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易切削钢

易切削钢

易切削钢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6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62篇、专利文献839574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机械工程材料、河南冶金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2015年全国线棒材及小型型钢学术研讨会及2015年棒线材长厂长会议、第二届钱江创伤医学高峰论坛暨2015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等;易切削钢的相关文献由1162位作者贡献,包括朱荣、李联生、董杰等。

易切削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9574 占比:99.97%

总计:839852篇

易切削钢—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邹虎; 赵文渊; 赵满堂; 林作津
    • 摘要: 1215MS易切削钢盘条出现了厚氧化铁皮和结疤等表面缺陷。为确定其形成原因,检验了缺陷的宏观形貌和截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厚氧化铁皮和结疤分别是热轧工艺不当和结晶器保护渣不匹配所致。通过降低始轧温度和吐丝温度、改进风冷线冷却工艺等措施,盘条氧化铁皮已被减薄至15μm以下;通过采用高黏度高碱度还原性保护渣,改善了铸坯表面质量,从而消除了热轧盘条表面结疤。
    • 周小利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钢种、不同规格的夹杂物分布状况和微观组织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轧制变形程度的增加,粗大夹杂物相对减少,纺锤形和短条状夹杂物数量相对增加;湘钢易切削钢中的夹杂物主要为MnS与Fe、C等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在其他元素相当的情况下,S含量高的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的数量略多。
    • 兴超; 伏存田
    • 摘要: 选取德国生产的易切削非调质钢成品钢材C70S6,以及国产钢材45MnVS,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其成分、显微组织,以及夹杂物尺寸、形态、数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试样的单位面积硫化物的数量较少,分布呈弥散状,形态分布较为均匀,长条状硫化物趋于纺锤形,国内单位面积硫化物数量较多,尤其长条状的明显多于国外的,分布大多为聚集型,形态趋于细长形;国外的组织都是细小片状珠光体,国内的相组织是以铁素体和球状珠光体所组成。
    • 袁麟; 郑雷刚; 胡小强; 张玉妥
    •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质量分析仪和车削加工等实验方法,对比分析稀土Ce元素对42CrMo易切削钢夹杂物和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元素具有显著的变质夹杂作用,加入0.013%Ce元素后,42CrMo钢中夹杂物类型由MnS和Al_(2)O_(3)为主转变为以Ce_(2)S_(3)为主,夹杂物数量增多,尺寸减小,具有较小的长径比;细小颗粒状稀土硫化物促进了切削裂纹扩展和显微空洞形成,切屑由以平螺旋屑为主转变为以C形屑为主,切削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徐康; 胡绍晖; 徐翔宇; 付建勋; 沈平
    • 摘要: 锡系易切削钢是有望替代铅系易切削钢的新型环保型易切削钢,而锡在钢中的赋存状态是影响钢切削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分析了锡在高硫易切削钢中的赋存状态,以及锡含量对易削钢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含锡钢中未见明显的锡析出相,锡主要固溶于钢基体中,且更倾向固溶于铁素体中,锡使铁素体的晶格发生畸变。通过切削加工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切削速度560 r/min下,锡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600×10^(-6),C型断屑占比由60.19%达到90.29%,锡含量增加对C型断屑占比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切削同一个试样时,切削速度560 r/min相比其他两种速度,C型断屑的占比也最大,在此转速下的切削性能要更好。此外,锡的添加使切削加工后样品表面粗糙度减小,表面质量更好。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随着锡添加质量分数从0提高到1800×10^(-6)时,维氏硬度从118.2 HV上升到143.1 HV,Sn在钢中的固溶使偏软的钢基体硬度得到提升,从而使钢的切削性能明显提升。
    • 白云; 张庆松; 孟羽
    • 摘要: 为开发含镁硫系易切削钢,采用高温模拟实验及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夹杂物演变.探究了硫合金化对钢液中不同镁系夹杂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显示,硫合金化会导致钢液中镁系夹杂物沿着MgO(s)→2MgO·SiO2(s)→MgO-SiO2-MnO(1)的路径转变.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钢液中硫含量的增加,[Mg]-[S]平衡取代[Mg]-[O]平衡成为钢液中[Mg]的决定性因素.当[S]≤0.12%时,钢液中平衡[Mg]在0.000 78%以上,平衡产物为固溶体MgO;当0.12%≤[S]≤0.46%时,钢液中平衡[Mg]在0.000 15%~0.00078%,平衡产物为固溶体2MgO·SiO2和(Mg,Mn)S;当[S]>0.46%时,钢液中平衡[Mg]在0.000 15%以下,平衡产物为液相夹杂物MgO-SiO2-MnO和(Mg,Mn)S.
    • 王英虎; 宋令玺
    • 摘要: 制备了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氧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6%和0.011%(编号为1和2)的两种易切削钢.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ASPEX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氧含量对钢中硫化物的形态、长-宽比、尺寸、最大弦长和数量,以及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的质量分数为0.006%的1号钢中硫化物形态近似球状或短棒状,呈链状和网状分布,属于第Ⅱ类硫化物;氧的质量分数为0.011%的2号钢中硫化物形态近似球形及纺锤形,分布比较均匀,属于第Ⅰ类硫化物;随着氧含量的增加,硫化物逐渐从第Ⅱ类转变成第Ⅰ类,长-宽比减小,尺寸增大,最大弦长增大,单位面积的硫化物数量减少.此外,氧含量增加虽会改善硫化物的形态和分布,但使钢在850~1250°C拉伸时的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均降低.例如,1号钢在1250°C时的抗拉强度为10 MPa,断面收缩率最高为64.5%,2号钢在1200°C时的抗拉强度为7.2 MPa,断面收缩率为59.7%.
    • 王维; 赵四新; 高加强
    • 摘要: 采用体视显微镜(SM)、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等对Y15易切削钢孔洞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洞两边的裂纹呈应力裂纹特征,是最后一次热轧后方坯冷速过快所致,而孔洞则产生于随后的冷拔过程中.通过将方坯轧后空冷改为进缓冷坑缓冷后,制作的零件再无孔洞出现.
    • 刘凤连; 董凤奎; 刘年富
    • 摘要: 采用直读光谱仪(OES)、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了 1144易切削钢剪切时开裂原因.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存在纵向裂纹,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严重降低了钢材的剪切抗力,是1144易切削钢剪切开裂的主要原因.
    • 孔德群; 来振华; 董晓萌; 周建; 金晓旭
    • 摘要: 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等研究了 MnS夹杂物对感应淬火易切削钢曲轴表面耐酸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体积分数)硝酸水溶液中,裸露在曲轴表面的MnS夹杂物可促使MnS夹杂物/金属基体界面作为形核质点诱发点蚀,MnS夹杂物阳极氧化反应产物促使其附近微区内进一步发生强烈的氧化腐蚀,以腐蚀坑的形式破坏曲轴基体表面完整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腐蚀坑最大宽度集中在30~55 μm,最大深度度集中在10~25 μm.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