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师形象

教师形象

教师形象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618篇;相关期刊765种,包括教育文汇、上海教育、河北教育(教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学术论坛、2006年全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暨心理护理(昆明)学术交流会等;教师形象的相关文献由1463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平珍、李琼、田友谊等。

教师形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3 占比:34.8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2618 占比:65.01%

总计:4027篇

教师形象—发文趋势图

教师形象

-研究学者

  • 朱平珍
  • 李琼
  • 田友谊
  • 刘伟靖
  • 叶传龙
  • 徐娜娜
  • 徐秉琦
  • 李程锦
  • 李萍
  • 杨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志超
    • 摘要: 教育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以浙江省为代表的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以扩充合格教师队伍为重点的院系调整时期、以发展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为重点的师范教育稳定发展时期、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时期.浙江省教师队伍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其关键在于围绕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活力和职业声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于对浙江省教师队伍建设基本经验的梳理与总结,探索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应注重四个方面:在坚守中创新师范精神,促进师范教育专业化;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立"新师范"实践共同体;加强师范教育政策扶植,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社会影响力.
    • 符玉秋; 张桐嘉; 李雅君
    • 摘要: 自由和保守——这一对矛盾的思想深深地交杂在俄罗斯的思想中。《命运的捉弄》这部梁赞诺夫导演的经典影片,恰好展示了在统一标准的社会下,知识分子内心自由、浪漫的个性与刻板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张力。通过对女主娜佳教师形象的解读,分析这个形象,展现影片中蕴含的诗歌弹唱文化、澡堂文化以及这些文化所体现的俄罗斯人自由浪漫的情怀。
    • 史晓繁
    • 摘要: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5-2020年62位全国最美教师事迹材料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教龄、任教学科、所在教育领域对教师成长存在一定影响;最美教师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的践行者、教学科研的表率者、职业道德的示范者、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学生品德的塑造者、学生幸福的共情者;最美教师的成长大致经历了师者梦起、求学寻梦、初为人师、追求卓越四段心路历程。据此,为促进普通教师成长应完善教师荣誉制度,激励教师追求卓越;注重师范生职前培养,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合理配置教育科研资源,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 杨雪; 杨进
    • 摘要: 乡村教师形象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动态名片,对于乡村教育师资的引进与保留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发展进行审视,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呈现出"神圣化"与"污名化"对立、"坚守"与"逃离"反差、"荣誉"与"落后"悖逆等形象症结,整体形象不佳。分析缘由,教师本体性价值的迷失、乡村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谐、网络媒介叙事惯习的偏误是问题形成的诱因。据此,研究提出应以归正乡村教师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基于生态发展观协调构建乡村教育体系为解决动力,以规制媒介叙事偏好为条件保障,以期建立具有真实稳固、积极正向、和谐统一特征的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
    • 王彦; 阎瀚
    • 摘要: 乡村女教师群体是扎根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教育韧性。建国以来,一大批教育电影关注乡村女教师的生存生活状态,通过艺术的手法塑造了立体丰富的乡村女教师形象。研究发现,影像记忆中的乡村女教师在师德师风、职业劳动、角色地位等维度有其突出表征和多元体现;教育电影在对乡村女教师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映射社会价值倾向、记录时代演变烙印、揭示社会教育动力的路向旨趣;但教育电影中乡村女教师形象的塑造具有同质性,未能整体呈现出乡村教育文化变迁,在乡村教育振兴大背景下,应该适度增加反映乡村女教师形象的教育电影数量,深度描写乡村女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精度凸显乡村女教师在性别上的独特价值,审慎评析乡村女教师的命运。
    • 沈艳艳
    • 摘要: 师德研究始终是学界探讨的热点。统而观之,我国师德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由外向内”的转变,即研究从服务于政治、经济、教育继而转向关注教师本身。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实现了从关注人的“教师身份”转到关注教师“人的身份”上来,对教师形象的定位也从圣人、常人过渡到专业人。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上,提出从一般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向教师专业伦理。当前我国师德研究尚且存在不足,如在关键概念的认识与解读上存有争议、参与师德研究的主体较为单一、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缺乏整合。展望未来,需要在深化理论研究、建构师德研究共同体、统整多种研究方法等方面作出努力。
    • 王丰
    • 摘要: 阅读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一书,一个根植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透过那朴素的语言与故事,我找寻到了一个个草根教师成为教育专家的有效策略。一、教育理念转向:由培养优秀走向培养幸福李老师向广大教师与学生们提出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教育理念。细细品味这一理念,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质朴而自然的教育追求:人要正视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作为教师,要以享受的心态走进教育职场.
    • 祝刚; 史可媛
    • 摘要: 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师的公众形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最近一则关于“要求教师不要在微信圈里晒假期旅游照片、担心损害教师形象”的通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毫无疑问,教师是在学校里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人员,然而由于对教师道德准则一味拔高的影响,我们总是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至高道德准则来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仿佛一提到教师,只能谈贡献,而不应谈享受。
    • 宋黔云
    • 摘要: 影视作为一种文艺类型,具有审美属性,其所创造的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也留下了永久的美好记忆。如果能够借助影视作品,对教师形象进行真切的视觉体验和艺术分析,这将会给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教师行业。使这些生动、饱满与立体的教师形象凸显出来,进而成为社会大众认识、期望与评价教师群体的导向。同时,借助于对影视作品中教师形象的深入分析和有效研究,也可以对教师形象的多重意义和重要作用进行认识和理解。
    • 王小越; 吴筱萌; 郝佳畅
    • 摘要: 教学视频作为在线课程的核心,其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线课程的好坏。本研究以中国大学MOOC设计类103门在线课程为例,基于在线课程和教学视频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设计类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框架,聚焦分析视频界面类型、字幕、内嵌测试题,以及教师形象中的表情、眼神/目光、手势、服装和视频中的背景音乐这些要素的呈现,针对当前设计类在线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为后续设计类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和优化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