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0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929篇;相关期刊448种,包括当代教育科学、世界教育信息、外国中小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2006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等;教育平等的相关文献由73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辉、许庆豫、黄学军等。

教育平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6 占比:3.5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8929 占比:96.43%

总计:19630篇

教育平等—发文趋势图

教育平等

-研究学者

  • 王晓辉
  • 许庆豫
  • 黄学军
  • 何森林
  • 刘青秀
  • 厉以贤
  • 朱永新
  • 李庆丰
  • 郝文武
  • 马和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傅松涛; 王冉
    • 摘要: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分的社会现象、理念和话语,是正确感知、认识、反映、建构和实践教育公平直至社会公平的科学前提、元素和元论。教育理论界乃至社会科学界对此似乎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认识。教育社会生态体系能够积淀、传承、促进和优化社会差异,不断提升和增进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形态与质量;也可能被动退行地把社会差异强化、扭曲、嬗变、固化和拉大社会差别,沦为不断降解和阻隔人类社会生态生存发展质量的帮凶。健全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立足和遵从社会差异的平等实质,遵从和建构科学有效的社会公正本质,不断激发、推进和生成社会差异的全质融合,激活、提升和优化教育社会生态体系的生机与活力。
    • 吕玉曼; 徐国庆
    • 摘要: 类型特色是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稳固其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位置的关键。从强化到优化的导向,证明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发展开始从政策认定阶段转向内涵探索阶段。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前提是构建稳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始终坚持中职的基础性地位、大力提升职业专科教育质量、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同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内外部衔接通道;核心是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管理职业教育,建立基于类型特色的管理体制,要积极探索跨部门协调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教育治理格局;关键是推进教育平等,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性。
    • 赵同友
    • 摘要: 教育获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家庭文化资本的效应随学校课程知识型态、评价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借助于考取同一所本科院校、同一专业,但分属不同阶层、家庭文化资本差异较大的学生教育传记的分析发现(1)文化资本作用机理存在显著的阶层差异,对学生的学校适应行为有重要影响;(2)学校教育通过分轨管理制度、教师教育方式、课程知识型态与同辈群体影响,表现出生产平等与不平等的双重面向;(3)文化资本是否发挥效应取决于学校容纳它的空间以及城乡、分轨制度带来的同辈群体效应。
    • 刘大卫; 杨烁星; 刘承
    • 摘要: 教师权力作为由制度所预成的积极性力量,目的是用于指导并规约学生的自我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却逐步发展为阻碍教育平等实现的消极性力量。对学生塑造教育理念的差异、内嵌关系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教师权力实践之差序格局的形成。这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易形成学生之间的区隔与分化,并最终导致教育不平等的产生。鉴于此,以追求教师权力实践的合理性为基点,尝试性地提出打破差序格局稳定性的相关非技术性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改善教育不平等的现实状况。
    • 张瑞夫
    • 摘要: 儒家教育思想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著名的教育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阐述了儒家教育理念的精髓和儒家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 周诗祺
    • 摘要: 教育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教育平等是政府和民众的热门话题。中国教育资源总体紧缺,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受教育群体种类较多,如何实现教育平等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罗尔斯的公平观,解释了欺诈性的直接机会平等,讨论了合理化的差异原则及其对教育供给的影响,分析了在教育平等实践中面临的理想化的原则、不确定的结果、竞争性的分配、难消除的差异四个方面挑战,提出以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增强实现教育平等的有效性。
    • 李珊
    • 摘要: “为马来西亚而教”是马来西亚教育部授权非营利组织开展的,面向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教师补充创新项目。该项目对优秀大学毕业生进行短期培训后,将其派往教育落后地区支教2年,并为其提供持续指导。自2012年实施以来,该项目对提高马来西亚落后地区教学质量、缓解教育不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项目的治理主体涵盖公私立部门、非营利组织、优秀大学毕业生、公立中学、校友等,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项目的推进。文章从网络化治理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在加深对“为马来西亚而教”理解的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及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提供参考。
    • 庞君芳
    • 摘要: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衡量现代民主社会公平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厘清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教育效率、教育自由等涵义之间的异同,明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内涵,不仅具有哲学层面上的理论意义,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江志峰
    • 摘要: 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改革促使整个教育环境逐渐走向以人为本的新时期教育形态。但探讨教育改革大多数是从当前的一般教育出发,但特殊教育的情况与一般教育有很大差别。随着教育平等观念逐渐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核心观念。由于特殊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特殊儿童因为年龄等原因不能够入读特殊教育学校,选择就近入读普通学校。这部分学生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被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教育差别化。本文将探究合理创设教学情景,促使特殊儿童学习成长。
    • 赵德昌
    • 摘要: 运用logit模型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了当前家庭收入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收入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强度很弱,影响较弱的原因可能是以高考为主导的大学录取制度以及教育扶贫政策的效应;(2)上述影响因性别因素而不同,家庭收入对男生升大学的影响更大,但女生有更高的概率升入大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