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教育
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10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教育、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1110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中国教育学刊、青海教育、湖北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首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第三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换届及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学术交流会等;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由619位作者贡献,包括喻坚、季成叶、叶广俊等。
学校健康教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110篇
占比:99.20%
总计:51520篇
学校健康教育
-研究学者
- 喻坚
- 季成叶
- 叶广俊
- 张辉
- 胡小琪
- 陈永生
- 马冠生
- 何景琳
- 余小鸣
- 徐苹
- 任宗兰
- 何忠虎
- 何玲
- 史曙生
- 吕书红
- 吕姿之
- 左海燕
- 廖文科
- 张冰
- 张苏萌
- 徐扬
- 星一
- 李丽
- 李宪科
- 杜智殊
- 林琳
- 梁俊雄
- 梁巧房
- 毕效曾
- 毛雁荣
- 王吉广
- 王瑞雪
- 王飞
- 由娟
- 苏立新
- 许金龙
- 谢佩娜
- 赵扬
- 赵淑华
- 邓婷
- 闫剑坤
- 闫士翔
- 陈凯
- 陈华卫
- 陈德贺
- Chai Xiuhua
- Ren Wenjun
- Xi Yanhua
- Xu Wei
- Zhu Qian
-
-
本刊评论员
-
-
摘要:
教育部在今年2月份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学校继续全年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这是2018年之后连续第五年在全国开展此项活动。活动的开展必将推动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培养健康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
-
李忠伟;
汪如锋;
李晓鹏
-
-
摘要:
学校健康指数(SHI)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导制定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估工具。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解读SHI的制定背景、实施策略、内容构成及其特征,并提出促进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启示。研究显示,SHI的内容包括自我评估和规划改进两个部分,其特征可总结为:参与和实施主体多元合作;结构和内容设计覆盖全面;评估和改进过程一体施行。据此提出启示建议:构建三位一体协同促进机制;统筹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建立评估改进常态长效机制。
-
-
韦黎黎
-
-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种科学的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 ,它的重要性和时代性不言而喻。基于这 样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本人有幸来参,加此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我十分感谢区教委及学校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心理上的健康才能成就人的健康,黄明超会长在讲座中特别强调“德”与“一心”是心理健康的路径。
-
-
崔子禕;
吴佳倩;
柳怡章;
金小蕾;
沈群芳
-
-
摘要:
青少年是健康素养干预的重点人群。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徐汇健康报》这一区域健康传播品牌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健康小记者”学校健康教育系列课程。通过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素养核心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健康知识、改变健康行为的能力。
-
-
-
-
-
摘要: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在2021年3月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此次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推动各地和学校全面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营造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氛围。
-
-
何一帆;
张军
-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将逐步进入"后疫情时代".当前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针对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策略,从5个方面提出建议:1)科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2)抓住群众聚焦健康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于健康教育的重视;3)高校校开展针对学生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4)传授科学健身的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提升免疫力;5)以防疫工作为契机,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常态化.
-
-
韩金妍;
韩兵;
刘军
-
-
摘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称为《规划纲要》),并提出"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规划纲要》五大核心思想中,健康生活方式位列首位。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离不开健康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
-
-
郭芳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及健康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大健康"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关于"大健康视域下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成了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的李云红校长及其团队秉承"一切为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他们一方面注重资源整合,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推进形式,另一方面重视活动协同,统筹学校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将学校打造成了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
-
-
-
摘要:
为全面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河北省保定市紧紧围绕"优教保定、健康保定"总体定位,将配备学校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作为推进"健康中国·保定"行动的重要举措,以提高学校卫生健康管理水平为抓手,以提升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为目标,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导向,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和管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进而带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的学习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2020年4月,保定市卫生健康委、教育局印发了《关于配备学校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的实施意见》。
-
-
梁广云;
林琳;
王丽敏;
冯永清;
赵岩;
李孛
- 《2017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农民工学校高年级小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形成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对某农民工小学四年级246名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单一指标采用构成比、率,多个指标整合采用100分制,以≥60分为及格界值进行分析. 结果:(1)健康饮食习惯:及格率总体约为80%;父亲高中(含中专、中技)及小学及以下的学生及格率高,分别为85.7%和80.0%,初中最低为72.5%;母亲小学及以下最低为58.8%,初中最高为84%;城市(83.5%)高于农村(73.3%),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自理能力:无论男女、父母受教育水平生高低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及格率均在90%以上.(3)亲子关系:总体及格率不低,但父亲小学及以下的小学生及格率最低为60.0%,且出现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亲子关系越好的趋势(P<0.01);近60%的学生希望父母多陪伴自己,且27.9%的父母回家从不亲吻拥抱孩子.(4)四大基石与营养知识:掌握率在29.4%~50.0%,且出现了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掌握率越低的现象,而母亲则出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 结论:在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与方案时应根据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进行分层,以促进家庭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提高,为全面实现普及健康生活的目标奠定基础.
-
-
郭帅军;
余小鸣;
宋玉珍;
高爱钰;
郭晶;
郁兆仓;
杨春雷;
杨合;
杨忠;
王嘉
-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换届及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以健康素养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评价指标,了解北京市高中生健康素养现况,探索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研究者团队开发的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问卷为调查工具,选取北京市1489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经数据清理和逻辑检错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北京市高中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74.77±48.54.分别以≥60分、≥70分、≥80分为得分通过界限,高中生群体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94.6%、73.9%、28.7%.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城乡、性别、家庭类型、自评学习成绩、自评健康状况以及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北京市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发展和改善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
-
-
Xu Wei;
徐伟;
Xi Yanhua;
奚艳华;
Ren Wenjun;
任文军;
Zhu Qian;
朱倩;
Chai Xiuhua;
柴秀华
- 《2017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健康素养干预对改善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为优化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的方法,在干预学校的100名学生中(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而对100名对照组学校的学生不进行任何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对两组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 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学生总体素养(93.00%)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96.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88.00%)、基本技能(56.00%)三方面素养水平均较干预前及其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学生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素养方面,在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开展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对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
-
Xu Wei;
徐伟;
Xi Yanhua;
奚艳华;
Ren Wenjun;
任文军;
Zhu Qian;
朱倩;
Chai Xiuhua;
柴秀华
- 《2017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健康素养干预对改善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为优化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的方法,在干预学校的100名学生中(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而对100名对照组学校的学生不进行任何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对两组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 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学生总体素养(93.00%)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96.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88.00%)、基本技能(56.00%)三方面素养水平均较干预前及其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学生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素养方面,在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开展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对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
-
Xu Wei;
徐伟;
Xi Yanhua;
奚艳华;
Ren Wenjun;
任文军;
Zhu Qian;
朱倩;
Chai Xiuhua;
柴秀华
- 《2017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健康素养干预对改善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为优化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的方法,在干预学校的100名学生中(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而对100名对照组学校的学生不进行任何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对两组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 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学生总体素养(93.00%)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96.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88.00%)、基本技能(56.00%)三方面素养水平均较干预前及其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学生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素养方面,在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开展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对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