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钢箱梁
扁平钢箱梁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26392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结构工程师、四川建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6中国(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5届地铁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7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扁平钢箱梁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幼亮、王高新、郝超等。
扁平钢箱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6392篇
占比:99.99%
总计:626459篇
扁平钢箱梁
-研究学者
- 丁幼亮
- 王高新
- 郝超
- 周广东
- 李爱群
- 吴冲
- 王骑
- 卫星
- 缪长青
- 苏庆田
- 裴岷山
- 冯兆祥
- 叶华文
- 宁立
- 宋永生
- 廖海黎
- 张建
- 强士中
- 徐照
- 李盛
- 杜礼珍
- 熊礼鹏
- 管乐
- 纪如雨
- 董佳慧
- 赵传亮
- 邵旭东
- 阮静
- 陈策
- 韩晓林
- 顾晓毅
- 黄林
- Ding Youliang
- Li Aiqun
- MIAO ChangQing
- SHI ChangHua
- Wang Gaoxin
- Zhou Guangdong
- 丁科翔
- 乔建刚
- 乔朋
- 乔雷涛
- 何文飞
- 余玲玲
- 冯双龙
- 冯鹏程
- 刘勇
- 刘宇钟
- 刘少华
- 刘扬
-
-
黄林;
董佳慧;
王骑;
乔雷涛;
廖海黎;
王涛
-
-
摘要:
为研究外置纵向排水管对扁平箱梁涡振性能的影响,以某大跨度扁平钢箱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1∶50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别对有无外置纵向排水管的扁平箱梁涡振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原设计扁平箱梁在0°与±3°风攻角下均发生显著涡激振动,通过在检修车轨道处设置内侧导流以及将外侧防撞栏杆隔二封一可以有效抑制断面涡振振幅至规范限值以下,但沿桥纵向设置外置排水管会显著降低主梁涡振性能,并使原有效涡振制振措施失效。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对主梁断面二维流场的模拟结果表明,外置纵向排水管会同时改变扁平箱梁断面下表面迎风侧与背风侧斜腹板处的旋涡脱落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外置纵向排水管处增设导流板与水平稳定板用以改善该处的气体绕流形态,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水平稳定板、导流板与间隔封闭栏杆共同作用的组合气动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措施能够显著抑制主梁的涡激振动,同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能够显著减弱斜腹板处的旋涡脱落现象,从而降低主梁受到的周期性涡激力,是该组合气动措施能够抑制梁体涡激振动的主要原因。
-
-
黄林;
王骑;
董佳慧;
廖海黎
-
-
摘要:
为改善大宽高比扁平钢箱梁的涡振性能,研究在风嘴处设置水平稳定板对该类钢箱梁断面涡激振动的影响。进行3座主梁宽高比分别为10、10.3与11.5的闭口扁平钢箱梁大跨度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水平稳定板对各断面涡振性能的改善作用,并采用CFD技术模拟断面流场的方法分析了水平稳定板的抑振机理。结果表明:各扁平钢箱梁均存在明显涡振现象,在风嘴处设置水平稳定板能够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各扁平钢箱梁在不同风攻角下的涡激振动;对于宽高比为10与11.5的扁平钢箱梁断面,设置长度为1/40主梁宽度的水平稳定板对梁体的涡振性能提升效果明显;水平稳定板能够显著降低扁平钢箱梁上游上表面处旋涡尺寸,从而达到抑制主梁涡振的效果。
-
-
高婧;
林嘉望;
王伯荣
-
-
摘要:
为了解高温地区扁平钢箱梁的温度效应,基于厦门天圆大桥钢箱梁连续3个月温度实测数据,分析扁平钢箱梁温度、温差分布特征;运用广义极值分析方法拟合同一横截面不同测点之间的温差累积分布函数,确定具有一定重现期的温差标准值,建立8种日照温度场分布梯度;采用ANSYS模拟在最不利及规范推荐的2种温度场分布梯度工况下扁平钢箱梁瞬态温度场,计算其温度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该桥扁平钢箱梁顶板11:00开始出现横向温差,14:00~16:00达到峰值;8:00开始出现竖向温差,14:00~16:00达到峰值;最不利温度场分布梯度工况下,顶板温度应力最大值接近设计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且顶板、底板温度应力显著大于按规范温度场分布梯度计算结果,扁平钢箱梁设计时应结合当地气候情况考虑日照温度效应的影响.
-
-
-
刘新华;
冯鹏程;
邵旭东;
张建仁
-
-
摘要:
海文跨海大桥是中国首座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跨海桥梁,主桥为独塔半飘浮体系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30+230)m,跨断裂带引桥为57~60m不等跨径的简支钢箱梁.针对项目强震、强风、强腐蚀等复杂建设条件,该桥主梁采用自重轻、抗风性能优、疲劳耐久的STC轻型组合扁平钢箱梁结构;桥塔采用承台无系梁的横向“人”字形塔、环向预应力锚固系统;通过与沉井方案比选,提出桥塔基础采用超大直径4.3m的钢管复合桩,以解决强震作用下基础的受力与微风化花岗岩地质施工的难题;采用提出的钢-STC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三维可调节的钢垫石支撑技术方案,以解决跨断裂带钢箱梁日常行车舒适性与强震下桥梁易修复的难题.开展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理论及荷载足尺模型试验、1∶20主桥振动台模型试验、抗风模型风洞试验等相关研究,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及适应性.
-
-
文强;
陈应陶
-
-
摘要:
重庆油溪长江大桥建设条件极其复杂,跨江涉铁,且位于山区陡坡地段,综合考虑地形条件、行洪、通航及环保要求,该桥主桥采用760 m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跨越长江.加劲梁采用正交异性板流线型扁平钢箱梁,中心线处梁高3 m(内高),梁宽30 m(含风嘴),标准节段长15 m.桥塔采用斜腿门式框架混凝土结构,设置上、下2道横梁,北岸桥塔采用不等高塔柱以适应地形,桥塔均采用灌注桩基础.北岸采用隧道式锚碇,位于深挖方路堑内;南岸采用重力式锚碇.主缆计算跨径为(210+760+240)m,每根主缆由112股91根直径5.0 mm、强度1770 MPa的预制镀锌平行钢丝组成,边跨不设吊索.对全桥进行整体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
-
张妮(编译)
-
-
摘要:
新伯克洛斯桥(New Boekelose Bridge,见图1)位于荷兰亨厄洛市,跨越特温特运河,是一座公路桥,跨径仅有50m,采用设计-建造的模式修建。主梁采用鱼腹式钢箱梁(见图2),纵向设置4道钢箱梁,纵梁顶宽0.8m,中间的2道纵梁梁高1.3m,边上的2道纵梁为扁平钢箱梁。主梁顶板采用平钢板,设置横向加劲肋,在顶板上浇筑轻质混凝土形成桥面。桥面铺装层由1层轻质混凝土、200mm厚的沥青混合材料和1层沥青路面组成。该桥两侧的桥台翼墙与主梁顶板为整体式结构,立面呈拱形,拱的推力可以传递给基础,全桥无接缝、无支座。
-
-
梅红蕾;
吕忠达;
赵卓;
杨黎明
-
-
摘要:
闭口肋加劲板作为钢箱梁的主要受力构件,其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成为钢箱梁设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分析比较了钢箱梁受压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常用计算理论以及基于这些理论在国内外最新规范中关于加劲板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并运用实例对各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验算.结果表明,中国规范、欧洲规范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试验结果,美国规范次之,最后是英国规范和日本规范;并从同一规范的不同桥梁之间的比较得知,在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中,加劲肋相对刚度比对计算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控制加劲肋的刚度比,可以使用规范较好地得到加劲板的极限承载力,为钢箱梁的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
-
-
黄晓伟
-
-
摘要:
福建沙埕湾跨海大桥主桥为(49+58+61+535+198+60)m双塔双索面单侧混合梁斜拉桥,半漂浮支撑体系。设计过程对钢箱梁的构造细节设计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区别对待内、外侧车道桥面系构造, U肋焊接采用双面焊,采用实腹式纵隔板等,同时对钢结构加工提出了适当的工艺要求,保证了钢结构成品的整体质量,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能,可为类似的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
-
-
王高新;
丁幼亮;
王晓晶;
闫听;
张宇峰
- 《江苏省公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以苏通大桥斜拉桥的扁平钢箱梁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其温度场进行长期监测.根据温度监测结果对扁平钢箱梁的温度分布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扁平钢箱梁的横向温差和竖向温差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扁平钢箱梁温度以及温差的概率分布模型,确定了具有一定重现期的钢箱梁温度和温差标准值.分析结果表明,扁平钢箱梁顶板与底板之间存在较大的竖向温差,顶板存在一定的横向温差,底板的横向温差可以忽略;扁平钢箱梁温度均可以通过个正态分布函数的加权和来描述其概率密度分布,横向温差和竖向温差均可以通过个成布尔分布函数的加权和来描述其概率密度分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