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伦理学(道德哲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933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当代教育科学、高教探索、比较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社会考试论坛、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全国第四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等;教育公正的相关文献由293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建军、张厚军、曹占霞等。

教育公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3 占比:1.5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8933 占比:98.40%

总计:19241篇

教育公正—发文趋势图

教育公正

-研究学者

  • 冯建军
  • 张厚军
  • 曹占霞
  • 朱宏军
  • 田龙菊
  • 邓达
  • 伏志强
  • 何菊玲
  • 朱旭梅
  • 李江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傅松涛; 王冉
    • 摘要: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分的社会现象、理念和话语,是正确感知、认识、反映、建构和实践教育公平直至社会公平的科学前提、元素和元论。教育理论界乃至社会科学界对此似乎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认识。教育社会生态体系能够积淀、传承、促进和优化社会差异,不断提升和增进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形态与质量;也可能被动退行地把社会差异强化、扭曲、嬗变、固化和拉大社会差别,沦为不断降解和阻隔人类社会生态生存发展质量的帮凶。健全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立足和遵从社会差异的平等实质,遵从和建构科学有效的社会公正本质,不断激发、推进和生成社会差异的全质融合,激活、提升和优化教育社会生态体系的生机与活力。
    • 崔雪茹; 邢瑜
    • 摘要: 以2019年秋季在四川省调研的部分城乡小学为例,运用访谈调查、对比、文献分析等方法,从教学设施、课程设置、课后辅导等层面分析得出四川省城乡小学现阶段在教学设施、课程设置、生源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城乡小学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资金投入不均、师生资源外流、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缩小城乡小学差距的措施有:扩大政府投入、出台更多相关优惠政策、开展义务教育资源共享活动、开办公益性课后辅导课程等。
    • 吕晨晨
    • 摘要: 教师公正理应成为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在稳定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的高尚境界,包括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因材施教,合理分配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资源,以及如何分配的标准。但是,即使教师无所偏私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自身条件因材施教,也不能涵盖教师公正的所有内涵。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教师要想真正秉持公正的精神,还要把握好平等对待与因材施教相统一、尊重差异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公正与仁爱相统一。
    • 何菊玲
    • 摘要: 教育有自己的目的与使命,教育正义问题是关于教育领域的正义问题.教育正义虽然与社会正义密不可分,但是具有不同于社会正义的特殊性.基于社会立场研究教育正义问题,必然遮蔽教育正义的本质问题.只有基于教育的立场考察教育领域的正义问题,才有可能揭示教育正义的本质.教育立场是指从教育的本意目的出发而不是从某种教育观念或理论出发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的本意目的意味着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意目的的认识与理解必须从存在本身去看它的目的.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具有生存优势的品质与能力,或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品质和能力.基于教育立场研究教育正义问题,就必须深入教育的场域,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考察教育的正义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从教育分配关系、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目的、教育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等领域考察与研究教育正义问题,由此构成了教育正义研究的问题域.
    • 徐洁
    • 摘要: 教师教学公正是一项致力于促进学生同一性与差异性发展的伦理实践,它对于促进学生身心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具有显著效用.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凭借一种潜在的权威优势损害了部分劣势学生的正当教育权益,这种损害既体现为对劣势学生教育资源的剥夺,同时也体现为对劣势学生的身体规训、语言暴力以及师生之间交往关系的异化,这对劣势学生来说是不公正的.为使教师教学行为更趋公平公正,需要构建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制度,提高教师公平对待劣势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培育学生维护自己正当教育权利的意识与能力.
    • 曹如军; 刘国艳
    • 摘要: 乡村学校变革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学的变革.从教育公正视角诠释,当前的乡村学校课堂教学在教育过程公正和教育结果公正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为推动乡村学校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乡村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合乡村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应强化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既做好经师又要做好人师,同时还要养成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专业习惯.
    • 王鹏
    • 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公平发生了深刻变化,个性化教育成为教育公平的新要求.我们不仅应当考察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的历史发展状况,还应当考察两者之间的现实发展状况,对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之间不协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应当从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均衡等出发,为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的一致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顾潇
    • 摘要: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各方面事业的长足发展,教育公正日益成为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研究教育公正的现状以及问题,并提出可供借鉴的解决思路,是当前教育不公正问题缺乏解决思路的要求,更是社会公正建设的必由之路。基于教育公正的视角,探究推进教育公正的方式方法,以促进整体社会公正的建设。
    • 刘次林
    • 摘要: 惩戒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却是困扰教师的严峻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教育惩戒的目的是立德树人,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规范约束性,从违规情节和违反规范的类型上判定其违规程度,并且依据违规程度予以相应强度的惩戒,以维护教育公正。要从多学科视角看待学生的违规行为,将惩戒权作为最后使用的教育权。
    • 孙伟平; 伏志强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传统教育造成了全方位、革命性的冲击,对教育公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教育智能化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促使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效率更高,并为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数字鸿沟"、"算法歧视"、智能教育产品"偏应试化"等现象,又令教育领域业已存在的不公正变得更加突出.我们应该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和中外现代伦理思想进行深刻反思,更新教育理念,开发和利用智能教育技术,采取效率与公正动态平衡的行动,既实现教育的革命性发展,又不断提升教育的公正程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