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开环反应

开环反应

开环反应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68650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石油炼制与化工、化学与生物工程、合成橡胶工业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第五届两岸纺织科技研讨会等;开环反应的相关文献由547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洪泉、俞丙然、刘兆滨等。

开环反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8650 占比:99.90%

总计:168812篇

开环反应—发文趋势图

开环反应

-研究学者

  • 谢洪泉
  • 俞丙然
  • 刘兆滨
  • 徐福建
  • 朱建民
  • 王华
  • 赵巍
  • 任庆功
  • 喻武钢
  • 徐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瑶; 张磊; 黄雄; 刘仁明; 刘雄利; 彭礼军
    • 摘要: 以经济易得的色酮-3-甲酸1与手性仲胺2为原料,在无催化剂和室温条件下,以氯仿做溶剂发生Michael加成/脱羧/开环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水杨酮拼接手性烯胺类化合物3a~3k,产率72%~9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进一步通过单晶确定了化合物3a和3i的结构。该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利用色酮-3-甲酸的高亲电性和手性仲胺中氮原子的高亲核性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的手性中间体不稳定发生开环反应,最终得到产物水杨酮拼接手性烯胺类化合物3,可以为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提供多样性的合成子或者作为催化剂手性配体。
    • 刘于嘉; 叶金枝; 喻艳华; 刘利贤; 杨罗妹; 徐高峰; 杨晓琴
    • 摘要: 为充分利用油脂精炼过程中的皂脚,实现绿色油脂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以油酸钠为原料,超声辅助快速合成具有端环氧基的油酸缩水甘油酯,然后以端环氧基油酸缩水甘油酯为原料,与4-叔丁基杯[4]芳烃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开环反应,利用超声辅助快速合成兼具长链烷基疏水基和羟基亲水基的油脂基双亲性超分子。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4-叔丁基杯[4]芳烃与端环氧基油酸缩水甘油酯物质的量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产物得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和NMR进行产物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油脂基双亲性超分子最佳合成条件为4-叔丁基杯[4]芳烃与端环氧基油酸缩水甘油酯物质的量比1∶6、超声时间150 min、超声温度50°C、超声功率100 W,在此条件下产物得率高达94%,该法比传统回流搅拌合成方法需要的反应时间更短,副产物更少;产物结构中含有醚氧键、羟基、长链烷基、不饱和双键和苯基,赋予超分子亲水和亲脂的双亲性能。
    • 付建平; 熊伟; 胡居吾; 韩晓丹
    • 摘要: 在酸催化作用下,成功实现了3-氨基-2-环丁烯酮开环重排一步合成喹啉类化合物,对反应溶剂、催化剂、温度、投料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催化合成了一系列喹啉类化合物,获得了较好的产率.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产率高以及反应迅速等优点,为喹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 杨华美; 李靖; 堵锡华
    • 摘要: 采用苯酚、邻苯二酚、愈创木酚和紫丁香酚为木质素单体模化物,利用两段裂解反应器-在线气相色谱仪(GCs)进行热解实验和产物分析,采用多色谱柱对无机气体(IGs)、C1~C5烃(C1~C5 LHs)、非芳基含氧化合物、酚和芳烃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羟基和甲氧基对木质素热解过程中开环反应及产物分布的影响. 结果显示:羟基和甲氧基可以提高模化物的转化率,且羟基和甲氧基的存在影响芳基开环反应、芳基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间的竞争关系,使热解产物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4种模化物热解产物主要是芳环的开环反应产物,包括IGs(质量分数为27.29%~33.56%)和C1~C5烃(20.46%~39.51%). 一氧化碳产率(23.82%~29.18%)随羟基数增加而升高,随甲氧基数增加而降低;二氧化碳产率(0.19%~9.61%)随甲氧基数增加而升高. 羟基和甲氧基的存在降低了C1~C5烃的质量选择性,促进了烷基苯、大分子化合物和焦炭的形成.
    • 韦凤; 周豪杰; 卢玉; 刘雄利; 田民义; 邓国栋
    • 摘要: 以各种取代的N-Boc氧化吲哚(1)为起始原料,在氨水中室温条件下发生开环反应,获得合成了14个新颖的α-烷基苯乙酰胺2a~2n,产率67%~9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并且经过单晶2e进一步确定了其结构.产物可作为后续天然产物或药物分子合成的中间体,也可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物质基础.
    • 郑舒文; 杨长龙; 许超; 马元生; 王大众; 多俊龙; 徐立功
    • 摘要: 利用石墨烯掺杂改性提高水性聚氨酯乳液成膜性能;将经氮丙啶基团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多官能氮丙啶齐聚物中,配制成石墨烯重量份为10%的氮丙啶交联剂,按照不同比例将其添加在自制的羧酸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利用羧基同氮丙啶基团的开环交联反应制备一系列水性聚氨酯膜。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热失重分析仪(TGA)、水接触角测试仪及万能试验机对样品进行表征和测试;随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涂膜的耐热性、疏水性、拉伸强度和表面硬度均有明显提高,而微观相分离程度和断裂伸长率则呈下降趋势。较未改性乳液,经石墨烯掺杂的水性聚氨酯更适用于输电杆塔防腐。
    • 毛瑞云; 段庆华
    • 摘要: 环氧生物质油经醇、酸酐和有机酸等亲核试剂攻击,发生开环反应,制备高性能的生物润滑油.近年来,生物质油环氧化-开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结构对润滑油性能影响和环氧化催化剂的研发,目前,关于环氧生物质油开环催化剂的综述较少.本文总结了环氧生物质油开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液体酸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等.对现有催化体系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各类催化剂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毛瑞云; 段庆华
    • 摘要: 衍生于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的生物质油是生物润滑油的重要原料.与矿物油相比,生物质油具有低毒性、高生物降解性、高润滑性和良好的黏温性等优点,但其含双键和甘油酯基导致低温流动性和氧化稳定性差.因此,生物质油不宜直接作为润滑油基础油使用.生物质油经环氧化改性增加了氧化稳定性,加强了对金属表面的吸附,提高了润滑性.但是,单纯进行环氧化改性,也会导致油品的黏温性和低温流动性变差.因此,需要对环氧生物质油进一步开环改性.对比选择性氢化、异构化等改性方法,环氧化-开环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分子设计空间大.本文总结了由环氧植物油通过开环醚构化、酰化合成生物基础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环氧植物油及其衍生物环氧脂肪酸甲酯与有机醇、羧酸和酸酐合成润滑油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改性分子结构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合成生物润滑油研究中尚存的问题,并认为优化改性工艺、开发绿色高效的催化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夏晓健; 万芯媛; 陈云翔; 韩纪层; 林德源; 许晖烨; 陈天鹏; 罗盛相; 徐立功
    • 摘要: 采用自制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连续通过酯化反应、缩酮脱除反应、己内酯开环反应制备了含支链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聚己内酯二元醇(MPCL),通过^(1)HNMR、GPC和XRD对其结构及结晶性进行表征并以其作为软段制备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SEM、FTIR和万能试验机对乳液及成膜物进行微观及力学性能表征,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WPU)。MPCL结构及分子量符合预期,随己内酯聚合度升高,支链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结晶性减弱直至消失,以MPCL为软段的聚氨酯分子链在水相中呈球状,在原料物质的量配比相同的前提下,MPCL分子量越大,成膜物断裂伸长率越高,拉伸强度则越低;以结构清晰的MPCL为软段制备的聚氨酯聚合物完全可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MPCL的分子量对乳液成膜物的各项性能有明显影响。
    • 邓贵雅(译); 赵向阳(译); 徐岭勇(译)
    • 摘要: 面向生物粘附性眼部组织工程应用的明胶基水凝胶Sharifi Sina,Islam Mohammad Mirazul,Sharifi Hannah,et al.Bioactive Materials,2021,6(11):3947~3961.明胶基胶粘剂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加工性、透明性、无毒性以及合理的机械性能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生物医学领域。明胶胶粘剂可以很容易地调整以获得不同的粘弹性和机械性能,这有利于其眼科应用。我们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在明胶骨架上,利用环氧化物开环反应和可见光交联对前体进行了简单的化学修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