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苯并噻吩

苯并噻吩

苯并噻吩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94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5345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1先进影像材料与前沿技术学术论坛、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等;苯并噻吩的相关文献由2125位作者贡献,包括曹镛、应磊、周明杰等。

苯并噻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5345 占比:99.79%

总计:55459篇

苯并噻吩—发文趋势图

苯并噻吩

-研究学者

  • 曹镛
  • 应磊
  • 周明杰
  • 杨伟
  • 彭俊彪
  • 郭婷
  • 王平
  • 张振华
  • 赵森
  • 管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柳; 龚斐斐; 熊能; 徐伟; 王子昂; 柳利
    • 摘要: 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苯并噻吩为原料,与NBS发生卤代反应得到2,3-二溴苯并噻吩,然后与正丁基锂、二苯基氯化膦反应生成苯并噻吩双膦配体2,3-二(二苯基膦基)苯并噻吩.用核磁共振谱(^(1)H、^(13)C、^(31)P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RMS-ESI)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确证了结构,为后续合成苯并噻吩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一种新的配体.该化合物目前鲜见报道.
    • 李家柱; 洪莹莹; 满英秀; 李英豪; 李庆忠; 何涛
    • 摘要: 有机合成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重要单列实验课程,目前选用的有机合成实验项目多为单步骤合成操作,对学生多步合成的衔接、化合物的检测和鉴定等方面的训练存在不足。7-硝基苯并噻吩-2-甲酸乙酯的合成是本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有机合成实验课程中的一个综合训练项目,但存在耗时较长、产率不稳定,后处理难度较大及使用有毒试剂等问题。本项目旨在改进苯并噻吩环系的合成方法和步骤,降低试剂用量,提高产率,优化后处理过程,减少有毒物使用和三废排放,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验和绿色化学要求;同时,改进后的实验增加了有机波谱分析内容,训练学生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等方式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范俊刚; 吴雪; 王欢; 李文秀
    • 摘要: 选择两步法合成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Hmim]BF_(4)),利用红外光谱法表征其结构特性。考察制得该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溶液中微量物质的萃取分离性能,分别考察了[Hmim]BF_(4)作为萃取剂对燃油中含硫化合物苯并噻吩(BT)及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u^(2+)的萃取效果,并探讨了萃取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Hmim]BF_(4)萃取苯并噻吩的效果受剂油比、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当剂油比为1∶2、温度35°C、萃取时间50 min时的萃取效果最好;[Hmim]BF_(4)萃取Cu^(2+)的效果受溶液中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影响,当溶液中Cu^(2+)初始质量浓度为2 g·L^(-1)、温度为35°C、萃取时间40 min时的萃取效果最好。
    • 王敏; 陈平; 马晓利; 王庆; 阿依夏·艾合麦提
    • 摘要: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温度、反应时间、模拟燃料油和氧化剂的比例对模拟燃料中苯并噻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脱硫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C,燃料与氧化剂的比为1:1,反应时间为40 min.碱性条件下模拟燃油脱硫中苯并噻吩的去除率达到77.7%.与中性条件下的脱硫反应相比,模拟燃料油中苯并噻吩的脱硫率提高了48.8个百分点.铂碳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脱硫能力,经过3次再生脱硫反应,铂碳的脱硫性能略有下降.
    • 孙雪妮; 迟名扬; TATARCHUK Bruce; 谢婷婷; 王晗萤; 王俊; 韶晖
    • 摘要: 以锐钛型TiO2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进行穿透实验,分别考察TiO 2在传统无光及新型紫外光辅助工艺中的脱硫性能,然后根据穿透曲线计算得出吸附剂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穿透硫容量和饱和硫容量.结果表明紫外光辅助吸附脱硫技术能显著提高TiO2对于模拟燃料油和JP8重型煤油型燃油的吸附脱硫性能.之后采用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考察表面活性基团的形成路径,最后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in-situ IR),以正辛烷和苯并噻吩为探针分子,考察紫外光下有机硫化物与活性位的结合机理.表征结果显示:紫外光激发的羟基自由基能与晶格氧 、桥联羟基及化学吸附水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活性端羟基,有利于吸附脱硫.在紫外光辅助吸附脱硫过程中,烷烃和有机硫化物较稳定,不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大部分苯并噻吩可与活性端羟基形成 π 耦合,少部分噻吩的苯环与端羟基以氢键相结合,从而被吸附脱除.
    • 高凡; 吕琪妍; 於兵
    • 摘要: 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由于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有机合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2-甲硫基芳炔化合物在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中具有多样的反应性,可用于合成官能团化的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和硫杂黄酮类化合物.本文对近年来该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 崔金素; 石智铭; 吕振波; 杨志东
    • 摘要: 在光固化技术中,光引发剂属于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固化后物质的附着力、硬度、黄变、气味等.二苯甲酮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光引发剂之一,其拥有表面固化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等多种优点,但同时存在的缺点也较为明显,二苯甲酮易于挥发,且在应用中会有苯释放出来.基于此,为有效弥补二苯甲酮表现出来的缺点,本文选用苯并噻吩作为基础原料,研究新型苯基苯并噻吩酮光引发剂的具体合成过程,最后探讨该光引发剂的具体应用性能.
    • 孙雪妮; 迟名扬; TATARCHUK Bruce; 谢婷婷; 王晗萤; 王俊; 韶晖
    • 摘要: 以锐钛型TiO 2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进行穿透实验,分别考察TiO 2在传统无光及新型紫外光辅助工艺中的脱硫性能,然后根据穿透曲线计算得出吸附剂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穿透硫容量和饱和硫容量。结果表明紫外光辅助吸附脱硫技术能显著提高TiO 2对于模拟燃料油和JP8重型煤油型燃油的吸附脱硫性能。之后采用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考察表面活性基团的形成路径,最后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in-situ IR),以正辛烷和苯并噻吩为探针分子,考察紫外光下有机硫化物与活性位的结合机理。表征结果显示:紫外光激发的羟基自由基能与晶格氧、桥联羟基及化学吸附水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活性端羟基,有利于吸附脱硫。在紫外光辅助吸附脱硫过程中,烷烃和有机硫化物较稳定,不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大部分苯并噻吩可与活性端羟基形成π耦合,少部分噻吩的苯环与端羟基以氢键相结合,从而被吸附脱除。
    • 杨冬荣; 王延臻; 宋春敏; 段红玲
    • 摘要: 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是加氢柴油中的主要残留硫化物,基于噻吩类硫化物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机理,选取4种金属氯化物CuCl2,AlCl3,FeCl3,MnCl2及其双组分复配剂作为络合脱硫剂,对硫质量分数为592μg/g的浅度加氢柴油进行脱硫研究.结果表明:单组分金属氯化物中AlCl3的脱硫效果最好,双组分金属氯化物中CuCl2/AlCl3质量比为1:1时的脱硫效果最好;工艺条件相同时,双组分金属氯化物CuCl2/AlCl3的脱硫效果比单组分金属氯化物的脱硫效果好;综合考虑工艺成本和脱硫周期等因素,浅度加氢柴油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C,反应时间30 min,络合脱硫剂加入量(w)1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脱硫试验,采用AlCl3为络合脱硫剂时脱硫率达到86%,采用CuCl2/AlCl3(质量比为1:1)为络合脱硫剂时脱硫率达到9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