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
断层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1371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48篇、会议论文125篇、专利文献6437篇;相关期刊1508种,包括煤、煤矿安全、煤矿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97种,包括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等;断层的相关文献由22848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捷、杨鑫、付广等。
断层
-研究学者
- 田捷
- 杨鑫
- 付广
- 梁继民
- 王伟
- M·格拉斯
- 李伟
- 朱守平
- T·克勒
- 张志强
- 王磊
- 付峰
- 付晓飞
- 陈多芳
- 高峰
- 丁明跃
- 史学涛
- 尉迟明
- 董秀珍
- 吕延防
- 赫伯特·布鲁德
- 陈雪利
- 戴涛
- 尤富生
- 蒋有录
- 魏龙
- S.比伯
- 姚兴苗
- 等
- R·普罗克绍
- 中西知
- 坂川幸雄
- 董迪
- A·安德烈耶夫
- 倪举鹏
- 刘锐岗
- 托马斯·弗洛尔
- 李勇
- 萩原明
- R·尼博西斯
- 王辉
- 白传勇
- 秦承虎
- 塚越伸介
- 津雪昌快
- 贯井正健
- 赵志辉
- 俞凌峰
- 孙飞
- 张健
-
-
王艳娇
-
-
摘要:
随着全国路网建设的发展与完善,高速公路、高铁等快速交通设施建设日益兴盛。工程建设过程中,山地区隧道施工难度巨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尤其遇到隧道涌水等特殊地段施工更是面临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挑战,给工程进度和施工成本控制带来不确定性。以云南省晋红高速光山1号隧道涌水段施工为背景,从现场涌水段施工处置流程阐释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要点。
-
-
关民全
-
-
摘要:
阐述了彬长矿区某矿首次开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通过合理分析数据采集难点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科学设计观测系统和处理流程,采用常规时间剖面解释技术与多属性的精细解释技术融合,有助于提高所获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对于识别断层和其它地质异常体效果显著,在彬长矿区及其西部类似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
-
安永兴;
张德实
-
-
摘要:
为提高在黔东地区勘查地下水的成功率,采用应用广泛、勘查效果良好的高密度电法为钻探工作施工划定靶区。本文以高密度电法在贵州东部地区一个地下水勘查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其中三条电阻率反演断面剖面,快速地识别了区内断层及断层破碎带,圈定了富水区,给孔位布设提供了物探支撑。钻孔验证出水量满足预期,证明该方法在该区勘查地下水行之有效,能够为该区寻找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
-
周恒心;
杨焱钧;
程继东;
姜希印;
刘高强
-
-
摘要:
济宁二号煤矿煤层结构较复杂,煤层冲刷带、断层等地质构造是影响矿井安全高效回采的主要地质因素,如何查清回采工作面内的煤层冲刷范围与断层的展布情况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槽波地震探测原理,通过透射槽波在济宁二号煤矿123;02工作面的应用,分析了槽波单炮、频散、频谱分析及波场速度的响应特征,研究了利用槽波能量预测冲刷带范围和利用滑行波能量控制断层延伸情况的解释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济宁二号煤矿3号煤层低频槽波不发育,但低频滑行波对断层展布方向反应明显;1.8 m厚煤层槽波埃里相频段在400 Hz以上,群速度为1 000~1 100 m/s,滑行波速度为2 000 m/s;对数据进行400~600 Hz的带限滤波,高频槽波速度选取1 000 m/s,通过高频槽波与滑行波能量层析成像,解释了冲刷带的范围及断层的延伸长度;通过回采验证,济宁二号煤矿宜采用槽波地震探测技术查清地质构造,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技术保障。
-
-
张钟文
-
-
摘要:
为实现采煤工作面安全回采,针对11305采煤工作面过F103断层破碎带期间存在顶板冒落、煤壁片帮等问题,采用以注浆、锚杆(索)支护为核心的协调控制技术对断层破碎带煤岩体进行支护。依据11305采面、F103断层位置关系以及地质条件,对注浆、锚杆(索)布置参数进行设计,并辅助采用强化液压支架管理、降低采高等方式对顶板及煤壁进行管理。现场应用后,采面过断层期间未出现顶板冒落问题,同时煤壁仅出现深度在0.3 m以内的片帮,不会给采面回采安全带来威胁,现场取得较好应用成果。
-
-
张宏钢
-
-
摘要:
采面回采过断层期间容易出现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大、采面顶板冒落、煤炭采出率低等问题,从而给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带来影响。8305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揭露有DF3断层,为提高采面过断层效率,综合使用强化回采巷道支护、采面调斜、仰斜开采、爆破弱化等方式过断层。现场应用后,采面过断层期间仍可保持2.4 m/d推进速度,期间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采面煤壁及顶板均保持稳定,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矿井类似情况下的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提供经验参考。
-
-
王波
-
-
摘要:
为保证30407工作面顺利过断层,提高资源回收率,通过对30407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断层的现场条件和生产困难分析,采取调整伪斜角度的仰斜过断层方法,对断层下盘厚煤区破碎顶板超前采取复合支护等措施。通过实践证明:过断层期间,液压支架较正常回采期间的阻力仅减小约14%,能够有效支撑顶板,多回采煤炭4.8万t。
-
-
吴明明
-
-
摘要:
以任楼煤矿中六运输大巷过F_(2)断层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穿断层带巷道掘进,研究断层带前后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分布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断层带前后10 m范围内围岩变形较大,围岩塑性区在竖直平面呈椭圆形分布。在围岩两帮与顶板0~1.0 m内围岩主应力差值小,为掘巷后支护控制的主要区域;在1.7~2.7 m内围岩主应力差达到峰值,应力差峰值前后区域为主要承载区。在断层下盘近断层带巷道应对拱顶围岩进行重点支护,增大顶板浅部围岩承载能力,控制围岩破坏向深部发展。上盘近断层带巷道底板与下帮部塑性破坏显著增大,引起巷道浅部围岩整体承载能力减弱,围岩破坏向深部发展;在下盘段巷道应重点控制底板与下帮部。
-
-
武艳龙
-
-
摘要:
针对10606工作面在回采过F4断层期间,工作面顶板出现破碎、煤壁片帮现象,通过技术研究分析了工作面顶板及煤壁破碎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JW锚索吊棚+管棚超前支护”联合支护措施。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支护措施后,有效控制了顶板破碎及煤壁片帮现象,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
-
陈冰;
王辉;
杨景超
-
-
摘要:
F_(10)大断层(落差10~110 m)为矿井的中部大断层,为了解决邻近该断层巷道施工期间的断层水害问题,通过在26煤巷进行槽波地震探测对F_(10)大断层的赋存情况进行探查,然后在26岩石集中巷施工探查云盖山断层钻孔进行钻探验证,对槽波物探结果进行检验,通过采取这种探控技术,来分析该断层的赋存情况,留设相应的断层保护煤柱,以防治断层水害,保证邻近该断层情况下顺利布置采掘接替巷道。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将为其他矿井邻近大落差断层布置巷道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该项目主要采用槽波地震探测以及钻探验证的方式查明大落差断层的具体赋存情况,可为制定大型断层探控技术标准提供参考。
-
-
李永雷
- 《山东煤炭学会工作会议暨煤矿机电管理创新应用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断层导水因素复杂,差别极大,针对不同断层合理留设煤柱,分析价值(经济、研究、社会安全等价值)极大.从唐阳632工作面突水情况分析,公式(1)在水压较小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但在煤层埋藏较深、水压较大的情况下,用公式(1)计算薄层的煤层防水煤矿的宽度不是安全的,同时应考虑因底板破坏造成的底鼓突水修正断层防水煤柱宽度,特别是断层倾角较小时,更应该修正。特别是在当前煤矿效益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煤矿更经受不了安全事故的打击,各矿井更应该做好矿井防治水分析工作,对构造复杂的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做好探查工作,全面考虑,针对不同情况合理留设煤柱,做好安全、经济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
-
王小军;
司俊鸿;
徐文全;
王鹏;
王威钦
- 《陕西省煤炭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针对目前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底板突水日益严重的现象,总结概述了断层对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水源、水压、隔水层、地质构造、采掘活动的影响作用,阐述有断层存在时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原因;指出在采掘活动中断层与底板的突水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断层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因素增加突水的可能性,在研究底板突水机理时,应充分考虑断层的影响作用.断层对于水源、水压、隔水层、地质构造和采掘活动5种最主要的突水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种因素增加突水的可能性。在研究断层突水机理及其规律时,应从断层的规模、倾角、落差、力学性质等因素出发,详细研究了解其对底板突水的影响以及在突水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底板突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除了断层对底板突水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外,对于其他因素对底板的破坏作用,如冲击地压、陷落柱等也要充分考虑。
-
-
邹海泉;
李向荣
- 《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
| 2012年
-
摘要:
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657综采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在工作面下段遇落差为7.5m的倾向断层组,657综采工作面处于-600四水平,其走向长度310~450.5 m,倾斜长度210 m,煤厚为1.8~3.1 m,平均为2.45 m.在开切眼距顺槽28 m处,遇落差H=4.5 m的逆断层;在风巷距切眼200 m处,遇落差H=2.3 m的正断层;在中顺槽距切眼167 m、188 m处,分别遇落差H=6.6m、H=6.0m的正断层.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断层各要素和空间形态的差异,介绍了综采工作面破顶板过大断层的采煤方法,此方法对综采工作面过大断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
商琳;
戴俊生;
王霞田;
王彤达;
张宏国
- 《第五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金湖凹陷西斜坡作为苏北盆地东台坳陷西部的1个次级构造单元,构造运动控制斜坡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控制着沉积物的充填过程和充填样式,同时还控制着斜坡内各种沉积体系的发育和空间展布.应用厚度分析法对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期断层活动强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了阜宁组的沉积相类型、特征及时空演化.在对断层活动强度、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期断层活动由早到晚逐渐增强,断裂活动对沉积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物源方向、构造转换带、古斜坡地貌综合决定砂体的入湖位置,断层活动对沉积相类型的控制以及断层组合样式对石油储集体分布的控制.
-
-
-
-
-
-
王璐明;
崔洪庆
- 《中国煤炭学会第五届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揭示淮南煤田谢桥矿主采煤层瓦斯(煤层气)赋存分布规律,以13-1煤层为例,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各断层夹块的瓦斯(煤层气)赋存特征.研究表明:整个并田13-1煤层四个断块瓦斯赋存分布规律相同,可以作为一个瓦斯地质单元研究,煤层埋深和断层是影响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13-1煤层在底板标高-800m水平瓦斯含量达到8m3/t,在开采中应需加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
-
-
付建飞;
赵纯福;
夏建明;
王恩德
- 《第十一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12年
-
摘要:
弓长岭铁矿床是鞍山式铁矿床典型矿床之一,也是中国铁矿床研究的热点矿区,前人的工作表明,构造是弓长岭铁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本文通过对该矿区野外踏勘和资料总结分析,对弓长岭铁矿床的构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弓长岭北西向反S型褶皱带控制了弓长岭铁矿带的分布;区域性的北东向寒岭、偏岭断裂控制了铁矿带的南北边界,矿带内部的次一级北东向断裂将矿带分割成若干矿区,各矿区埋深呈自北西向南东由深到浅的变化;在一、三矿区,二级向斜构造控制了研究区铁矿层的展布;在二矿区,横向断裂发育,控制了该矿区含铁岩系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