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术学位

学术学位

学术学位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一般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27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评价与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科学与财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十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10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理科工作研讨会、全国第六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等;学术学位的相关文献由2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栋、雷凯、付玉荣等。

学术学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11.2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61%

专利文献>

论文:727 占比:88.12%

总计:825篇

学术学位—发文趋势图

学术学位

-研究学者

  • 杜栋
  • 雷凯
  • 付玉荣
  • 伊正君
  • 侯延斌
  • 刘尚静
  • 刘成龙
  • 刘文
  • 刘霖
  • 卞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植华
    • 摘要: 基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体系、专业实践等方面差异,从培养目标、培养特点、实践要求、导师类型、质量评价等角度,梳理比较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工作站式等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特点,进而从适用领域、导师人数、导师作用、师生关系等维度对比分析了单一、一主多辅和联合等三种导师制的优缺点,最后从学位类型、学习方式、培养规模和培养基础等四个侧面为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导师制改革提供建议。
    • 陈刚
    • 摘要: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其理论性深、实用性强、应用广泛。对面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针对当前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夯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前沿发展动态,培养其梳理文献、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及交流与写作能力,建设一种能激发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其创新性的培养体系。
    • 刘军伟; 刘静; 吕勇
    • 摘要: 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知识创新能力不够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提出了两创新三保障(2I—3G)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现代化、国际化”—“进项目、进平台、进团队”的“二化—三进”体系,构筑了“与社会需求衔接、与职业资格衔接”—“校企联合、双导师联合”的“二接—二合”体系,前者用来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后者用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从“学科—导师—培养”三维度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模式参考。
    • 朱秀; 姜昆; 孙怡鑫; 赵福昌
    • 摘要: 本文从"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性培养""将科研育人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科研育人过程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建设"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及对策,希望对高校探索新时代科研育人道路提供一些思路。
    • 孙荣; 霍芊竹; 王小林; 王永红
    • 摘要: 健康管理学是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医学学科,主要研究人的健康与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健康风险因素预防或“零级预防”和慢性病风险因素管理为重点,维护和促进个体或群体健康为目的。健康管理在中国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发展迅猛,尤其在慢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重庆医科大学于2020年新增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健康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健康管理学》为全日制健康管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开设健康管理学核心课程。本文从师资力量、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内容、考评体系、建立网络支撑平台等方面来探讨《健康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努力培养具有从事健康管理工作能力的医学高级专业人才。
    • 朱莉; 朱杰; 赖江华; 官方霖; 陈腾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合格科研人才的高级教育形式。针对目前我国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科研意识欠缺、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足、综合学术素养不良等,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建立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法医学研究生人文与思政教育、塑造科研意识、强化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基于法医学问题的科学研究、培养论文写作能力、强化实验操作与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本文总结了我校高层次复合型法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为新时期培养卓越法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 潘玲玲; 徐水珠; 陈飞; 施维; 肖明兵
    •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医学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卫生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课题组随机挑选了2016级20名研究生(5名学术学位研究生,15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方式进行培养.结果 该模式培养下的研究生临床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科研能力更强,有助于塑造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能够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导师.结论 医学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丰富研究生导师带教经验具有实践意义.
    • 商丽; 张乃丽; 常宁; 姜传丽; 常水; 李旭; 田梗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多,教育质量远远跟不上数量的扩张,课程考核模式也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不相匹配.文章以护理学研究生课程考核模式为切入点,研究了国内与国外护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的考核体系,总结目前我国护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课程考核体系存在实际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依旧不够、考核制度自成体系、无法统一以及考核方式无确切科学依据,难以推行等主要问题.通过分析,从考核模式、执行方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总结出几点课程考核模式的改进意见,积极探索,以期为我国建立全面、有效、灵活、规范化的护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 张兵; 刘霖; 张利兵; 姜安丽
    •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3所院校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特点,为国内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调研问卷对上海市3所院校进行调查.结果:3所院校护理研究生课程类型较为集中,课程内容丰富,学分设置相近,合作开发了共享课程,教育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结论:各院校应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多学科共享课程;开展合作教学,构建资源共享体系;重视学习者需求,从专业角度开发课程;积极开发跨学科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 许正浩; 王珂儿; 周佳; 牛永宁; 温成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和构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方法]梳理当前中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困境,依托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平台,开展中医特色"科研创新启蒙"课程建设和"导师组启发"+"研究生探索"培养方式的探索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适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结果]当前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存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和国家社会相关需求不断提高的重要矛盾,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主要面临生源科研基础薄弱和导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偏态化"两大问题.团队所建设的中医特色"科研创新启蒙"课程能较好的完成低年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启蒙教育,提升其基本科研能力.团队所构建的以课题组为基本单元的"导师组启发"+"研究生探索"的培养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题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优质科研成果的产出.[结论]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构建"科研创新"的培养模式,开设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科研创新启蒙"课程,并探索了较优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该模式明显提升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