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
护理礼仪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1119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才智、职业技术、卫生职业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消毒与标准预防学术交流会、吉林省护理学会护理教育分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护理礼仪的相关文献由657位作者贡献,包括戚林、李俭、莫丽平等。
护理礼仪—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1119篇
占比:99.57%
总计:111604篇
护理礼仪
-研究学者
- 戚林
- 李俭
- 莫丽平
- 蒋江
- 徐梅
- 梁子丽
- 邓玲
- 曾萍萍
- 段湘君
- 王明丽
- 陈静
- 付保芹
- 冯启明
- 刘丹
- 刘书莲
- 奚琼霄
- 尤燕
- 应燕萍
- 曾扬眉
- 杜鑫
- 林琳
- 沈莉萍
- 王丹
- 王成文
- 王晓冰
- 皮慧敏
- 罗红叶
- 胡敏
- 谢美娟
- 陈立秋
- 马文华
- 高建琳
- 黎慧容
- 黎燕宁
- 于圣娟
- 于波
- 任丽
- 伍允娆
- 何国喜
- 余桂林
- 余爱萍
- 余雨枫
- 刘东梅
- 刘佳美
- 刘剑威
- 刘合乙
- 刘海珍
- 刘聪华
- 刘雪萍
- 卢素芬
-
-
焦然;
付保芹;
申洪娇;
陈利钦;
王新
-
-
摘要: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引领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礼仪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选取2020级护理专业一个班52人为实验组,另一个班56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课程思政引领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实验组在教学前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得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礼仪成绩。结果实验组在教学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得分明显高于教学前,实验组护理礼仪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课程思政引领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培养其职业精神。
-
-
郑硕;
陈培培;
赵妍妍;
曹卿;
马帅;
董玉泉
-
-
摘要:
目的设计并实施基础护理与护理人文整合课程,评价课程改革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72名学生设为实验组,另2个班6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原教学安排常规授课;实验组采用整合课程授课:将基础护理课程与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管理三门护理人文课程进行整合,通过函询专家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培养教师实施整合课程授课,辅以"标准化病人"实践、考核,并建立线上课程平台。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第2学期平时成绩、3门课程考试成绩(除护理管理外)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人文素养和临床思维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础护理与护理人文整合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和职业能力。
-
-
陈月;
龚国梅;
陈俊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法在护理礼仪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2021级2个自然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教师示教护理礼仪动作、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训考核,并调查同伴互助学习法在护理礼仪实训课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护理礼仪实训课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护理礼仪实训课的考核成绩、学生对护理礼仪实训课的教学效果评价分数和学生对护理礼仪实训课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将同伴互助学习法应用到护理礼仪实训课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
-
曹冰
-
-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工作对护士所应具备的素养要求以及护士在礼仪与人际沟通方面的实际能力需求,为调整教学内容及学时设置提供依据,使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院校内教学更贴合临床实际。方法:通过实地走访以及网络调研的形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完成对四川、山西、重庆、湖南、北京、深圳6省市37家医院197名临床护理工作者的调研。结果:护生能力培养需求调查结果为:加强人际沟通及协调能力培养182名(92.39%),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培养179名(90.86%);职业防护意识192名(97.46%),临床专业思维191名(96.95%),团队协作意识182名(92.39%),自主学习意识175名(88.83%),人文关怀意识172名(87.31%);护生应做好知识与技能储备192名(97.46%),心理准备175名(88.83%)。《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设置调查结果显示,141名(71.57%)认为非常有必要设置该课程,55名(27.92%)认为有必要设置本课程。教学知识点设置需求较高的包括社交礼仪189名(95.94%),仪态礼仪166名(84.26%),仪容礼仪158名(80.2%),上岗礼仪152名(77.16%),言语技巧180名(91.37%),团队沟通能力177名(89.85%),情感支持能力144名(73.1%),倾听技巧142名(72.08%)。结论:临床护理工作注重护士综合素质的养成,尤其是人生观、职业道德、专业思维、人文关怀意识、人际交往礼仪、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院校教学方面应强化对护生的长期持续外化与内化教育。
-
-
杨亚;
佘广玉;
葛慧慧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8级护生作为对照组,接受《护理礼仪》传统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将2019级护生作为研究组,予以融合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护理礼仪》授课内容。统计研究组护生的教学反馈,并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研究组90%以上护生认为《护理礼仪》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和道德素养;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职院校《护理礼仪》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能提升护生的文化认同感,虽近期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养。
-
-
徐雨
-
-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及沟通能力,也是对护士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理教育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课程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配有多媒体等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理论性系统性较强,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不够.行动学习法是将传统教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行动学习法可以提升护士的创造性思维与主动学习的能力.
-
-
白永霞
-
-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礼仪教学中情景剧表演教学法的优势.方法:研究选取对象及例数本校护理专业学生90名;抽取时间2020.2-2020.7,利用随机法进行研究分组,将情景剧表演法应用在分析组教学中,参考组中应用常规教学法,每组各分配45名学生,研究指标为护理成绩、学生教学满意度.结果:分析组、参考组教学满意度、理论评分、操作评分均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应用情景剧表演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成绩.
-
-
孔永秀
-
-
摘要:
在《护理礼仪》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人体雕塑的艺术形式融入其中,借助学生自身身体形态表达与人物体系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进行调服,促使学生能够在《护理礼仪》课堂上展示出更强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热情,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会形成强大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不良行为的有效校正,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
-
李宇
-
-
摘要:
目的:观察情景剧表演教学联合理论授课在护理礼仪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50名实习护士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48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理论授课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剧表演教学联合理论授课带教.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学习积极性、学习信心、学习效率和操作技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学习积极性、学习信心、学习效率和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剧表演教学联合理论授课应用于护理礼仪带教中可提高实习护士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学习积极性、学习信心、学习效率和操作技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理论授课带教.
-
-
孙丽欣;
姜旭;
黄卫东
-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32名2019级大一年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采用人体雕塑、微格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应用动态化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法进行成绩评定,在教学改革前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认知态度、思政素养的能力水平均高于教学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2%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满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有效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