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师
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19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专利文献6136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思想政治课教学、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等;
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相关文献由219位作者贡献,包括侯文兰、居海燕、成平等。
思想品德课教师
-研究学者
- 侯文兰
- 居海燕
- 成平
- 方长明
- 时景远
- 李晓玲
- 梁彩匀
- 许进本
- 金丽芳
- 霍向阳
- 丁四女
- 丁明
- 丁静
- 严卫林
- 于晓梅
- 令狐克志
- 任雁
- 伊斌
- 何淑芳
- 余娜
- 余春华
- 关小波
- 冯慧丽
- 冯晓艳
- 刘忠营
- 刘振宇
- 刘玉琴
- 化开民
- 吕响钟
- 吕宗涛
- 吴云
- 吴俊开
- 吴又存
- 吴天妹
- 吴宝席
- 吴锡昌
- 周丽玮
- 周作琳
- 周玉梅
- 周锦辉
- 周香玲
- 唐永锋
- 唐茂恒
- 夏宏志
- 夏轶
- 姚本琼
- 姚萍
- 姜国范
- 姜茂臣
- 姬少华
-
-
郑占怡1
-
-
摘要:
人物简介吴又存,中共党员,就职于武汉市解放中学。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全国优秀政治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思政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荆楚名师''、武汉''黄鹤英才''名师、教育部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编者,武汉楷模,武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200 余篇。35 万字的个人专著《达成生命成长之美》公开出版发行并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
-
李建学1
-
-
摘要:
人人都是可造之才,奉献型教师造就奉献型人才,所以时代呼唤奉献型教师,时代更需要奉献型人才。正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说,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灵魂;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教师只有具有奉献精神.
-
-
-
阳振宇
-
-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生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这就要求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静态"教学模式,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课堂。在教学中让学生身心俱动,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获取知识、塑造品格。一、设疑激思,让学生"脑"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产生于对未知的探索。"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
杨富平
-
-
摘要: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创新思维和灵感,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创新的思维,思想品德课就会充满情趣,学生也会学得轻松愉快。1.用新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改以前,我的思想品德课堂总是很无味,没有生趣,学生学起来很费力,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
-
-
-
赵玉兰
-
-
摘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这样,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培养探究式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长远的发展。一、领悟探究式教学内涵,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