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国
教育兴国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881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管子学刊、大众心理学、法音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农业工程相关学科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等;教育兴国的相关文献由10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力、王旭东、陈克勤等。
教育兴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881篇
占比:99.45%
总计:18986篇
教育兴国
-研究学者
- 张力
- 王旭东
- 陈克勤
- 丁平一
- 丁晓春
- 于惠芳
- 何祚榕
- 何联锦1
- 余逸群
- 侯殿安
- 凌喜春
- 刁兴奇
- 刘亮
- 刘敏娟
- 刘若嘉
- 包于飞
- 卓成华
- 卫军帅
- 叶羽经
- 吉龙华
- 向以权
- 吴春苗12
- 吴福瑞
- 周世荣
- 周志翠
- 周承英
- 周爱莲
- 姜洪云
- 孙志毅
- 孙模
- 孙邦华
- 小雨
- 尹析明
- 展雷蕾
- 常正
- 张伶伟
- 张县平
- 张君燕
- 张婷婷1
- 张彬
- 张德林
- 张慧青
- 张新洲
- 张爱闻
- 张生贤1
- 张生高
- 张艳梅
- 徐灵芝
- 施晓武
- 明娴
-
-
施晓武
-
-
摘要:
孙诒让是晚清经学大师,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人士,浙江省温州中学创办人。晚清危局中的传统士绅孙诒让既具有传统儒生特点,又激发了一种新的自省和反思,“修齐治平”的两种实践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他早年在科举功名的道路上汲汲以求数十载,企图为君治国,然而“八试不第”,最后决绝于仕途;中年之后,走出书斋积极办学,虽“五征不就”,而留在地方兴学,希冀实业救国。本文着重分析其爱国情怀的成因和特点,梳理其匡扶国难的社会实践。
-
-
张彬
-
-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趋势,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国家领导人秉持教育兴国的思想理念,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精准资助的新政策。资助精准化的关键在于"准",面对当前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高校应着力引进大数据技术手段,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实现精准化资助目标。
-
-
刘若嘉
-
-
摘要:
100年来,我们党秉持初心,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中国教育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伟大奇迹,谱写了辉煌篇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重任在肩,我们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守、需要发展、需要创造更大更多的荣光,需要赓续红色血脉的“接班人”。
-
-
徐灵芝
-
-
摘要:
小时候,每到清明时节,我总要到爷爷坟前扫两次墓,一次是跟随奶奶、大伯和父亲;一次是学校组织的。所以,清明对于我来说,就特别地伤感。为革命而牺牲的爷爷,1905年出生,江阴夏港街道中街人。他从小家境优渥,1927年从南京美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创办了夏港西林庵小学,并担任了夏港小学(现夏港中心小学)的校长,想走教育兴国之路。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日寇的铁蹄下,哪里容得下一张小小的课桌?在隆隆的炮声中,又到哪里去寻觅安放讲台的安静之地呢?
-
-
包于飞
-
-
摘要:
包启昌是我的父亲,在我的印象中,留下的场景永远是写字台前台灯下.或思索或疾书的侧影和身边高高摞起的书籍。父亲和他周围的这些知识分子,是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情怀的人,是为了民族、国家牺牲小我的人。出生于1924年的包启昌,幼时在浙江镇海庄市的乡绅叶澄衷创办的叶氏中兴学堂(前身是叶氏义庄)读小学。
-
-
-
卓成华;
陈方
-
-
摘要:
他曾是学生运动的领袖,他倡议民主办高校,他鼓励孙子施一公创办西湖大学,他希望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大学,来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他叫施平,曾任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他多年前许下的教育兴国愿望,至今不曾更改。
-
-
马进胜
-
-
摘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要实现"教育兴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就必须要建设金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时期,大学生英语创新人才培养就要通过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高效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
胡玉海
-
-
摘要:
主持人语:本专题由以下三篇文章组成,刘贵福教授的《冯庸对军事教育的思考及实践》、赵士见馆员的《民国媒介视域下冯庸形象的生成与演变》、李婷博士的《近三十年来冯庸及冯庸大学相关研究综述》。三篇论文皆以冯庸的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思想为核心,全面阐述了冯庸在追求和实践教育救国、教育兴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做出的贡献。可以说,冯庸毁家创办冯庸大学,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典型范例。他强调强国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德为本、做人以忠为本、救国以义勇为本的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