历史,前人曾围绕矿区找矿方向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成因等开展过多方面研究,但有关该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机理和成矿作用规律等仍存在诸多分歧或尚未确切地厘定.作者试图通过对该矿区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再认识,以期为正确理解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深入揭示习矿区铁-钻-铜等多金属的成矿规律,并为确定矿体赋存空间、开展找矿预测靶区等提供重要证据.
  • 摘要:武夷—台湾走廊带矿产丰富,成矿富有特色,矿床的时空分布有独特的规律,这和该区长期的岩石圈构造、壳幔相互作用、岩浆及沉积作用演化等多因素有关.该区控矿构造带主要有北东向的武夷山带、近南北向的闽中裂谷带、北东向的大田—梅州带、北西向的上杭—云霄带、浦城—宁德带及北东向的莆田—潮州火山构造带和台湾东部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带,区域构造控矿作用明显.本文介绍了武夷山构造带控矿特征、闽中裂谷带控矿特征、大田—梅州构造带控矿特征、上杭—云霄NW向构造带控矿特征等.
  • 摘要:2008年5月12日,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发生Ms 8.0级地震,地震破裂面沿龙门山断裂带自震中向北东方向扩展约300km.汶川地震发生后笔者一直在进行包括现场调查在内的分析研究,并曾就一些有关问题进行过探讨,认为①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彭灌断裂而非普遍认为的北川-映秀断裂,②成-德-绵经济带中心城市市区范围内发生灾难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这些城市的地震威胁依然主要来自龙门山,对来自龙泉山的威胁也应予以考虑;③地震可能造成了龙门山深层天然气的散失但有利于川西坳陷裂缝性油气藏的形成;④龙门山的隆升演化与地震活动可能受制于西侧松潘-甘孜地块的推覆与东侧四川盆地的俯冲双向挤压力的作用,同时提出从龙门山压缩应变能积聚与耗散均衡估算入手推算震后的地震安全期、利用油气生产井压力数据监测地应力变化等等设想与建议.
  • 摘要: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向北的持续推挤作用,使青藏高原隆升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构造地貌单元,而高原周缘不同类型的边界断裂带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变形特征,环青藏高原成为最重要的活动构造带和最主要的地震带之一.青藏高原东缘的“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得青藏高原周缘地壳活动与地质灾害研究,再次成为人们特别是地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的一条主控边界断层,也是欧亚板块内部规模最大、左旋走滑最显著的板内活动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北端的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核废物处置库主要候选地区,本文对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对北山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北山候选场地的地壳稳定性影响进行了研究,这一问题是关系到场址选定的关键前提条件之一.
  • 摘要:地震孕育或触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动力来源,或是地球转动的惯性力、或是天体引力如潮汐力、或是热动力等,尤其是它们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岩石组成和性质的变化,即便是力学状态变化不大时,当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很大变化时,也可能引发地震.当两方面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耦合,更易引发地震.本文研究岩石圈中水的相变,以热容为例计算了水的临界奇异性变化,结合地温线分析岩石圈水临界奇异性出现的条件,探讨水的临奇异性与断裂祸合引发地震的机制.
  • 摘要:龙门山山脉展示了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之间一个非常陡峭的地貌.龙门山山脉包含了一系列北西倾的逆冲断层和相关褶皱,它至少遭受了晚三叠世和新生代两期主要的缩短变形(Burchfiel et al.,1995;Jia et al,2006).但是,近十年来的GPS数据并没有表现出龙门山上地壳有大尺度的缩短变形(缩短率<3mm/yr),还表明了青藏高原的龙门山部分随着华南一起运动(Burchfiel,2004).因此,龙门山山脉的隆升被解释为塑性下地壳物质东向流动导致的地壳增厚(Burchfiel,2004;Clark and Royden,2000;Royden et al.,1996,1997).然而,2008年5月12日(Mw=7.9)的汶川地震发生在再活动的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并展示出青藏高原正在隆升的一次过程.尽管Burchfiel et al.(2008)论述了龙门山晚新生代构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青藏高原东缘的差异隆升和青藏高原地壳相对于四川盆地的北东向运动,并提出了龙门山和塑性的下地壳增厚有关的修正断层传播褶皱构造,下地壳流动假说似乎还是受到了5月12日逆冲事件的引人注目的挑战.本文对汶川地震发震断裂的构造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出其发震断裂的构造是基于地表破裂与地震反射剖面的约束.
  • 摘要:南北地震带是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明显变化的过渡地带,又是一条巨型重力梯度带.同时也是区域磁异常的分界线,还是上地慢高导层隆起带.南北地震带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关系密切,青藏高原东缘多层次、多阶段的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活动组成了宏观的南北地震带.发生在滇西、川滇、四川和鄂尔多斯地块上的最新构造变动叠加或改造了先存构造,并且表现为从南向北、由盖层向基底发展的趋势,变形程度自西向东减弱,反映了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盆山耦合过程中的构造效应.本文介绍了南北地震带震源深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其构造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旋回的概念、种类、旋回〔和韵律)之间的连续性或承前启后性和错综复杂性,讨论了旋回力与力旋回,对转回地震的主要动力、特点及主体分部、前兆与效应、预期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大渡河断裂(带)是指大致沿大渡河近南北向延伸的、分布于康滇地轴轴部的断裂带,有人将之作为安宁河断裂带的北延部分.大渡河断裂带北起康定金汤附近,并被金汤弧形构造所覆,向南经泸定、冷碛、得妥,于石棉田湾花生棚子附近为鲜水河断裂所切,全长约135km大渡河断裂带虽然有不少学者及单位进行过研究,但对其结构分段,尤其是活动性分段涉及很少或研究不够.本文通过研究表明,大渡河断裂带可明显的分为三段:即北段—昌昌断裂带、中段—泸定断裂(韧性剪切)带及南段—得妥断裂带.它们的构造层次、性质、产状、规模、形成时代、活动性及对水电工程的影响迥然不同.
  • 摘要:本文介绍了构造地质学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近年来构造地质学科主要研究进展,对我国构造地质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发展我国构造地质学科问题的提出了思考。
  • 摘要:位于扬子地块西南部的黔东北梵净山地区一直被认为广泛出露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早期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两者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归因于中元古代的造山作用.前人通过一些传统的同位素定年方法将该区的这期造山作用时间定在~1.0Ga,并认为此梵净山运动与全球的Grenville造山作用相当,进而推测其是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产物之一.然而本次研究发现梵净山地区原本被认为是中元古代的沉积地层即梵净山群实际上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对梵净山东西两侧梵净山群回香坪组、洼溪组和独岩塘组(由下而上)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的谐和年龄均在800Ma左右,因而推测梵净山群的沉积时代不会早于这个时代,并认为造成梵净山群与上覆岩层之间不整合接触的造山作用时代可能在新元古代中晚期,比典型的Grenvillian期的造山作用时间晚了约300Ma.本文对沉积岩中碎屑物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扬子地块的西南部可能同时存在古元古代及太古代的残留基底.至今还未发现古老岩浆岩的存在,这可能是由于新元古代强烈的岩浆改造或者古老的基底存在于地壳的深部并未出露在地表.
  • 摘要: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盆地基底为古生界和前古生界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盖层主要由中生界白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其中以下白垩统为主,地层总厚度达6000m.白垩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白垩统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上白垩统青元岗组.海拉尔盆地总体呈北东向展布,经地质和物探工作证实盆地由三坳、两隆五个一级构造单元和16个凹陷组成,一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 其中乌尔逊凹陷、贝尔凹陷是位于贝尔湖坳陷凹陷南部的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文介绍了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摘要:位于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南起长江北岸的黄梅,经安徽庐江、山东郯城,北止黑龙江畔,总体以NNE走向在中国境内延伸达2400 km.对郯庐断裂带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以来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理论研究也渐趋深入,但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等方面,对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沂南夕卡岩型金矿床为例,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沂南金矿床成矿岩浆岩渊源关系的研究,探讨了郯庐断裂带构造—岩浆演化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摘要: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十分重要的断裂带,对中国东部乃至亚洲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影响(Xu et al,1987;Okay A I et al,1992).中段-北段海陆过渡部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作为盆地的边界断层,郯庐断裂带对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制约,本文探讨了郯庐断裂带新生代走滑特征、揭示其演化规律及其与盆地的关系。
  • 摘要:佩枯错盆地位于喜马拉雅板块中部藏南谷地内,处于南部的藏南拆离系的主拆离断层与北部的拉轨岗日构造带之间,为一晚新生代构造盆地.本文对佩枯错盆地的边界构造特征和佩枯错盆地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 摘要:大别造山带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为两板块陆—陆碰撞印支期形成的造山带.北大别后造山隆升作用最终确立了大别造山带现今的构造格局.北大别构造单元腹部由一套具有扬子板块下地壳特征的混合岩化片麻岩和广泛的白垩世岩体组成的杂岩带,南、北边界分别为五河—水吼剪切带与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北大别片麻岩中局部韧性剪切条带以及片麻岩内弱的矿物定向均指示了混合岩化片麻岩具有弱的上盘向NW的运动学极性. 本文通过变形模拟定量计算了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与五河-水吼剪切带受北大别弯隆构造改造详细过程,并揭示了弯隆构造的几何学、运动特征,通过研究证明北大别中地壳韧性拆离作用是造山带重力跨塌的结果.
  • 摘要:特提斯喜马拉雅是高喜马拉雅与冈底斯之间的狭长地带,从喜马拉雅西构造结一直延伸到东构造结,全长约2500公里,宽度120至200公里.在我国境内海相沉积地层分布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海相盆地之上叠加有晚新生代陆相盆地-札达盆地、吉隆盆地、仲巴盆地、定日盆地、定结-岗巴盆地、多庆错盆地等,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本文从构造背景、盆地系统、地质演化等角度分析,特提斯喜马拉雅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但是,目前特提斯喜马拉雅的油气地质调查十分薄弱,油气地球物理勘查是空白.
  • 摘要:虽然学者们认为车尔臣断裂带在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隆升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隐伏于地表第四系之下,长期以来对其缺乏系统的、清晰的认识.本文利用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新生代的车尔臣断裂带是由一系列走向NE-SW和EW的小断层组成.受西昆仑新生代向北冲断和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影响,局部地段在老断裂基础上继承性地重新活化形成的,体现为兼具逆冲和左行走滑两种性质.
  • 摘要:本文讨论了新特提斯的关闭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碰撞-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时空迁移与深部物质可能的横向流动,对地幔物质对青藏高原巨厚地壳成因的贡献进行了介绍。
  • 摘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新和最广阔的高原,高原的形成与演变对欧亚大陆气候和环境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西风带的演变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能量输入的角度阐述了高原隆升对全球气候的作用,进而对高原隆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深入认识高原的环境效应以及对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提供思路和依据.
  • 摘要:位于越南西北部的奠边府断裂,向北延伸入中国云南境内,向南进入老挝,走向由近N-S向向南逐渐过度为NE-SW向,是印支地块几个重要的现今活动断裂之一. 在越西北境内,奠边府断裂延伸约160km,宽6-10km.走向近N-S,向南逐渐过渡为NNE-SSW向或NE-SW向.断裂北段以60-70.的倾角向西倾斜,南部的倾角则更大,约为70-80.,甚至近直立.断裂切穿了包括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以及古生代和上三叠统的花岗岩.根据地貌特征、地震活动及震源特征均表明,奠边府断裂带现今为左行走滑. 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地质编图研究,并结合ETM遥感图像分析,发现莫边府断裂往北延伸进入中国境内,与金平地区的三家河断裂相连。详细的ETM数据解译和构造分析表明,两条断裂公用的断盘与其两侧的对盘相比,水系偏转、构造运动更为明显,充分表明红河断裂与奠边府断裂之间夹持的西部断盘在断裂作用过程中表现为主动断盘,进而说明来自西侧的一个侧向拉伸应力在断裂活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 摘要:藏南地区三类构造十分醒目,即以主中央断裂(MCT)、主边界断裂(MBT)等为代表的近东西向逆冲推覆构造,以藏南拆离系(STDS)和系列穹隆为代表的向北滑脱的伸展构造,以及系列近南北向的地堑系.这些不同类型构造发生的时空关系及其演化过程的模糊认识仍然阻碍着人们深刻理解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后的青藏高原新生代板内构造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笔者对新生代构造表现良好的吉隆—聂拉木一带开展了系列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通过基岩和碎屑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相结合对这一地区藏南拆离系和近南北向吉隆地堑的发育时限以及高喜马拉雅的剥露过程进行了较精确的定量约束。
  • 摘要: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处古亚洲构造域南缘,其南紧邻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盆地呈菱形状展布,周边围以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具有特殊的盆-山构造格局和岩石圈板块动力学背景.它们不仅记录了古板块构造的拉张裂解、俯冲消减和碰撞闭合过程,而且记录了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和发展演化过程.是当前国际大陆动力学计划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 本文综合地层分析及前人研究资料分析了该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自震旦纪以来,柴达木盆地经历了三个一级构造旋回:震旦纪-早、中泥盆世构造旋回、晚泥盆纪-三叠纪构造旋回、侏罗纪-第四纪的陆内盆地演化阶段。
  • 摘要: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地处象泉河流域(北纬31°40'东经79°45'一带),介于喜马拉雅山与其支脉阿伊拉日居山之间,盆地呈NW-SE向展布,长约260km,宽约60km左右,海拔为4000~4500m,为一晚新生代盆地.盆地的基底为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浅变质岩,其上不整合堆积了厚达近千米的新近纪上新世一第四纪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本文对札达盆地河湖相沉积的层序地层进行了介绍,讨论了从札达盆地形成及其演化过程看喜马拉雅山西部隆升。
  • 摘要:近10多年来,伴随世界范围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西部阿尔金、柴北缘及北秦岭等地陆续确定了一系列多种类型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并确定其形成主体是早古生代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部分岩石代表的俯冲深度可达>200km(>7GPa)的地幔深度。这些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我国西部阿尔金、柴北缘和北秦岭已成为继苏鲁—大别之后国际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又一热点地区。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阿尔金、柴北缘与北秦岭三地高压—超高压岩石年代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些年代学数据所揭示的构造地质意义。
  • 摘要:节理是地壳上部岩层中广泛发育的一种脆性构造,也是地表岩石在经历多期构造演化和相应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最终表现.节理是古应力场灵敏的指示标志,利用节理,尤其是共扼节理判断主应力方向,分析构造应力场是最可靠、实用的方法,利用节理组在区域上广泛分布并具备一致方位的重要特征,能够用于推断区域应力场时、空演化过程中的方向,可以进行区域应力场特征的研究.张节理的扩展方向一般是垂直于最小主应力σ3的方向,其走向与最大主应力σ1的方向相互平行;共轭剪节理锐角平分线方向就是最大主应力σ1的方向,钝角平分线就是最小主应力σ3的方向,两个节理面的交线方向就是中间主应力σ2的方向.分析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和它的变化规律,对深入认识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是极其重要的.从工作区不同地层中所测得的节理数据,将直接反映工作区不同构造运动时期构造应力场的信息.本文拟从发育于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地层中的节理的实地观测入手,在详细分析其性质、方位、几何样式和序列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节理对区域应力场的指示意义和应力场可能的转换过程,并期冀通过构造应力场的研究为占油藏构造演化模式的解剖提供有益信息.
  • 摘要:生长地层常常与生长断层、同沉积褶皱相伴生,并详细记录了断层、褶皱的构造演化过程.利用生长地层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生长地层的形态特征分析褶皱运动学特征,以及断层与褶皱相互关系,近年来引起了构造地质学家的重视.目前对同沉积褶皱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生长地层判断构造起始时间和确定生长三角的生长速率.但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不发育生长三角、生长三角不明显的情况难以应用.本文提出利用生长地层厚度推测褶皱抬升速率、褶皱过程,这对于研究褶皱变形的运动学特征、褶皱的活动期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摘要:黔东南地区位于雪峰隆起的西南缘,区内发育隔槽式褶皱和逆冲断层组合.三组尖棱向斜和箱状背斜组合南北向延伸近200km,向斜核部出露地层产状较陡,主要为三叠系碳酸盐岩和侏罗系陆相碎屑岩;背斜核部地层产状平缓,出露地层自雪峰隆起向黔中隆起由寒武系过渡到石炭系.研究区内发育多期构造运动,其中以挤压为主的中、新生代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早期运动最为强烈,最终确定了现今的构造特征.本文通过对贵定向斜和都匀向斜的平面展布、出露断层的产状和性质以及滑脱层的分析,结合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恢复,建立了黔东南地区的隔槽式褶皱构造样式的几何学和运动学模型,确定了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断坪断坡长度比较小、多种方式断层突破和多层次滑脱.
  • 摘要:川东北地区位于东秦岭造山带南侧,其北与秦岭造山带、西与龙门山逆冲带、东南部与华南褶皱系毗邻.本文根据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和演化特征,结合区内基本石油地质条件,重点研究了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成藏条件的关系.
  • 摘要: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位于扬子地台和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分界线上(Chen Shefa,et al,1996),北自广元南抵宝兴,构造复杂,整体上由一系列运动方向为北西向南东逆冲推覆于扬子克拉通之上的岩片和推覆体组成.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指整个龙门山冲断带自北西至南东方向可以依次可以划分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韧性变形带,基底卷入冲断带、前缘—褶皱冲断带、前陆坳陷带.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变形特征,指龙门山冲断带自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段、安县构造转换带、中段、灌县构造转换带和南段.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变形特征,其构造变形在多套滑脱层的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分层性,其中滑脱层可以划分为:深层次滑脱带,包括壳幔滑脱带、壳内滑脱带和前震旦系基底滑脱带;中层次滑脱带,包括寒武—奥陶系滑脱带、志留系滑脱带等:浅层次滑脱带,包括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滑脱带、侏罗系滑脱带等.本文介绍了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冲断带构造转换带的构造特征,包括:安县构造转换带、灌县构造转换带.
  • 摘要: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是北亚古特提斯、亚洲中部华夏陆块群和南亚新特提斯三大构造域陆块拼合演化的产物.古生代期间亚洲中部的华夏陆块群包括中朝、扬子和西域板块都是漂游在古特提斯洋中的微陆块,后二者早古生代曾经归属于南半球的东区瓦纳大陆,晚古生代由于古特提斯洋的扩张而向北飘移,晚海西—印支期相继拼合到劳亚大陆南侧形成古亚洲大陆.陆块的现今配置是中一新生代以来陆内变形的结果.本文就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形成进行了介绍。
  • 摘要:本文通过野外工作对岭下和小城子地区韧性剪切带构造要素的系统测量和统计,证实两处剪切带剪切面理走向整体均呈NE向,面理倾角较陡,发育近水平线理,且S-C组构和眼球状构造均指示其具有左行剪切特征。
  • 摘要:北疆地区包括天山—准噶尔—阿尔泰地区,其位于中亚增生造山带的关键部位,经历了多阶段不同性质的演化和变革.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一地区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以往对准噶尔盆地大地构造的认识主要通过研究盆地周边的几条蛇绿岩带和花岗岩以及基性、超基性杂岩而得到,而对火山岩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次工作区位于陆梁隆起东部和卡拉麦里缝合带西端南侧的陆东-五彩湾地区,近年来该区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取得了可喜的发现,勘探对象主要为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的火山岩。在区域上,巴塔玛依内山组主要由中基性和部分酸性火山熔岩及碎屑岩组成。目前对该区构造背景的认识争议较大,这制约了勘探思路的进一步扩展。本文通过对晚石炭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来推断火山岩的源区及形成背景,为分析卡拉麦里洋的闭合时限和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提供制约。
  • 摘要:中亚造山区是在古生代晚期古洋盆关闭以后形成的,在新生代期间遭受了陆内造山作用的强烈改造.关于该区古生代期间的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特别是东准噶尔南部卡拉麦里蛇绿岩代表的古洋岩石圈板块的俯冲消减方向,存在着向北俯冲和向南北两侧俯冲截然不同的认识:关于该区现今岩石圈结构,尤其是新生代陆内造山期间,同为古生代造山区,为什么在天山形成高耸的山脉,准噶尔地区却为盆地和低山丘陵,长期困扰着地质界.已有的资料表明,从阿尔泰山脉向南通过东准噶尔到塔里木盆地,依次为阿尔泰古生代岛弧、额尔齐斯断裂带、东准噶尔古生代造山带、准噶尔盆地、博格达造山带、吐哈盆地和东天山古生代造山带。笔者推测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代表的古洋盆是向北俯冲消渐的;准噶尔盆地基底是具有前南华纪陆壳基底的古生代岛弧杂岩,相关的板块俯冲带位于吐哈盆地南缘;莫霍面的错断叠覆导致的地壳加厚,是天山在新生代隆升为高耸山脉的主要原因。
  • 摘要:中亚造山带(即阿尔泰型造山带,Sengor,1993)是世界上最大的增生造山带和显生宙地壳生长地区,其增生造山机制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阿尔泰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其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增生造山过程的理想地区之一.该造山带发育大量的侵入岩.本文主要依据新的侵入岩花岗岩年代学格架、构造型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资料来探讨该造山带的组成结构与构造演化.
  • 摘要:天山是亚洲内陆的巨大山系,东西延伸约2500km,宽25-350km,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是亚洲内陆仅次于青藏高原的高大山系.它横亘我国新疆全境,一般以乌库公路(乌鲁木齐—托克逊—库尔勒)为界划分出东天山和西天山.天山的地质构造同样也引起了中外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对于其显生宙的增生过程各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对中天山干沟—库米什一带晚古生代构造及演化特征进行了介绍。
  • 摘要:沉积盆地构造变形和叠合过程是对区域构造事件和地球动力学演变过程的地质记录.海拉尔盆地位于东北亚鄂霍次克造山带的西段南侧,总体上呈北东向延伸,是一个晚中生代以来发育起来断陷-坳陷叠合型的含油气沉积盆地,盆地基底为海西、印支期花岗岩以及布达特群组成,沉积盖层主要发育白垩系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以及青元岗组,沉积建造以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滨浅湖相、深湖-半深湖相等为主,早期还兼有火山岩相建造.海拉尔盆地通过20多年的油气勘探研究,目前积累了丰富的地质、钻井、测井和地震勘探资料,为认识盆地构造演化和区域地壳变动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以位于海拉尔盆地中部的贝尔坳陷为例,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分析认为,盆地经历了3个阶段的叠合演化过程.
  • 摘要:阿克苏蓝片岩地体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柯坪隆起东侧,呈现北北东向的纺锤形展布.1979年在其中发现蓝闪石片岩,并对其做了初步的系统研究.之后一些学者又对其做了一系列野外地质、矿物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工作.本文通过研究蓝片岩地体与上覆震旦系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蓝片岩内部大量穿插的未变质辉绿岩墙以及在上覆震旦系地层底部出现的蓝片岩、辉绿岩砾石层,证明其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可以确认的前寒武纪蓝片岩之一.矿物组合的研究显示蓝片岩承受了350℃至450℃和5.5kbar至7.0kbar的高压变质,表明它们承受了高压-超高压的深俯冲变质作用.现有的同位素年龄都表明这个俯冲变质发生在新元古代.
  • 摘要:山脉的形成是地球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地球科学家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山脉形成过程中大陆岩石圈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地球上造山作用最壮观的表现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它具有异常(60-70 km)的地壳厚度和海拔近5000 m的平坦地形.然而,人们在造山运动中岩石圈地幔的作用依然不清楚,表现在地球科学家们对地幔性质作特定的假定下提出的多个造山变形模型.他们往往把完全不同、而且有时是互不相容的岩石圈性质归因于造山带地幔.England和Houseman(1986)提出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存在岩石圈缩短和增厚.Tapponnie等(1982),Thatcher(2006)和Meade(2007)提出高原岩石圈块体下方剪切(大陆逃逸)而变形.Royden等(1997)认为高原通过下地壳内通道流与地面变形解耦.每种模型都设法解释人们已经观测到的、特定的中亚造山运动性质.本文所涉及到的所有观测数据均满足力学祸合的条件。联合分析的结果表明,从地面变形的观测数据求取研究区域的速度场推测的地慢变形与由SKS分裂获得的地慢变形是一致的.观测到的各向异性的空间变化反映了岩石圈变形的大尺度模式,以及从高原到周围地区变形方式的改变。
  • 摘要:锆石SHRIMP U-Pb年龄的测定结果表明:王坪石正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163+1.3)Ma.SiO2在73~76%之间,显示出超酸性、SiO2过饱和的特征,ALK(Na2O++K2O)为7.83~9.41wt%.Al2O3在12.48~14.23wt%之间,平均值为13.45wt%,弱过铝质为主,少量偏铝质.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左陡右缓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型.本文通过岩石类型判别图解,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判断王坪石岩体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属于后造山的环境,为印支运动晚期的产物. 正如Whalen J B et a1(1987)提到的那样,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的判别图解可以有效地区分过碱性A型花岗岩而对非碱性(即偏铝质和弱过铝的)的A型花岗岩是不能很好的区分.
  • 摘要:华北克拉通区古生代时期和新生代岩石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厚度差异这一点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重要事实.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并对于晚中生代以来发生的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进行了表征,对其特点机制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但对于晚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时-空尺度与均匀性、浅部表现及与深部过程的耦合关系等问题一直是相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从华北克拉通在晚中生代时期破坏或减薄时地壳减薄的构造表征分析入手,重点以辽东半岛伸展构造研究为例,结合华北、东亚地区伸展构造发育特点分析,对早白垩世时期华北克拉通地壳减薄的特点(厚度、强度、表现、均匀性等)、起始时间(起始、峰期和终止时间)、减薄方式与力学(纯剪或单剪)和减薄机制(减薄的条件、动力来源和减薄过程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 摘要:中国东部断裂体系的研究中,由于盆地的广泛发育,地表揭示较差,对断裂系统的研究存在很多局限.最明显的是很多学者把中国东部的断裂构造及其相关地质作用简单归结为新华夏体系活动所为,试图用诸如郯庐断裂带这样的构造形迹解释中国东部一切构造问题,甚至解释盆山构造格架问题,由此,引发了诸多的认识偏差.由于新生代断裂构造是最显见,相对受后期改造程度最弱的构造现象,本文选定经典的燕山山脉东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地貌、遥感分析、构造解析、盆地地震资料揭示等手段,探索燕山和周边地区山盆结构、断裂及其相关构造发育序次,帮助了解盆地内的构造样式,以期在资源(含油气)勘查、环境变迁研究、工程和灾害地质方面提供基础理论认识.
  • 摘要:武夷山地区加里东构造和岩浆岩均很发育,是研究加里东运动的理想地带.加里东运动不仅使震旦系至下古生界地层发生褶皱,与泥盆系底部形成区域性地层角度不整合,同时使基底变质岩发生强烈韧性剪切变形,大量的花岗岩侵入其中.本文主要通过武夷山地区基底韧性走滑剪切带变形特征和花岗岩LA-ICPMS测年,确定该区加里东构造运动的表现和时限.
  • 摘要:华夏地块内的华南加里东期造山带的性质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基础地质问题.不同造山类型不仅在构造变形、岩浆活动以及盆地的类型上存在差异,而且它们的变质作用也明显不同.本文研究在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内的闽西南和赣东都新发现了早古生代的麻粒岩相变质岩.闽西南的麻粒岩产于武平县北部的桃溪地区,变质岩的原岩是碎屑沉积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桃溪麻粒岩最常见的两种矿物组合是石榴子石+柱状矽线石+条纹长石+反条纹长石+少量黑云母和斜长石+透辉石+黑云母+钾长石.两个组合中都缺乏原生白云母,而前者中还残留蓝晶石.温压估算显示前者的峰期变质温度可达835-878℃,压力为0.9-1.0GPa,而残留的蓝晶石暗示变质压力曾达到1.1GPa以上,显示了一个降压升温的顺时针PTt轨迹.详细的锆石形态学和U-Pb定年指出,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736Ma),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40Ma.
  • 摘要:华北岩石圈减薄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华北岩石圈减薄是由于在山东蒙阴和辽宁复县发现了早古生代(约460 Ma)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提出来的.蒙阴和复县的资料指示金伯利岩形成的深度在180~220 km,而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和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岩石圈厚度只有80~120 km,于是认为华北岩石圈厚度减薄了约100 km.许多人还联系到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认为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与软流圈地幔的上升有关,也是岩石圈减薄引起的.本文提出了几点问题:金伯利岩代表的岩石圈加厚的范围有多大?金伯利岩所代表的华北岩石圈加厚有没有相应的地质证据?东北和华南中新生代岩石圈也减薄了吗?
  • 摘要:华南是由多个块体或地体拼合增生而成的大陆板块.研究表明,早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是华南乃至整个东亚大陆大地构造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也是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历史极其复杂,争议很大,其中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关于早中生代大地构造性质和动力过程.Hsu et al.(1990)及其同行们提出的华南三叠纪阿尔卑斯碰撞造山模式,影响很大,但日益累积的野外调查和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华南早中生代时期不存在碰撞造山作用,而以陆内变形占主导地位(Shu et al.,2007).然而,关于陆内变形的板块构造动力学背景,则存在不同的诠释.本文通过分析华南印支-早燕山构造层(D-J1-2)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分析,揭示了该区早中生代两期横跨叠加褶皱构造,为华南地区早中生代从碰撞动力构造体系向俯冲动力构造体系转换提供了关键的构造地质学依据.两期褶皱构造横跨叠加型式包括盆一弯构造、早期褶皱轴面的弧型弯曲或再褶皱等.
  • 摘要:上地幔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石榴子石等,都含有微量的以OH形式存在的结构水.水可以显著提高橄榄岩的塑性变形速率,降低岩石圈流变强度并影响上地幔部分熔融.因此,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上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含水量研究有助于了解水在上地幔中的分布及其运移过程对岩石圈流变性质的影响,为探讨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破坏的机制提供约束.
  • 摘要:本文对岩体地质概况、岩石成因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同位素年代学和多元同位素示踪以及碱性杂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摘要:雅鲁藏布江-象泉河蛇绿岩带出露完整的蛇绿岩剖面,而其东段罗布莎地区有“中国铬都”美称,一直以来受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普遍认识到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近期,罗布莎铬铁矿中超高压地幔矿物储存库的发现、深海钻探工作的开展及高温高压实验的进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地幔演化及动力学信息,而笔者参加的2007年开展的全国危机矿山项目中的《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Ⅶ矿群、香卡山ⅧⅨⅩⅥ矿群、康金拉矿区铬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成果显著,显示了罗布莎矿区深部及邻区成矿的巨大潜力.笔者认为查明岩体及矿体的构造演化、铬铁矿与围岩的地质关系及区域地质演化才是探讨铬铁矿形成模式的关键.笔者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察的基础上,对罗布莎铬铁矿区进行了矿田构造解析,主要涉及到矿体水平和垂直分带性特征、其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矿体与围岩接触特征及成矿构造期次等方面.
  • 摘要:扎伊尔山为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界,其形成演化与准噶尔盆地尤其西北缘盆地演化具有紧密的联系.随着晚石炭世以来准噶尔板块西部大洋闭合,盆地进入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而扎伊尔山包括克百地区断裂上盘构造演化是盆山耦合的结果,是一个造山楔的演化过程,从这个角度理解克百地区构造演化及盆地形成过程对该区构造及构造与尤其关系的进一步认识石油意义的.本文从造山楔角度出发,并结合新近取得的地震资料,对扎伊尔造山楔冲断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
  • 摘要:青藏高原地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原内部存在一个高海拔、低起伏的面积较大的区域,在空间上包括高原的内流区及外流河的上游部分.国内对高原内部地势平坦的流行解释是代表了高原抬升前位于低海拔的(近海平面)夷平面.这种解释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比如:“夷平面”说源自于戴维斯的旋回式地貌演化模式,构造运动只短暂快速地发生在地貌幼年期,接着是长时期的无构造扰动的地势起伏渐趋近水平的、近海平面的终极地貌—准平原化夷平面.而现代构造地貌学研究表明景观地貌的演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高原内部地形起伏进一步变小,但仍继承了高原北部类似的正地形特征,尤其是在内流区。具“正地形”特点的高原内流区腹地反映了现今地形受以剥蚀为主的外营力的控制作用。笔者提出“正地形”和“负地形”的概念来描述高原不同地区的地貌形态,并概括与高原生长和消减过程相对应的地形特征演化模式。
  • 摘要:横向构造(Transvers)指几何学上强调与走向构造呈大角度相交,可以为同期形成或后期的构造叠加(燕守勋,1997;Duebendorfer,1992).它是在伸展和挤压环境下均可存在的一种构造,其含义包括了国内外较多的称呼,如:调整构造、转换构造或转递断层、侧断坡、调节带和转换带等(Gibbs,1990;任文忠,1990;Faulds,1998).刘池洋(2005)指出:横向构造是与盆地和构造的总体区域优势走向近于垂直或以大角度相交的构造.横向构造常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貌不惊人”,没有规模较大的断裂,投有显著的垂直升降运动.(2)特征复杂,不是一条完整的断裂带或简单的正、负构造带.(3)具有良好的成油条件,沿横向构造带常可形成大型和较大型油气田.(4)具有显著的分区作用.本文介绍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横向构造(带)。
  • 摘要:中国大陆是由若干个稳定地块和构造活动带镶嵌而成的复式大陆,稳定地块规模小、刚性程度低、盖层变形强烈.与发育于单式大陆上的北美和欧洲煤田相比,中国聚煤盆地所经历的地质演化历史要复杂得多,导致含煤岩系赋存的时空差异十分显著.构造运动对煤系的改造,是决定煤炭资源勘查难易程度、勘查手段选择和勘查工程布置的首要地质因素.笔者在分析大量勘查实例的基础上,初步划分出4大类基本勘查区类型,进而对各个类型的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因素进行探讨。
  • 摘要:西昆仑山构造带是一个地壳结构复杂,构造变形强烈的地带.该地区现今的地壳缩短速率达到19-20mm/a,几乎占去印度板块向北推移速率的一半.这一地区是研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陆内变形向北扩展的重要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地区.本文在大量地震剖面解释和野外地震调查的基础上对西昆山山前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揭示印藏碰撞多导致高原北部变形的扩展及其塔里木盆地向南的陆内俯冲作用过程;而且对深入了解帕米尔构造结的发育过程及其对邻区构造变形的控制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黔东南地区位于雪峰隆起的西南缘,区内发育隔槽式褶皱和逆冲断层组合.三组尖棱向斜和箱状背斜组合南北向延伸近200km,向斜核部出露地层产状较陡,主要为三叠系碳酸盐岩和侏罗系陆相碎屑岩;背斜核部地层产状平缓,出露地层自雪峰隆起向黔中隆起由寒武系过渡到石炭系.研究区内发育多期构造运动,其中以挤压为主的中、新生代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早期运动最为强烈,最终确定了现今的构造特征.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
  • 摘要:位于赣西武功山地区的浒坑钨矿发现于1950年,当时探明的储量规模仅为小型,但经过50多年的矿山生产勘探,目前已成为一个大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正因为该矿不是一次勘查成型的矿床,因此50多年来几乎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公开出版的书籍和期刊中,仅有零星的记录和研究.但最近研究发现,浒坑钨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矿床,其广泛发育的含矿条带状石英脉实质上是成矿后的韧性剪切带,这种现象在国内尚无报道.本文介绍了地质概况以及含矿韧性剪切带特征,对40Ar_39Ar定年进行了研究.
  • 摘要:华南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构造单元及铀多金属成矿域,区内发育多类型、多层次、多时代的伸展断层,它们是极其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积极探索华南大陆伸展构造的主要形式、发育特点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并以此指导勘查实践,成为今天迫切需要研究和拓展的新领域.本文介绍了伸展构造的主要型式、伸展构造的发育特点和伸展机制及成矿动力学.
  • 摘要:地球圈层结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状态,以及地外行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热耗散机制贯穿于地球形成及其演化的全过程.地球热耗散常表现为地球深部流体地幔和(或)异常地幔热流的巨量上涌,并由原本单一热耗散的物理过程转变为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它不仅作为地壳变动(挤压侧向增生造山、伸展垂向增生造山)的原动力,而且引发幔、壳相互作用和不同深度层次的物质运动(地幔柱、板块运动,热点等),并促成矿产资源的巨量聚集.本文讨论了晚古生代Pangea超大陆裂离、解体的时空过程、中生代东亚大陆岩石圈伸展以及增生型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响应。
  • 摘要:地质构造是影响矿井建设和生产的最重要的地质因素之一,对煤厚变化、项板稳定、岩浆侵入、岩溶陷落、地温地压、矿震岩爆、瓦斯突出、矿井突水等多种开采条件都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分析矿井地质构造,对其复杂程度做出准确评价是建立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重要的任务.在矿井构造复杂程度评价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评价指标信息的搜集、提取以及建立多指标评价模型,具有空间性、非线性特征,且非常繁琐,已成为制约矿井构造定量评价预测的瓶颈.利用 GIS 组件 MapObject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与人工神经网络(ANN)高度的非线性特性的耦合,解决此问题.本文对MapObjects与ANN技术特点、评价指标选取及MapObjects与ANN合技术进行了研究.
  • 摘要:本文介绍了沉积盆地的重要地位和研究意义以及沉积盆地动力学动力学的内涵,直接控制和明显影响盆地沉降和沉积充填的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有机耦合的统一动力学系统和演化过程;属地球动力学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X”正断层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具有不同的尺度(从cm级到km级).前人根据野外露头,二维或三维地震资料以及物理模拟实验对“X”正断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X”正断层的几何形态、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但是针对“X”正断层的分类及其形成机制仍然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兴化地区“X”正断层系进行研究,基于”X”正断层的剖面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并提出了两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产生“X”正断层的“继承型”成因机制.
  • 摘要:天山南北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新疆的两大含油气盆地,天山与两侧前陆的盆山过渡带为走向与天山基本一致的近EW向复杂构造变形带,也是重要的含油气区带.根据地面地质图和盆地区地震剖面解释成果编制的北天山—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天山—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区域构造剖面图.可以看出天山两侧前陆地区的构造变形具有相似特征,自山区向盆地内部可以分为基岩冲断隆起带、山前冲断挠曲带和分层变形叠置带等3个不同特征的构造变形“带”.本文对天山两侧前陆地区的分层滑脱、垂向叠置冲断褶皱构造进行讨论.
  • 摘要:在三维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中,人们通常根据断层两侧垂向上的变形强弱、地层错动以及沉积地层的厚度差异,来判断断层活动的时代和性质.如果一个断层的垂向错动表现为上部变形弱、下部变形强的特征,则认为这是一个一直发育的同沉积生长断层,很多时候此类断层常呈现两侧的地层不等厚特征,常见的铲式正断层经常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文现就逆序断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讨论,对地震反射识别的问题进行探究。
  • 摘要:我国含油气盆地具有叠合特点,作为叠合盆地的典型地表,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发育大型正向构造,其油气资源与勘探潜力引起众多地质家的关注. 准噶尔盆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具有双层基底结构,下部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上部为古生代浅变质褶皱基底.盆地自晚海西期以来先后经历了前陆、陆内坳陷、再生前陆三个发展演化阶段.受基底深大断裂控制,在准噶尔地块中央—准噶尔盆地腹部发育近东西向继承性的两条古隆起带:陆梁隆起、中央隆起(由中拐凸起、莫索湾凸起、白家海凸起组成).本文介绍了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构造特征和油气资源。
  • 摘要:构造应力场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控制了盆地及其构造的形成和演化,制约盆地的生储盖层沉积组合,并影响盆地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应力场、压力场与温度场的关系密切,是影响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因素。因此,许多地质学家十分注意盆地应力场研究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例,在剖面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油气成藏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应力场及其产生的破裂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应力与孔隙流体关系,对不同时期的流体势演化进行数值模拟。然后根据不同时期的应力产生的破裂和影响的流体势分布,分析构造应力场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
  • 摘要:富钴结壳是另一种重要的深海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山等地.结壳生长缓慢,发育了多种微观构造类型(Friedfich et al.,1980).柱状构造是其中之一,当前虽认为它形成于低动力能量环境条件下,且形成速度比较快(Hein et al.,1992;崔迎春等,2008),但对其成因机制了解甚少.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探针技术,通过对结壳柱状构造进行了微观形态和微区化学分析,初步探讨它的成因机理.
  • 摘要:本文运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新采集的高质量地震资料和最新的地质研究成果,对该区的典型测线计算了构造沉降量,恢复了该区的构造沉降史,并以此探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的构造演化特征。
  • 摘要:塔东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隶属于塔里木板块,其演化与发展受南天山洋、昆仑洋的关闭,北部哈萨克斯坦板块及南部羌塘—中昆仑板块的碰撞拼接的影响.塔东2号构造位于塔东地区二级构造单元塔东低凸起,是一个走向北东—南西的长轴背斜,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塔东2号构造断裂系统位于塔东断裂系统的西南部,该构造的断裂系统古生代断裂活动强烈,中生代次之,新生代活动不明显.本文介绍了塔东2号构造断裂系统形成、演化过程,并对对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 摘要:劈理是一种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它多发育在强烈变形轻度变质的岩石里,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表现为岩石中劈理域和微劈石相间的平行排列.而且不同岩性、不同构造环境下有不同的劈理表现.压溶劈理是一种常见的劈理构造,多发育于碳酸盐岩、泥质岩中.对压溶劈理进行应变量分析,对于恢复岩层初始厚度、研究劈理伴生构造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以劈理域为标志体对压溶劈理的缩短量进行分析.
  • 摘要:大陆俯冲和折返是大陆板块构造运动和地球动力学近二十年来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在大陆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大陆壳岩石在上地幔深度超高压变质条件下,经历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原大陆壳的主要造岩矿物:如石英、斜长石、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等,转变为柯石英、石榴石、绿辉石/硬玉、兰晶石和多硅白云母等在上地幔环境下稳定的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这使得深俯冲陆壳的流变学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深俯冲带中岩石和矿物的相变,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构造和显微构造,晶体优选方位,变形机制和流变学性质,对深入了解大陆深俯冲和折返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以及大陆壳在这一过程中的流变学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俯冲陆壳流变学和超高压变质岩构造,正在成为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对深俯冲陆壳的变形、变质和流变进行了讨论.
  • 摘要:作为扬子地块与印支地块分界的红河断裂带(Leloup et al.,1995;向宏发等,2006),是世界上规模巨大的走滑断裂带之一.自Tapponnier等(1982)提出印-藏碰撞引起印支地块沿红河断裂带向SE方向存在约700km的大位移顺时针旋转挤出,造成南海地壳拉裂,诱发南海海底扩张(约700km的扩张量)的认识以来,促使人们对东南亚构造格局的再认识.一大批科学家投入到验证或否定或发展与使用这一认识的研究工作中.随着对印-藏碰撞带和红河断裂带陆上段研究工作的展开,红河断裂带陆上段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越来越明朗,积累了大量年代学方面的资料:35-17Ma之间为左行走滑运动;17-5Ma之间为左行向右行的转换阶段;5Ma以来一直为右行走滑运动(兼有正断作用),至今仍在活动.但其与南海扩张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其入海后的延伸问题,已成为当前南海地区构造格架研究和重建中的焦点问题.作者认为必须通过南海地区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物化性质、重磁异常、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多道地震、岩石圈深部结构特征以及古地磁等多方面、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思路,从几何学、运动学、构造年代学以及动力学等方面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对红河断裂在海域内的延伸情况提出更科学的依据.
  • 摘要:2005年10~11月,中国大洋一号在首次环球科考航次中对Logatchev热液场区进行了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在Logatchev区进行了多波束、磁力测量、浅剖、电视抓斗、CTD+采水、摄像和MAPRs作业,绘制了多波束水深图、地磁场异常图和浅地层剖面图,采集了硫化物、岩石和沉积物等样品,获取了水柱的温、盐、深数据和热液区的视像资料,这是目前为止中国第一次在大西洋获得的详细的数据资料.本文将依据这次宝贵的环球航次所获得的地磁、多波束等资料,进行地磁场的阐述.
  • 摘要:本文对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构造演化、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在无论在构造演化过程还是烃源条件、储层类型、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方面都十分有利于大规模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下一步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 摘要:关于褶皱和断裂构造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过去的25年来,断层相关褶皱构造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与研究成果.然而,自然界还存在着另一种断层一褶皱相互关系的形式,即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或调节褶皱变形的断裂构造,其中,断层是为了调节褶皱作用过程中岩层不同部位应变差异而产生的,即断裂作用从属于褶皱变形.虽然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但是对它们的认识和研究程度远低于断层相关褶皱构造的研究.无论是在褶皱—断裂构造相互关系的完整把握方面,还是在正确认识区域尺度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收缩变形区域平衡地质构造剖面的编制与构造复原当中,这类断裂构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上述分类体系,通过部分摺皱相关断裂构造实例剖析,对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进行研究.
  • 摘要:构造叠加晕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构造蚀变带中原生叠加晕特征并用于盲矿预测的方法.是构造地球化学在找矿应用方面的一个分技.研究背景:应用原生晕找盲矿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谢学锦等中国化探元老几乎与前苏联学者同时各自发现了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具有明显轴(垂)向分带,即每个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矿体的前缘晕向上延伸达几百米,为预测深部盲矿提供了重要的直接信息—原生晕找盲矿的理论基础,开创了原生晕找盲矿新方法.本文通过对30多个金-银铜危机矿山的构造叠加晕研究和深部盲矿预测的实践,总结出了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点,建立了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理想模型:包括矿床四种叠加结构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和五条盲矿预测准则,其中有四条准则是构造叠加晕新方法预测盲特有准则:①原生晕轴向“反分带”准则;②“前、尾晕共存准则”;③“地球化学参数轴向转折准则”;④“前缘晕增强趋势准则”.
  • 摘要:利用强震前兆特征和信息进行地震预测研究,已成为地震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强震是一种很好的压力波场源,由地层突然垂直位移产生的声重力波可以在几千米外的距离观测到.一些学者利用观测站记录的次声波场源位置,研究震源方向性和地形对声学辐射影响.本文介绍了次声波的性质、种类、地震次声波研究中波形数据处理方法等问题.
  • 摘要:按照欧美的思维模式,先要研究清楚发震机理,才能进行地震预测.从这一思维模式得到的结论是地震不能预测.地震前的动物行为异常现象早已经被人类观测到.与地震有关的动物行为异常是由地震前和地震时的次声波造成的.由于次声波具有频率低,衰减小,传播距离远的特点,造成的动物行为异常并不局限于震中及其附近地区,这就给单纯利用动物异常行为预测震中位置带来困难.利用地震仪进行地震监测,这是目前流行的地震预测方法.但是,不是所有的微震、小震都是主震的前震,这就给如何识别前震并进行中强地震预测带来困难。这正是目前持地震不可预报观点者的理由之一.rn 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中,本研究拟建设一个基于卫星热红外监测、次声波监测和三分量宽频地震仪监测相结合的中强地震短临预测系统,发挥次声波的发震时间预测优势、卫星热红外的震中位置预测优势,利用热异常范围和次声波强度综合预测地震震级,利用宽频地震仪台网辅以确定震中位置,为国内外有志于中强地震短临预测的学者提供一个研究和实践平台。
  • 摘要:在阅读火星南极地貌图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在火星南极冰盖区的东经150°至220°,南纬70°至82°的区域里,发育两组共轭交叉断层.一组主体走向为北北东-近南北向;另一组主体走向为北东东-近东西向.二者共同构成的共轭追踪断层主体走向为北东向,显示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向.从南纬75°线南侧的雁行断层组合样式,显示火星南极冰盖中存在低纬度区相对高纬度区的左行走滑.这种左行走滑运动学信息蕴含有重要的火星动力学信息.根据显示的沿纬向的左行减切,低纬度区相对高纬度区自东向西运动,与火星转动方向相反。这正好说明火星南极冰盖形成以来,经历了火星的自转加速运动。这就是上述共扼断层的火星动力学意义。这一结论与作者以前根据火星极地旋卷构造和THARSIS巨型双核型旋卷构造得到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 摘要:阿克苏地层单元属于柯坪塔格地层小区,该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东起阿克苏、温宿一带,经印干、柯坪,西止于阿图什北,南以柯坪塔格南麓为界,北以皮羌—苏巴什一线以北与阿合奇小区相接.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唯缺失太古界,下震旦统,中、上志留统,中、下石炭统及中生代地层.下元古界为绿色片岩:上震旦统发育完整,上部为碳酸岩,下部以浅海.滨海相陆源碎屑岩为主,底部含底砾岩;古生界为碳酸岩及陆源碎屑岩;新生界除阿克苏附近见有少量第三纪海相夹层外,一般均为陆相红层及松散的碎屑堆积.本文利用裂变径迹测试方法对阿克苏地区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本区地层序列,大致重建了蓝片岩的热史演化曲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