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
慢阻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53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5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9969篇;相关期刊560种,包括医药前沿、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江苏省第一次职业病学学术会议等;慢阻肺的相关文献由745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静、宋贝贝、张敏等。
慢阻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969篇
占比:90.30%
总计:55334篇
慢阻肺
-研究学者
- 李静
- 宋贝贝
- 张敏
- 陈静
- 左明晏
- 张丽
- 张华
- 张念志
- 李娜
- 李娟
- 李霞
- 王芳
- 王莉
- 王蕾
- 王鑫
- 王静
- 刘燕
- 张玉
- 张艳
- 张静
- 李波
- 王丽
- 王艳
- 刘丽
- 刘姣姣
- 刘敏
- 刘新秀
- 张荟敏
- 徐青
- 朱丽贤
- 李佳
- 李文全
- 李欣
- 李玮
- 李萍
- 杨帆
- 杨静
- 武思羽
- 王丹
- 王军
- 王婷
- 王敏
- 赵虹
- 郑炜
- 闫丽娟
- 刘俊
- 刘倩
- 刘培培
- 刘婷婷
- 刘斌
-
-
-
-
摘要:
2022年《柳叶刀》文件《消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路》(以下简称文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及第八大寿命损失原因。慢阻肺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疾病,现有国内外指南缺乏针对慢阻肺不同表型的精准诊疗策略,实现慢阻肺个体化诊治道阻且长。
-
-
王树录;
张秀珠
-
-
摘要:
目的 探讨氟替卡松、特布他林对慢阻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凝血指标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12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氟替卡松+特布他林)与对照组(特布他林).对比两组凝血及血气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aPTT、PT、TT高于对照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感染接受特布他林、氟替卡松治疗可纠正机体的血液高凝,改善血气指标.
-
-
孙宁;
朱根源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联合针刺对慢阻肺(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凝血功能、免疫及心肺功能影响.方法 以80例COPD合并OSAHS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联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免疫功能以及心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增加,纤维蛋白原(Fbg)指标降低,且观察组指标变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A)、IgG以及IgM水平均降低,观察组IgA、IgG以及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摄氧量功率比值(VO2/WR)、无氧阈值(AT)、呼吸储备(VEmax/MVV)水平均增加,VE/VC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水平降低,观察组VO2/WR、AT、VE/VCO2、VEmax/MVV水平变化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联合针刺对COPD合并OSAHS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及心肺功能.
-
-
周晓明
-
-
摘要:
目的:研究二仙补肾汤治疗肺肾阳虚型慢阻肺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95例肺肾阳虚型慢阻肺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7)。对照组吸入噻托溴铵粉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二仙补肾汤。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pred)、最大通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MVV%pred)和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pred)]、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pred、MVV%pred和FVC%pred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气喘和咳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补肾汤对肺肾阳虚型慢阻肺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水平有关。
-
-
王培屹;
漆其良;
张诗晓;
张晓虹;
王鹏
-
-
摘要: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是机体处于“稳态”的条件,而阴阳失衡则会使机体处于“病态”。现代医学认为免疫自稳、免疫平衡与机体的“自稳态”有着密切关系,若免疫功能出现失衡则相关疾病就会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与免疫失衡有着密切关系,Th1/Th2失衡及Th17/Treg失衡就是其中重要的2组免疫失衡。慢阻肺阴阳失衡与慢阻肺Th1/Th2、Th17/Treg失衡相关,慢阻肺阴阳失衡可能会导致机体Th1/Th2、Th17/Treg失衡,进而加快疾病进展;反之,慢阻肺阴阳失衡状态可能是由慢阻肺Th1/Th2、Th17/Treg失衡所致。本研究通过论述慢阻肺Th1/Th2及Th17/Treg失衡的相关中西医研究进展,探究慢阻肺免疫失衡与阴阳失衡之间的关系,从新角度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慢阻肺。
-
-
邵莹
-
-
摘要:
目的:探究氧气雾化吸入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无创组(45例)和联合吸入组(47例)。无创组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联合吸入组增加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联合吸入组呼吸频率、PaCO_(2)和PaO_(2)与无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联合吸入组呼吸频率、PaCO_(2)均显著低于无创组,而PaO_(2)指标则显著高于无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联合吸入组呼吸频率、PaCO_(2)均显著低于无创组,而PaO_(2)指标则显著高于无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吸入组撤机时间显著少于无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联合吸入组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无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患者总治疗率为86.7%,低于联合吸入组的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氧合效果,提升慢阻肺患者肺功能。
-
-
丁霄霄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在慢阻肺(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于本院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51例COPD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于本院开展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的52例COPD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SES)]、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临床慢阻肺调查问卷(CCQ)]。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CQ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用于COPD患者护理中,能够调整患者不良心态,提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
-
王永升;
刘镜军
-
-
摘要: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14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成两组,各7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药学干预不介入;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药学干预介入。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肺功能变化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听音改善时间分别为(2.86±0.65)d、(6.10±1.87)d、(6.58±1.82)d,对照组分别为(2.95±0.68)d、(5.95±1.78)d、(6.61±1.7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7、0.496、0.10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8、0.192、0.6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2、0.098、1.773,P>0.05)。观察组剂量不合理、联用药物不合理、药物种类不合理等总发生率为2.74%,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3.7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1,P<0.05)。结论在治疗AECOPD患者过程中增加药学干预对治疗疗效无不良影响,但可显著减少用药不合理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
-
杜文婷
-
-
摘要:
目的:探索慢阻肺患者持续质量改进在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20年2月~2021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干预3个月之后,用呼吸困难问卷(mMRC)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用圣乔治问卷(SGRQ)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PEF、FEV1、FEVI/FVC等肺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圣乔治问卷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强临床实用价值,可推广使用。
-
-
何权瀛
-
-
摘要:
2022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已于2021年11月15日发布[1]。总体来说,2022年版GOLD关于慢阻肺的定义、诊断、评估、初始治疗和随访期管理与2021年版GOLD相同,重要的变化之处在于增加了:①早期慢阻肺、轻度慢阻肺、青年慢阻肺和慢阻肺前期的定义;②测定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对慢阻肺进行评估;③通过药物治疗减少肺功能下降;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与慢阻肺发病和进展的关系;⑤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后康复时机的选择;⑥远程康复的有效性;⑦低剂量CT用于肺癌筛查;⑧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肺癌发病风险;⑨慢阻肺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相关风险。
-
-
-
张静;
苗青
-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呼吸病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慢阻肺是呼吸科常见病症,其主要症状除咳嗽、咳痰、喘息等肺内表现外,还包括心血管系统、焦虑抑郁等肺外表现,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发现,胃肠道症状也是慢阻肺的另一肺外表现,并从胃肠道状况出发探讨治疗思路,为慢阻肺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通过辨证论治,运用通腑泻热、疏肝理气、益气温阳等治法可改善患者的胃肠道,从而改善肺部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
-
Wang Meijie;
王美杰;
Cao Xiaojian;
曹小键;
Gui-qiu li;
李桂秋
-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rn 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5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单纯的多索茶碱治疗给予观察组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rn 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6%)显著高于对照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采取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方法,患者的肺功能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刘学军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常规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VC、PEF以及治疗总有效率.rn 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d后,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
罗华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对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观察与探讨.rn 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运动并呼吸训练,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rn 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FVC、FEV1/FVC、PaO2、PaCO2、SpO2等指标分别为(2735.36±118.24)mL、(57.81±5.92)%、(43.82±3.67)mmHg、(85.97±6.09)mmHg、(91.58±6.0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rn 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有助于各指标的改善,促进患者的康复.
-
-
祖瑜
- 《江苏省第一次职业病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慢阻肺(COPD)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往往会出现缺氧,缺氧对患者身体各个器官特别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明显,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然而,不少患者对自己的缺氧情况不了解、不重视,这种误区一定要避免.如果出现脉搏氧饱和度(Sa02)低于90%的情况,就意味着将出现呼吸衰竭,应该进行氧疗.本文介绍了进行家庭氧疗的原因,分析了家庭氧疗适应条件和家庭氧疗所需条件器材,要学习好呼吸操功能锻炼,研究了家庭氧疗同时的辅助治疗和护理措施,并提升要做好防范感染措施。
-
-
-
贾改民
- 《2007年全国内科急危重病医学(兰州)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本科收治的81例慢阻肺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清金汤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