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甲胺

三甲胺

三甲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55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57650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动物营养学报、中国水产、精细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甲醇产业技术交流暨焦炉煤气制甲醇技术研讨会、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等;三甲胺的相关文献由1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考文、李海涛、杨建洲等。

三甲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7650 占比:99.93%

总计:457987篇

三甲胺—发文趋势图

三甲胺

-研究学者

  • 周考文
  • 李海涛
  • 杨建洲
  • 谷春秀
  • G.F.格尔贝里克
  • J.C.加西亚-加西亚
  • J·C·加西亚-加西亚
  • 储向峰
  • 刘白宁
  • 李光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全迁; 霍世欣
    • 摘要: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高纯试剂和有机溶剂中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6种阳离子的方法。对样品处理、色谱柱类型、淋洗液梯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实现了过氧化氢、乙醇、丙酮和异丙醇样品的直接进样分析。选用Metrosep C Supp 1阳离子交换柱进行梯度分离,采用微填充床阳离子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9种待测物质的质量浓度在5~2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7~0.082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0%~110.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8%~3.86%(n=5)。该方法满足高纯试剂中痕量有机胺杂质和阳离子的测定要求。
    • 魏晨; 成海建; 姜富贵; 靳青; 宋恩亮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没食子酸(GA)和三甲胺N-氧化物(TMAO)对体外瘤胃发酵和三甲胺(TMA)代谢的影响。通过瘤胃体外模拟试验分析瘤胃底物消失率、总产气量、发酵参数和TMA代谢情况,设置对照组、15 mg GA/g DM组、5 mg TMAO/g DM组、5 mg TMAO+15 mg GA/g DM组,每组4个重复,培养时间24 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TMAO有提高24 h瘤胃DM消失率(DMD)的趋势(P=0.08),提高了粗蛋白消失率(CPD)(P0.05);与TMAO组相比,同时添加TMAO和GA降低了CPD和累积TMA-N浓度(P<0.01)。由此可见,TMAO促进了体外瘤胃发酵,并提高了TMA浓度,GA对底物中TMA前体物质代谢产生TMA的影响很小,但降低了TMAO瘤胃代谢产生的TMA。
    • 杜明月; 郭龙; 葛璇; 林勇; 张厚勇
    • 摘要: 建立了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三甲胺的方法。采用弱酸性的盐酸吸收液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将吸收液转移至顶空瓶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氨水,顶空-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三甲胺的含量,并且优化了毛细管色谱柱、氯化钠、硫酸钾、氢氧化钠、氨水的加入量、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当吸收液为50.0 m L,采样体积为20 L时,三甲胺的方法检出限为0.010 mg/m^(3),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加标回收率为100.0%~107.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
    • 孟丹; 游宇; 乔桐桐; 巩晓辉; 伞晓广; 李旭蕃; 高博文
    • 摘要: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V_(2)O_(5)花状结构材料,并通过XRD和SEM对样品进行相应的物相分析表征。结果显示:柠檬酸的用量对样品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当柠檬酸与偏钒酸铵的用量配比为1.5∶1时,可以制备形貌良好的花状结构,其形貌是由大小、形状相似的纳米片组装而成的,直径为1~3μm。将制备好的V_(2)O_(5)花状结构材料制作成旁热式气敏元件,然后采用静态配气法测试气敏元件对三甲胺气体的气敏特性。结果表明:V_(2)O_(5)花状结构对三甲胺有良好的气敏响应特性,并且样品具有响应恢复时间短、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等优点,展现了V_(2)O_(5)在三甲胺气体检测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
    • 雷琼; 马小云
    • 摘要: 以溴代十二烷和三甲胺水溶液为原料,使用Anton Paar微波合成仪制备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探讨了投料比、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通过熔点测定及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溴代十二烷与三甲胺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5,反应温度为100°C,反应时间为20 min。最佳反应条件下,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率达85.7%。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方法可快速方便地制得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李俊成; 付晚涛; 张蕾
    • 摘要: 鱼粉加工过程产生难闻废气,污染环境。采用加热蒸馏法模拟鱼粉加工产生废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检测出24种有机物,其中含氮、含硫等9种有机物含量较高;应用三甲胺标准气体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检测三甲胺工作曲线,3次检测结果为:鱼溶浆蒸馏废气中三甲胺含量范围为6279.41~8981.59 mg/m^(3),平均含量为7588.22 mg/m^(3)。
    • 杨美竹; 王慧森; 刘璇; 马春颖; 李双燕; 鄂旭; 王鑫; 李颖畅
    • 摘要: 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是水产品中的一种天然鲜味成分,但在不同条件的影响下也会分解为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为研究鱿鱼上清液在热处理过程中TMAO的降解对氨基酸和还原糖的影响,测定了反应前后鱿鱼上清液中甲醛(Formaldehyde,FA)、二甲胺(Dimethylamine,DMA)、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以及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加热时间越长,鱿鱼上清液中的TMAO分解速度越快,相应的FA、DMA和TMA生成量越多,且随着温度升高,半乳糖含量显著减少,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表明氧化三甲胺的降解与氨基酸和还原糖有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氨基酸和还原糖对TMAO热分解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霍霞飞; 张德权; 苏媛媛; 古明辉; 陈丽; 李少博; 王卫; 郑晓春
    • 摘要: 三甲胺和二甲胺是冷鲜肉腐败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挥发性胺,具有腐败气味,是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具备表征新鲜度的潜力。为探究羊肉贮藏过程中三甲胺、二甲胺含量与新鲜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明确三甲胺或二甲胺作为潜在指标表征冷鲜羊肉新鲜度的可行性,以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研究(0.0±0.5)°C贮藏条件下冷鲜羊肉包装及肉中三甲胺和二甲胺含量与色泽、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等新鲜度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冷鲜羊肉贮藏期间色泽、菌落总数、TVB-N含量等新鲜度指标呈现上升趋势,肉新鲜度逐渐下降,在(0.0±0.5)°C空气密封包装条件下,冷鲜羊肉货架期长达17 d;肉中及包装中三甲胺含量均与菌落总数、TVB-N含量、TBARs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75、0.74和0.92、0.96、0.95;肉中及包装中二甲胺含量与菌落总数、TVB-N含量、TBARs值相关性稍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58、-0.60和0.90、0.74、0.65。上述结果表明,三甲胺和二甲胺均具备表征冷鲜羊肉新鲜度的潜力,而与包装中二甲胺含量相比,包装中三甲胺含量与菌落总数、TVB-N含量、TBARs值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确证了三甲胺可以作为冷鲜羊肉在该条件下的标志性气体物质,具备表征冷鲜羊肉新鲜度的能力。
    • 王茜茜; 张婷; 梁明; 赵建新; 张灏; 王刚; 陈卫
    • 摘要: 血浆氧化三甲胺是一种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胆碱代谢物,已发现血浆中高浓度的氧化三甲胺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降低血浆氧化三甲胺的含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期得到具有降低血浆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和盲肠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效果的乳杆菌,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发新的功能性乳杆菌。为了分析乳杆菌降低氧化三甲胺的能力,该研究分别用3株不同种的乳杆菌灌胃胆碱饲料喂养的小鼠,采用液相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小鼠血浆TMAO和盲肠TMA水平,同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结果显示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浆TMAO和盲肠TMA含量。以上这种降低作用并非是通过影响肝脏黄素单氧化酶3(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FMO3)和法尼酯X受体(recombinant farnesoid X receptor,FXR)蛋白的表达以及肝脏FMO的活性实现的,而与乳酸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关。
    • 马佳
    • 摘要: 于2018年4月在华北某城市开展了基于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SPAMS)的连续在线监测,期间发现了一次伴随降水过程的颗粒相三甲胺增长过程。采集的颗粒物平均谱图中含有明显的三甲胺(TMA)信号((CH_(3))_(3)N~+,m/z=59),含有TMA颗粒物占59.4%。随相对湿度增长,TMA占比增加,颗粒物出现明显的吸湿增长,整体向大粒径段偏移。TMA峰面积表现出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峰面积的同步增加,且亚硝酸盐的影响更为显著。整体形成了“高湿—气粒转化—吸湿增长—TMA峰面积增长”的一种相互促进的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