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52年到2022年内共计85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史、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9073篇;相关期刊536种,包括妇女研究论丛、学理论、黑龙江史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女子教育的相关文献由82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丽、高惠蓉、余丽芬等。

女子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1 占比:4.2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9073 占比:95.70%

总计:19929篇

女子教育—发文趋势图

女子教育

-研究学者

  • 张丽
  • 高惠蓉
  • 余丽芬
  • 杨洁
  • 王敏
  • 贺鹭
  • 阎广芬
  • 随敬德
  • 黄湘金
  • 何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岚; 付晓宇
    •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阐述了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全景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族危亡之际,在女子教育现状不胜其弊的背景下,有识之士不断推动并促进了湖南女学的蓬勃兴起,在开明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向警予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导,汲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力量,发展了女子教育思想。其女子教育思想以妇女解放和改造社会为目标,以强化国家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女子自动”为实现方式,文章论述了其女子教育思想在强化师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闫涛; 谢腾辉
    • 摘要: 五四运动后,新思潮不断涌现,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新观念广泛传播促进了天津女子教育发展,造就了天津妇女社团的蓬勃之势。女星社是由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组织发起的主要从事妇女运动的社团,该社团以推进天津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切入点,为唤醒女子独立精神、促进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活动。女星社在推动天津乃至全国女子教育事业发展中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和积极探索意识,为我国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黄瑞奇
    • 摘要: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重申执行1928年的中学男女分校制,意图恢复以“贤妻良母主义”为中心的中学女子教育制度。该训令一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苏联男女分校政策、男女两性差异和中国现实状况的激烈争论。最终,迫于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现实境况,此次男女分校政策并未得到普遍实施,男女分校之争也随着国民党败退和新中国的成立而结束。
    • 孙尚勇
    • 摘要: 《关雎》最初是用于女子教育的作品。《关雎》的叙述者是女子教育的主持者后妃,她教给年轻女子采摘荇菜和准备祭祀等劳动技能,让她们学会相互协作和配合,同时使用琴瑟钟鼓之乐教育年轻女子达成性情之平和,养成内在心性气质和外在容貌举止的淑善。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行》以及“上博简”《孔子诗论》都只是用诗,与《关雎》之义没有直接关联。《史记》“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和“周室衰而《关雎》作”两条材料,习惯视作《关雎》讽刺说和诗篇晚出的关键证据,但历来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存在断章取义之弊,属于严重误读。《关雎》是周人制礼作乐最早的重要作品之一,表征了周文化的礼乐精神和对女子教育的高度重视。
    • 刘雪珂
    • 摘要: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为世界文学贡献了一位令人唏嘘不已、蕴含丰富的女性形象爱玛,她向往浪漫,也因追逐浪漫的幻梦而死。对于爱玛悲剧原因的探讨,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分析者众,研究者们指出爱玛的堕落与悲剧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自私与腐朽现实的批判。但是在爱玛的悲剧因素中,她幼年时所接受的错误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将结合19世纪的女性教育进行探析。
    • 李越
    • 摘要: 吉田松阴是日本幕末向近代化转型时期的思想先驱,学界对于其作为思想家的军事或治主张,以及作为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等广为重视,相关研究也颇丰。而关于吉田松阴的女子教育观研究窘少,本文以安政元年(1854)吉田松阴于野山狱中寄给妹妹千代的家书为主要文本,结合当时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及社会背景进行考察,分析其为了造就“贤妻良母”型女性所提出的女子教育规念。
    • 李子江; 姜玉杰
    • 摘要: 19世纪上半叶,公共学校运动的发展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促使女性进入教师职业,美国公共学校教师出现女多男少的现象.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女教师职业还处于专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总体上呈现出任职标准和聘任程序缺乏规范;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缺乏专业训练、专业程度低;职业忠诚度不高、流动性大等职业特征.女教师的这些特征是整个教师群体职业特征的缩影.女性主导公共学校教师职业拓宽了女性的职业领域,推动了公共学校制度的形成,刺激了女子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为19世纪后半叶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公共学校制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 余方悦
    • 摘要: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经济迅速发展,女子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女子走出家庭,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之中.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进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出现了女子高等教育的机构,同时也暴露了在起步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 19世纪英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长处与不足.
    • 费欢
    • 摘要: 近代伊始,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向近代化迈进,教育亦如此。晚清时期,西学传播,晋商因为长期在外经商,见识广博,容易接触新思想、新事物,对于女子教育也有自己新的认识。由于晋商这一职业的独特性,使得晋商女子教育在传统社会中别具一格。
    • 随敬德
    • 摘要: 阴阳观念与古代教育的联系起始于战国时期,至汉代时正式确立.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具体表现在阴阳观念与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教育思想、女子教育思想和道德、法律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三个方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