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导电

导电

导电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6837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工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7589篇;相关期刊486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中学化学、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8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2008年全国特种纸技术交流会暨特种纸委员会第三届会议、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等;导电的相关文献由49999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梨木智刚、王平等。

导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2 占比:1.1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7589 占比:98.85%

总计:68374篇

导电—发文趋势图

导电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梨木智刚
  • 王平
  • 周明杰
  • 张伟
  • 王磊
  • 刘伟
  • 王伟
  • 潘玮
  • 陈吉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邓卫斌; 李铁虎; 李昊; 党阿磊
    • 摘要: 在陶瓷中引入第二相材料是改善陶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有效途径。纤维、晶须、颗粒等用于改善陶瓷,但难以满足陶瓷材料的应用要求。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机械、导电、导热等性能,是制备性能优异的陶瓷复合材料的理想填料。系统总结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石墨烯/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成型工艺和致密烧结工艺技术,评价了制备方法对石墨烯和复合材料的影响。总结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机械、导热、导电和摩擦磨损性能,并揭示了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的机理。最后,指出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 李萌崛; 严正
    • 摘要: 通过溶液-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PP/MWCNT)复合材料,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调控,并对其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进行研究。PP/MWCNT复合材料发泡后,随着MWCNT含量的增加,泡孔尺寸从13.27μm降低至6.11μm,发泡倍率则从3.85提高至5.56。对其导电性能的研究发现,PP/MWCNT复合材料发泡前后,逾渗阈值(Φ_(c))从0.54%降低至0.43%。对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发现,电磁屏蔽效能也随MWCNT含量增加而提升。当MWCNT质量分数为5%时,平均电磁屏蔽效能达到41 dB。
    • 楚陈晨; 张丽颖; 王文进; 明德梅; 卢麒麟
    • 摘要: 以纳米纤维素进行醛基化改性,复合羧甲基壳聚糖和PVA溶液制备导电自修复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该凝胶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并分析其自修复、流变、力学等性能。结果显示该复合凝胶的内部结构稳定,力学性能得到相应的增强。最后通过添加金属导电离子的方法增加凝胶的导电能力,并使用四探针测试其导电能力。以此构筑的高分子导电自修复凝胶材料能为功能凝胶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且有望将材料应用于医药、生物、复合材料等领域。
    • 袁满; 郝勇; 王前华
    • 摘要: 为了使普通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可以通过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加导电相材料来改变混凝土内部的导电结构,制成具有导电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使混凝土成为良好的电导体。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导电混凝土的性能,综述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能、电热性能、压敏特性、温阻特性、电磁屏蔽等功能及应用,简述了导电混凝土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张蕊; 加浩浩; 郑续续; 赵健; 范贝贝; 熊文双
    • 摘要: 该试验以高炉矿渣粉、钛铁矿粉、TiO_(2)粉、炭黑和硅灰为原料,氢氧化钠溶液为激发剂,制备了多相复合导电材料。对复合导电材料进行了电镜扫描分析发现钛铁矿-复合导电材料在合成过程中产生了大块的凝胶相。TiO_(2)-复合导电材料的晶相以小块颗粒片层结构为主,通过材料的X衍射图分析发现TiO_(2)-复合导电材料出现了多处的钙钛矿相。试验用四电极法测量了TiO_(2)-复合导电材料复合材料和钛铁矿-复合导电材料的电导率,得出多相复合导电体系相对于单相导电体系的电导率明显增强,相对钛铁矿-复合导电材料,TiO_(2)-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率相对较大。试验主要研究各导电填充料协同作用下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及相态组成,以期开发出以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光电转化材料。
    • 李萌崛; 严正
    • 摘要: 通过溶液-熔融共混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辅以透射电子显微镜对MWCNTs在PMMA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行表征,发现MWCNTs分散性良好,直径约为10 nm,平均长度约为200 nm。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工艺对PMMA/MWCNTs复合材料导电网络进行调控,从而获得具有不同电导率的微孔发泡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发泡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泡孔形貌并表征其发泡行为,研究了发泡工艺对不同MWCNTs含量的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温度从135°C增加至150°C,复合材料泡孔尺寸和发泡倍率增加,泡孔密度降低;保压压力从15 MPa增加至30 MPa,复合材料泡孔尺寸和发泡倍率降低,泡孔密度增加。PMMA/MWCNTs微孔发泡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逾渗现象,发泡温度增加对导电网络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而提高保压压力可促进导电网络形成。当MWCNTs质量分数为5%、发泡温度为145°C、保压压力为30 MPa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0.19 S/cm。
    • 李俊; 徐丽慧; 王黎明; 潘虹; 沈勇; 李可婷
    • 摘要: 超疏水电磁屏蔽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自清洁性、高导电性、高耐久等性能,在人体和电子设备电磁防护中应用前景广阔。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结合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采用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超疏水电磁屏蔽织物。结果表明,二维片状结构的MXene在涤纶织物(PET)表面均匀分布并构建了导电网络和微观粗糙结构,有利于实现超疏水电磁屏蔽协同性能。基于MXene制备的超疏水涤纶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可达34 dB,水接触角可达156°,对橙汁、可乐等液体表现出拒液防污性,显示出优异的超疏水电磁屏蔽性能。
    • 顾志清; 崔灿; 丁泉茗; 于成龙; 朱嘉琦; 胡超权
    • 摘要: 红外透明导电薄膜是指同时具有高红外透射率和高电导率的功能薄膜材料,其在电磁屏蔽涂层、红外光电探测器、人体红外治疗、红外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尽管研究者已经报道了许多关于透明导电膜的综述,但是以往研究者主要关注可见光波段的透明导电,忽视了红外波段透明导电研究的系统总结和评述。本综述主要关注了N型金属氧化物和非氧化物以及P型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首先依据德鲁德自由电子理论模型分析了金属化合物红外透明性能与导电性能难以兼容的物理起源,然后归纳总结了金属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和光电性质,揭示了现有N型金属化合物普遍存在导电性高但红外透射率低的问题,P型金属化合物普遍存在红外透射率高但导电性低的问题。针对这些性能方面的瓶颈问题,讨论了薄膜制备、缺陷控制、能带化学调制以及新材料设计等方面的改性思路和可行性方法。最后展望了金属化合物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仍需解决的难题,以期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红外透明导电薄膜提供参考。
    • 边亚微; 杨树娥; 陈峥; 刘素芹
    • 摘要: 研究通过使用双螺杆熔融共混法,将炭黑和不锈钢纤维分别填充到PA6中,制备得到PA6/CB、PA6/SSFs、PA6/CB/SSFs复合材料,考察其电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一导电填料填充的两相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随导电填料含量的增大而增强,电阻率增大;炭黑与不锈钢纤维的复配可以协同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 冯倩倩; 朱方龙
    • 摘要: 为进一步解决玄武岩纤维因绝缘性导致其应用领域受限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聚合物辅助金属沉积法在玄武岩纤维表面化学镀镍金属层制备导电玄武岩纤维。以盐酸L-半胱氨酸(L-H-Cys)溶液处理经酸化后的玄武岩纤维,并经化学镀方法在其表面沉积镍层以制备导电功能玄武岩纤维。采用SEM、FTIR、XRD及电阻测试等实验手段对镀镍后的玄武岩纤维的微观结构、物相结构、附着力、导电性进行了评价表征。实验结果显示,纤维表面镍薄膜由致密的球形颗粒组成,电阻值为14.2Ω/cm(电阻率1.9×10^(-3)Ω·cm),且经三次冷热循环处理后,镀镍玄武岩纤维仍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电阻值为15.8Ω/cm,相应电阻率为2.1×10^(-3)Ω·cm,这也表明所制备的镀镍玄武岩纤维具有较高的镀层附着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在纤维增强屏蔽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