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科护理

产科护理

产科护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98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4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124612篇;相关期刊446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华护理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产科护理的相关文献由7384位作者贡献,包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王静、李静等。

产科护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4 占比:2.29%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4612 占比:97.67%

总计:127582篇

产科护理—发文趋势图

产科护理

-研究学者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王静
  • 李静
  • 张艳
  • 王丽
  • 李娜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芳
  • 张丽
  • 李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娟; 谢红玲
    • 摘要: 产科作为医院医疗纠纷最多的科室,风险大,并且患者对医护人员期望值高。然而决定着产妇、婴儿生命安全的产科,在护理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和风险。目前,临床上药品的种类繁多,医嘱处方不断地增加,临床上不合理的用药情况也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科用药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较高的护理质量,要降低产科护理风险,保证产妇治疗效果,就必须要加强产科护理药品管理。
    • 郭瑜瑜; 郭锦丽; 刘芳; 秦璐; 周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预警评分表在高危孕妇使用中的最佳界值,用以预测高危孕妇危重事件发生的风险,为早期实现危重孕产妇的升级护理服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住院的214例妊娠晚期高危孕妇,使用妊娠晚期孕妇预警评分表进行测评,在前期课题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分析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确定评分表的最佳截断界值。结果:在214例妊娠晚期高危孕妇中,21例(9.8%)发生产科急性事件。当最佳临界值调整为6分时,可筛查出危重孕妇15例(7.0%),此时该预警评分表的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533,0.714,0.819,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756,0.952)]。结论:妊娠晚期孕妇预警评分表最佳临界值调整为6分时,有助于识别出更多具有妊娠险情的高危孕妇。
    • 纪建英; 郑聪霞; 何雪妃; 叶伟娟; 吴一军
    • 摘要: 目的构建适合产科三位一体家庭式病房产妇的“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母婴VIP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三位一体家庭式病房分娩的足月初产妇240例,按照“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建立前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VIP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产后24 h,观察组分娩恐惧程度得分[(28.63±7.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81±8.16)分],自我效能得分[(259.04±60.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2.10±6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9、-3.368,均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190.13±34.98)mL]明显小于对照组[(218.07±41.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7,P<0.05);观察组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为90.00%(108/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9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8,P<0.05);观察组对院外护理的满意度评分[(24.57±3.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59±4.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7,P<0.05)。结论“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在产科三位一体家庭式病房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轻产妇分娩恐惧度,提高自我效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及院外护理满意度。
    • 黄桂慧; 姜国莹; 余梅祥
    • 摘要: 目的:研究助产士主导疼痛干预及分级授权管理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2020年8月待产的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产妇按照随机原则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分级授权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助产士主导疼痛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第一、二产程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用时为(136.23±12.14)min,短于对照组的(167.31±15.20)min,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为(26.74±3.06)ml,少于对照组的(43.12±8.03)ml(P<0.05);研究组第一、二产程VAS评分分别为(3.54±0.54)、(4.56±0.6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0±0.62)、(7.10±1.02)分(P<0.05);研究组疼痛控制总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在产科实行助产士主导疼痛干预及分级授权管理可改善初产妇疼痛控制效果,降低会阴撕裂等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钟彩玉; 陈明璇
    • 摘要: 目的 评价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待产妇200例为观察组,同时纳入2018年5月-2019年4月产妇200例为对照组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产科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产科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评分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内干预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产科护理工作开展而言,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构建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护理工作开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构建,从而为产科护理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 孙旭; 徐芳; 陈娟慧; 黄碧萍
    • 摘要: 目的 探究产科创伤事件对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从而为专项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至2019年期间我院内各科室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观察其经历的产科创伤事件,对是否出现职业倦怠的医护人员在不同社会学资料及产科创伤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374例医护人员中,经历创伤事件的医护人员为277名,占74.1%。职业倦怠与非职业倦怠医护人群在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专业类型及月收入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0.136,95%CI=0.022,0.848)、已婚(OR=0.159,95%CI=0.027,0.942)、大专学历(OR=1.243,95%CI=1.018,2.918)、月收入低于1万(OR=54.268,95%CI=4.491,655.805)、月收入1~3万(OR=29.575,95%CI=2.454,356.387)、护士专业(OR=2.391,95%CI=1.245,4.595)、未定级护士(OR=9.949,95%CI=2.872,34.469)、初级职称(OR=6.197,95%CI=2.065,18.489)、未创伤(OR=0.512,95%CI=0.345,0.711)是产科医护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其中未婚、已婚、未经历创伤事件是职业倦怠的保护性因素,大专学历、月收入3万以下、护士专业、职称仅为护士是高危因素。结论 院内产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医院及卫生部门重视。尤其是未经历创伤事件的医护人员是职业倦怠的保护性因素,而经历创伤事件的医护人员则是重要的高危因素,此外,还有婚姻状态、收入、学历、职称、护士职业等因素同样影响产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情况。医院应根据研究结果,针对产科内创伤事件,做好针对性心理疏导,合理安排工作制度,以有效降低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感。
    • 于欣; 蔡银素
    • 摘要: 妊娠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加之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妇幼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住院分娩率大幅度提高,在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上取得了可观进展。可是分娩无疑会对女性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伤害。许多孕妇为了避免这种伤害选择了剖宫产,这就导致了剖宫产率不断升高,不必要的医疗大大增加。所以,有效的产科护理不仅可以减轻孕妇痛苦,增加顺产率,还可以让孕妇摆脱“病人”姿态。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孕妇来说,都难免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使孕妇体内激素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比如临产时缩宫素,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造成难产;除此之外,精神因素还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影响孕妇的进食和睡眠,这都使得胎儿和母体在分娩过程中收到严峻的威胁。
    • 白燕; 韩莉
    • 摘要: 目的 探究产程导向催眠无痛暗示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负性情绪、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产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程导向催眠无痛暗示干预),各93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第一、二、三产程,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分娩24 h后,两组的妊娠相关焦虑量表(PAQ)、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低于分娩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占比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器械分娩、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程导向催眠无痛暗示干预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改善负性情绪及不良妊娠结局。
    • 杨东琪; 周丽萍
    • 摘要: 总结1例妊娠合并长QT综合征病人的围生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管理、用药护理、胎心率异常的早期识别、心理护理及出院后居家自我管理。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病人住院23 d后出院,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
    • 郝笑娜
    •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224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把孕妇分为风险管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112例,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模式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护理后两组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风险管理组的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期间出现一级、二级、三级与四级护理风险事件分别为0例、6例、5例与5例,风险管理组护理期间出现一级、二级、三级与四级护理风险事件分别为0例、0例、1例与1例,风险管理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风险管理组的躯体疼痛、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用风险管理能改善孕妇心理状态,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